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介紹常見的5種肌肉鬆弛藥物。(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肌肉鬆弛劑是門診中第二常用的藥物,僅次於止痛藥。復健科醫師李炎諭指出,肌肉鬆弛劑也是種「復健的加速器」,因為肌肉緊繃會讓疼痛等症狀惡化,也會讓人產生不良的疼痛行為,像是臥床、久坐、災難性思考等,變成疼痛的負向迴圈,所以適量短期的使用肌肉鬆弛劑,是有幫忙的。
常見的5種肌肉鬆弛藥物
李炎諭表示,常見的肌肉鬆弛藥物有5種,都有不同的注意事項與副作用:
1. Baclofen
如倍鬆、舒樂疼錠等藥物。結構近似於神經傳導物質GABA,能抑制脊髓反射,使緊張或痙攣的肌肉得到鬆弛。作用於中樞神經,可用於脊隨和大腦疾病或損傷引起的肌肉痙攣。常見的副作用有疲勞、短暫性昏睡、肌無力。停藥後可能會出現躁動、幻覺、譫妄甚至癲癇,不建議用於風濕類與骨骼肌肉疾患的患者,腎衰竭患者切勿使用。
2. Chlorzoxazone
如舒肉筋新錠、舒可樂等藥物,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腦皮質下與脊隨)的肌肉鬆弛劑,對正常生理機能的影響較少。常見副作用有嗜睡、眩暈、胸悶、嘔吐,可能還會排出橘紅色的尿液,是正常現象。
3. Tizanidine
如鬆得樂、舒體等藥物,是種中樞型肌肉鬆弛劑,除了有肌肉鬆弛的作用,也有中樞鎮痛的效果。常見的副作用有低血壓、頭暈眼花、嗜睡、口乾等問題。
4. Mephenoxalone
如美非舒肌、肌舒朗錠等藥物,能夠阻斷神經傳導、抑制骨骼肌肉反射,達到放鬆肌肉並緩解痙攣的效果。副作用有嗜睡、倦怠、無力等問題,要特別注意的是,Mephenoxalone易和酒精、鎮靜安眠、抗憂鬱類藥物產生交互作用,可能會增加副作用,不可同時服用。
5. Methocarbamol
如寶樂欣等藥物,目前機轉未完全了解,可能作用於中樞神經,副作用有頭暈、嗜睡、視覺模糊、胸悶、起疹等問題。
服用後應避免騎車、開車
李炎諭提醒民眾,服用肌肉鬆弛劑後,可能會比較想睡甚至頭暈,建議有騎車開車的民眾,可以稍微避開服藥時間。他也強調,預防勝於治療,規律的運動習慣、體重管理、伸展與避免久坐、久站,仍是長期的健康之本。
◎ 資料來源/李炎諭醫師
原文請見:舒緩肌肉疼痛有法寶!醫解密常見的5種肌肉鬆弛劑 服用後應避免2行為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健康2.0》官網,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Blueseeds永續生活◢
更新時間:2023/10/23 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