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生肖鼠癌王死亡率唐治平劉詩詩文化幣2024統一獅精品品牌金智媛妨害名譽餐飲龍頭倒閉
  • 搜尋:

    大學副教授 結果共484筆

  • 昔2度爆抄襲!江孟芝獲終身教職惹議 校方:符合聘用資格

    旅美設計師江孟芝2年前因為幫集集列車彩繪石虎爆抄襲風波成為媒體焦點,今年8月她在臉書貼出麟洋配燦笑圖的手繪海報,又被指控沒購買原圖就進行描圖惹爭議,但是她仍獲聘擔任屏東大學副教授級的專業技術人員引發質疑!屏東大學強調,江孟芝的聘任完全公開,她也符合資格絕無循私。
    2021/11/01 16:27
  • EIU估台海為2022十大經濟風險 翁履中:兩岸應開啟相對應的溝通管道

    經濟學人智庫(EIU)27日發表的最新報告指出,明年對全球經濟成長及通膨帶來最大風險的10項情境,其中有項是「中國大陸與台灣爆發衝突,迫使美國介入」,並說明兩岸若真的擦槍走火,台灣經濟將被摧毀,包含全球供應鏈所依賴的半導體產業,將會為全球衝突埋下伏筆,帶來災難性經濟後果。今(29)日《FOCUS午間新聞》邀請到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接受主持人詹舒涵線上訪問表示,「台灣夾在美中之間實在為難,可能要從中找到平衡點,像日本、韓國即使有與美國簽屬共同防禦條約,仍不敢鬆懈,因為中國大陸的軍事實力太快速崛起,所以台灣可以參考日韓的作法,在美中之間找到屬於自己的定位,並跟美中都保有相對的溝通管道,避免誤判情勢造成不太好的後果,嘗試溝通就是維持台灣穩定、和平的關鍵。」
    2021/10/29 15:48
  • 蔡英文接受CNN專訪 稱「對美協防有信心」!翁履中:美回應是關鍵

    總統蔡英文接受美國CNN專訪,訪問中首次證實有美軍派駐台灣,不過人數並沒有外界想得那麼多,蔡總統也表示,若大陸試圖攻擊台灣,相信美國會協防台灣。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28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楊茜雯線上訪問表示,「相較於過去川普時代,蔡總統這次明確表達對美國的信心,似乎意味蔡政府與拜登政府有較良好的溝通;而這次的專訪,除了傳遞『團結、信心』的訊息給台灣民眾外,也希望讓更多美國民眾了解台海情勢的緊張,但其實CNN閱聽者多為民主黨或中間選民,此族群關注國內議題甚於外交議題,未來政府在做宣傳時,應先思考觀眾客群會比較實際。」翁履中強調「雖然此次專訪有很大的突破,但接下來美方的回應才是關鍵。」 另外,美中緊張關係持續升溫,拜登在東亞峰會上,批評大陸在台海採取「脅迫行動」,並重申對台灣的承諾「堅若磐石」。翁履中認為「雖然雙方並沒有意願朝軍事衝突發展,但在外交方面拜登態度十分強硬,而不論是東協國家或歐洲盟友,現在都在觀望能在美中角力下,獲得什麼國家利益,台灣應趁機學習如何自我保護、為自己爭取更多利益。」
    2021/10/28 16:28
  • 加強挺台入UN力道!美中俄會前博弈 翁履中:拜普會、拜習會可謂「三方賽局」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週二發表聲明,力挺台灣有意義參與聯合國體系,並強調這不是政治議題而是務實議題,若排除台灣,將損害聯合國與其他相關機構的重要工作,且台灣在高科技產業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對現今複雜的全球議題有很大實質性幫助,而美國國務院同時也發布聲明稿,指台灣是民主的成功典範,尊重人權法治,符合聯合國價值。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27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美國對台灣議題態度搖擺不定,但對台灣的支持是毫無疑問的,強調台灣需更多國際空間,且美中台三方,不能純粹以『實力原則』或『國際現實主義』來解讀,因為兩岸之間除了實力還有國族情感、民族情緒,這也是美國對台最好保持『戰略模糊』而非戰略清晰,此外,美國目前能掌握到的只有台灣資訊,對大陸仍是猜測階段,所以不論言詞上有多強力支持和幫助,仍可以看到美國還是維持在『一個中國原則』和『一法三公報』的基調上。」
    2021/10/27 15:00
  • 協手抗中!拜登今日將出席東協視訊峰會 翁履中:須提出條件優且務實的經濟政策

    美國總統拜登將於今日出席東協-美國視訊峰會,這也是華府事隔4年首度和東協10國進行最高層會議,外界認為,拜登將在會中向東協保證,雖然美國近來積極在印太佈局,但並不是有意取代東協在這個地區的核心角色。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26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自拜登政府上任後就不斷尋求亞洲盟友來一同制約中國,而東協就是美國的目標之一,但因地緣政治的關係,加上東協和大陸經貿互賴緊密,雙邊易在過去成長了85倍,導致美國若想要東協和和它站在同一陣線,就必須端出『更務實的經濟政策』,讓美國跟東協在貿易上更加緊密才有可能。」
    2021/10/26 15:01
  • 美亞太副助卿挺台入UN 批陸誤用2758決議 翁履中:有模糊空間但要加入是大挑戰

    美國國務院亞太副助卿華自強在華府智庫’舉辦的線上活動時,呼籲應該挺台加入聯合國,並稱中國大陸錯誤引用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案,阻止台灣有意義的參與聯合國活動,這舉動對台灣及所有聯合國會員將造成巨大損失。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22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詹舒涵線上訪問表示,「2758決議文是份很重要又關鍵的文件,因為有這份文件導致台灣長期以來不管用甚麼方式都很難進入聯合國,現在美國要幫助台灣進入國際舞台,首先要突破的就是重新解讀2758號決議文,從中確實出現模糊空間,內文中並沒有提到中華民國和台灣,這也是解讀上有爭議的地方,很多盟友認為現在的台灣只想代表台灣,故應該用台灣名義進入聯合國,也因為擴大解釋內容才阻擋了台灣的加入,未來是否會因重新解讀而被接受是大挑戰,台灣也應該要理性配合、站穩腳步,在不跨越紅線、和平安全的情況下,找到最適合、最大利益的擴展國際空間方式。」
    2021/10/22 16:36
  • 台海局勢嚴峻!美國內部意見分歧 翁履中:都以捍衛「美國利益」為出發點

    美國國防部政策次長貝克近日出席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任命聽證會時,稱大陸是「對手」,而台灣人民有權決定自己的未來,且防止台灣遭入侵是美國和太平洋盟友的國安利益,但面對台海局勢,美國內部有不同的分歧聲音,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20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美國國內對美中緊張關係和台海局勢有不同的勢力、角力,正在競爭不同的意見和辯論,而國會是立法單位、是政治人物表演舞台,所以在疫情間抗中的氣氛下,所有國會議員不分黨派都希望自己在選區、選民的面前表現的非常捍衛美國國家利益,所以對中國大陸持強硬態度,而拜登政府因為要考慮民意,加上美國社會現在反中的情緒高漲,導致拜登除了要考慮如何讓執政道路更穩定,還要讓同黨朋友在選舉中獲利,所以不管是哪一方,最終都是以捍衛美國利益角度為出發點,沒有任何一方是以台灣利益為優先。」
    2021/10/20 15:00
  • 語出驚人!普欽指解決台海問題無需武力 翁履中:經濟制裁比軍事武力更具威脅

    台海局勢緊張,兩岸議題成了國際間熱門話題,美日歐等各國紛紛介入,就連俄羅斯總統普欽近期也加入發表意見,他指出「台海不會爆發軍事衝突,中國大陸只要靠『經濟』就可以統一台灣。」此話一出引起各界譁然。今(19)日《FOCUS午間新聞》邀請到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接受主持人詹舒涵線上訪問表示,「俄羅斯雖然和台灣關係淺薄,但和中國大陸有簽訂戰略夥伴協議,所以若是台海發生衝突,美國會擔心俄羅斯是否介入,進而影響戰爭成敗,此外,對俄羅斯而言,它並不願意牽扯進台海爭端,因不符合俄羅斯國家利益,所以普欽這段話也在表明讓中國大陸用更聰明的方式達成目標,不要損人利己,而對台灣來說,普欽的話是警訊,兩岸間的經貿交流密切、已達高度互賴,所以若是中國大陸開始對台灣進行經濟制裁、經濟切割,比起大陸,台灣會感到更大威脅,故台灣政府應該要誠實看待國家經貿實力,找尋國家發展方針,讓台灣經濟在未來能獨自站穩腳步。」
    2021/10/19 15:36
  • 國民黨代表「替朱向美致意」 年底前成立駐美辦事處

    美台國防工業會議登場,代表國民黨出席發言的美國山姆休士頓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表示,國民黨未來會做印太區域負責任安全夥伴,年底前也將成立駐美辦事處,增進與美方溝通。
    2021/10/12 08:47
  • 拜習會有譜!年底前雙方舉行視訊會談 翁履中:美中緊張關係正邁入下一階段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6日與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在瑞士進行密室會談,會後美中雙方確定將在年底前舉行美國總統拜登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線上高峰會」,這也是美中緊張局勢升溫後,拜登與習近平最直接互動的會談。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7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詹舒涵線上訪問表示,「美中關係正出現微妙變化,根據蘇利文和楊潔篪會談後可以感覺到,美中雙方都有想要下台階的情況,雖然會議中可能出現不同意見,但還是簡單決議出要進行視訊會面,這也比之前只是電話交流好,因為視訊會議代表的不只有雙方領導人,還有幕僚團隊能夠參與,在籌備過程中,幕僚團隊也能參與議題的設定,此外,若是美中雙方在視訊會議後仍覺得細節溝通不夠清楚,或許就會啟動實體見面,美中緊張關係也將進入下一階段。」
    2021/10/07 15:58
  • 拜登回應共機擾台!稱已跟習近平談過 翁履中:中美緊張關係正在找降溫管道

    針對近期共機頻繁擾台的次數破紀錄,美國總統拜登說道,他已經跟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談過台灣議題,兩人皆同意遵守台灣協議,且他認為習近平除了遵守協議外,不應該做任何事。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6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拜登提到的『台灣協議』是新名詞,所以外界都在猜測內涵所指的是甚麼,若是傳統的『一法三公報』、『一中原則』,美國已遵守很久,但若是美中雙方在9月電話會談時,針對台灣議題做出的新結論,或許已經把雙方對台的紅線問題重新做規劃,而這也能推敲出美中緊張關係正在降溫,從大陸十一國慶時,布林肯發出賀電,盼中美求同存異,找出共識、和平共處並繼續合作後,就能得知美中不想走向冷戰時期的強烈對抗,加上近期戴琪對中貿易議題和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將在瑞士與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會晤的種種現象,可見中美緊張關係正在找溝通、交流的方式。」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睽違7個月後,將再度與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在瑞士蘇黎世舉行會晤,針對拜習線上峰會進行討論,這也是繼上回兩人在阿拉斯加鬧得不愉快後的首度碰面,翁履中認為,「美中關係雖然表面劍拔弩張,但雙方都有想要降溫的趨勢,從目前在貿易、安全顧問和國務卿各層面來看,對話管道已全面開啟,將陸續開始展開對話,此外,從近期美中積極尋求對話可看出些端倪,雙方都在為緊張關係找臺階下,這也是中美之間目前最大的挑戰,對日後交流很重要。」
    2021/10/06 15:12
  • 中美貿易另起一章?戴琪發表新走向 翁履中:不要全面衝突也不能放軟姿態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4日針對「對中貿易」政策表示,將與陸方代表商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落實問題,並展開關稅排除流程,以確保美國經濟利益,此外,她認為要中國大陸做出承諾越來越不容易,所以為了確保中國大陸落實承諾,將視情況啟動301調查。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5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張靖玲線上訪問表示,「從美國的內部問題來看,在經濟層面應該從對抗大陸變成合作,放軟姿態增加美國在經濟上的優勢,但戴琪仍舊展現強硬態度,有很大的原因是政治角度,美國兩黨對立,導致民主黨無法對陸示弱,共和黨也強調若民主黨對陸放軟,攻擊力道會加強,隨著國內政情影響,美中雙方將透過貿易作為談判籌碼,沒有辦法放軟姿態,表面看似不要全面衝突,但態度上也不放軟。」 另外,根據空軍司令部發布的「我西南空域空情動態」報告顯示,過去4日總共有145架共機侵擾台灣周邊空域,破有史以來最高紀錄,對此,翁履中認為,「台灣需冷靜看待。因為這不是針對台灣,而是針對美中關係,對國際間發出的訊號,也對大陸對內的宣傳工作,大陸想表示,希望美國不要再炒作台灣議題,且大陸已經做好準備,此外,大陸也看見拜登政府在美國國內遇到的問題,所以知道美國這段時間拿不出太多資源,才會跟盟友透過國際合作在太平洋地區進行軍演,但很明顯美國的主導力不如以往,此外,適逢大陸十一國慶,只要遇到外國勢力曾在太平洋進行演訓,大陸就需要大動作反應讓人民知道國力強盛,用武力秀肌肉,不僅秀給外國更是秀給國內人民看。」
    2021/10/05 16:05
  • 免關門!美參眾兩院通過臨時開支法案 翁履中:通貨膨脹成政治人物嚴重課題

    美國債務危機迫在眉睫,政府即將面臨關門窘境,而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在9月30日相繼通過臨時開支法案,同意給予政府維持運作到12月3日的資金,讓政府暫時逃過停擺的命運,但波經劑亂流卻造成美股指數大跌。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1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詹舒涵線上訪問表示,「雖然美國物價在疫情後逐漸飆漲,但近期民眾越來越有感,而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也指出,這種情況是短期效應,不會維持太久,然而對於何時結束卻沒有答案,其中造成美國通貨膨脹很大的原因是疫情恢復、產業復甦所導致,但也能看出民眾有感對政治人物的衝擊和壓力,若執政黨在未來沒有解決這項問題,2022年的期中選舉民主黨將會有很大的衝擊。」 另外,大陸限電令嚴重衝擊台商,許多工廠被迫停工生產,也間接影響全球經濟,翁履中認為,「因為全球經貿互賴、高度連結的關係,導致大陸限電對多方都有衝擊,而過去幾個月來,大陸因為經濟復甦,導致訂單量提高,能源需求量變大,加上大陸政府要降低碳排放量,而提出的『能量雙控』政策,導致限電狀況非常嚴重,不只大陸當地產業有衝擊,美國、台商,甚至全世界經貿都會有衝擊,所以,全球應該要擔心,若大陸限電一直持續,全球經濟將受到影響。」
    2021/10/01 15:50
  • 美討半導體機密?聯手歐盟解決晶片荒 翁履中:美歐盼自己國家保持科技領先

    近期新成立的美國-歐盟貿易和技術委員會(TTC),首場會議29日在美國匹茲堡召開,公告的聯合聲明指出,雙方將聯手解決晶片短缺、科技問題,以確保半導體供應,並抗衡中國大陸支配的局面。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30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美國和歐盟都是站在自己國家利益角度為出發點,希望自己國家能永遠保持在科技領先的前端,所以對目前領頭的亞洲半導體公司所提出的要求,雖然表面是索取財務資料,看似無害,但實際上這些資料卻能讓其他國家推測出對手實力,對半導體公司而言是把優勢、技術曝光,所以引起商業界反彈。」 另外,大陸限電危機引發全球關注,大多數人認為這和大陸對澳洲的「禁煤令」有關,翁履中提到,「若中國大陸想要解決限電危機,只要政府想要做都可執行,因為大陸在決策上和西方民主國家思維不同,針對人民的聲音是可以直接用各種政策解決,而這次的限電危機或許是個政策考量,大陸曾在國際間承諾會努力降低碳排放量,而限電可導致碳排放量下降,以便大陸達成減碳排的成績,並在國際間獲得更多籌碼談判,但相對的在全球化之下,大陸限電對全球產業鏈都有衝擊,身為全球製造中心的大陸,各國無法置身事外,尤其是現在高度互賴,不管市場或勞動,大陸都是全球重要角色。」
    2021/09/30 16:04
  • 美中暗中通話?!密利上將稱職責所在 翁履中:共和黨刻意操作「叛徒」形象

    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上將近期傳出,在前總統川普任期間曾與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聯合參謀部參謀長李作成私下通話,而密利上將在參院軍事委員會聽證會時也證實此消息,表示他的職責是要傳遞總統的命令與意圖。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29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這場座談被美國媒體認為是2013年大戰後最重要的對話,因為自阿富汗撤軍後,這是首次國會與軍方對話,且密利上將被爆出與陸方高層通話後,共和黨議員不滿,認為密利上將在川普時期就違反他的權責,是叛徒,所以很多的議題都是政治操作,共和黨議員希望能把密利上將塑造成與總統不對盤的角色。」 另外,日本自民黨總裁今日選舉,確定由岸田文雄獲勝,預計將再10月4日提名為日本第100任首相。翁履中認為,「不管是誰當選,自民黨對台灣的政策都不會改變,因為都是同一個政黨,而這次的選舉是民意對決黨意,雖然自民黨是一黨獨大,但派系角力嚴重,若想要當日本首相,派系角力很重要。」
    2021/09/29 16:35
  • 美中有解?!美商業大亨密會陸方高層 翁履中:陸市場仍對美投資人有吸引力

    美中緊張局勢持續僵持不下,但近期根據香港媒體報導,現任巴瑞克黃金公司執行董事長松頓,8月底曾私下與中國大陸國務院副總理韓正會面,談論氣候變遷、新疆及美中貿易談判等議題。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28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詹舒涵線上訪問表示,「中國大陸希望透過美國商業大亨拓展二軌外交,一方面是想傳遞大陸市場仍對美國投資人有強大吸引力,一方面則希望能透過美國商業界對拜登政府施壓,促使拜登政府的政策能轉彎。」 另外,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即將來臨,候選人之一的高市早苗為挑戰下任日本首相大位,提出因應台海危機的構想,強調若她當選首相,將與台灣建立合作框架,其中包括締結海空事故防止協定、日台熱線和共享情報等。翁履中認為,「高市早苗針對台海議題採取強勢態度,可以反映出日本民間對中國大陸的反感程度,因為反感越高,政治人物就必須展現貼近民意的作法,更強勢面對大陸,導致目前自民黨的4位候選人對大陸的態度越發強勢,但針對台灣議題就釋出友好,然而這種局面最後可能導致政治局勢走向更極端。」
    2021/09/28 15:38
  • 亞太助卿人事案通過!助推動美台關係 翁履中:美以「對抗性互賴」政策抗中

    美國參議院正式通過國務院亞太助理提名人康達的人事案,確定由康達擔任亞太助卿,而康達在6月出席國會聽證會時就表示,「美台關係至關重要,他會推動發展與台灣的強健關係,協助台灣自我防衛,也呼籲美方應支持擴大台灣國際空間。」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24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詹舒涵線上訪問表示,「這項提案再次證明拜登政府對台灣的支持,但也反應了拜登政府對中國大陸的政策定調『對抗性互賴』,在可以雙方競爭的局面盡量試探大陸的底線,並在不撕破臉、不跨越底線下進行經貿交流,但中國大陸對美國的『對抗性互賴』政策是不完全接受的,因為美中政治文化不同,導致大陸無法像美國般在不同議題持有不同態度。」 另外,歐美股市近期遭受恆大集團財務危機拖累,集體重挫,讓不少投資人冒出一身冷汗,但相比恒大債務危機,美國即將到期的債務上限才是真正的危機,翁履中補充道,「目前美國國會最大的爭議就是『錢』,各界都在關心美國政府還有多少資金能負擔債務,且美國聯準會和財政部也開始呼籲『債務上限要提高』,不然10月將會面臨付不出國債和政府要關門的窘境,而這事件也凸顯美國共和黨和民主黨意見高度分歧的現況,若國會內部的不合作持續僵局不下,拜登政府將會遇到更多的難題。」
    2021/09/24 15:37
  • 錯失先機?台晚7天申請入CPTPP 翁履中:成員國需考量是否拋開政治面

    中國大陸16日正式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儘管多數人預期大陸這次的申請將被駁回,但此舉卻引發國際間波瀾洶湧,甚至CPTPP現有成員國對大陸的加入已有兩邊不同的分歧。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23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中國大陸加入CPTPP不完全是經貿導向目標,而是政治考量,明知道門檻限制很多仍要加入,因為對大陸而言,若申請成功是賺到,若申請失敗也造成11個現有成員國之間意見產生分歧,所以不管有沒有申請成功都是獲利狀態。」 而台灣22日也宣布已經向紐西蘭提交CPTPP申請書,盼能跟現有成員國建立更緊密的關係,翁履中認為,「在大陸後面7天才申請加入CPTPP會遇到兩個問題,第一,11個現有成員國已經開始考慮是否讓大陸加入CPTPP,而對於台灣的申請就必須考慮背後的政治角力,是否願意拋開政治壓力,單純以台灣的經貿實力為考量;第二,CPTPP當初是美國為了制衡中國大陸而創立的,如今美國已經退出CPTPP,沒有強大的領導地位能協助台灣加入,且現有的成員國也沒有像美國能一人說的算,所以台灣的申請還是有難度的。」
    2021/09/23 15:40
  • 暗中較勁?!美中聯合國大會未提彼此 翁履中:拜登盼國際間能重新認識美國

    聯合國大會21日在美國紐約揭開序幕,其中最讓國際關注的就是美國總統拜登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演說,儘管這次雙方都沒提及美中關係,但從內容中能發現皆在劍指美中之間的抗衡。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22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拜登政府這次在聯合國大會的目標是希望全世界能重新認識美國,在阿富汗撤軍後再給美國一個機會,所以談話間的主軸都是圍繞著大陸,而非劍指大陸,也是想要傳達美國不會製造全球衝突,也不會進行冷戰,除此之外,想藉由溫和的態度找到美中衝突之間可以和緩的趨勢。」 另外,俄羅斯國會大選20日結束,不出所料的是總統普欽率領的團結俄羅斯黨獲勝,但反對黨卻指出選舉有舞弊,翁履中認為,「俄羅斯選舉看似民主但又非完全民主,但可以確定的是普欽仍牢牢掌握政權,在國際外交上依舊是一人說的算,不過目前為止若要撼動普欽在俄羅斯執政的權力,難度還是很高,未來普欽的權力將會如何影響全世界也是一大看點。」
    2021/09/22 16:22
  • 拜登首場聯大演說 與習近平王不見王 翁履中:中美雙方還沒找到適當台階下

    美國總統拜登將與國務卿布林肯前往聯合國演講,這是他上任以來,第一次在國際組織上發言,但這次的聯合國大會,美國面對的盟友關係和G7峰會態度很不一樣,同時,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也表明,將不會出席聯合國大會,而是利用視訊演說。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21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沈瑾暘線上訪問表示,「中美雙方仍處在王不見王的狀態,目前還沒找到合適能下台階的時機,雖然表面上很緊繃,實際卻是在找緩和的機會,而拜登預計在聯合國大會上強調,『中美不會走向新冷戰』,至於想要讓國際間重拾對美國的信任,就要看拜登政府願意拿出多少實質性的籌碼。」 另外,近日全球股市動盪,大陸恆大財務危機便是造成此次風暴的主因,翁履中認為,「恆大集團發生危機,主要是因大陸發佈的三條紅線政策,避免房地產炒房和融資問題,雖然對大陸內部會產生經濟產業影響,但大陸政府會依照人民反映決定是否相救,故以政治角度來看是有利的 。」
    2021/09/21 16:06
  • 抗陸?!歐盟印太戰略公報 五度提台 翁履中:歐盟有意願做實質性交流目的

    歐盟最新公布「印太戰略計劃」,將增加在印太地區的航行和影響力,甚至明確表示,有意與「台灣」建立貿易投資關係,而歐盟也指出,為了解決半導體供應鏈的戰略依賴性,將與日本、南韓和台灣等夥伴合作。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17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詹舒涵線上訪問表示,「歐盟確實有跟台灣做實質交流的目的、意願,但卻沒有像美國一樣強烈抗陸,而是持保守務實的態度,另外,歐盟公布的印太戰略計劃雖多次提到台灣,但大多是指地名而非談論台灣議題,所以台灣應該要注意背後所傳出的國際情勢方向,如何在這大好時機,用更務實的方式與歐盟進行相關經貿合作。」 另外,針對中國大陸正式提出,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的申請書,未來恐怕會影響台灣加入的腳步,翁履中認為,「加入CPTPP是大陸進可攻退可守的經貿戰略,並非只是單純的經濟合作議題,而是劍指美國的政治外交利益,主要在回應美國的國際秩序,此外,入會有相關法規限制,若是原先的11個會員國決定讓大陸加入,無疑是幫大陸在勞動人權上背書,而大陸龐大人口所帶來的利機也是引發11個會員國產生不同論點的契機。」
    2021/09/17 16:06
  • 南韓突然強硬?兩韓同天試射飛彈!翁履中:奪回美「戰時控制權」

    近日頻傳前美國總統川普2024年將重披戰袍的消息,川普接受福斯數位新聞專訪時表示「國家沒有其他選擇了」。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16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詹舒涵線上訪問表示,「雖然共和黨有其他人有意參選,但目前黨內民調顯示,川普支持度領先,背後原因主要是在過去四年,部分黨員眼睜睜看著川普將共和黨帶向極端的政治光譜,除了沒有阻止外,甚至選擇與他一起加劇此現象,2024若出面表態參選,恐怕會自我打臉。」翁履中也提到「2022年的期中選舉將會是一大關鍵,若川普能發揮『母雞帶小雞』的力量,2024年很有機會再次獲得共和黨代表權。」 另外,東北亞情勢也十分緊張,日前北韓試射彈道飛彈,現在傳出南韓在當天也成功試射自製的潛射彈道飛彈,翁履中認為「南韓此舉主要是希望能展現自我防衛能力,以便拿回美韓共同防禦條約中美國的『戰時控制權』,目前文在寅最大的挑戰就是在『奪回控制權』及『與北韓和平相處』間取得平衡。」
    2021/09/16 15:47
  • 台將參與環太軍演?!美眾院下週表決 翁履中:議員為政治利益的支持需小心

    美國眾議院下週預計將表決「國防授權法案」,建議美國防部邀請台灣參加2022年環太平洋軍事演習,還提議美台國民兵相互合作,協助台灣強化自我防衛能力。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16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游皓婷線上訪問表示,「雖然美國願意支持台灣,但是有限制的,需要在美中關係的大架構下考慮美中台三邊關係,此外,台灣也要注意,目前這些美國會議員的聲望和地位,是否是為了要獲得自身政治利益,而在言語上支持,甚至美國外交協會近期也開始投書,提醒拜登政府,在支持台灣之餘,要思考如何才是符合台灣利益,相關的實質進展究竟對台灣是阻力還是助力。」 另外,美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被爆出,在前總統川普任期期間,曾兩度致電「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聯合參謀部參謀長李作成,保證美軍不會向大陸開戰,對此,翁履中談到,「美中關係雖然表面劍拔弩張,但雙方對話機制仍存在,而此事件也很明顯看出,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越來越強烈的衝突,目前已經是互相不信任、不合作的程度。」
    2021/09/15 16:32
  • 挺台承諾?!傳更名為「台灣代表處」 翁履中:美國測試陸「一個中國」底線

    近日外媒指出,華府正在考慮將台灣駐美代表處更名為「台灣代表處」,而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和外交部長吳釗燮也飛到距離華府不遠的馬里蘭州首府安納波利斯,與美國資深官員舉行特殊管道對話,對此,台美雙方沒有正面回應,但卻引來中國大陸不滿,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14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詹舒涵線上訪問表示,「在拜習通話剛結束的時間點爆出,無非是美國在『試水溫』或打『兩手策略』,一方面稱不能再激化美中之間的競爭,一方面又打出台灣牌牽制大陸,但因阿富汗事件導致美國聲望受到質疑,所以這次無疑是美國想測試大陸『一個中國』的底線。」 另外,撤軍阿富汗引發的問題,讓大陸官媒趁機炒作「美國棄台論」,美國務卿布林肯13日也再次重申會履行「台灣關係法」對台灣的承諾,翁履中認為,「雖然阿富汗撤軍是美國共和黨和民主黨的共識,但拜登政府的撤軍手段卻讓美國民眾不滿意,這也讓在野黨看到抨擊執政黨的機會,對於國會議員在質詢上要求布林肯對台灣給出清楚的承諾,布林肯始終含糊帶過,但這也符合美國一直以來的政策,所以台灣應該要團結、自立自強,正視美中台之間的問題。」
    2021/09/14 16:46
  • 金磚五國vs.四方會談 中印衝突加劇?! 劉奇峰:3大原因導致印度需美國協助

    中國大陸和印度邊界多年來不斷發生衝突,如今大陸拉攏金磚四國的盟友一同來對抗印度,而逐漸向美靠攏的印度則參與美、日、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的軍事演習,共同應對中國大陸。對於中印之間的關係,印度富來名大學副教授劉奇峰今(10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彭志宇線上訪問表示,「中印近年來在區域、全球都展開競爭,雖然印度最大的貿易國是大陸,但阿富汗事件後,中印關係惡化,中國大陸跟塔利班合作,想藉機接觸巴基斯坦,而巴基斯坦是印度的世仇,且大陸將一帶一路延伸至印度洋、和長期的邊境衝突,導致印度需尋求美國在軍事安全上的協助。」 另外,印度防疫政策漸鬆,疫情恐再大爆發,且從四月開始禁止輸出代工的AZ疫苗,全力用在國內接種,劉奇峰認為,「印度在4月受到第二波疫情嚴重打擊後,政府和人民的警覺心有提升,目前還是半封城狀態,到哪都需要出示完整接種兩劑疫苗的證明,而社會也在呼籲政府放寬防疫政策,經濟才會好,但對於更新型的變種病毒是否能控制目前都還是未知數。」
    2021/09/10 16:37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