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癌王唐治平離婚流行子宮肌腺症優惠國小倒閉欠債CoCo精神不佳
  • 搜尋:

    沈政男 結果共233筆

  • 觀點/暴增180例嚇壞 醫:關鍵在萬華茶室「人與人連結」程度

    【萬華先前群聚繼續現形 沒有其他社區群聚傳出 雙北三級警戒已是超前部署】   今天新增本土180例,大家都嚇壞了。但你看,雖然台北新北升為三級警戒,上班上學卻沒有停止,尤其陳時中在記者會上依然談笑風生,說什麼「真的是去賣葡萄!」顯然疫情還在掌控之中。為什麼?因為這180例,數目雖多,卻仍是萬華群聚同一事件的案例,而且是在這波疫情曝光前就感染,只是現在驗了出來。
    2021/05/15 19:20
  • 觀點/和平醫院2確診 醫分析與部桃狀況不同:未封院是對的

    【守住和平新冠 就是致敬和平SARS 並且自我救贖】 歷史,難道真的是一個圓嗎?2003因為SARS疫情,慘遭封院,並造成嚴重傷亡與心理創傷的台北市立和平醫院,在2021又因為新冠防疫差點失控,在疫情最危急時刻,再度站上了防疫最前線。
    2021/05/14 12:19
  • 觀點/指揮中心被「神化」 醫:病毒恐在社區複製4、5個週期

    【漏洞一破再破 釀成防疫最大危機】 華航群聚感染原本局限於公司與住家範圍,未料21天後在新北與宜蘭傳出社區感染。陳時中說,「宜蘭群聚與華航關聯性低」,這是相當奇怪的推論,因為從時序與感染規模來看,最可能就是華航群聚感染衝破了台灣的社區防線。
    2021/05/12 16:26
  • 觀點/華航機師群聚擴大 醫譙:把防疫規定當耳邊風

    【清零2.0? 5.0都清不了防疫XX】 華航群聚案例案1187機師,4月22日從美國值勤回來,照理說必須自主管理到5月6日,結果5月4日竟然還去餐廳吃飯!   5月4日是什麼日子?案1153機師,在自主管理期間載著非女朋友空姐到酒吧射飛鏢,就在那天確診,結果你竟然還在那天繼續不理會自主管理規定,到餐廳吃飯!   根本就是把防疫規定當成耳邊風。再看看案1187,5月3日去了哪裡?一家飯店附設的酒吧!又是酒吧。難怪有人把防疫旅館當成監獄,還大剌剌投訴,因為,平常都是吃香喝辣。
    2021/05/11 10:37
  • 觀點/昔罵譚德賽今想靠美參與WHA 醫酸政府只為了政權

    【參加WHA?塑造中共阻擋台灣才是最重要】 台灣今年能不能參加WHA?答案跟往年一樣:要看中國大陸的意思。這事情從頭到尾就是本質如此,蔡政府也知道,但他們就是要給台灣人民一個「不必理會中國,靠美國與其他友邦也可以加入世衛」的印象。
    2021/05/11 10:00
  • 觀點/華航群聚擴大 醫:不改回7+7長榮恐成下一破口

    【3+11必須立即改成7+7 否則長榮也可能出現破口】 華航群聚事件,起因為何,從案1153來看就很清楚。此機師在4月18日回台,注意,「住家檢疫」到4月21日,也就是沒有住在華航檢疫旅館,卻照樣感染,所以說檢疫旅館並非此群聚發生主因啦!陳時中說,「案1153無法排除境外感染」,問題是ct值為13,而且返台已十三日才發病,顯然是境內感染。
    2021/05/04 19:35
  • 觀點/台灣生育率被估世界最低 醫曝政府補貼都是鴕鳥心態

    台灣生育率降到世界最低,原因與建議眾說紛紜,但,歹勢,都是不著邊際!就讓我這個受過完整左派右派訓練的胡鬧派嘗試分析,讓你聞香一下。少子化是不是世界趨勢?所以你只提台灣,絕對不能切中要領。是不是GDP越高的國家,少子化越嚴重?不是單一,而是你用整片區域來看,很明顯可以看出工業化越高的國家,大家就是越不想生小孩。
    2021/04/21 19:13
  • 中部餐飲業出「抗旱神招」 醫嘆:難想像要過這種日子

    全台水情吃緊,苗栗、台中及北彰化自6日開始啟動「供5停2」措施,對此居住在台中的南投草屯療養院精神科醫師沈政男,發現早午餐店為了因應停水想出妙招,雖然成功省水,但也不禁對乾旱情況感嘆,「很難想像在這個時代還必須過這樣的日子」。
    2021/04/07 14:16
  • 觀點/酸蔡無法處理台鐵 醫:林佳龍、蘇貞昌幹不下去了

    剛剛開高速公路,看到跑馬燈說,請讓路給救難車輛!回來才發現,原來是台鐵太魯閣號發生重大車禍,已造成三十多人死亡。何以致之?說是台鐵工程車停在鐵軌旁的邊坡,不慎滑落,剛好撞到了路過的太魯閣號。但,這是真正的原因嗎?
    2021/04/02 18:59
  • 觀點/都是做戲 精神科醫師斷言「福原愛沒愛過江宏傑」

    昨天看了一整天的福原愛,想探究何以2018捨桌球生涯、下嫁台灣,又微笑說「我很幸福」的人,到了2021可以一走了之,獨自回到日本,甚至琵琶別抱?
    2021/03/27 14:15
  • 觀點/AZ疫苗爭議未定論 醫酸:只會吹噓多會防疫

    有人說,「血栓發生率背景值為千分之一到二,AZ疫苗施打後出現血栓比例尚未超過」,問題是千分之一到二,是一年當中的發生率,而AZ疫苗在歐洲開打至今才一個月,背景值應該是萬分之一到二。
    2021/03/18 10:29
  • 觀點/民進黨誤判公投形勢 醫:反萊豬護藻礁影響大選

    1.在今天以前,全台無人猜得到護藻礁公投二階連署會過關,包括民進黨、綠營專家學者與親綠媒體。為什麼會過關?從研究方法來說,可以把最近的網路聲量,做一個相關係數計算,就可以看出影響因素,這裡只能猜測。轉捩點大約是一周以前,當時大家連聽都沒聽過護藻礁公投,但,注意了,幾個親綠(ㄏㄨˊ ㄊㄨˊ)網紅突然要粉絲加入連署,沒多久網路就燒了起來。今天獨派社團說是也加入連署,但過關的關鍵其實是年輕人力挺。這項公投連署的過關,很值得做為選舉與民調的研究主題—到底年輕人被打動的因素是什麼?如果可以找到答案,對於了解台灣民意趨勢,甚至打選戰,相當有幫助。
    2021/03/02 20:05
  • 觀點/兩岸關係僵化害鳳梨被禁?他點出問題:心裡面有蟲

    作者:沈政男(衛福部草屯療養院精神科醫師) 【你嫌我疫苗髒 我當然說你鳳梨不能吃 全民接下來準備幫忙吃釋迦與石斑了】
    2021/02/27 16:03
  • 學測狀元不選醫學系?醫勸:台要拿諾貝爾獎需靠2專業

    昨(24)日學測成績公布,南投縣某私立高中的林姓考生5科考到75級分的滿級分,為當地的榜首,但他不想念醫學系,打算選填台大醫學工程系。對此,精神科醫師沈政男表示,他很想要告訴這名學生,其實讀醫學系不一定要當醫師,而是學習生理與病理,畢業後可從事醫學基礎研究,而且讀醫學系進可攻、退可守,無論是想安身立命或是追求學術夢想,都是很好的選擇。
    2021/02/25 16:25
  • 觀點/江啟臣入選時代明日之星 他籲:九二共識不必拋棄

    江啟臣獲得時代雜誌最新認證,躋身「Next 100」(下一個百大人物)行列。這名單有幾大類,他乃列在領導者(leaders)類。什麼的領導者?國民黨?歹勢,當然是整個台灣的領導者,也是整個世界的領導者。時代雜誌的這類選拔雖然有地域考慮,但一個黨的領導者做得好,就會影響一個國家,然後影響全世界,因此也是以全球視野來衡量。
    2021/02/19 13:12
  • 觀點/蔡英文、陳時中不提武肺仍拒稱新冠 醫曝關鍵原因

    馬英九要求蔡政府不要再使用「武X肺炎」這樣帶有歧視意涵的病名,陳時中與行政院都說,「那只是俗名,從一開始約定俗成,代表疾病起源地,不是歧視與偏見」。顯然,蔡政府的官員都沒看過世衛在2015對新興傳染病命名所做的宣告:「我們看到有些病名(例如豬流感與中東呼吸症候群),引起了人們對特定宗教或者民族社區成員的強烈反應,對旅行、商業和貿易帶來了不合理障礙,並觸發了對食用動物的不必要宰殺。這對人們的生活和生計可能帶來嚴重後果。」「武X肺炎」不就屬於這一類可能引發特定民族社區成員強烈反應的新興傳染病病名?這不是歧視與偏見,又是什麼?
    2021/02/16 15:20
  • 觀點/施政滿意度比韓國瑜還低 他諷:陳其邁該被罷免

    有沒看到TVBS的縣市首長施政兩年滿意度調查?最後一名是誰?注意了,就是想選2024的柯文哲。他的施政滿意度低到難以想像,而且已經好一段時間拉抬不起來,這跟他很久不再找我去演講可能有關,雖然如此,我還是免費給建議:哪個族群不滿意?中老年,而且是非常低。怎麼辦?重陽敬老金,不要再硬撐不發了,這只是給老人家的一點零用錢,感謝他們對國家社會所做的貢獻,況且,台灣老人家的整體退休年金,根本遠遠不夠用。大巨蛋蓋得出來嗎?表面上好像有什麼原則要堅持,其實蓋房子是一種專長,顯然柯文哲不擅此道。試問,將來如果當總統,要怎麼做基礎建設?
    2021/02/10 10:35
  • 觀點/趙少康重返國民黨 政治金童的老年回歸

    趙少康要重返國民黨,而且打算競選黨主席了。這是2021開春以來,台灣政壇的第一件大事,值得以長文細寫,這裡只先講個大概。
    2021/02/01 14:18
  • 觀點/部桃群聚無損蔡政府民調 鄭文燦有望獲防疫紅利

    今天繼續本土零確診。我有沒有說過桃園不會有事?大家都太緊張了,這是對台灣的R0值不了解,才會有的表現。新冠疫情,即使你放一個月都不管,還是可以圍堵起來,注意,是完全都不管,但如果超過一個月,就可能必須採取武漢模式才能剜除病毒了。武漢就是放了兩、三個月,而歐美則是一直放到現在。
    2021/01/27 09:56
  • 新冠疫情2024若未趨緩 他:3人選定總統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衝擊全球,國內更是連續多天新增本土確診個案,對此醫師沈政男認為,若各國未有效控管疫情恐拖到2024年,屆時仍沒趨緩的話,總統大選很可能由醫師出身的台北市長柯文哲,對戰桃園市長鄭文燦及前新北市長朱立倫。
    2021/01/25 12:30
  • 部桃染疫達10人 醫曝「桃園不會有事」:不需頭皮發麻

    衛福部立桃園醫院爆發院內群聚感染,9天內累積10人染疫,隨著本土疫情升溫,造成人心惶惶,對此,衛福部草屯療養院精神科醫師沈政男直言,「桃園不會有事,不必看到疫情如何如何,就頭皮發麻啦」。
    2021/01/21 22:46
  • 觀點/罷免烽火連天?他預言罷捷、挺萊豬立委會過關

    罷免黃捷九成九會成功 罷免挺萊豬立委百分百會成功
    2021/01/18 11:15
  • 醫染疫鄭文燦「急露臉」? 他揭幕後關鍵:想登大位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12)日公布國內首例醫師確診新冠肺炎案例,引發社會關注。對此,精神科名醫沈政男認為,醫師照顧病患被感染,沒人會怪罪他們,應審視哪個環節出問題,補強院內感染的控制,且桃園市長鄭文燦昨開記者會僅是「露露臉」,應是想角逐大位,讓大家知道他有在做事,不能在防疫上失分。
    2021/01/13 09:41
  • 爆蔡英文「強推萊豬」內幕 他點名綠營2大咖:慘了

    萊豬元旦登台引爆民怨,究竟為何蔡英文政府不顧民意強推萊豬?經常針砭時事的精神科名醫沈政男分析,主因和蔡英文在2018年九合一選舉大敗有關,「她想在2020扭轉回來,證明其實她可以做改革而不受傷…這就叫強迫式重覆!」更進一步指出,倘真是如此,民進黨想要選舉的人就得小心了,尤其黨內「2大咖」恐過不了這關。
    2021/01/12 09:41
  • 地方禁萊豬違憲 醫提「3數據」打臉政院:自相矛盾?

    許多縣市制定萊劑零檢出條例,出現中央與地方法規不同調的情況,行政院日前召開記者會認定地方相關食安條例「違憲」,應全國統一標準。對此,知名精神科醫師沈政男質疑,萊克多巴胺對3族群人士有高風險,且各縣市的高風險族群比例差異大,為何地方不能訂出比中央更嚴格的檢出標準?
    2021/01/02 17:11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