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康芮颱風最新動態康芮颱風網友抱怨超商優惠康芮颱風路徑圖7-11 疼愛兒子颱風停班停課標準高價地震
  • 搜尋:

    學生組 結果共304筆

  • 陽光下有座鬼屋

    文化大學喬偉綱製作的《陽光下有座鬼屋》,報導古蹟保存與文創推廣的議題,獲得學生組影片類(短)人氣獎。報導指出,每當經過基隆市仁愛區,總有一棟陰沉的建築在當地屹立不搖,它是林開群洋樓,幾經多次戰亂、政權的交替,如今仍豎立在基隆港灣,目前卻因為產權問題而受到擱置,東岸高架橋的出現,更是讓它被隱藏在熱鬧的港口裡,每當陽光出現,市中心人來人往,基隆人心中的「鬼屋」卻漸漸腐朽,在港埠政策轉換、積極推廣文創的現代,我們能如何面對受到遺忘的歷史建築?
    2019/09/29 14:00
  • 香港首場社區對話 警運鎮暴裝備到場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舉行首場社區對話,2萬多人報名,只抽出150人參加,場內採抽籤限時發言,場外則是抗議聲不斷,有人試圖阻擋林鄭月娥的座車遭警方攔下,也有學生組人鏈,重申五大訴求。警方嚴陣以待,在活動開始前,將大批鎮暴裝備搬進會場,現場氣氛一度緊張。
    2019/09/26 22:15
  • 香港學生組人鏈行動表達決心 3人遇襲受傷

    港媒報導,香港多間學校學生今天早上發起組人鏈行動,表達堅持反送中「五大訴求」,各區都可見到壯觀人鏈。但這項和理非行動遭到部分不滿人士反制,至中午已有3人遇襲受傷。
    2019/09/09 14:47
  • 2019《全球華文永續報導奬》入圍名單創新高

        2019《全球華文永續報導奬》今(12)日公布第三屆入圍作品名單,入圍件數創新高共計有99件,受到來自產學界的專業評審肯定,作品質與量皆提升,尤其學生組報名件數較上屆成長34%,學生融媒體類更大幅成長四倍。以及大陸和香港的傳播校系及新聞媒體,首度參加並入圍,顯見「生態文明」以及「建設性新聞」等議題已成為全球華文媒體界關注的焦點。
    2019/08/12 16:48
  • 50萬人恐失明!滑手機成世代現象 世衛:2歲以下別玩

    現代人的生活已經離不開手機,尤其小孩身心發育不完全,更容易沉迷電子世界,世界衛生組織(WHO)最近發布指南,建議2歲以下孩童不要接觸電子螢幕,並將「電玩失調」現象列為精神疾病,凸顯全球對遊戲成癮的關注。據了解,國內高達3成5的高三學生近視超過500度,預估20年後因眼疾而有失明風險的人口恐突破50萬人。
    2019/05/27 10:28
  • 2019全球華文永續報導奬 6/30徵件截止

    由TVBS信望愛永續基金會主辦、世新大學及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協辦的2019《第三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起跑,6月1日至30日止受理報名,奬項分為專業及學生組,總奬金百萬元,其中「融媒體類」是所有項目中奬金最高的奬項,前二屆學生組首奬一直從缺,今年歡迎大專院校學生組隊挑戰拿奬金,一起為地球而努力。
    2019/05/14 16:00
  • 終結放榜新聞! 多校尊重學生意願

    高雄地區的高中生和自學生組成「風狗浪•港都學生思潮」發起終結放榜新聞連署,高雄女中決定考試放榜後不再召開記者會,雄中傾向跟進;多數學校則尊重學生意願,也尊重媒體採訪權。
    2019/02/23 16:53
  • 大學生將金融知識融入桌遊 帶國中生學理財

    台中科技大學學生組成志工隊,前往南投竹山服務,將所學的保險、金融與理財等知識,融入桌遊和大地遊戲,帶領國中生從活動和遊戲中學習理財觀念。
    2018/12/30 22:34
  • 薑母鴨王去年學生打敗老店 今年「董吔」拿冠軍

    薑母鴨要用紅面番鴨,五成紅面番鴨養殖在雲林,今天雲林舉辦薑母鴨料理比賽,要選出薑母鴨王,去年這場比賽沒有分組,結果學生打敗了老店,拿走冠軍,今年避免尷尬,分成的實體店面駔和學生組,實體店面組,在地店家董吔紅蟳薑母鴨,拿下冠軍,學生組則是嘉義的協志高職。
    2018/11/08 17:47
  • 近50所大專串聯募款 助青年返鄉投票

    為了鼓勵年輕人返鄉投票,近50所大專學生組織串聯發起「2018青年民主返鄉列車」,目標募得新台幣80萬元,讓2500位青年以101元的價格搭車返鄉投票。
    2018/11/03 12:18
  • 紫爆哪裡來?空汙危害大搜尋

    獲選第二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影片類短片優等獎的「紫爆哪裡來?空汙危害大搜尋」是由南台科技大學曾泓睿、陳思翰共同完成。報導每當秋冬之際,空汙議題都會被廣大討論。但政府機關有什麼相關政策訂定?民間環保團體訴求又是什麼?本報導以資訊圖表解釋數據與專家學者訪談深入分析空汙成因。  
    2018/10/30 15:56
  • 導者余志偉 有這麼一種困惑來自理想

    輔仁大學徐榕笛作品「報導者余志偉 有這麼一種困惑來自理想」獲選第二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影片類短片優等獎!本篇報導余志偉在新聞攝影圈工作十六餘年,他質疑過新聞攝影記者的職業價值,他對工具化的新聞產製感到過無力,但他從一次醫院偷拍的經歷中意識到自己的困境,並選擇以閱讀及思考方式走出來,他相信推廣在地敘事及故事平台能讓這個圈子的未來變得更好。他是余志偉,他相信影像的力量。
    2018/10/30 15:56
  • 萬物「虻」生 黑水虻的永續農業

    獲選第二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影片類短片首獎的「萬物「虻」生 黑水虻的永續農業」是由世新大學曾理均、胡格非共同完成。自古以來,人類與自然的命運總是息息相關,人們的活動總是會製造出大量的廢棄物,需要仰賴自然界中的各路好手來幫忙分解,而黑水虻,正是可以將環境中的廢棄物分解,轉化成有利用價值東西的昆蟲。使自然環境與人類活動可以永續生存。
    2018/10/30 15:56
  • 二仁溪的眼淚

    長榮大學葉家文、洪雅盈、周芳儀、張葒楀、江家全、吳宜恩、楊開文、林宛儀、李承諺、曾曉真、黃筱真作品「二仁溪的眼淚」獲得9,086票,獲選為第二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影片類短片最佳人氣獎!本作品描述過去被稱為黑龍江的二仁溪,從早年廢五金工業對河川的破壞,到現今各種民生廢水的持續傷害,雖然經過整治之後似乎已解決了問題,然而藉由張張歷史性的檔案照片,呈現出二仁溪的今昔,隱約地聽見二仁溪的嗚咽。本部影片藉由氣勢磅礡的空拍畫面、襯上低調卻具有感染力的配樂希望提出對二仁溪汙染新的觀察,從中找出解決辦法,並喚起大眾對於環保生態的意識。
    2018/10/30 15:00
  • 它「衣舊」美麗,但「衣燃」不環保

    由政治大學林宸佑、謝佩如、謝羽蓁、劉芳妤、張維庭、程麒展、蔣孟勳組成的團隊作品「它「衣舊」美麗,但「衣燃」不環保」獲選第二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融媒體類優等獎!作品描述根據環保署資料指出,2011年全台舊衣量為33,756公噸,到2017年攀升至63,211公噸,六年間全台舊衣量近乎翻倍成長。有學者指出,舊衣量的攀升,快時尚難辭其咎。然而這些被丟棄的衣物,在產製過程中,早已對環境造成汙染。目前全球六成衣物以聚酯纖維製造,根據綠色和平資料指出,2015年聚酯纖維的碳排放達2.82億噸。這些排碳量換算下來,需要四座種滿樹木的台灣,花費一年時間吸收。近年環保意識提升,民眾越發重視衣物背後造成的汙染,二手衣店也應運而生。但有業者指出,台灣民眾對二手的接受度仍不高。專家因而希望民眾能發揮「永續時尚」的精神,更應體認快時尚對於環境的衝擊,購買衣物前更應三思。
    2018/10/30 15:00
  • 讓我們做個不塑之客

    第二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融媒體類優等與最佳人氣獎同時是由輔仁大學張湘妮、陳玥蓁、陳俞均、尤品升、鐘暐杰、許庭瑛、呂函「讓我們做個不塑之客」的作品獲得。學生們透過簡易式的Q&A互動小遊戲,套用包青天吶喊「塑淨」的諧音梗,利用堂上的審判帶領大眾回想一天的生活,從中思索日常即可輕易做到的減塑行為。
    2018/10/30 15:00
  • 收容資源有限,如何讓毛小孩希望無限?

    銘傳大學姜霏、石奕賢、林子祺、陳頤、陸潔儀、吳奕寧作品「收容資源有限,如何讓毛小孩希望無限?」獲選第二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影片類短片優等獎!報導以2017年2月6日零撲殺政策正式上路,對比2016年,安樂死的浪浪們整整少了九成,而這些狗兒都去哪了呢?公立收容所有著不能拒收的壓力,原本就已經超收的收容所,面對經費及人力資源方面的窘境,更是雪上加霜。回歸問題的根本,人類正是迫害浪浪們的主因,隨地亂丟的垃圾、不適當餵養、棄養動物以及不合法購買動物,都是人類對毛小孩造成的種種威脅。狗狗是人類最忠心的朋友,對於牠們溫柔的眼神,我們還能如何更殘忍?
    2018/10/30 15:00
  • 油車間復興運動 喚醒沉睡的味蕾

    第二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平面類優等獎是由輔仁大學李偉皓、楊婷婷共同完成「油車間復興運動 喚醒沉睡的味蕾」作品獲得。報導描述食安危機讓油車間傳統的製油工法重新被重視,但是舊式工廠規格更新不易,加上農業人口外移,讓油車間陷入困境,油車間復興運動的發起人孫翌軒希望透過此運動讓青年尋找到古早記憶,進而了解油車產業,更賦予消費者「知」的權益,了解食用油從種植到上桌的過程。而後可以透過與農民契作的方式、一般民眾食育的推廣,與各地油車間的設置,讓更多人從消費中支持這項快消失的產業。
    2018/10/30 14:52
  • 塑膠袋的下半生

    台灣大學黃逸薰的作品「塑膠袋的下半生」獲選為第二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平面類優等獎!本報導緣起於日前,一篇新聞指出:在台灣由於資源回收物價格來到低點,許多回收物因此全進了焚化爐,這則內容在網路上引起大量轉載後,許多民眾相當失望,表示:「平常努力回收都是做假的」。隨後今年減塑政策擴大實施,手搖杯店與麵包店禁止免費提供塑膠袋,然而,台灣人一年卻要用掉180億個塑膠袋。記者根據數據自行推估,一人在一年中,將丟掉驚人的整整五公斤。塑膠袋作為理應進行回收的一般回收物,被丟棄後,究竟是如何「走錯路」,最後落入和一般垃圾一樣被焚燒的命運?
    2018/10/30 14:45
  • 老屋留下了,然後呢?居住權與文史保存的拔河

    獲選第二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平面類首獎的「老屋留下了,然後呢?居住權與文史保存的拔河」是由政治大學薛惟中、劉蘭辰、阮怡婷、謝宜臻共同完成的作品。報導描述今年年初,新竹市暫定古蹟「太原第」遭溫姓屋主強拆時,引發各界文化資產保存人士譁然。過去曾有報導指出,屋主疑似為賣地、進行都更,而在未通報文化局的情形下違法拆除古蹟。從檯面上的報導看來,文資保存聲浪高漲,檯面下古蹟所有人或居住者則在第一線,面臨著「我家『被古蹟』了」的窘境。當私有財被指定為文化資產、被賦予具公共性的意涵時,其背後的公私利益考量便會糾纏不清。本專題將從台北萬華的楊氏古厝、新北淡水的重建街街屋到新竹北埔的姜阿新洋樓,帶領讀者了解「我家被古蹟」後可能會經歷的掙扎。
    2018/10/30 14:17
  • 漁,是我們改變了

    獲選第二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影片類長片優等獎的「漁,是我們改變了」是由靜宜大學王櫳寬、黃麟淇、鄭塏櫪、林啟彥、陳湘錡、陳名薇共同完成的作品。報導描述成龍村在過去曾經遭受韋恩颱風的侵襲,使得當時大量的土地被海水淹沒,時至今日,這片土地的水依然沒有褪去,變成了濕地,這件事情讓成龍村的生活發生了極大的變化。透過本篇報導,深入了解成龍村的改變,從生態保護做起,從環境教育做起,從社區情感連結做起,一步步開始了村子裡與這片濕地的故事。
    2018/10/30 14:00
  • 衣服多到穿不完?你也掉入快時尚的陷阱嗎?

    ​​​​​​​世新大學陳冠勳、吳思妮、黃芮蓁、蔡宛芝作品「衣服多到穿不完?你也掉入快時尚的陷阱嗎?」獲選第二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平面類最佳人氣獎!這個獲得10,568高票的報導述說自民國89年,ZARA、H&M與UNIQULO等跨國服飾公司,在世界各地颳起一陣旋風時,緊抓著消費者求新求變的心態,短時間內產出大量、多樣且廉價的商品,弭平了時尚原有的門檻,讓人人都能接觸到潮流趨勢,「快時尚」的商業模式也就隨之興起。但快時尚光鮮亮麗的背後卻爭議不斷,其生產方式不僅加劇了環境汙染、剝削勞工權益,更令人質疑:「做了一堆沒賣完的衣服,這些商品最後都去哪裡了?」
    2018/10/30 14:00
  • 布袋戲文化的傳承

    獲選第二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影片類長片優等獎的「布袋戲文化的傳承」是由文化大學李鼎強、林子芸、吳繢杉、劉庭共同完成的作品。報導講述歷史悠久的布袋戲,曾經在台灣風靡一時,但是隨著時代的演進,以及外來文化的影響,這項傳統技藝漸漸地不再受年輕人喜愛。但儘管如此,年事已高的布袋戲國寶大師陳錫煌仍默默付出,只為了「能教一個,是一個」。而來自荷蘭的羅斌,將西方歌劇與台灣本土布袋戲結合,同樣為這項逐漸沒落的傳統盡一份心力。雖然台灣的布袋戲文化不再興盛,但仍有群眾對這項傳統保有熱情及喜愛,像是平等國小的巧宛然掌中劇團、師範大學的布袋戲研習社,他們都接下了傳承的使命。不過,若只有少數人的耕耘,真能有效流傳於後世嗎?政府政策是否能有效保留傳統文化、教育方式是否會造成年齡斷層等等,都成為我們該思考的問題。
    2018/10/30 14:00
  • 農藥對決四小時系列報導

    獲選第二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平面類優等獎的「農藥對決四小時系列報導」是由台灣大學Belinda Churchill (高祺)、杜亞訊、賴峻祥三位同學共同完成的報導。作品描述亦正亦邪的農藥,當在農業生產中是對抗害蟲的妙「藥」,然而,生活食用中如果殘留過度則為「毒」。本報導從了解台北把關在蔬果批發市場的農業檢測第一線的工作人員入手,循著食安話題擴大採訪範圍到有機食品。因為當人們超越了吃飽穿暖的基本生存需求之後,食品的安全和健康要求漸漸就成為大眾、農友和業界去追求的共識。有機食品正是現代化農業生產中把化學合成生產的農藥和殺蟲劑一再降低到零水准的產物。如何面對這一全新的課題,所產生的新爭議等都是現代農業所必須應對的挑戰,這和大眾的健康息息相關。
    2018/10/30 14:00
  • 給我生存空間!大潭藻礁的嗚咽

    ​​​​​​​由玄奘大學陳佩美、周均庭完成的作品「給我生存空間!大潭藻礁的嗚咽」獲選第二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影片類長片首獎與最佳人氣獎!!!這部獲得高達12,440張票的最佳人氣作品提出「要電,就要破壞生態?」的疑問,大潭藻礁有著豐富生態,中油卻為了因應2025年非核家園政策,要在這裡興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引發生態保育與工業開發之間的爭議。人們對於電力的依賴不可置否,但生態的重要性也絕對不容忽視。生長在這裡七千多年的大潭藻礁,孕育著不少生物,就連珍稀的柴山多杯孔珊瑚,近期也悄悄地在這裡大放異彩。即使我們在能源轉型過渡期間,會面臨所需的電力備載容量之挑戰,然而守護生態仍是首要。
    2018/10/30 14:00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