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地牛翻身女星誤嚥性肺炎無碼AV把關責任陳慕義金馬歐倩怡瓦斯火槍林靖恩剪髮老人陳慕義台獨
  • 搜尋:

    鴻恩 結果共308筆

  • 寫一封信給星星 蔡潔莘紙漿創作

    狂愛彩虹和貓咪的藝術家蔡潔莘,擅長以回收紙漿來雕塑。為了紀念過世的愛貓,她的新展《寫一封信給星星》,動植物都可以在夜間發出螢光,閃耀的星空,帶出她對貓兒的思念和祝福。
    2022/09/23 22:21
  • 故事工廠四姊妹 王琄執導風格細膩

    故事工廠第十七回合作品《四姊妹》,講4個女人的故事。姊妹們的感情,經過歲月洗禮,仍有許多需要重新接納體諒和尊重。全劇由知名演員王琄擔任導演,和演員們碰撞出精彩火花。
    2022/09/16 21:13
  • 卡門波麗露不朽的 精靈幻舞舞團新作

    創團22年的《精靈幻舞舞團》,近日演出年度舞作《卡門波麗露不朽的》。這支國內罕見的佛朗明哥舞團,五月才奪下西班牙大賽首獎,是亞洲團隊第一次入圍且榮獲冠軍。
    2022/09/09 21:09
  • 考古與當代冶煉 劉柏村鐵雕藝術

    十三行博物館在1800年前曾有人類煉鐵的遺跡,所以藝術家劉柏村近日在館內,打造了一個巨大的太虛鋼鐵世界,回應考古和當代冶煉的關係。
    2022/08/26 21:19
  • 吳菊能畫擅陶工筆抽象 人生跌宕藝術啟新生

    吳菊是一位陶藝與繪畫兼修、二者相得益彰的藝術生活家。她的一生,從先生車禍驟逝後,面臨許多挑戰,獨立撫養兩位女兒,生活忙碌之餘,藝術創作從未中輟。至今她的陶作在藝壇上仍樹立出強烈的個人風格,她的工筆抽象油畫更是畫壇唯一,不為商業創作,單單回應內心創作吶喊之聲。
    2022/08/24 15:35
  • 吳菊工筆抽象發跡 簡居三義陶藝出萃

    畫家兼陶藝家的吳菊,從加拿大返國後,落腳苗栗三義,過著山居悠閒時光。吳菊的工筆抽象畫具有特色,她的陶藝更是質樸又雅緻,與眾不同。
    2022/08/19 21:10
  • 蔡根山居創作不輟 回收物料異材再造

    從北藝大退休多年的雕塑家蔡根,近年很少發表創作,但他每天仍排日課表給自己,山居歲月,依然創作不斷。三芝的工作室滿佈精彩作品,數量之多,像在美術館看展。
    2022/08/12 21:07
  • 劉欣怡吃吃陶藝展 外星生物異想宇宙

    用外星動物做雕塑的主角,劉欣怡投入陶藝創作不過10年,但在泥土的有機塑造過程中,她感受到陶塑的生命力,也激發她豐沛的想像力。
    2022/07/29 21:32
  • 耿傑生的震動藝術 活動之地連動裝置

    藝術家耿傑生最近發表個展《活動之地》,他把地震的震動,透過裝置藝術,表現出地震量化成藝術,可能是什麼樣子。
    2022/07/22 21:34
  • 生生流轉展日本篇 日本木雕生漆陶藝

    台灣藝術家夏愛華,最近把日本雕塑家的作品集結在台中展出,不論木雕、生漆、陶藝都生動的表現日本工藝的細膩度。帶您去看《生生流轉》。
    2022/07/15 21:20
  • 仿真一流的斜槓藝術家 廖建忠的假道具騙倒眾生

    一架堆高機陳列在台北市立美術館,這是由藝術家廖建忠手工打造;但這是藝術品嗎?或許有人會倏忽晃神,以為是在工地,忘記自己是身處美術館看展。
    2022/07/15 16:42
  • 廖建忠以假亂真 挑戰傳統美學觀

    一直在挑戰傳統美學觀點的藝術家廖建忠,用木板做堆土機等重型機械,栩栩如生;他以做大玩具的心態來創作,有的很寫真,有的很挑釁,也有充滿娛樂性的。
    2022/07/08 23:18
  • 衛武營管風琴壯觀 德國製造亞洲最大

    號稱樂器之王的管風琴,在台灣比較陌生。而台灣最具規模的管風琴,正是高雄衛武營音樂廳的管風琴,有9千多支音管,亞洲最大。
    2022/07/01 21:13
  • 藝術自造祭掀風潮 風林火山工藝韶光

    宜蘭中興文創園區的「藝術自造祭」,2022年主題《風林火山》,目前盛大展出。邀請剪紙和紙塑藝術家表現紙的巧妙風貌;陶器化成海岸的石頭;巧奇神木遍佈展場;還有植物染的天然飄逸。藝文潮【風林火山展】。
    2022/06/24 21:57
  • 原子筆畫家曾雍甯 團花山林鮮艷斑斕

    畫家曾雍甯使用原子筆做畫,單手最多可以一次動用到6支筆。20年來他的作品也向大尺幅挑戰,團花、石塊、建築或幾何圖案,構圖複雜,粉彩亮麗。
    2022/06/10 21:09
  • 郭奕臣纖知纖覺展 哈雷彗星啟發創作

    裝置藝術家郭奕臣,擅長跨領域創作,從早年對哈雷慧星的記憶,做出宇宙系列;他也用1960年代北市空拍圖,以纖維布料做3D地景;新竹的市定古蹟也有郭奕臣的藝術足跡。
    2022/06/03 21:14
  • 夏愛華流星的碎片 善用活脫乾漆技藝

    日本古佛像採用活脫乾漆技法,使雕像千年不壞,色澤如新。台灣雕塑家夏華到日本留學,用這個古老技藝做成現代雕塑和繪畫,風格出奇的新穎別緻,充滿夢幻色彩。
    2022/05/20 21:26
  • 彭慧容雲朵與家屋 著迷隧道嚮往微光

    藝術科班畢業,從事美術教學的彭慧容,在工作家庭奔忙之餘,一直不忘創作初衷。她熱愛做陶,把日常開車經過的隧道,化成陶製隧道,加上獨到的雲朵創作,展現了獨特的陶藝風格。
    2022/05/13 21:02
  • 中信當代繪畫獎 挽救當代繪畫末路

    國內視覺藝術獎項日趨走向影像和裝置,平面繪畫裡的當代繪畫很難被獨立出來加以重視。中信文教基金會,舉辦了首屆當代繪畫獎。限定年齡45歲以下,畫作不限尺寸,報名非常熱烈。
    2022/05/06 21:09
  • 以石鑿水山水石雕 黎志文大巧不工展

    出生於香港的雕塑家黎志文,在台灣受藝術教育,到義大利接受石雕訓練,在美國取得雕塑碩士。一路投身教學和創作,近日還發表石雕創作,靈感取法大自然,具有東方思維。
    2022/04/29 22:18
  • 手鐘棒鐘台灣傳頌 陳膺惠至愛手鐘

    音色輕巧靈動的手鐘,源自於英國的教堂鐘樓音樂,發展至今,手鐘已經可以擔任獨奏樂器,更適合團體合奏。帶您到台南欣賞一場精彩的手鐘棒鐘音樂會。
    2022/04/22 21:18
  • 嘉美館建築獎首獎 古蹟新生畫都再現

    2020年落成的嘉義市立美術館,前身是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專賣局嘉義支局,建於1936年。經過專業團隊整修設計施工後,嘉美館連續奪下大獎,包括2021台灣建築獎首獎。
    2022/04/15 23:27
  • 黃贊倫無人的肖像 古典繪畫電子面板

    藝術家黃贊倫近日展出《無人的肖像》,以古典繪畫形式,鑲嵌電子面板,製造人物的歷史斑駁,彷彿從未來看今日,一切都機械化,看不到純肉體的人類了。
    2022/04/08 22:27
  • 邱梁城如光漫漫展 抽象陶作大器深穩

    雕塑家邱梁城最近展出《如光漫漫》,大型深沈的陶雕,看來如同鐵器,又像廊柱等裝置藝術。時間和空間被停格在作品中。
    2022/03/25 21:38
  • 高雄貨櫃藝術節 范布倫之星無貨櫃

    兩年舉辦一次的高雄貨櫃藝術節,今年辦到第11屆,剛好滿20歲。今年高美館以《范布倫之星》為主題,舉辦一場沒有真實貨櫃的貨櫃藝術節。
    2022/03/18 21:20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