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劉若英唐治平統一發票號碼7-11發票唐治平媽媽欣梅爾家醜回溫帆布包黃仁勳
  • 搜尋:

    王薏絜 結果共1,885筆

  • 疫情重創生計空姐去超商打工 航空相關產業人員減班、提早退休

    全球疫情到目前為止仍在升溫中,也讓邊境開放成了難題,觀光局長張錫聰之前就坦言,對於旅遊泡泡,即便已經和別國洽談,但最難的是雙方衛生主管機關對於疫情的判斷,可能到明年要推都很難;而疫情海嘯重創的海景第一排就是航空業、旅遊業,現在也都撐的非常辛苦,有空姐沒班可飛,到超商打工。
    2020/08/17 22:52
  • 陳時中堅持不用入境普篩 若一直不改變結果可能是

    這陣子發生好幾例在台外籍人士的感染源不明,讓普篩再度成為討論焦點,指揮中心定調就是不入境篩檢,以檢疫14天為主,前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認為,目前可能還能用這樣方式,但等到國際間慢慢恢復交流,檢疫外,若是不加上入境普篩,那損失可能是以億為單位計算。
    2020/08/14 23:27
  • 吃中藥恐慌潮!要確保沒問題 就醫時記得拿「這個東西」

    前台中市議長張宏年一家,因為服用盛唐中醫的藥粉導致鉛中毒,因為裡面疑似含禁藥硃砂,這個事件重創中醫形象,中醫師公會全聯會出來自清,還和消基會簽約,民眾若是對自己的中藥有疑慮,可以拿來檢驗,全聯會願意付一半費用,而中醫師也提醒,自費藥粉也必須附上藥材明細,若是沒有,民眾可以向主管機關檢舉。
    2020/08/13 23:04
  • 台灣除了口罩國家隊 「這個」防疫物資 國內外訂單排到年底

    新冠肺炎在全世界大流行,也讓防疫物資需求大增,美國生活用品大廠「高樂氏」還直接表示,濕紙巾等產品會缺貨到2021年,台灣除了國家口罩隊以外,在濕紙巾生產上,也吸引不少國外訂單,有廠商說,訂單已經排滿到年底了。
    2020/08/12 23:14
  • 台灣爆炸式出遊人潮!鄰近「這幾國」疫情不太妙 我們能鬆?

    全球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已經破了兩千萬,而在距離台灣三小時左右飛行時間的地方,像是日本、南韓、菲律賓等等,現在疫情都在攀升中,台灣解封以後出現報復性旅遊,加上暑假,到處都是人潮,也難免讓專家學者擔憂,這樣恐怕不利於防疫。
    2020/08/11 23:19
  • 美衛生部長來台不用居家檢疫 防疫SOP可以轉彎?

    從6月開始到現在,好幾例外籍人士確診個案,是否在台灣還是在境外感染,難以完全釐清,台大公衛學院提出,應該針對容易受無症狀個案感染的6大高風險族群,來做檢測,早期偵測到無症狀感染者。
    2020/08/07 22:39
  • 禿頭救星!台大研究「雞皮疙瘩」發現生髮密碼 登國際期刊Cell

    飽受掉髮困擾的人有福了!台大研究團隊從「雞皮疙瘩」裡獲得啟發,發現冷的時候,交感神經會高度活化,除了刺激豎毛肌收縮產生雞皮疙瘩外,也會提升毛囊幹細胞的活性,幫助毛髮生長。
    2020/08/06 18:17
  • 在台日本籍工程師返日後就確診 台灣本土零確診是假象?

    比利時工程師究竟是本土感染個案,還是境外移入,至今還在調查,8月5日指揮中心再公布,一個在台工作的日籍工程師,回日本後確診,這也讓外界質疑,為何不做入境篩檢,更能夠掌握感染源;而中研院研究員何美鄉用數據推估,台灣大概有300到600位的無症狀感染者,這可能就是秋冬疫情大爆發的種子。
    2020/08/05 23:00
  • 台大擬設「不分系」學位學程 自己的學習科目自己組合

    台大是台灣的龍頭大學,但根據他們統計,有快四成的學生對未來生涯規畫不明確,台大在校長管中閔上任後,開始實施了未來大學計畫,其中有一個規劃是「空白學位學程」,就是不分系的就讀,讓學生打破科系框架,能夠跨領域去學習,也更能在這個改變迅速的新世代,找到職業定位。
    2020/08/04 23:03
  • 指揮中心難定調比利時工程師哪裡感染 怕本土零確診破功?

    最近確診的比利時工程師,因為「疑似」在本土感染,引發各界很多討論,有些專家學者認為該做「入境篩檢」了,但指揮中心到現在都否決這個想法,只是面對邊境管理何時能開放,經濟活動何時能恢復,這當中檢測和疫苗就很重要,而台灣到底該怎麼做,來看這則分析報導。
    2020/08/03 22:53
  • 各校搶設醫學系 台灣缺醫生?還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最近有些大學提出要增設醫學系的申請,也有人認為高齡社會,西醫師老化,可以增加人力,不過也有醫生認為,台灣的醫療環境是「不患寡,患不均」,城鄉差距大,應該是要提出誘因,讓醫生願意在偏鄉服務。
    2020/08/02 00:31
  • 8/1開放外籍人士來台就醫 面對醫界罵聲陳時中掛保證沒問題

    8月1日開始,外籍人士可以提出申請來台就醫,這項政策引起醫界不滿,有醫生說這是拿醫療人員對政府的信任去對賭,而台灣內部解封後,「報復性回診」帶來的大量看病人數,醫護也不輕鬆,台灣的本土零確診又真的安全嗎?來看這則報導。
    2020/08/01 00:51
  • 泰籍移工確診 台灣本土沒病毒是假象?醫:很怕「這些東西」一起來

    大家普遍認知都是病毒在夏天高溫下比較難存活,不過最近國際上大流行的地區,像是巴西、印度等等,都是比較濕熱的國家,就有醫生提出在居家環境裡,要引風降溫,可以降低感染風險,像是擺放植栽;而中研院發現白扁豆萃取出的蛋白質FRIL可以抓住新冠病毒表面的醣分子,抑制病毒感染,這項研究也登上了國際期刊。
    2020/07/29 22:43
  • 「出生的比死亡少很多」 台灣今年恐人口負成長

    上半年大家關注緊張疫情的同時,有一件事情也悄悄的在發生,就是台灣1到6月的出生人數已經遠遠少於死亡人數,今年很可能面臨死亡交叉,也就是人口負成長,而台灣不只人變少,未來10年的人口結構劇變,老人增加190萬,工作人口可能減少180萬,在稅收、社會福利支出等面向,會造成巨大衝擊。
    2020/07/27 22:47
  • 指揮中心開放「國際醫療患者」來台就醫 醫界:當我們很閒?

    全球確診人數已經破了1千5百萬,現在疫情險峻的前三名國家,就是美國、巴西和印度,台灣現在疫情穩定,卻也不敢解封邊境管制,因為不確定性太高,而指揮中心宣布8月1日開始,除了健康檢查、美容醫學等非急迫性醫療需求外,國際醫療病患可以申請來台就醫,讓醫界反彈非常大。
    2020/07/24 22:54
  • 繳了一輩子勞保 6年後恐破產!勞保潛藏負債破10兆

    根據勞保財務精算報告,破產年限可能就在2026年,目前勞動部規畫年改方案採「多繳、少領、政府撥補」架構,隨著高齡少子化的人口結構,年輕人的負擔可能越來越重,如何兼顧世代正義,改革也得納入考量。
    2020/07/23 22:46
  • 美國疫情最慘烈飆速研發疫苗 台灣現在歲月靜好「這個」大落後

    台灣內部解封,開始恢復過往生活,但世界疫情卻燒的停不下來,其中美國是最嚴重的國家,所以他們在疫苗研發上傾政府之力,飆速進行,而台灣現在的歲月靜好,無法保證秋冬平安無事,國產疫苗進度遠遠落後國際,而國際大廠的疫苗,我們也不見得搶的到,沒有疫苗,台灣可能鎖國鎖更久。
    2020/07/22 23:05
  • 地球生態浩劫?疫情爆發 全球棄置1290億個口罩

    根據海洋保護協會統計,疫情爆發後,每個月全世界總共棄置上千億個口罩,有不少棄置物流入海洋,而口罩和塑膠手套都是無法分解的,也因此成為海洋新殺手。
    2020/07/21 23:51
  • 家長看過來!三手菸附著在室內環境 會造成小孩「這些疾病」

    有些人以為別吸其他人的二手菸就沒事,但若是老菸槍長期在室內抽菸,有害物質會附著在地毯、家具等等物品上,長期暴露在這樣「三手菸」的環境,研究顯示會造成兒童認知能力缺陷,連寵物都會有影響;而新興菸品如加熱菸、電子菸,現在處在法律灰色地帶,不少青少年在網路購買,調查顯示台灣青少年,加熱菸使用情況比美國青少年還嚴重。
    2020/07/20 23:03
  • 中研院學者:我們要考慮「遷都」台北未來無法住 全球暖化造成

    台灣高溫不斷破紀錄,全世界氣候異常也更常發生,全球暖化對人類造成的影響,也被預測會提前,高溫、強降雨、乾旱、超級颱風等等,都是要面對的問題,中研院學者就說,台北盆地之後將不適合人居住,遷都是必須要規劃的。
    2020/07/17 23:12
  • 台灣飆高溫40度不只戶外 室內也會中暑「這些人」特別高風險

    根據氣象局觀測,16日中午12點台東金崙高溫達40度,太麻里2站下午1時01分也飆破40度,台灣夏天越來越熱,今年熱傷害患者也飆升,不只在戶外,室內同樣會中暑,該怎麼防範,來看這則分析報導。
    2020/07/16 23:20
  • 專家認為新冠病毒難消滅 「這族群」得改善生活模式避免重症死亡

    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經突破1300萬例,短短5天就增加100萬例,速度非常快,多數專家都認為病毒難以消滅,未來台灣邊境若要開放,大量檢驗就是要思考的方向,台灣有生技公司研發出全世界第一台自動鼻咽採檢機器人,不只降低醫護感染風險,還能減少採檢人力,讓醫護更有時間去照顧病人。
    2020/07/15 23:09
  • 世衛改口「新冠病毒可經空氣傳播」 台灣醫生怎麼看

    WHO原本一直否認新冠病毒有空氣傳播的可能性,最近改口說,在「特定」的室內地點有可能空氣傳播,詢問台灣感染科醫生,認為如果真的是空氣傳染,台灣就不只400多個確診,可能是4萬多個了,而現在因為大解封,大家的個人清潔防線也有些鬆懈,腸病毒、類流感也開始變多了。
    2020/07/14 22:55
  • 台灣國產疫苗明年能施打? 台大醫:能不能上市很難講

    雖然邊境還在管制,台灣內部現在已經解封,只是看在專家學者眼中,放鬆不得,中央得趕快部署,因為不少人有相同看法,就是年底秋冬的疫情可能會比上半年還要嚴重,除非我們一直不開放國際往來,否則檢驗量能、快篩試劑、疫苗取得,全部得要有規劃,要不然疫情大爆發,就很難擋住了。
    2020/07/13 22:34
  • 人類災難?國際期刊Cell:新冠病毒變異 傳染力達3至9倍

    WHO原本一直否認新冠病毒會透過空氣傳播,最近改口說不排除這個可能性,這也讓疫情發展顯得更加險峻,而最新研究也指出病毒變異後,傳播力是原先版本的3到9倍,雖然疾病嚴重程度沒有增加,但卻會傳染的非常快速。
    2020/07/10 22:42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