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台灣郭智輝立法院師生戀大腸鏡中研院外遇女老師裸照 咖啡師國道三號泰國
  • 搜尋:

    劉彥萱 結果共414筆

  • 日本人成瀕臨滅絕的遊客 護照超強卻不愛出國日圓狂貶成關鍵!

    疫情趨緩國門開放,不少人都出國遊玩,不過擁有世界最強護照的日本人,對出國仍不感興趣護照持有率低,專家分析,全球通膨和日圓重貶是主要原因。而英國《經濟學人》甚至形容日本人,是瀕臨滅絕的遊客。
    2023/05/04 22:56
  • 毛小孩市場大獸醫系超搶手! 獸醫新鮮人起薪其實超低?

    受到少子化影響,有愈來愈多人是選擇養毛小孩來作伴,也間接影響大學獸醫系的招生,成為熱門科系。像是台大獸醫系近幾年報考人數逐年攀升,也因為教學面向廣,就連僑生都搶著來就讀。
    2023/05/01 23:01
  • 南部旱象急需梅雨解渴!專家:5月梅雨不樂觀恐延到6月

    每年5、6月,是台灣的梅雨季,更是台灣水庫進帳的主要來源之一,氣象局表示,今年梅雨季約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到時大規模降雨可望為中南部地區帶來雨量。
    2023/05/01 22:34
  • 直擊台灣第一輛「氫能電巴」!看好氫能車市場擬力拚明年量產

    被視為終極環保車輛的氫能車,現在成為先進國家積極開發的目標,而台灣第一輛氫能電巴也力拚明年量產,加氫10到15分鐘,就能提供超過450公里的續航里程。不過國內氫能車發展速度慢,主因是量少、市場不夠大,再來是台灣的氫能政策起步較晚,業者呼籲,政府必須優化基礎建設及提出相關補助措施,才能擴大我國氫能車布局。
    2023/04/28 22:59
  • 台灣新生兒死亡率高於日韓! 少子化風暴國安大危機

    台灣去年生育率全球最低,連續3年負成長,除了生得少,據統計每千位嬰兒就有4.1名死亡,超過日本、韓國2至3倍。而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更是全世界嬰兒死亡率最高的遺傳疾病,醫界呼籲家長,重視新生兒篩檢必選、加選項目,並及早發現問題,降低死亡率。
    2023/04/26 23:01
  • 台灣淪為「行人地獄」? 道交條例三讀不禮讓行人罰六千!

    台灣交通被外媒評論為「行人地獄」不是沒有原因,每年大約有3000人死於交通事故,其中包含400位行人,路口意外就占了近5成!為了擺脫汙名,立法院三讀通過「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修法,加重汽機車不禮讓行人罰則,罰鍰從3600元提高到6000元。
    2023/04/25 22:50
  • 巴金森氏症治療有新進展! 助17病患擺脫輪椅告別行動不便

    高齡化社會來臨,巴金森氏症患者逐年增加,北科大榮譽教授林宏裕,2010年罹患巴金森氏症後開始投入研發,花了七年時間,開創全新非侵入性療法,不僅成功擺脫輪椅,還能跑步、跳舞,更幫助17名病患告別行動不便。
    2023/04/24 22:48
  • 「智慧水表」偵測漏水! 水資源管理朝向智慧化

    近3年來旱象頻繁,缺水問題浮上檯面,該如何節水,做好水源控管已成全民共識。不少用水大戶像是台北捷運、溫泉旅館都安裝了「智慧水表」,隨時掌握用水情況,盡早發現漏水問題。另外桃園北區水資源回收中心也導入智能水務管理平台,靠科技輔助,降低能耗,充分利用回收水外,也提升水質淨化效率。
    2023/04/22 22:30
  • 超商冷凍食品暴漲50% 過半上班族淪月光族逾3成兼差!

    通膨導致物價、電價上漲,讓民眾生活壓力越來越重,因此有32.5%上班族從事兼差工作,而物價上漲也讓薪水越變越薄,主計總處最新公布今年1到2月,每人經常性薪資平均4萬5206元,但扣除CPI漲幅後,實質經常性薪資年減0.34%,是近十年同期最大減幅。
    2023/04/21 23:15
  • 重大職災死亡人數創6年新高 去年平均每1.14天一勞工死亡

    勞動部年年設定減災目標,但去年全國重大職災死亡人數高達320人,不僅比前年增加42人,更創近6年新高。職安署表示,去年疫情逐步解封,營建工程開案量暴增,在缺工趕工的情況下,工地安全衛生管理風險相對提高。
    2023/04/20 00:31
  • 台灣高房價來自高公設比? 專家:「實坪制」恐造成嚴重後果

    台灣高房價惹民怨,讓許多人遲遲不敢買房,民進黨立委高嘉瑜日前直言,問題就是出在公設,但房地產趨勢專家李同榮就指出,台灣高房價不該歸於高公設,改實坪制也不會讓房價下跌。
    2023/04/18 22:58
  • 病主法實施4年推不動? 僅4.3萬人完成預立醫療決定求善終!

    《病人自主權利法》實施滿四年,累計4.3萬人完成預立醫療決定,但每年的簽署人數都維持在1萬人上下成長緩慢,原因就在於諮商費用高。目前預立醫療照護諮商費需民眾自付,約2250元至3500元間,專家就認為,人權不應該有門檻,諮商費應朝向全民免費推動。
    2023/04/14 23:06
  • 西進熱潮退燒 國人赴大陸工作數連8年遞減!

    台商不再將大陸視為投資首選,根據主計總處最新統計資料顯示,國人赴大陸工作人數連續8年遞減,從2014年起連年下滑,2021年到中國大陸工作約16.3萬人,較2019疫情發生前大減7.6萬人,主因是中美貿易戰後,台商布局轉移,在成本和供應鏈分散的考量下,選擇將產線轉往東南亞,已是不可逆的趨勢。
    2023/04/13 22:25
  • 電價漲逾9成住宅用電不受影響? 社區大樓公共用電必漲!

    台電4月起調漲電價,經濟部雖然宣稱九成民生用戶不受影響,但像是在社區大樓、華廈等集合住宅,有不少的公共設施,維護成本較高,用電量也相對大,這波電價調漲,數百萬住戶恐怕也難逃電費與管理費雙漲命運。
    2023/04/12 22:54
  • 高雄工業區致癌風險高 小港醫院首創空汙門診!

    高雄是工業大城,像是在小港臨海工業區就有近500家工廠,排放的廢氣對鄰近的居民造成嚴重的健康危害。因此,小港醫院在去年就設立全台第一個空污門診,從預防、治療再到衛教宣導的照護模式。
    2023/04/11 23:40
  • 產險三大險種保費齊漲「寵物險」 保費飆漲25%!

    今年產險業保費普遍性上漲,包含商業火險、車險、寵物險等保費都調漲,像是寵物險最高調漲25%,有立委質疑,這是為了將防疫虧損轉嫁到其他險種讓民眾買單,但金管會主委指出,保費調漲,是因為損失率提高,跟填補資金缺口沒有直接關係。
    2023/04/04 22:57
  • 比百年大旱更嚴峻! 乾旱無雨「硬質玉米」連三年減收

    受疫情衝擊,進口飼料玉米價格大漲,在政府的轉作政策鼓勵下,國產硬質玉米種植面積逐年提升,不過受乾旱影響,嘉義縣、台南市也傳出玉米受災現象。嘉義縣義竹鄉是全台第一大的硬質玉米產區,但乾旱影響植株生長,導致雜糧玉米歉收,減產約五成。
    2023/04/04 22:54
  • 靠「賣水」成大陸首富!農夫山泉鍾睒睒身價高達2兆新台幣

    中國大陸的胡潤研究院發布最新《2023全球富豪榜》,共有3112位10億美金企業家上榜,而飲料品牌農夫山泉創始人鍾睒睒,雖然比上一年財富下降4%,全球排名第15,但仍以人民幣4650億元再度蟬聯大陸首富。
    2023/03/31 22:40
  • 房貸利率睽違14年破2% 專家:估房價下修5%~10%

    央行從去年3月起啟動升息循環,短短1年連升5次、累計升3碼,房貸利率睽違14年重回2%,但利率上升對整個房市買氣是雪上加霜。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指出,今年預期交易量還是會縮,但只要房價不降、量就不會出來,不過購屋者想要房價跌個一到兩成,機會是非常小。
    2023/03/30 22:48
  • 南科跟農民搶水用! 稻米產業鏈生存危機

    南部旱象持續,嘉南平原已經連續三年沒有第一期稻作,稻米產業鏈哀鴻遍野,因為衝擊的不只是實耕者,從最上游的育苗、代耕再到下游的碾米廠業者,都將面臨生存危機。
    2023/03/29 23:23
  • 上班族壓力大又超時工作!  職場抗壓性高受企業青睞

    現代人面對工作和生活常常蠟燭兩頭燒,壓力爆表!不過抗壓性已經成了在職場工作的人必備的軟實力之一,甚至是企業在挑選人才時的重要指標。
    2023/03/28 22:49
  • 「人機共存」時代來臨! RoomGPT讓室內設計師要失業了?

    室內設計是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過往設計師都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為每個客戶設計獨一無二的室內空間。不過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人工智慧的發展,室內設計領域也逐漸發生了變化,有一款名為「RoomGPT」的AI設計機器人,使用者只要上傳房間照片並選擇所需的風格,RoomGPT就會進行整體裝潢,不用十秒鐘的時間,自動生成設計圖。
    2023/03/27 23:57
  • 4月電價大漲百萬租屋族吃不消! 分租套、雅房首當其衝

    夏季電費本來就讓許多民眾吃不消了,但現在台電拍板4月起電價將調漲,其中住宅用電700度以上微調3%,千度以上則調10%,不只影響豪宅等用電大戶,也將衝擊百萬租屋族。因為現行很多房東都將一戶隔成4到5間的分租套房、雅房,租屋族可能因為共用總電表,被漲電費!
    2023/03/24 22:42
  • 通膨吃掉你的薪水! 1月實質薪資衰退創6年最大

    現在從吃的到用的,除了漲價還是漲價,萬物喊漲的壓力下,衝擊民眾購買力,實質薪資更是呈現衰退現象。根據主計總處最新統計,1月全體受僱員工實質經常性薪資和實質總薪資雙雙落入負成長,其中實質經常性薪資年減0.72%,創下6年來最大減幅。
    2023/03/23 23:03
  • 護理人力短缺執業率不到6成! 學士後護理系大舉招生補缺口

    近年來護理人力不足的問題,一直都是社會關注焦點,目前全台領有護理師證照的有31萬人,但執業登記人數只有18萬人,執業率是不到六成,讓各校學士後護理系大舉招生,補人力缺口。而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也呼籲政府,應該從改善護理人員的工作環境,以及薪資待遇做起,作為解方。
    2023/03/21 22:29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