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腦瘤日本品牌小鮮肉陳妍希Nandagoogle podcast終止服務婚變唐治平民進黨孫鵬
  • 搜尋:

    FOCUS午間 結果共856筆

  • 傳染力驚人!新加坡打3劑仍確診Omicron 超前部署採購AZ抗體藥物

    Omicron肆虐全球,新加坡政府為降低Omicron傳入的可能性,第一時間就強化入境旅客檢測規定,但仍不敵Omicron入侵,目前新加坡已經累積8例Omicron確診,其中2名本土個案、6名境外移入,此外,被感染者大多已完整接種疫苗,甚至注射加強劑,卻還是發生突破性感染,顯見Omicron傳染力驚人。TVBS記者劉亭廷今(14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游皓婷線上訪問表示,「在12月初新加坡觀察到有多起Omicron境外移入,甚至機場員工也不幸染上Omicron,新加坡政府把這2例視為本土感染,而機場員工基本上都是重點人員,故第一時間皆已完成疫苗接種,甚至有注射『追加劑』,但始終還是感染到Omicron,可說是『突破性感染』,非常危險,新加坡政府對此強調有加緊篩檢,才會在第一時間發現確診案例,盡量不讓Omicron入侵到新加坡社區。此外,新加坡目前採取新策略,『擴大疫苗接種』年齡層,年底前將提供5到11歲的小朋友注射輝瑞疫苗。目前新加坡疫苗覆蓋率已高達87%,工作人口完整接種兩劑以上疫苗也已經突破三成,新加坡政府希望能藉此把病毒防止在國門之外,若有突破性感染,國民可以盡量不要被Omicron影響。」
    2021/12/14 16:09
  • 陸人均GDP有望達1.2萬美元!接近世界銀行「高收入」標準

    中國大陸人均GDP在2019年時突破1萬美元大關,即使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衝擊,當年度人均GDP仍微幅上升至約1.05萬美元,而根據中共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表示,大陸人均GDP今年有望達到1.2萬美元,接近世界銀行1萬2275美元的「高收入」標準。TVBS北京特派陳韻雯今(14日)於《FOCUS全球焦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大陸人均GDP能逐步上升,主要是歸功於內需市場龐大,因此大陸政府也計畫持續擴大內需、穩定投資,並加大減排、新能源產業的投資,藉此幫助經濟穩定增長、調整產業結構經濟面向。」 另外,中國大陸多地近期出現「脫單便利店」,店內銷售的「脫單盲盒」價格不等,掀起一股「邂逅愛情」商機。陳韻雯說明「根據大陸官方數據顯示,全大陸『適婚而未婚』的人數逐年增長、人口紅利下滑,因此民間現在掀起一股『盲盒』商機,除了實體商店外,業者也推出電子版,但因為『盲盒』須留下個人資料及擇偶條件等訊息,因此也引發『個資外洩』的疑慮。」
    2021/12/14 15:39
  • 全球科技戰!台積電未來挑戰?丁學文:須擬策略應對新戰局

    英特爾執行長季辛格本周將抵台拜會台積電高層,對此,經濟部長王美花今(13日)已證實,並稱季辛格訪台是「企業行為」,將協助申請「經濟泡泡」防疫專案入境,但王美花也表示,目前沒有安排與季辛格會面。金庫資本管理合夥人丁學文今(13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游皓婷線上訪問表示,「季辛格上任後動作頻頻,此次是他首次拜訪亞洲,象徵意義重大。而根據時代雜誌分析,台積電所生產的高階晶片的確獨領風騷,但隨著技術提升,客群也會隨之減少,在全球晶片運用廣泛的情況下,並非所有晶片運用都須如此高技術,這恐怕會成為台積電的轉折點。」丁學文補充「全球區域化競爭,再加上各國紛紛祭出半導體新政策,台積電的對手將不再只是企業,而是逐漸轉為政府層面。」 另外,丁學文也提到「雖然台積電目前仍具領先優勢,但接下來5至10年,全球科技業將面臨前所未有的環境變化,台積電須布局戰略,以面對英特爾的挑釁及三星的攻勢等新戰局。」
    2021/12/13 15:50
  • G7外長會議聲明 再次重申台海重要性 陳一新:為台灣也注重自己「國家利益」

    七大工業國(G7)外交部長結束近期在英國利物浦召開的兩天會議,周日發表會後聲明,重申台灣海峽和平穩定的重要性,並對「脅迫性的經濟政策」表達關切,而今年5月G7外長會議就曾提到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和台海議題,可謂歐洲對台灣、台海議題的關心越來越強烈。淡江大學榮譽教授陳一新今(13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G7會後聲明提及台海,除了為台灣還有為自己,歐洲注重自己『國家利益』,看到大陸對立陶宛施加很大的壓力,讓他們有點不滿,立陶宛雖然是小國,但歐洲很多國家也想跟台灣發展關係,他們想要同時與台灣、大陸都發展關係,所以看到立陶宛被大陸霸凌,很多歐洲國家都忿忿不平,未來也將會有更多的歐洲議員陸續訪台,這也顯示大陸霸凌做得太過頭,引起歐洲的反感,因為歐洲國家認為與台灣發展關係,沒有要違背一個中國政策,但大陸卻把任何台灣的外交突破、外交進展,皆視為違反一中政策。」
    2021/12/13 15:49
  • 24小時36個龍捲風肆虐美國8州 彭啟明:「反聖嬰現象」讓龍捲風增強

    美國中部8個州日前24小時內受到至少36個龍捲風侵襲,由於目前還有上百人下落不明,因此死亡人數還在持續攀升,而災情最嚴重的肯塔基州,死亡人數將有可能破百,其中橫跨的四州的大龍捲風,在4小時內先後襲擊了阿肯色、密蘇里、田納西與肯塔基州,移動距離高達365公里,是有紀錄以來行徑路線最長的龍捲風之一。今(13)日《FOCUS午間新聞》邀請到天氣風險管理總經理彭啟明,接受主持人游皓婷線上訪問表示,「有一股暖空氣從墨西哥灣往上,同時北邊的冷空氣往下,兩者交互作用產生非常多的不穩定性發生,就像是台灣在梅雨季發生的梅雨鋒面系統,只是美國比較多平坦地形,且氣流強度比梅雨鋒面要強許多,整個大的雲雨帶裡發展出30幾個龍捲風,目前根據觀測數據指出,大約有30幾個四到五級的龍捲風發生,且根據雷達回波顯示,龍捲風移動速度快,橫跨六到八個州,最後停留時間最久的就是肯塔基州,故造成當地很大的災情。這一次這麼嚴重的原因,可能跟正在發展『反聖嬰現象』有關,導致原因應該在龍捲風廊道發生,卻往東邊移動,距離美國華盛頓非常近,如果龍捲風的組成再完整些,恐怕連華盛頓都會發生嚴重的災害。」
    2021/12/13 15:48
  • 陸疫情反覆!元旦、春節假期將近 多地籲「就地過年」

    大陸疫情反覆,大陸衛健委原本嚴格執行「清零政策」,近日也改為「動態清零」,不再追求零感染,而是在出現本土病例後,迅速撲滅疫情。而元旦、春節假期將近,因此大陸多地也發布最新通知,倡導「就地過年」。TVBS北京特派陳韻雯今(13日)於《FOCUS全球焦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部分地區已下令要求公部門人員禁止返鄉,須留在當地,除非有不可避免之因素,才可透過申請、審核、批准等程序回鄉,而因手機行程碼會紀錄過去數日內的足跡,因此地方政府就能藉此控管民眾是否有遵守規定。」 另外,中國大陸占地廣大,各地方言有所不同,近日陸媒論壇上也掀起「哪個方言最難懂」的討論,陳韻雯說明「大陸因腹地十分大,因此即便同為『普通話』,各地的腔調也不盡相同,讓人較驚訝的是,在此論壇討論中,台灣民眾所熟悉的閩南語竟被大陸網友稱『發音與字幕對不上』,甚至直呼『根本就是外語』,可見各地方言的確會隨著個人生活習慣及成長環境而有所不同。」
    2021/12/13 15:46
  • 民主峰會同時 尼加拉瓜宣布與台斷交 翁履中:美對中南美國家影響力衰退中

    尼加拉瓜政府今(10)日宣布與我國斷絕外交關係,這是尼加拉瓜史上第二次與中華民國斷交,兩次相隔36年,都是由奧蒂嘉主政期間所做的決定,隨後,大陸立即跟尼加拉瓜建交、讓我國的邦交國從15個減為14個,同時今天剛好也是民主峰會登場的日子,時機點巧合被外界認為是否為大陸在打壓台灣外交空間。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10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尼加拉瓜與我國斷交的時間點非常敏感,選在民主峰會的時間,基本上就是要『中美互別苗頭』,而更值得台灣密切關注的是,美國對於台灣事實上給予很多幫助,尤其是在鞏固中南美洲邦交的議題上,美國施加不少壓力,但軟硬兼施的情況之下仍然保不住尼加拉瓜。」
    2021/12/10 16:24
  • 全力抗中!美參院通過創新及競爭法案 「競爭對抗」將成美中新常態?

    美國參眾議院近期宣布將針對《美國創新及競爭法》展開協商,提升美國應對中國大陸科技競爭力及半導體製造能力快速發展的法案,並防堵高科技產業資訊流入中國大陸。今(10)日《FOCUS午間新聞》邀請到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資深顧問詹文男,接受主持人吳安琪線上訪問表示「《美國創新及競爭法》是希望將資金投入到一些重要的基礎科技跟關鍵技術上,包含半導體、人工智慧、量子計算等,主要用來對抗中國大陸的科技競爭,因為中國大陸近年來進展非常迅速,讓美國有點緊張,故期盼能透過法案,除了投入關鍵技術外,還能排除關鍵技術被洩漏的問題,此外,確保美國在科技方面的主導地位,並進一步創造更多高薪就業機會,改善美國經濟跟國家安全。」
    2021/12/10 16:24
  • 「海峽論壇」今登場 明開幕 香港法院裁定黎智英罪加一等

    「海峽論壇」在今明兩天舉行,這次國民黨將由主席朱立倫,以及副主席夏立言分別參加兩場會議,但因為疫情關係不能親臨現場,故採取線上視訊模式進行演說發表。TVBS北京特派陳韻雯今(10日)於《FOCUS全球焦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今日率先發表演說,他提到兩岸之間應該要『求同尊異』、『化解分歧』,但沒有提到任何有關『九二共識』或『兩岸一家親』等政治詞彙,據悉,明日將上場的朱立倫主席,他所預錄的影片致詞也將聚焦在台生、台商的權益和社會交流層面,並不會觸及一些敏感政治詞彙,目的是期盼展現誠意來重建兩岸關係、重建國共互信基礎,而非追求更進一步互動。」
    2021/12/10 16:23
  • 新加坡宣布不再主動通報疫情最新狀況 推出90分鐘試劑 嚴防Omicron入侵

    面臨Omicron病毒肆虐的危機,喊出與病毒共存的新加坡近期確診數卻出現緩和的現象,單日確診數從過去的5、6千人降至低於1千人,新加坡政府近期更宣布新政策,盼新加坡民眾能將新冠肺炎日常化看待。TVBS記者劉亭廷今(9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吳安琪線上訪問表示,「根據新加坡政府研判,病毒並沒有蔓延到社區當中,國內依舊是以Delta病毒為主,而新加坡的接種比率非常高,目前已經邁向第三劑,預計第三劑將突破三成,所以不管是群體免疫或病毒傳播力減弱,在多重防護力下新加坡的疫情可謂是減緩的情況,此外,過去兩個月病毒對醫療產生極大的負荷,ICU使用率占約六成到七成,如今已經降到只有48%,這也意味著目前新加坡疫情相對穩定,故新加坡政府自喊出『與病毒共存』後,從12月10號開始也不會再『主動』通過簡訊方式來告知國民有關疫情的最新狀況,希望讓國民意識到新冠肺炎在新加坡已經不是一件太特別的事。」
    2021/12/09 15:36
  • 2021全球最有權勢女性 蔡總統第9 翁履中:女性政治人物排名往上竄

    富比世雜誌(Forbes)8日公布2021年「全球百大最有權勢女性」名單,總統蔡英文的排名,從去年的第37名躍升到第9名,內文寫道,在兩岸關係最緊繃的狀態,蔡英文總統捍衛台灣民主,同時在新冠疫情時期的領導力也被視為全球典範。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9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沈瑾暘線上訪問表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女性人物排名可以看出一個趨勢,現在全球國際政治的局勢詭譎多變,所謂的影響力尤其在政治人物上面的影響力,女性政治人物的排名都是往上竄,因為在全球變局當中女性政治人物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尤其在過去這一兩年裡面受到疫情影響,在控制疫情表現比較好的政治人物排名就會往上串,對世界的影響力也就相對比較大。」
    2021/12/09 15:34
  • 李克強稱陸經濟穩!陸御用專家直言:恐迎經濟最困難時期

    中國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與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等機構首長展開視訊「1+6」圓桌對話,李克強表示,雖然今年面對較複雜外部環境及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但大陸疫情控制得宜,因此經濟指標仍處合理區間。TVBS北京特派陳韻雯今(9日)於《FOCUS全球焦點》中,接受主持人沈瑾暘線上訪問表示,「雖然李克強稱大陸有能力完成主要目標任務,並實現經濟行穩致遠,但中國大陸籲用經濟學家李稻葵卻直言,『未來幾年恐怕是改革開放後,經濟最困難的時期。』」陳韻雯補充「專家認為,大陸過去興建許多基礎建設,導致多地面臨龐大負債,大陸應設法將地方債轉為國債,並將人民幣國際化,以便解決經濟隱憂。」 另外,捷克首都布拉格原先期望迎接大陸貓熊,但礙於不滿北京政府施壓,因此布拉格動物園將接待台灣借殖的瀕危動物穿山甲。陳韻雯說明「北京過去時常對外送出貓熊,以達親善目的,2019年初時,布拉格因不滿締約條約中要求遵守『一個中國』,便要求廢除條款,且於當年10月與北京解除姊妹市關係,數月後與台北市成為姊妹市,並提出借殖穿山甲。」陳韻雯補充,「除了政治因素外,經濟也是一大考量,若他國飼養貓熊,每年須向大陸繳交百萬美元保育費,但向台灣借殖穿山甲,台灣並不會收取任何費用。」
    2021/12/09 15:00
  • 台灣是民主領頭羊!民主峰會本周登場 翁履中:美盼塑造「民主國家團結」形象

    美國總統拜登將於美國時間星期四(9至10日)召開首次線上「民主峰會」,全球110個國家及地區代表與會,討論強化民主防範威權主義、打擊貪腐、以及促進尊重人權,白宮方面更稱「台灣是民主領頭羊」。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8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吳安琪線上訪問表示,「這場民主峰會,美國想要傳遞的是『特別上的運用』,希望能把110個國家集結在一起,形成一種『民主國家對抗非民主國家』,讓大家看到民主國家是可以團結起來,一起更有效率地找出未來『世界發展和平的方向』,同時,台灣受邀在列對台灣民主來講是一種肯定,也是讓台灣跟美國的距離可以拉近一些,但相反的中國大陸或其他比較非民主的國家,就會覺得美國的分法好像壁壘分明,一定要把兩邊分開成不同的陣營,最後對於台海關係,包括整個未來的國際局勢變化,美國帶領的陣營是否能夠展現它所期待的民主國家要團結一致,台灣首先要思考的是,在經貿方面要如何跟世界其他國家進行更務實的合作。」
    2021/12/08 15:36
  • 歐掀「反抗防疫潮」!多地爆警民衝突 李登文觀察分析

    Omicron變異病毒來勢洶洶,各國政府紛紛祭出新制、收緊防疫措施,但歐洲卻掀起「反抗防疫措施」情緒,許多民眾針對疫苗、綠色通行證上街抗議,爆發警民衝突。旅歐資深媒體人李登文今(8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游皓婷線上訪問表示,「根據歐媒分析,民眾會有這樣反抗心態,主要歸咎於『假消息流竄』、『限制自由』及『對疫苗不信任』三大原因,甚至根據義大利研究單位統計,截至目前,國內仍有超過三百萬民眾認為新冠疫情是政府的陰謀。」 另外,根據調查發現,荷蘭在11月19日及23日採檢的病例樣本中驗出變種病毒株,早於南非24日的示警。李登文說明「此結果雖然讓Omicron發源地成疑,但是是因為檢驗通報的時間差,亦或是病毒的確來自歐洲,目前仍有待釐清。」李登文強調「根據各國統計,目前Omicron尚未造成許多重症案例,研究人員也初步判斷,該病毒雖然傳播例強,但殺傷力似乎較弱,甚至有專家大膽預測,若Omicron成功取代Delta,各國將有望控制疫情,並減少重症、死亡所帶來的傷害。」
    2021/12/08 15:36
  • 恆大翻版?「花樣年」鉅額負債 陸房產開發商接連陷困境

    繼中國大陸恆大集團宣告跳票後,地產開發商「花樣年」主席潘軍近日也首度鬆口表示,花樣年海外債務達260億人民幣,總債額更是高達520億人民幣。TVBS北京特派陳韻雯今(8日)於《FOCUS全球焦點》中,接受主持人韋家齊線上訪問表示,「恆大集團爆發危機後,大陸許多知名房產開發商也陸續出現債務問題,其實花樣年在10月初就已出現異常狀況,包括美債延期、三度暫停交易等,而目前該集團雖已聯繫多數債權人,希望能早日清償債務,但恐怕須費時多年,財務狀況才能恢復正常。」 另外,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定調2022年經濟方向為「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並持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陳韻雯說明「中國大陸明年將舉行20大會議,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有可能破例邁向長期執政,因此接下來的國家政策須更加確保穩定。而大陸今年面臨限電等衝擊,經濟確實有下滑趨勢,所以根據陸媒報導,明年經濟政策將講求『穩』,並提升戰略科技能力及擴大內需市場。」陳韻雯補充「大陸央行近日也宣布將降準2碼,預計釋放1.2兆人民幣長期資金,希望能藉此增加貨幣政策靈活度、穩定市場。」
    2021/12/08 15:30
  • 北京房地產監管遇瓶頸?陸房價下滑!多地祭限跌措施

    中國大陸多地房價下滑,目前已有至少20個城市對房價下跌訂出限制令,而根據日媒報導,大陸房價下跌的情況已從小城市蔓延到一些大城市,成都、天津及南京都紛紛頒佈限跌措施。TVBS北京特派陳韻雯今(7日)於《FOCUS全球焦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北京政府近年加大對房地產業者的監管,避免業者貸款過高,並嚴審貸款金流,此措施除了造成企業金流緊張,也導致房價下滑。而根據大陸官方數據顯示,主要城市當中,房價下跌情況從五月的5城市,增加到10月的52城市,南京與天津紛紛發布限跌措施,成都則是要求銀行業者放寬貸款限制,希望能藉此減緩對城市的衝擊。」 另外,大陸雲南昭通市昭陽區近日發布「關於規範中心城區養犬管理的通告」,該通告指出,特定時間內出門遛狗,須讓狗狗配戴口罩,消息引發熱議。陳韻雯說明「雲南祭出此政策有可能是為了防止疫情再次反彈,除了白天禁止遛狗、犬隻禁止進入部分公共區域等規範外,從凌晨零時至早上六時,外出遛狗須栓繩、並讓狗狗配戴口罩,消息一出就引發部分網友罵聲,批評該政策是『懶政』。」陳韻雯補充「雖然過去有飼主染疫後傳染給寵物的案例,但目前並無證據顯示,動物會發病,或是再傳染給人類。」
    2021/12/07 15:51
  • Omicron肆虐南韓 醫療量能瀕臨崩潰 教會群聚感染成關鍵因素

    Omicron變種病毒短短幾天肆虐全球,不少國家即使當機立斷封鎖國境仍不敵Omicron入侵,南韓在原先確診數就居高不下的狀況下,現在又面臨Omicron肆虐,成為亞洲目前確診Omicron數量最多的國家,南韓官員更表示,Omicron很快將成為南韓境內的「優勢株」。TVBS韓國特約記者楊虔豪今(7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游皓婷線上訪問表示,「Omicron變種病毒是由一對已經完成兩劑疫苗接種,從非洲奈及利亞返國的夫婦傳入南韓的,在確診後因為防疫人員詢問是否有搭上防疫專車回家,結果急忙之下就緊急回答有搭專車,沒有如實說明是由外籍友人開車接送回家,導致這名友人錯過了被匡列隔離,隨後還前往教會參加大型活動,進而造成Omicron變種病毒擴散開來,目前接收到的最新數據顯示,南韓已經有36人感染Omicron,當中還包括同樣參加教會活動的民眾,預計這個多層次且範圍廣的傳染將持續發生。」
    2021/12/07 15:50
  • 美中再戰!美國宣布外交抵制北京冬奧 翁履中:看似激烈但鬥而不破基調沒變

    北京冬奧會將至,世界各國對於是否參加鬧得沸沸揚揚,美國白宮發言人莎琪就在今(7)天宣布,鑑於中國大陸持續在新疆進行種族滅絕與危害人類及其他侵犯人權行為等,美國政府將外交抵制明年在北京舉行的冬季奧運。對此,大陸方面也強硬宣稱,從來沒有邀請過美國官方參與。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7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拜習會雙方劃定了擂台,在擂台上美中競爭本質會越來越強勁,但雙方不會走向新冷戰、開啟真正的戰爭,現在美國要抵制冬季奧運,但是『外交抵制』而不是『全面抵制』,同時,美國外交和政治人物進行很多討論,要抵制冬季奧運到何種程度,才能夠真正的把美國要求大陸在人權議題上做出改善的意圖強調出來,歷史上美國前總統卡特有過全面抵制莫斯科奧運的情形,當時抵制的結果就是讓蘇聯跟共產陣營更加緊密的結合在一起、更加團結,覺得西方民主國家都是霸權、威權心態,不願意看到共產勢力的崛起、其他國家變得更好,所以若這次美國一樣全面抵制冬季奧運,可能會讓中國大陸、俄羅斯或者是其他非民主國家走得更近一些,導致相關周邊效應,如經濟上面現實的企業損失、運動員的損失等,故理性來看美中衝突看似很激烈,但鬥而不破的基調還是沒有改變。」
    2021/12/07 15:48
  • 樹木固碳救地球!碳權交易達減碳目標 「種樹生碳權」創造三贏局面

    氣候變遷造成全球天災不斷,減碳、要達到碳中和也成為各國頭痛卻一定要做到的目標,在全球高度重視氣候變遷和節能減碳的趨勢中,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系柳婉郁教授,就正在推動「種樹生碳權」的觀念。今(6)日《FOCUS午間新聞》邀請到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系柳婉郁教授,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幫我們更深入了解「種樹生碳權」,柳婉郁表示,「推動『種樹生碳權』有三大好處,第一、台灣企業可以把減碳資金留在台灣森林,讓企業達到碳中和,第二、種樹的農民可以獲得碳權收入,增加種樹的誘因,第三、讓台灣的環境變得更好,此舉是個能達到三贏局面的辦法,因為自從COP26結束後,世界各國的企業紛紛訂定出自己的碳中和目標,例如Facebook、Google跟Apple等都喊出自己的目標,更要求供應鏈的每家企業都必須遵循,做到碳中和,導致各大企業正面臨減碳壓力,除了要自行減碳外,也開始購買森林碳權。」
    2021/12/06 15:21
  • 發補助金、振興計畫!日政府砸重金盼改善經濟

    日本今(6日)召開臨時國會,審議內容包含疫情經濟對策在內的追加預算案,除了日前決定發放現金給家中有18歲以下子女的家庭,東京當局也計畫投入數兆日圓,資助受疫情打擊的商家。TVBS日本特約記者施勗皓今(6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沈瑾暘線上訪問表示「11月底拍板的2021預算追加案,總金額高達36兆日圓,為史上最高,政府主要是希望能藉此改善經濟現況,而這次追加案中,防疫政策占比超過一半,多用於補助金及明年旅遊振興計畫。此外,其中逾7千億的預算與半導體有關,『台積電投資案』也列在當中,政府預計補助台積電約4千億日圓,相當於台積電一半投資額。」 另外,根據日媒報導,執政黨自民黨有意在「預算編制大綱」中提及台灣議題,施勗皓說明「自民黨認為台灣周遭軍事活動越來越活耀,再加上大陸動作頻頻,因而擬將台灣議題納入國防保障,而近日不論是美日領袖峰會或是日本防衛白皮書,皆提及台海議題,可見台灣在日本國防地位的重要性。」
    2021/12/06 15:18
  • 捍衛全球領導地位!陸重整稀土資產 盼掌握訂價權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大陸將重整稀土資產,合併「中國五礦集團公司」、「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及「贛州稀土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中國稀土集團」,最快將於這個月在江西省成立,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稀土集團。TVBS北京特派陳韻雯今(6日)於《FOCUS全球焦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在美中科技戰中,『稀土』為一大關鍵資源,中國大陸雖是全球最大稀土生產、出口國,但礙於國內集團多、各自為政,導致時常削價外銷,無法掌握相對訂價權,大陸官方此做法就是為了避免內鬨,並看好此關鍵戰略資源所帶來的政治影響力。」 另外,中國大陸網路上流傳一份國美控股集團的「員工處罰通報」,文件中詳細記錄該公司「摸魚」員工的姓名、單位及動向,消息一出,引發網友熱烈討論。陳韻雯說明「該文件記錄了員工如何使用公共資源做私人事情,包括聽音樂、玩遊戲、網購等等,導致11名員工遭懲罰。而根據人力資源調查顯示,有超過七成受訪者認為上班摸魚『在所難免』,多半民眾表示『上班壓力過大』,且『適當放鬆有利於加班』,不過上班摸魚到底該不該受懲罰?陸媒則認為『應懲罰,但懲罰力道與監管範圍須適當。』」
    2021/12/06 15:03
  • 美韓防長會議!聲明首度提及台海局勢 翁履中:美盼在兩國間取得戰略主導權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和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1日分別抵達南韓首爾,就美韓軍事聯盟的未來,以及如何應對來自北韓的威脅,展開會商,會後美韓兩位防長的聯合聲明中,首次提及台灣和台海緊張情勢,更強調印太地區是美國國防部最關注的區域,展現美國在印太地區牽制大陸的意志。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3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美韓兩國防長的高層國安會議,凸顯美國在印太戰略上著墨很多,希望能夠繼續取得在美韓之間的戰略主導權,但儘管美韓是盟友,盟友間各國的國家利益還是不同,韓國期待美國可以幫助朝鮮半島的和平穩定,而美國期待可以利用在韓駐軍的機會,在美中之間的競爭有所助力,可是南韓總統文在寅之前提出終戰協議並不符合美國利益,因為如果南北韓進行終戰協議,駐韓美軍的存在就會變成檯面上的討論議題,駐韓美軍最後會變成可能要減少甚至是撤離,對美國的國家利益或印太戰略部署並非好事。」
    2021/12/03 15:25
  • 紐西蘭最新防疫政策「交通燈制度」 依疫情嚴重、接種率 分成紅、橙、綠區

    紐西蘭自今(3)日起,將實施全新的防疫生活模式,並允許最大城市奧克蘭解除長達90天的封城管制,同時,紐西蘭政府也會根據國內疫情和疫苗接種率,把地區分成紅、橙、綠區(措施名為「交通燈制度」,Traffic light system),紅區的防疫限制最多,而綠區的防疫限制最少。今(3)日《FOCUS午間新聞》邀請到紐西蘭奧克蘭市議員楊宗澤,接受主持人吳安琪線上訪問表示,「『交通燈制度』是種保護框架,在紐西蘭鎖國封城的情況下,不管是誰都受到很大影響,所以為了『避免再次封城』,採取了交通燈制度,此舉還能避免紐西蘭國內的醫療系統不勝負荷,並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點。此外,紐西蘭曾經因為零社區確診成為國際疫情的模範生,但疫情失控後,紐西蘭政府在封城期間鼓勵民眾注射疫苗,也對企業等提供相當補助,導致目前最大城市奧克蘭的第一劑覆蓋率高達94.3%、兩劑完整接種率更是達90%,民眾對於解封的反應都蠻正面的。」
    2021/12/03 15:22
  • 大陸兩大網路巨頭和解!微信、淘寶事隔近八年終於「互聯互通」

    在北京政府反壟斷政策下,網路巨頭騰訊及阿里巴巴和解,民眾終於能夠透過微信打開淘寶的網頁連結。而在科技競爭激烈的情況下,騰訊集團為了挽留人才,董事會決議給予2.57萬員工「獎勵股份」,相當於一人可獲得約1萬美元。TVBS北京特派陳韻雯今(3日)於《FOCUS全球焦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這是微信與淘寶互相遮蔽近八年後,終於實現『互聯互通』,民眾現在能夠透過微信,直接點選淘寶網頁連結,不過若想從淘寶分享連結至微信,仍會要求使用者複製一串『火星文』才可使用。」陳韻雯補充「阿里巴巴旗下部分外送平台及生鮮超市,目前也申請開通微信支付,不再只能使用支付寶。」 另外,根據陸媒報導,福建於11月30日舉行「大面積停電事件應急演練」,儘管當地稱是為了模擬「超強颱風」加上「外部破壞」恐導致的停電風險,但此舉也引發外界聯想是否與近日台海緊張局勢有關。陳韻雯說明「此演練包含一系列完整應對措施,雖然港媒認為『颱風』僅是藉口,實質上是為了應對台海衝突,不過福建官方已出面否定,並強調此演練為例行公事,且不只福建一地舉辦。」
    2021/12/03 14:54
  • 國防授權法案難過 共軍實力將領先美?翁履中:政黨內鬥導致實力無法100%發揮

    根據南華早報最新報導,美國總統拜登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自視訊會晤後,美中雙方就一直保持聯繫,討論雙方軍事高層會面事宜,而這場會議預計在明年1月初舉行,相關對話形式和細節則尚未敲定,但現在拜登政府卻面臨內政大難題,美國國會可能無法通過2022年的《國防授權法案》,這點也間接影響美軍財政危機。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2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游皓婷線上訪問表示:「美國國內政黨對立的情況趨之嚴重,而《國防授權法案》長期以來都是關鍵指標,可以從中得知共和、民主兩黨是否有在國防政策上達成共識,若《國防授權法案》快速過關,就可以延續政策,確保下一年度的國防政策能獲得國會授權,但如今美中關係緊張之餘,不管是美軍方或政治人物都因為大陸解放軍在近年的建軍計畫快速成長而備感壓力,所以參議院近日表決將停止《國防授權法案》辯論程序,直接進入法案審議,參議院認為《國防授權法案》內文還需要兩黨更多協商,但相對的這個做法會讓過關時間延宕更久,不過實際上國會撥款法案、國防授權法案是否會通過,都跟美國國防部和行政部門繼續運作沒有太大關係,比起《國防授權法案》更重要的是美國國防部預算是否能在《國會撥款法案》中通過,目前《國會撥款法案》仍卡在共和、民主兩黨的對決中。」
    2021/12/02 14:50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