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龍天翔鳳梨歐菈離婚離婚金智媛鳳梨宣布離婚癌症舊愛余祥銓唐治平母統一獅
  • 搜尋:

    劉彥萱 結果共421筆

  • 年輕人搶當保全? 內行人揭優勢平均月薪4萬塊

    近期保全薪資行情再次掀起話題,在許多人眼裡保全薪資低、工時長,不過日前有民眾發現,有越來越多年輕人搶當保全,感到相當不解。台灣物業管理學會理事長郭紀子就表示,保全人員每月工作時數可長達288小時,若依最低基本薪資計算,月薪不會低於40700元,不過能領四萬塊月薪是靠長工時所換來的,而這高度體力活的產業,也正面臨嚴重缺工問題。
    2023/05/13 23:01
  • 外送模式成消費新主流! 生活用品、冷藏冷凍食品購買率上升

    疫情過後,民眾在外送平台上的消費力持續上升,也愈來愈多商家決定和外送平台合作。根據資策會的調查顯示,民眾使用外送平台購買餐飲熟食、生鮮雜貨仍是主要類別,不過生活用品、冷藏冷凍食品的購買率,卻是明顯上升。
    2023/05/12 23:06
  • 超高齡社會突顯台灣「8050現象」! 不願意求助恐釀家庭悲劇

    台灣將進入「超高齡化社會」,不少社會問題也浮上檯面,日本近年來出現「8050現象」,也就是80歲的年邁父母,要照顧50歲的中年子女,有的是因為身體疾病不得不由父母照料,但也有人是求職不順,只好窩在家中當「啃老」,這個日本新的社會問題,同時也存在台灣各個角落。
    2023/05/11 23:07
  • 惡鄰長期佔位! 路霸卡位不給停車恐涉竊佔罪

    台灣地狹人稠,尤其在台北市停車位更是一處難求,導致街道巷弄路霸層出不窮,許多住家巷子沒畫線的路邊,被人長期占用,變成私人停車位,但律師表示,把門前空地占為己有的做法,其實已經觸犯法律,若沒有正當理由占用,最嚴重恐涉竊佔罪。
    2023/05/09 23:06
  • 兒科住院醫師招不到人? 招聘率低醫界憂人力斷層

    少子化風暴下,全國兒科住院醫師的招募熱度明顯比往年差,今年招聘率只有七成,距離滿額還有一段差距,年輕醫師不願意投入兒科領域,除了少子化的因素外,健保給付偏低及薪資較其他科別低,也是讓他們卻步的原因之一。
    2023/05/08 22:49
  • 寶可夢卡牌全球最貴! 1張售價狂飆1.6億可買1戶豪宅

    印有動畫卡通形象的集換式卡牌,在全球掀起熱潮!在卡牌市場裡,收集到一張稀有的「限量卡牌」,幾乎是每位玩家們的終極目標,而稀缺性高的卡牌,通常以很高的價格在世界各地交易,目前最高天價的卡牌,是一張在1997年發行、全球限量不到40張的「皮卡丘插畫家」,市值高達70億韓元,約台幣1.63億元。
    2023/05/06 22:58
  • Google折疊機亮相「Pixel Fold」傳售5.5萬

    智慧手機競爭市場似乎開始轉向折疊式手機!近年來折疊手機終端售價愈來愈親民,許多消費者願意埋單,出貨量與日俱增,就連Google也將發表折疊手機「Pixel Fold」,並在不久後上市開賣,目前傳出售價是1799美元,相當於台幣5.5萬,未來整體折疊手機市場競爭,勢必會更加激烈。
    2023/05/05 22:55
  • 日本人成瀕臨滅絕的遊客 護照超強卻不愛出國日圓狂貶成關鍵!

    疫情趨緩國門開放,不少人都出國遊玩,不過擁有世界最強護照的日本人,對出國仍不感興趣護照持有率低,專家分析,全球通膨和日圓重貶是主要原因。而英國《經濟學人》甚至形容日本人,是瀕臨滅絕的遊客。
    2023/05/04 22:56
  • 毛小孩市場大獸醫系超搶手! 獸醫新鮮人起薪其實超低?

    受到少子化影響,有愈來愈多人是選擇養毛小孩來作伴,也間接影響大學獸醫系的招生,成為熱門科系。像是台大獸醫系近幾年報考人數逐年攀升,也因為教學面向廣,就連僑生都搶著來就讀。
    2023/05/01 23:01
  • 南部旱象急需梅雨解渴!專家:5月梅雨不樂觀恐延到6月

    每年5、6月,是台灣的梅雨季,更是台灣水庫進帳的主要來源之一,氣象局表示,今年梅雨季約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到時大規模降雨可望為中南部地區帶來雨量。
    2023/05/01 22:34
  • 直擊台灣第一輛「氫能電巴」!看好氫能車市場擬力拚明年量產

    被視為終極環保車輛的氫能車,現在成為先進國家積極開發的目標,而台灣第一輛氫能電巴也力拚明年量產,加氫10到15分鐘,就能提供超過450公里的續航里程。不過國內氫能車發展速度慢,主因是量少、市場不夠大,再來是台灣的氫能政策起步較晚,業者呼籲,政府必須優化基礎建設及提出相關補助措施,才能擴大我國氫能車布局。
    2023/04/28 22:59
  • 台灣新生兒死亡率高於日韓! 少子化風暴國安大危機

    台灣去年生育率全球最低,連續3年負成長,除了生得少,據統計每千位嬰兒就有4.1名死亡,超過日本、韓國2至3倍。而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更是全世界嬰兒死亡率最高的遺傳疾病,醫界呼籲家長,重視新生兒篩檢必選、加選項目,並及早發現問題,降低死亡率。
    2023/04/26 23:01
  • 台灣淪為「行人地獄」? 道交條例三讀不禮讓行人罰六千!

    台灣交通被外媒評論為「行人地獄」不是沒有原因,每年大約有3000人死於交通事故,其中包含400位行人,路口意外就占了近5成!為了擺脫汙名,立法院三讀通過「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修法,加重汽機車不禮讓行人罰則,罰鍰從3600元提高到6000元。
    2023/04/25 22:50
  • 巴金森氏症治療有新進展! 助17病患擺脫輪椅告別行動不便

    高齡化社會來臨,巴金森氏症患者逐年增加,北科大榮譽教授林宏裕,2010年罹患巴金森氏症後開始投入研發,花了七年時間,開創全新非侵入性療法,不僅成功擺脫輪椅,還能跑步、跳舞,更幫助17名病患告別行動不便。
    2023/04/24 22:48
  • 「智慧水表」偵測漏水! 水資源管理朝向智慧化

    近3年來旱象頻繁,缺水問題浮上檯面,該如何節水,做好水源控管已成全民共識。不少用水大戶像是台北捷運、溫泉旅館都安裝了「智慧水表」,隨時掌握用水情況,盡早發現漏水問題。另外桃園北區水資源回收中心也導入智能水務管理平台,靠科技輔助,降低能耗,充分利用回收水外,也提升水質淨化效率。
    2023/04/22 22:30
  • 超商冷凍食品暴漲50% 過半上班族淪月光族逾3成兼差!

    通膨導致物價、電價上漲,讓民眾生活壓力越來越重,因此有32.5%上班族從事兼差工作,而物價上漲也讓薪水越變越薄,主計總處最新公布今年1到2月,每人經常性薪資平均4萬5206元,但扣除CPI漲幅後,實質經常性薪資年減0.34%,是近十年同期最大減幅。
    2023/04/21 23:15
  • 重大職災死亡人數創6年新高 去年平均每1.14天一勞工死亡

    勞動部年年設定減災目標,但去年全國重大職災死亡人數高達320人,不僅比前年增加42人,更創近6年新高。職安署表示,去年疫情逐步解封,營建工程開案量暴增,在缺工趕工的情況下,工地安全衛生管理風險相對提高。
    2023/04/20 00:31
  • 台灣高房價來自高公設比? 專家:「實坪制」恐造成嚴重後果

    台灣高房價惹民怨,讓許多人遲遲不敢買房,民進黨立委高嘉瑜日前直言,問題就是出在公設,但房地產趨勢專家李同榮就指出,台灣高房價不該歸於高公設,改實坪制也不會讓房價下跌。
    2023/04/18 22:58
  • 病主法實施4年推不動? 僅4.3萬人完成預立醫療決定求善終!

    《病人自主權利法》實施滿四年,累計4.3萬人完成預立醫療決定,但每年的簽署人數都維持在1萬人上下成長緩慢,原因就在於諮商費用高。目前預立醫療照護諮商費需民眾自付,約2250元至3500元間,專家就認為,人權不應該有門檻,諮商費應朝向全民免費推動。
    2023/04/14 23:06
  • 西進熱潮退燒 國人赴大陸工作數連8年遞減!

    台商不再將大陸視為投資首選,根據主計總處最新統計資料顯示,國人赴大陸工作人數連續8年遞減,從2014年起連年下滑,2021年到中國大陸工作約16.3萬人,較2019疫情發生前大減7.6萬人,主因是中美貿易戰後,台商布局轉移,在成本和供應鏈分散的考量下,選擇將產線轉往東南亞,已是不可逆的趨勢。
    2023/04/13 22:25
  • 電價漲逾9成住宅用電不受影響? 社區大樓公共用電必漲!

    台電4月起調漲電價,經濟部雖然宣稱九成民生用戶不受影響,但像是在社區大樓、華廈等集合住宅,有不少的公共設施,維護成本較高,用電量也相對大,這波電價調漲,數百萬住戶恐怕也難逃電費與管理費雙漲命運。
    2023/04/12 22:54
  • 高雄工業區致癌風險高 小港醫院首創空汙門診!

    高雄是工業大城,像是在小港臨海工業區就有近500家工廠,排放的廢氣對鄰近的居民造成嚴重的健康危害。因此,小港醫院在去年就設立全台第一個空污門診,從預防、治療再到衛教宣導的照護模式。
    2023/04/11 23:40
  • 產險三大險種保費齊漲「寵物險」 保費飆漲25%!

    今年產險業保費普遍性上漲,包含商業火險、車險、寵物險等保費都調漲,像是寵物險最高調漲25%,有立委質疑,這是為了將防疫虧損轉嫁到其他險種讓民眾買單,但金管會主委指出,保費調漲,是因為損失率提高,跟填補資金缺口沒有直接關係。
    2023/04/04 22:57
  • 比百年大旱更嚴峻! 乾旱無雨「硬質玉米」連三年減收

    受疫情衝擊,進口飼料玉米價格大漲,在政府的轉作政策鼓勵下,國產硬質玉米種植面積逐年提升,不過受乾旱影響,嘉義縣、台南市也傳出玉米受災現象。嘉義縣義竹鄉是全台第一大的硬質玉米產區,但乾旱影響植株生長,導致雜糧玉米歉收,減產約五成。
    2023/04/04 22:54
  • 靠「賣水」成大陸首富!農夫山泉鍾睒睒身價高達2兆新台幣

    中國大陸的胡潤研究院發布最新《2023全球富豪榜》,共有3112位10億美金企業家上榜,而飲料品牌農夫山泉創始人鍾睒睒,雖然比上一年財富下降4%,全球排名第15,但仍以人民幣4650億元再度蟬聯大陸首富。
    2023/03/31 22:40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