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性侵BMW大師兄直腸癌瓦斯火槍郭智輝終身健康險資深女星身亡摩鐵網紅病逝
  • 搜尋:

    板塊 結果共351筆

  • 墨國7.4強震釀6死 台同屬環太平洋地震帶要小心?

    墨西哥南部今(11)日發生規模7.4淺層地震,截至目前造成至少6死30傷,地震威力之強,連遠在震央瓦哈卡(Oaxaca)數百公里外的首都墨西哥市都有建築物受損,也使偏遠村落交通中斷,甚至還有當地民眾拍到地板被震到反覆開合的驚悚畫面,墨西哥當局強調,因地震預警系統提前62秒給予警告,目前整體傷亡得到有效控制,而對於跟墨西哥同屬在環太平洋地震帶的台灣會不會受到影響,新聞大白話主持人錢怡君視訊連線到中研院地科研究所研究技師梁文宗,他表示,全球每年超過7級以上的地震約有20個左右,雖同屬環太平洋地震帶上,但板塊的邊界不同,關聯性也不高,不用太擔心,若真的發生強烈地震,目前少數有預警系統的有墨西哥、台灣、日本跟去年加入的美國,台灣的也做得很好,收到警訊後盡速蹲低找掩護最安全。
    2020/06/24 18:00
  • 520後蔡後疫情時代 大白話政經話全方位解析

    後疫情過程中,蔡總統也將520進入第二任期,馬上大陸兩會, 接高雄罷韓投票,在全球疫情漸解封,兩岸關係面臨新挑戰,美中大國板塊擠壓更嚴重,全球戰略重新佈局,台灣是否做好準備? TVBS 56台下午兩點到六點的新聞大白話和T台政經話兩個新聞節目,本週將深入全方位解析,以在地觀點,全球視野的製作,掌握美中台和全球的情勢變化。 520的新聞大白話,主持人彭志宇和資深記者戴菀伶,將針對早上蔡總統就職和政府人事佈局,從政治權力運作,現場分析後蔡時代的挑戰和因應,前台北市勞動局局長、現任立委賴香伶將針對勞工政策權益部分提出見解,面對月薪不漲,步出校門就要面臨失業壓力的青年朋友們,連勝文將提出他的經驗分享;大陸中心資深記者廖雅玉,也分析後蔡時代兩岸政治.軍事、經濟等各層面的互動。 下午4點的T台政經話,主持人錢怡君和資深媒體黃暐瀚,將和全球重要政治經濟專家學者視訊連線,全方位深度剖析美中台三方互動的挑戰,更將越獨家視訊訪問,熟悉兩岸的東京大學東洋研究所松田康博博士,請他從日本角度來看,面對美中衝突,台灣未來的挑戰。在台灣也有淡大戰略所黃介正副教授和淡大中國大陸研究所張五岳教授,從外交、軍事和戰略等議題,說明台灣未來的政治經濟風險;分析師楊應超和金庫資本總經理丁學文則會從經濟發展的的方向,分析台灣下一步的策略。而前內政部長李鴻源,也會從政治經驗,為後蔡時期的台灣,提出看法。前財政部長劉憶如也會針對美中貿易戰、貿協洽簽、產業轉型等方向,提出他的戰略建言。 製作人陳珮君表示,新聞大白話與T台政經話兩個節目,把觸角放在各個領域,從科技產業的發展,財經投資的布局,教育藍圖、宇宙天文等領域只要對觀眾有益的題目,就是深入追蹤的方向,並持續關注時事議題,從爬梳新聞脈絡,找當事人講大白話,請專家分享觀點,帶給觀眾完整不切斷的資訊內容。陳珮君說,這次的520專題規劃,就是在實踐我們想要從每天收看的新聞節目上,能透過各面向專家的觀點,讓觀眾有新的收視體驗。 新聞部副總監楊樺表示,說清新聞、講好故事和連成全球視訊,是新聞大白話和T台政經話兩個新聞節目的努力目標。楊樺說,在新聞台播放新聞之外,能提供觀眾在地觀點和全球視野的新聞說明,更清楚了解台灣未來的發展,結合編採製播企的數位電視新聞團隊,這一週也將陸續提供不一樣的台灣和全球新時代挑戰的新聞內容。
    2020/05/20 13:34
  • 早預期台積電必赴美 楊應超:一球兩制開始

    美中貿易戰自2018年延燒至今,今年全球經濟又遇到新冠疫情擾亂,而近期最大的產業消息,即是台積電宣布赴美設廠。針對台積電赴美可能產生全球板塊連動,《T台政經話》主持人錢怡君與前花旗環球董事總經理及亞太區投資研究部高科技部門首席分析師、曾獲《金融時報》、《格林威治》評等為第一名外資分析師的楊應超即時連線。現職為柯克蘭資本董事長的楊應超表示「去年就已分析台積電遲早一定會到美國,因為中美都不能得罪,也要兩邊都押,所以也沒有選邊站的問題。未來美中衝突只會越來越激烈,以後全球科技會像過去3G行動電話一樣,有GSM和CDMA,全球都可以用但是會互不相容,成為中國標準與非中國標準的『一球兩制』狀態」。台積電赴美,台灣最關心的就是對產業實質影響,對此,楊應超指出「對台灣是正面的!因為以後不管美中的貿易戰或官稅如何打下去,台灣多地的生產基地都可以應付,只要管理好自己的全球佈局,台灣公司可以先有所準備」 。
    2020/05/18 18:08
  • 你有聽到嗎!深夜傳巨大聲響 民眾議論

    昨天晚間在新竹香山地區,不少民眾都聽到一個很奇怪的聲音,原本還在納悶是爆炸嗎,還是哪裡發生槍擊案,因為第一時間也查不到地震資訊,結果後來才氣象局更新網頁,確實在晚間10點多有一個淺層地震,震央大約才5公里深,規模2.3,苗栗最大震度2級,也難怪第一時間沒人以為是地震。
    2020/03/09 18:27
  • 全台唯一!花蓮「地震車」 上山下海急救援

    地震救災,就靠這一輛車!台灣位處板塊交界處,尤其是花蓮這幾年地震災害不斷發生,有鑑於此,花蓮縣從奧地利引進,這一輛造價1800萬的「勾拉臂式裝備器材貨櫃車」,能夠在天災人禍發生時,上場救援,像是建築物倒塌,出動油壓剪,能剪斷實心柱狀物;另外,車子還有35度防側翻的功能,這輛地震車,可謂是消防界的無敵鐵金剛。
    2020/02/18 12:03
  • 花蓮壽豐地牛翻身!1夜10震 最大規模5.5

    昨天在花蓮發生的地震,不只當地人很有感,台北不少人也嚇到,捷運還因此停駛,但其實昨天不只兩起地震,從昨晚5點開始一直到今天清晨5點40分,12小時內發生了10次地震,而且震央都在花蓮壽豐鄉,當地居民也受到驚嚇。但氣象局回應,這有助於當地能量釋放,未來兩周不排除還有餘震。
    2020/02/16 14:17
  • 藍營票倉恐難保!? 台北三立委選區拉鋸告急

    2020立委選舉,藍綠都想拚席次過半,只不過第三勢力攪局、藍綠板塊鬆動都讓區域立委戰況白熱化,預估最後差距在5個百分點以內的膠著選區至少就有15個,而且根據最新民調,台北市就有三個區域選情緊繃。
    2019/12/17 00:08
  • 看貿易戰 童子賢:美大選牽動貿易摩擦解決方案

    台北市電腦公會理事長童子賢表示,美中貿易戰牽涉政經板塊推擠產生貿易摩擦,美國總統大選將牽動議題發展,選舉不明朗、貿易摩擦的解決方案也不會明朗。
    2019/12/04 13:08
  • 日本研發海嘯避難屋 汽車高空落下砸不壞

    日本位於地震帶上,在311後,相關單位對地震的研究更加深入。而讓日本提心吊膽的是「南海海槽地震」,根據歷史記載所推算的間隔,南海海槽每100到150年會發生一次巨大地震,而距離上一次大地震已經有160年,代表強大能量隨即可能釋放。因此有業者研發了海嘯逃生屋,整棟由保麗龍製成,不但能浮在水上,也非常堅硬,即使汽車從高空落下也砸不壞;一次能容納10名成人,還能存放物資,在天災來臨時可以作為保護生命安全的堡壘。
    2019/11/22 20:04
  • 港湖女神之爭陷膠著! 誰能憑藉母雞勝出?

    藍綠板塊鬆動,選民結構逐漸改變,尤其雙北選區,中間搖擺選民讓選情更為膠著。像傳統上藍大於綠的內湖、南港區,李彥秀和高嘉瑜就戰成五五波,專家分析,總統選情和不分區的名單都是影響搖擺選民的因素,最後關頭能否靠各陣營的大咖拉抬有待觀察。
    2019/11/21 22:51
  • 習近平大力支持 熱錢湧入區塊鏈概念股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周在一場中共政治局集體學習會議上,宣布要大力支持發展區塊鏈後,大陸投資市場熱錢湧入區塊鏈板塊,A股有超過百支區塊鏈個股漲停,除此之外比特幣更因此飆漲,一天之內大漲40%,價格一度突破一萬美元大關。市場分析大陸官方之所以帶頭重視區塊鏈發展,目的是為接下來中國人民銀行要發行「官方版」虛擬貨幣有關。
    2019/10/29 20:07
  • 食肉板塊挪移 漁產消費量衰退三成

    隨著飲食西化,國人吃肉的習慣也開始改變,根據農委會資料,肉類消費大宗仍是豬肉、禽肉,但過去八年牛肉消費量成長兩成,不過魚類消費量卻衰退三成之多,專家憂心,台灣身為漁業大國現代孩子卻普遍不懂吃魚,應該從校園午餐開始推廣食魚教育。
    2019/09/18 23:11
  • 【觀點】暖化致地殼能量累加 防震政策不可鬆懈

    今年是集集地震發生20週年;地震是每個臺灣人成長過程中十分熟悉的經歷,但是集集地震卻是百年來少有的重大災害,這個可怕的自然災害不但有地質板塊活動的印記,也有人為土地利用失衡的因素。
    2019/09/17 13:00
  • 一年逾3萬個地震! 「火山活動」罕見轉頻繁 

    今天清晨地牛翻身,後頭還有利奇馬颱風來勢洶洶,大家真的不能輕忽!其實除了宜蘭連2震之外,前一天(7日)凌晨在北投,也因為大屯火山活動,引發地震,但不管是板塊擠壓或火山活動,導致地震發生,這些天災,都可能引發複合性災害,防減災,除了仰賴新科技,也要有新思維。
    2019/08/08 23:36
  • 金價飆破1500美元 創六年來新高

    全球避險情緒升溫,8月7日國際金價飆破1500美元大關,紐約商品交易所的黃金期貨每盎司也突破了1500美元,雙雙創下六年來新高;大陸人民銀行更連續八個月增持黃金,截至7月底黃金儲備量已經達到6226萬盎司。看好黃金漲勢,投資機構大舉買進A股市場中的黃金板塊。
    2019/08/08 19:52
  • 宜蘭規模6.0強震 學者:有機率再發生

    宜蘭近海今天發生芮氏規模6強震。學者表示,此宜蘭近海區域本來就是容易發生地震的區域,偶爾發生大一點的地震也屬於正常,不過此地有隱沒板塊,的確未來有可能會發生強震。
    2019/08/08 15:16
  • 市場飽和競爭激烈 日式連鎖拉麵「頻撤店」

    近來有不少日式拉麵進軍台灣,但這一年來,卻也有不少家撤店,或者改到其他區塊開店,其中原因就在於租金高漲,以及民眾消費習慣改變等等,業者表示,若其他招商條件更好,也會讓拉麵業者考慮轉到其他地區展店,加上競爭市場逐漸飽和,也讓拉麵板塊出現明顯波動。
    2019/07/16 20:29
  • 日本西外海6.7強震 1公尺海嘯襲山形.新潟

    日本當地時間18號晚上10點22分左右,西部沿海城市的山形縣外海,發生規模6.7強震,日本氣象廳一度發布海嘯警報,部份地區觀測到一公尺海嘯。強震也造成山形、新潟兩縣民宅屋瓦嚴重滑落、數十人受傷、有多起路面龜裂,更發生土壤液化,零星的斷水、斷電則陸續修復當中。不過災區在震後開始下雨,日本氣象廳因此呼籲災民,要嚴加提防土石流發生。
    2019/06/19 19:57
  • 僅220天!大陸科創板開板 拚兩個月內上市

    大陸資本市場迎來新板塊「科創板」今天(6/13),在上海舉行陸家嘴論壇首日,大陸證監會主席易會滿突然宣布,科創板正式開板,還邀請負責美中貿易談判的大陸國務院副總理劉鶴為科創版開板。從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宣布要設立科創板至今,只花了220天,大陸科創板就開板,被視為是在應對美國的科技戰。截至目前有122家企業申請在科創版上市,其中6家通過審核進入註冊階段,最快2個月內第一批科創板企業就能上市交易。
    2019/06/13 20:08
  • 海壽司南京店歇業 周邊商圈人潮「板塊波動」

    南京東路上的知名餐廳海壽司,13日結束營業,業者表示是因為租約到期不續租,而在板橋再開新門市,其實整個南京商圈的消費人潮板塊都有波動,不少港式餐廳進駐百貨大樓,主要鎖定商務客,還增設外帶區。百貨集客力道增加,加上網路訂餐外送越來越夯,也讓街邊門市受到考驗,南京商圈消費區塊也跟著挪移。
    2019/05/13 20:23
  • 童書「兩岸一片紅」惹議 文化部回應了!

    一名網友日前在個人臉書上貼文指出,就讀幼稚園的小孩所念的童書《移動的陸地》中,將台灣與中國大陸用一樣的紅色板塊標示,此文在批踢踢八卦板引起討論,網友紛紛揚言拒買。對此,文化部呼籲,出版業者應珍惜、尊重我國對出版自由的保障,善盡社會責任。
    2019/05/06 15:23
  • 6.1強震「僅釋放0.7顆原子彈」 專家:還有13顆

    今(18日)下午1時1分地牛翻身!花蓮發生芮氏規模6.1地震,最大震度花蓮銅門7級。中央氣象局說,這是今年第一個芮氏規模6以上的地震,主要是板塊運動造成的能量釋放。而地震測報中心前主任郭鎧紋說,6.1地震能量相當於0.7顆原子彈,2017年至今台灣地震不多,並提到未來一週會有餘震,估計還有13.3顆原子彈的能量等待釋放。
    2019/04/18 17:56
  • 今年首起規模6以上地震 花蓮搖66秒最久

    今天下午1時1分,花蓮發生芮氏規模6.1地震,中央氣象局說,這是今年第一個芮氏規模6以上的地震,地震測報中心統計,震度2級以上以花蓮市搖66秒最久,其次是新北市65秒。
    2019/04/18 14:28
  • 花蓮近海規模5.2地震 氣象局:與貢寮地震無關

    花蓮近海今天發生芮氏規模5.2地震,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說,這起地震與凌晨發生在新北市貢寮的地震無關,這個地點從西元2000年至今已發生33次規模5以上地震。
    2019/03/13 14:07
  • 早晨通勤「板南線往東」增班 上班課旅客微幅增

    板南線三月份調整班表,上班尖峰時間7到9點,往東方向的班距為幅縮短,增加更多班次運送旅客!實際從進出站人數來看,無論是西側的板橋,還是東側的信義、南港,旅客都有增加,其中南港在兩年內增加10萬人次。房仲認為,可能跟商辦的板塊移動有關。
    2019/03/04 19:28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