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24)日學測成績公布,南投縣某私立高中的林姓考生5科考到75級分的滿級分,為當地的榜首,但他不想念醫學系,打算選填台大醫學工程系。對此,精神科醫師沈政男表示,他很想要告訴這名學生,其實讀醫學系不一定要當醫師,而是學習生理與病理,畢業後可從事醫學基礎研究,而且讀醫學系進可攻、退可守,無論是想安身立命或是追求學術夢想,都是很好的選擇。
精神科醫師沈政男在臉書發文指出,像這類考出滿級分的同學,既不想浪費分數,卻也不想當醫師,每到填志願時節,就是他們內心交戰的時刻,同時也是爸媽傷腦筋的時候,「我要告訴這些同學,極少有人還沒進醫學系,就對當醫師有興趣,除非是家學淵源,大部分人都是不願意浪費分數而填了醫學系」。
沈政男表示,很多人讀醫學系讀出了興趣,願意當成一生志業;有些人雖然不至於念茲在茲,但至少不會排斥;少數人勉強念到畢業,給爸媽一個交代,但不當醫師;少數中的少數,進了醫學系以後才中輟,轉念別的科系。
那到底該怎麼選擇才對?沈政男建議,如果不排斥幫人打針抽血開藥,或者沒有社交退縮到不想跟人打交道,那麼讀醫學系當醫師,至少是一個快速幫人擺脫物質束縛的方法,而且當醫師的薪水確實高很多;若有其他興趣志向,可當一陣子的醫師,等物質基礎建立了,就可以去追求原本的夢想,比如拍電影、做蛋糕什麼的,「但你如果去念別的科系,歹勢,狀況就不一樣了」。
至於有人說當醫師要值班很累,而且醫療糾紛很多,沈政男直言「現今各行各業,到處都有奧客」,認為以台灣的研究環境來看,本土若要栽培出諾貝爾獎,最可能就是生理與醫學,因為台灣的醫學研究,早已是世界水準。
沈政男說,醫學界值得鑽研的主題很多,比如癌症、老化、精神疾病等,有很多疑問正等待著下一個天才,指出一條柳暗花明的道路,只是高中生當然不會知道這些,畢竟高中教師沒有醫學背景,而高中生比較熟悉的是數理化生這些基礎科目,不可能對醫學問題產生興趣。
沈政男認為,其實讀醫學系進可攻、退可守,不管是安身立命或追求學術夢想,都是很好的選擇,「我講過好多次,下一個牛頓與愛因斯坦,將會誕生在腦科學領域。甚至會因為腦科學,而產生下一個物理學革命。當然,如果最後當不了牛頓或愛因斯坦,那張醫師牌至少讓你不只生活不虞匱乏,還可以提早退休」。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