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取名低血糖發票兌獎期限全聯發票中獎退役出軌摩羯座SWAG星座學校停課
  • 搜尋:

    報導獎 結果共385筆

  • 迷走的台灣農業

       2019《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專業平面組優等作品《迷走的台灣農業》,由今周刊楊紹華、鄭閔聲、紀茗仁拍攝。作品描述立法院預算中心曾在2012年作出報告:「政府長年編列巨額農業支出,卻未有效提升農民所得。」到了今天上述情況幾乎未變。台灣農業、農家的命運,亟待改善。《今周刊》整理大量農業預算、產品價格等數據,讓讀者一目了然台灣農業問題。頻繁深入農村現場,讓以都會區為主的讀者,得以正確理解台灣農業現況。同時全面釐清農業產銷失衡問題的緣由,論證了無效的救急補貼政策,實則扼殺了台灣農業應有的競爭力。
    2019/10/01 10:00
  • VR科技x新聞製作 電視新聞走向體驗化

    虛擬實境科技逐漸普及,給了新聞報導無限的想像空間。第三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的頒獎典禮,出現更多結合VR科技的新聞專題,讓閱聽人可以從看新聞走向體驗新聞。
    2019/09/30 16:41
  • 第三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登場 入圍98件創新高

    第三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頒獎典禮,今年在專業組長片類,頒發特別獎給獨立媒體人洪春景,他以「南橫的美麗與哀愁」這部作品,紀錄八八水災後的影像,成為全球暖化的絕佳教材。
    2019/09/29 22:23
  • 2019《全球華文永續報導奬》 共頒出134萬獎金

    《2019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今(29日)公布29組得獎名單,頒出超過134萬元獎金。今年首度有香港媒體得奬,兩岸三地新聞人用行動關懷環境及生態永續。而莫拉克風災十周年之際,有得奬作品報導關心重建,其中一位自由撰稿人、退休老師洪春景不畏艱險,路斷了也要挺進,長期不間斷記錄南橫,他的採訪精神感動專業組影片類評審團,特別加頒「特別奬」,也溫暖了在場新聞人的心。領獎時,洪春景在台上難掩心中激動,哽咽表示:「過去20多年來的拍攝,一直沒有機會將作品呈現給大眾,因為經費問題,連配樂都是志工幫忙,感謝主辦單位給的舞台與肯定。」
    2019/09/29 20:02
  • 掰!我的打卡人生

    2019《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長影音類首獎作品《掰!我的打卡人生》,由淡江大學胡昀芸、唐宇芊、戴宇敏、鍾靜妮、陳昕怡、趙世勳、詹雅婷拍攝。內容描述「斜槓青年」的崛起,是年輕人對勞動市場的不滿和批判,也讓我們看見兩個世代對工作價值觀的差異。千禧世代的來臨以及網際網路日益發達,工作已經可以超越地域和時間的限制,年輕人不一定要到公司打卡上下班。  
    2019/09/29 19:28
  • 離島上的保麗龍

     2019《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長影音類優等作品《離島上的保麗龍》,由台灣藝術大學陳蔚慈、許景翔拍攝。講述海洋資源豐富的離島上,垃圾量也相當驚人,尤其在颱風過後,會將大量垃圾拍打至岸邊,讓海岸線生態嚴重被破壞,住在潮間的生物必須與垃圾爭奪生存空間,本作品對此進行深入探討,備受評審肯定。
    2019/09/29 19:28
  • 永續能源之路-期待風光 台西村公民電廠

    彰化縣台西村空氣品質不佳,人口老化嚴重,曾在台灣高鐵擔任主管的許震唐返鄉打造「公民電廠」,他豪氣的說,麥寮鄉可以拿台塑的補助六百元,但他要用公民電廠的利潤,讓台西村民未來每個月都能有一樣的收入。報導透過台西村公民電廠的個案,具體而微的呈現出當前能源政策的挑戰與希望。許震唐也想實踐醫療平權,讓這個幾乎只剩老人家的村莊,能夠把身體資訊透過手環,傳達給外地的子孫。但這美好的願景,從規畫到實踐卻是困難重重,許震唐表示,公民電廠要解決的,都不是錢能解決的問題,包括人的意願,土地法令問題。公民電廠在德國極為普遍,但兩國風土民情不同,能否橫向移植?值得探究。
    2019/09/29 19:27
  • 記憶滿了Still Young

     2019《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長影音類優等作品《記憶滿了Still Young》,由淡江大學陳盈蓁、楊凱程、蘇筱晴、吳郁堂、莊惠萱、林紫雯、曾于芮拍攝。根據統計,台灣目前保守估計已經有超過一萬兩千名「年輕型失智」患者,他們是家庭的主要支柱,一旦無預期倒下來,不但家庭頓失經濟來源,長期照護也帶來家庭負擔。這類型的患者影響的不只是一人、一家,甚至是整個社會,是值得高度重視的議題。
    2019/09/29 19:27
  • 「蜂」迴路轉制椿象

    2019《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長影音類人氣獎作品《「蜂」迴路轉制椿象 》,由世新大學莊郁萍、姜筑、施博瀚拍攝。本篇作品探討害蟲荔枝椿象帶來的問題,內容描述台灣果農每年因為這些蟲害造成荔枝產量逐年下跌,除了荷包失血,也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評審認為,選題與呈現契合永續報導獎的核心,具有專業水準,因此給予肯定。
    2019/09/29 19:27
  • 全台荒廢竹林佔一半!廢竹變農金傲視全球

    台灣竹林面積約有18萬公頃,但台灣多數竹林缺乏人力疏伐管理,竹子老了腐爛,所產生出的二氧化碳對環境相繼影響。本報導以花蓮羅山村桂竹筍為例,記錄當地如何引入「全竹運用技術」推動農業循環經濟,獲評審肯定。
    2019/09/29 18:52
  • 南橫的美麗與哀愁

    本作品長年紀錄莫拉克風災後的災區重建影像,精神及初衷令人感動,評審認為,本作品製作技術雖然還有精進的空間,但作者長年不懈拍下的的畫面,足以讓觀眾對大自然的反撲心存敬畏,是非專職新聞工作者作品中優質的典範,拍攝初衷令人感動,頒發特別獎給予肯定。
    2019/09/29 18:29
  • 滅絕倒數系列報導

    對於台灣黑熊,我們了解多少呢?與媽媽走失的南安小熊,在台灣黑熊協會、屏東科技大學黃美秀老師及其團隊以及林務局的照顧之下,九個月的時間帶領許多「熊粉」經歷一場「熊妹人間之旅」,讓我們對熊的生活習性更加了解,但台灣黑熊遭非法獵殺、誤中陷阱、被獸鋏斷掌的意外依舊沒有終止。
    2019/09/29 18:24
  • 地球的孤兒-北極熊世紀末滅絕倒數

    北極沒有北極熊?這不是假設性問題,而是地球正在發生的生態改變。科學家預測,最快在本世紀末,野生北極熊可能全部滅絕。採訪團隊飛往地球上最大的北極熊國度加拿大,到地球暖化,海冰消融的最前線直擊陸地上最大的肉食動物北極熊。
    2019/09/29 18:21
  • 留住一滴水

    世界銀行警告,未來20年內,有16億人口無水可用。你,是其中之一嗎?大愛新聞團隊製作「留住一滴水」,探討各國家地區留水的智慧,希望喚起民眾對水資源的重視。
    2019/09/29 18:12
  • 前進帛琉 島嶼永續的挑戰

    本作品關切海洋永續和生物多樣性議題,TVBS製作團隊楊樺、朱芳儀、羅士朋、江慧真、彭瑞祥、吳宜靜到帛琉採訪,從政治、社會、生態、經濟和教育等面向,報導帛琉在地的環境議題,並嘗試提出解決之道。獲得2019《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專業組融媒體類優等獎和人氣獎。
    2019/09/29 18:00
  • 誰殺了石虎-路殺、官僚殺 血跡斑斑的保育悲歌

    石虎是瀕臨絕種的保育類野生動物,專家估計全台只剩不到500隻,聯合報報導探討石虎路殺現象並提出問題點與解方,作品整合文字、影像、動態圖表等多媒體敘事,以清晰文字梳理引發石虎生存危機的原因,受到評審肯定,獲得2019《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專業組融媒體類的首獎。
    2019/09/29 18:00
  • 永續創新盧森堡

    TVBS記者彭惠筠、焦漢文、楊樺的「永續創新盧森堡」專題,講述台灣資源耗損、垃圾爆量的危機迫在眉睫,綠色家園的目標似乎越喊越遠,報導團隊借鏡歐洲小國盧森堡,提出解方,評審認為,本作品在描繪盧森堡永續創新之案例上,敘事凝鍊、報導流暢,給予2019《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專業組短影片人氣獎之肯定。
    2019/09/29 18:00
  • 荒地金磚2.0 鋤不動的鑽石田

    長期關注土地正義的《蘋果》調查團隊何柏均、侯良儒、陳偉周、陳鼎仁、林奐成、吳宜靜、王士銓、薛合淇、胡祖維、耿詩婷、王文婷,爬梳12多萬筆內政部實價登錄裡的農地交易資料,發現8年來全台農地平均價格飆漲逾3倍,揭露2000年開始從《農發條例》修法以後,開放農地買賣的亂象。
    2019/09/29 18:00
  • 食安區塊鏈 產銷溯源愛地球

    由TVBS黃琲茹、林隆士製作的食安區塊鏈專題報導,談到2019年新科技「區塊鏈」台灣領先亞洲,運用在食安履歷中,利用它「不可篡改」又「可共享」的特性,打造友善地球環境跟消費者的產銷履歷,專題主軸以台東青農出發,將區塊鏈技術導入稻米產業後,除了替傳統稻米尋找產銷新契機,也將台灣稻米賣到全世界,為台灣農業與食品安全史上,寫下重要一頁。此專題也因為其主題內容與呈現方式,獲得2019《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專業組影片類(短)的首獎。
    2019/09/29 18:00
  • 核廢何從系列報導

    核廢料可不可以放你家?不論台灣2025非核家園是否如期實施,核廢料要怎麼處置都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北歐的芬蘭人口只有550萬,從1983年開始就計畫興建用過核燃料的永久處置場,位於地下四百多公尺深的處置計畫,用過的核燃料將在此長眠十萬年,目前已經進入最後施工,預計2024年開始處置核燃料。
    2019/09/29 17:36
  • 我的人生翻轉之路-微笑家園住民篇

    社團法人苗栗縣康復之友協會推動讓治癒的"思覺失調症"患者可以有重回職場的機會曾經被偏見遺忘的這群弱勢族群在醫學發達後病情可以被治療他們的人生應該也可以得到公平的待遇展現台灣人的溫暖,就是讓他們可以重回職場找回他們平凡的人生。
    2019/09/29 15:38
  • 陽光下有座鬼屋

    文化大學喬偉綱製作的《陽光下有座鬼屋》,報導古蹟保存與文創推廣的議題,獲得學生組影片類(短)人氣獎。報導指出,每當經過基隆市仁愛區,總有一棟陰沉的建築在當地屹立不搖,它是林開群洋樓,幾經多次戰亂、政權的交替,如今仍豎立在基隆港灣,目前卻因為產權問題而受到擱置,東岸高架橋的出現,更是讓它被隱藏在熱鬧的港口裡,每當陽光出現,市中心人來人往,基隆人心中的「鬼屋」卻漸漸腐朽,在港埠政策轉換、積極推廣文創的現代,我們能如何面對受到遺忘的歷史建築?
    2019/09/29 14:00
  • 倒數12天  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人氣投票抽20萬奬品

    2019年第三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決選出學生和專業八大類組,共98件入圍作品,學生及媒體人用建設性新聞報導永續發展議題,值得各界共同觀賞、分享及投票、為入圍者打氣。
    2019/09/06 19:08
  • 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 TVBS入圍七項最多

    今年全球華文永續報導奬(12)日公布第三屆入圍作品名單,其中長期關注環境永續議題的TVBS新聞部,一共入圍七項,包括專業組短版影片類五項,專業組長版影片類一項,和專業組融媒體類一項,是本屆入圍最多的新聞媒體。
    2019/08/15 14:08
  • 2019《全球華文永續報導奬》入圍名單創新高

        2019《全球華文永續報導奬》今(12)日公布第三屆入圍作品名單,入圍件數創新高共計有99件,受到來自產學界的專業評審肯定,作品質與量皆提升,尤其學生組報名件數較上屆成長34%,學生融媒體類更大幅成長四倍。以及大陸和香港的傳播校系及新聞媒體,首度參加並入圍,顯見「生態文明」以及「建設性新聞」等議題已成為全球華文媒體界關注的焦點。
    2019/08/12 16:48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