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民眾在外送平台上的消費力持續上升,也愈來愈多商家決定和外送平台合作。根據資策會的調查顯示,民眾使用外送平台購買餐飲熟食、生鮮雜貨仍是主要類別,不過生活用品、冷藏冷凍食品的購買率,卻是明顯上升。
收到訂單,工作人員立刻撿貨再交給外送員,送到消費者手中,整個過程不到30分鐘。疫後民眾走出家門,回流到實體店面消費,也讓外送業者不斷尋找新商機。
記者劉彥萱:「疫情改變民眾的消費行為,不少人已經養成使用外送的習慣,不只美食餐飲、生鮮雜貨、日常生活用品,就連最新的遊戲片,玩家們也不用等待,最快25分鐘就能送到你手中。」
過去外送平台,多半以生鮮美食為主,但現在品項是更加多元,根據資策會調查顯示,去年餐飲熟食、生鮮雜貨,是主要的外送類別。不過生活用品、冷凍冷藏食品的購買率,卻都較前一年明顯增加,讓愈來愈多商家,願意和外送平台合作。
文化大學廣告學系教授兼系主任鈕則勳:「在疫情的一個過程中間,特別是幫這個外送平台去做相當程度的一個加碼的一個動作,也讓消費者對這樣一個消費模式,已經產生了相當程度的黏著度,就廠商或商家店家來說的話,因為他除了有既定的客層之外,他也可以藉由這樣一個平台的消費模式,去觸及更多的可能消費者,所以對於商家來講的話,這個是一個開拓市場這樣子一種概念。」
此外,看準不少民眾趕時間,時常忘記帶東西出門,有外送平台也進軍跑腿經濟C2C市場,這種即時快遞服務,舉凡是重要文件或是忘記帶證件、鑰匙,外送員都能幫忙跑腿,幫助客戶解決緊急需求。
外送平台公共事務協理郭昕宜:「協助消費者C2C,消費者對消費者的一個,比方說文件或者說一些急需用品,這樣子一個遞送,那像這樣子一個懶人經濟,或是便利經濟的這樣發展,其實越來越澎湃。」
中華品牌再造協會理事長王福闓:「那當然對於消費者來講,他有更多的選擇及他可以願意付出更高的代價,但是可以確保他的產品,可以更快速度的,或者是他的相關的一些商品,可以更快速的送到消費者手上,這個時候對於當然這樣一個外送的機制來講,他會產生更大的一個經濟效益。」
宅經濟興起,民眾的購買行為從實體轉為線上,消費金額也不斷在增加。以去年的數據來看,每次平均消費超過600元的比率,首度突破一成,單筆最高消費,超過1000元則是增加2.1%,外送平台已經成為民眾重要的採買工具。
文化大學廣告學系教授兼系主任鈕則勳:「因為平台上面,會有非常非常多的一些促銷的一個活動,那消費者對於相關的一些促銷活動,會認為是有利可圖的,消費者就不知不覺,越點越多,因為現在的外送平台,他越來越多元化,那所以今天消費者在這個外送平台上面來講的話,他除了點餐之外,他也可能在點餐之餘,他也叫一些生活用品,也叫一些冷凍冷藏的一個食品,這樣子一個多元化的一個服務,當然會促使消費者消費的一個金額,直線往上拉。」
除了美食餐飲,消費者在外送平台購買禮品、禮盒的送禮需求也增加,跟上這波趨勢,有業者推出母親節專區,商品多樣化,花束、保健食品、保養品通通都有。
外送平台總監潘瑞蓮:「在母親節的前一個禮拜,其實我們就可以看得到,這個消費的熱度,持續的上升,那如果我們再看這一個禮拜,比較去年的同期,其實我們已經可以看到,超過一成以上的這個訂單的成長,所以我們也非常看好今年,因為我們今年在選品上面,特別增加了更多消費者喜歡點購的這個禮盒,讓不同消費者所喜歡的這個品牌,都能夠在平台上面可以選擇。」
疫情之後,外送平台重新調整腳步,不斷推陳出新,挖掘潛在用戶及有意願消費族群,確保獲利來源的多元性,迎接全新氣象。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