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胰臟癌年輕人唐治平小虎隊胰臟癌原因微博統一獅冠軍優惠文化幣領取金智媛
  • 搜尋:

    魚類 結果共505筆

  • 海南新時尚 魚療溫泉美容SPA

    帶您到海南三亞享受相當罕見的「魚療溫泉」,這裡生長著一種魚類,不但不怕溫泉的高溫,還可以幫你去角質活化肌膚,到底是什麼樣的新時尚?帶您到海南的田園溫泉一探究竟。
    2004/09/17 11:38
  • 【這夏FUN輕鬆】大型魚兒脾氣大 要搬家? 門都沒有

    對有數百種海洋生物的屏東海生館來說,要搬運館內的魚類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因為有些魚種的特殊性,在搬運過程一個不小心就很容易死亡,像是ㄚ髻鮫、印尼國寶魚蘇眉,以及館方人員最怕的燕魟,加上牠們個性凶悍,被館方人員列為是最難搬運的魚種。
    2004/09/11 10:18
  • 【一步一腳印】六年級的螢光魚 台灣人的驕傲

    每個員工穿著白袍倒不是為了裝派頭,底下是牛仔褲加球鞋,全球第一個基因魚塚原庫在台北縣的五股,引領著全球基因轉殖魚類研究,令人驚訝的是這裡只有不到10位員工。
    2004/09/05 20:08
  • 魚市場發現霍亂菌 銷毀大批海鮮

    香港衛生單位在一個海鮮批發市場發現霍亂弧菌,由於擔心魚類遭到感染,相關單位緊急將1600公斤的海鮮銷毀。
    2004/08/24 15:39
  • 【這夏FUN輕鬆】魚要盤點! 數魚撿魚工程大

    擁有數以萬計海洋魚類的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每個月都要進行一次大盤點,所謂盤點顧名思義就是清查數量,不過有趣的是水族缸裡面的魚這麼多,又都長得一樣,要怎麼點,可是一門大學問。
    2004/08/22 07:55
  • 【這夏FUN輕鬆】鰻鯰俗名沙毛 毒性排行第三

    海洋生物無奇不有,自古台灣沿海居民就流傳著這麼一句話,叫做「一魟二虎,三沙毛」(請用台語唸),這是三種海洋中毒性最強的毒魚,也是最令漁民們頭痛的魚類,究竟是哪三毒,帶您一快去看一看。
    2004/08/20 07:31
  • 玩真心話大冒險  賀軍翔尷尬喊出「我是處男!」

    TVBS-G《愛情合約》開出紅盤,讓總經理李濤相當開心,答應當劇中的演員到南部宣傳時,能夠到墾丁好好地放鬆一下,而女主角林依晨看到Energy開心地與鯨、鯊共舞,羨慕不已,所以提出要到海生館一遊的要求,因此這兩天(7/17、7/18)和賀軍翔、林逸宏、賴智煒等四人跑到屏東一邊辦簽名會,一邊和海底動物遊玩。眾人不但餵食了世界上最大魚類的鯨鯊,水性極佳的林依晨和賀軍翔還如願騎在小白鯨身上,就像卡通「海王子」一樣,讓兩人笑到合不攏嘴,常不小心把小白鯨所噴出的水喝進肚。因為白鯨來自寒冷的俄羅斯,所以水池的溫度必須保持在16度左右,因此把身高180的猛男賀小美凍得皮皮銼,而嬌小的林依晨卻一點感覺也沒有,正當眾人納悶時,她只好小聲地說:「因為我胖,脂肪厚,不怕冷!」
    2004/07/19 15:31
  • 【這夏FUN輕鬆】鯨鯊嘉嘉受歡迎 紀念商品也搶手

    今年暑假海洋生物博物館的動物明星鯨鯊嘉嘉受到許多大朋友小朋友的喜愛,許多民眾都特地到海生館一睹海洋最大魚類的真面目,因為鯨鯊受歡迎,也使得鯨鯊的週邊紀念商品也紅不讓,大發利市。
    2004/07/16 08:09
  • 【這夏FUN輕鬆】海生館細細花園鰻 像水草漂啊漂

    國立海洋生博物館除了可愛的小白鯨跟鯨鯊之外,還有許多奇特有趣的魚類,如果您沒有仔細看,很有可能就會忽略這些海洋嬌客,現在透過TVBS的鏡頭,帶您來看看這些奇特的海洋生物。
    2004/07/11 08:07
  • 世界最小魚長0.7公分 壽命60天

    澳洲博物館的科學家,日前發現了全世界最小、最輕的魚,這種魚類長大之後平均只有0.7公分長,重量只有1毫克,必須要1百萬尾才能湊足1公斤,研究人員表示,他們打算將這種超級迷你魚申報為全世界最袖珍的脊椎動物。
    2004/07/08 09:49
  • 高屏溪水難退 魚塭潰堤上億泡湯

    七二風災,高屏溪水位暴漲,讓下游的魚塭全部潰堤,漁民們辛苦養殖的魚類全部付諸流水,初步估計損失超過上億元。
    2004/07/07 18:02
  • 【這夏FUN輕鬆】鯨鯊 海中體積最龐大的魚類

    台灣第一隻人工飼養的鯨鯊嘉嘉,從花蓮運到屏東的海洋生物博物館,已經存活了將近3個月的時間,這個成功的經驗也讓台灣繼日本之後,成為世界第2個成功飼養鯨鯊的國家,鯨鯊不僅是最大的鯊魚,也是海中體積最大的魚類,今天的「這夏放輕鬆特別報導」就要帶您一塊來認識鯨鯊嘉嘉。
    2004/06/26 07:45
  • 【這夏FUN輕鬆】屏東海生館 擁有全世界最大珊瑚館

    位在屏東車城的海洋生物博物館是東南亞最大的海洋生物館,這裡展示著台灣週遭海域的各式各樣的魚類以及海洋生物,是許多民眾到南台灣特別是墾丁必定造訪旅遊景點,今天的這夏放輕鬆特別報導,我們就帶您一遊海生館。
    2004/06/25 07:50
  • 香港海鷗形菌病患 每天拉肚30次

    香港醫學專家最近研究發現,包括鯇魚、鯪魚等淡水魚類,帶有一種可導致腸胃炎的新細菌,這種名叫「香港海鷗」的細菌,主要是在淡水魚肉中出現,將近有600名患者出現上吐下瀉的情形,幸好暫時沒有人死亡,如果您最近去香港要特別小心。
    2004/06/13 12:06
  • 【一步一腳印】大自然的奇蹟 坪林護魚故事

    台北縣坪林的茶園裡,這2年有個故事讓居民津津樂道,倒不是茶葉賺錢,而是大夥兒共同完成一件事,故事要從開茶莊的大鬍子村長王成意說起。 村長要帶我們看他們如何把粗窟村的金瓜寮溪,像變魔術一樣變回3、40年前的模樣「有成群魚蝦在溪裡力爭上游」,這樣的說法令人半信半疑,直到村長指給我們看第一個點,從橋上往下看,清澈溪水中,那亮晶晶的不就是魚嗎?!鳥等著吃魚不就是最自然的生態現象嗎?!這樣的畫面可以在車子開過的路邊輕輕鬆鬆就看得到,不過村長說繼續走還有更清楚的呢!一路上村長好幾次要我們停下來看各種生物。記者:「對對,喔!那隻很大。」村長:「看這麼大的很少,很少看到這麼大隻的,正常比較小。」 是一隻曬太陽的甲魚,像這樣的小驚喜,沿著金瓜寮溪處處可見,而村長跟河川巡守隊員們還專程帶我們看一處大驚喜,這裡的魚顯然愛吃麵包,多到不像一條溪,反而像池塘,不過池塘就不會有這種驚喜的看魚樂趣了。村長:「你看那大尾的又來了,在那裡,兩尾喔,這剛好是一對啦,變一對啦!」記者:「喔,怎麼越來越多啦!」村長:「看了會爽喔,很多。」 金瓜寮溪本來魚群豐富,只是太多人來電魚、釣魚,讓溪裡的魚越來越少,一年多前全村終於受不了,展開封溪護魚行動,不讓外地人來抓魚,而自己人更要以身作則。方鈞銓:「這裡都是我的『菜園』。」記者:「以前你都在這裡抓魚喔!」村長:「這裡是他的冰箱菜園啦,有客人都帶他來這裡抓魚。」方鈞銓:「對啊,他想吃魚就往這裡灑下去就拉上來就好了。」 方先生就住在溪邊,以前抓魚可方便了,但現在全村講好不抓就不抓。方鈞銓:「護魚以後就沒有再抓了,所以你要控制自己,不要把這裡當冰箱,當然啦,現在有客人來要求要吃什麼魚,我說不用我帶你們來看,比吃的還爽快。」 從此所有來粗窟村的客人多了一項認識魚類的活動。王成意:「紅貓仔叫做溪哥,紅貓仔也是溪哥喔,溪哥公的一種公的,一種母的,它有兩種還有竹竿頭,竹竿頭也有一種名詞,這裡有很多種,還有一之香,所以這裡面是很多種不同的魚,很多,這就是一之香,還有苦花,還有香魚,這有很多種。」 這麼多的魚,我們的攝影鏡頭乾脆從溪水中看個究竟,大大小小的魚就在眼前游來游去,當地村民說大自然的繁殖力驚人,以前小魚來不及長大就被抓光光,才封溪1年多,恢復自然生息,魚群就回來了。記者:「喔,這裡的魚那麼多,用腳踩都踩得到。」村長:「用腳就…用腳就可以踩到了。」 據說,要不是前一天剛好下大雨,水量多了些,這裡要摸魚其實很容易呢!這樣的場景令人聯想到赫赫有名的阿里山達娜伊谷溪,當地山美社區原住民恢復(魚固)魚的故事,聞名全省也傳到粗窟村民的耳裡,5、60戶人家特地包遊覽車到嘉義取經,看人家怎麼做到的。方鈞銓:「我們看到他們那裡成果,他們實施的成果是很好,可是我們想說,以我們天時地利的話,我們這邊的環境比他們還…,如果要實施起來成果一定會比他們更好,所以說我們回來一下子馬上就開始實施計畫,就開始在做了。」
    2004/06/12 23:00
  • 致癌毒素超標準 曾文活魚也遭殃?

    成大學者的調查報告發現,台灣容量最大的曾文水庫,微囊綠藻毒素含量超過標準2倍多,具致癌危機。事實上,曾文水庫不只提供嘉南地區飲用水,還包括灌溉用水、工業用水,甚至還拿來養魚,盛產的魚類是海產店的最愛,毒素含量過高的消息傳出後,讓業者憂心忡忡。
    2004/06/03 19:04
  • 高身鯝魚回家 誤闖灌溉水道

    台東池上新武呂溪出現了上萬隻的保育魚類「高身$u39901;魚」,每年這時候「高身$u39901;魚」都會溯溪迴游產卵,但是卻跳到了灌溉溝渠,使得這些保育魚類面臨死亡的威脅。
    2004/05/31 14:56
  • 吃珊瑚魚中雪卡毒 多自澳洲進口

    香港陸續傳出民眾食用東、西星斑等珊瑚魚類中毒,令人擔心國內是否也會發生類似問題?國立海洋大學教授表示,香港的珊瑚魚類大多是從澳洲進口的野生品種,而國內大部分是養殖魚,體積小,不會累積這種雪卡毒素,請民眾放心。
    2004/03/31 12:37
  • 30人吃深海珊瑚魚中雪卡毒

    如果你最近要到香港,而又準備要吃海鮮的話,就要特別注意以下TVBS來自香港的報導。香港衛生署連續接獲有30人吃過西星斑和東星斑兩種石斑魚而中毒,香港衛生單位表示,這類魚體中含有一種叫「雪卡病毒」,因此緊急呼籲民眾最近最好不要吃超過2斤以上的深海珊瑚魚類。
    2004/03/30 12:03
  • 遭魟魚刺傷 男子劇痛地上打滾

    軟骨魚類「魟魚」因為在水裡像飄落的花瓣相當漂亮,受到許多魚迷喜好,不過一位男子剛買回魟魚要放到水族缸裡,不小心被尾刺刺到,因為魟魚魚刺具有神經毒性,男子痛到在地上打滾,送醫後治療三天才出院。
    2004/03/02 19:09
  • 稀有長江魚「中華鱘」 撞漁船擱淺

    中華鱘是世界稀有的保育魚類,目前只有大陸長江有大約五百條左右,不過在湖南卻發生一條中華鱘意外撞上捕撈漁船的事件,讓當地民眾又驚又喜。
    2003/12/18 15:42
  • 長鰭鮪魚罐頭含水銀量高 孕婦不適

    魚類是很營養的食物,幾乎是人人都知道的事,尤其許多懷孕婦女都常以魚類作為補充營養的天然食品,不過在環境日益污染的今天,有一些魚含有水銀,不太適合孕婦食用,最近美國食品及藥物管制局還對鮪魚罐頭發出了孕婦不適的建議。
    2003/12/12 20:08
  • 深海魚皮膚 成功研發新一代膠員蛋白

    Made in Taiwan的東西又多了一種,由台灣動物科學研究院研發成功的奈米膠原蛋白,即將上市,而且它是從深海魚類皮膚萃取,和市面上從牛腱萃取的膠原蛋白不同,不會有人畜疾病傳染的疑慮。
    2003/11/18 15:04
  • 大陸民眾潛入保護區盜捕 港府抓人

    香港鄰近大陸的米浦溼地自然保護區,最近因偷渡客非法獵捕保育魚類轉賣大陸或台灣,破壞當地生態,港府大傷腦筋出面圍捕,過程彷彿電影情節。
    2003/07/15 11:40
  • 【台灣拼起來】復育蓋斑鬥魚 夫婦義工不落人後

    蓋斑鬥魚過去在台灣一般的水潭裡到處可見,不過現在幾乎絕跡,被列為珍貴稀有保育類動物。在台中縣新社鄉,有一對開設汽車修配廠的夫婦,以個人的力量成功復育了許多蓋斑鬥魚,台灣拼起來系列報導,帶您去了解他們的故事。 蓋斑鬥魚灰綠的身軀,交錯著淺紅條紋,拖著長長尾鰭悠游水中,相當美麗,現在蓋斑鬥魚被列為珍貴稀有保育類動物,但是過去在台灣野外的池塘裡到處可見。 跟著詹前松來到台中縣新社鄉的食水嵙溪流域,偏僻不起眼的溝渠裡,還找得到這種台灣本土的蓋斑鬥魚嗎?生態義工詹前松:「這邊就有了,有沒有看到?兩尾,不過是小尾的,大尾的躲起來了。」 這是幼魚,旁邊還有蓋斑鬥魚的泡巢,尋尋覓覓,終於發現還有一隻成魚存活著。生態義工詹前松:「這種魚(蓋斑鬥魚)會啄其他魚的眼睛,所以魚池裡有的話就撈掉。」詹前松小時候在這裡以畚箕一撈,就是滿滿的蓋斑鬥魚,如今卻幾乎絕跡,現在經營汽車修配廠的他和老婆就在後院,夫婦同心,人工復育這種幾乎滅絕的美麗本土魚類。 生態義工黃玉甘:「這個是我們讓牠們交配產卵的時候,種魚一對的放這裡,這個是我們已經在養,就是牠成為小魚的時候,再把牠移植過去。」生態義工詹前松:「這隻是公的,在照顧牠的卵。」蓋斑鬥魚是由公魚負起孵化和守護魚卵的重責大任,如果不隔開母魚,小魚會被吃光。 四年前從一對種魚開始,兩夫婦四處請教專家,無怨無悔的投入,成功復育好幾千隻蓋斑鬥魚,並且贈送魚苗給小學,向下扎根。生態義工詹前松:「這些東西以後就是在河川裡面,我們都看得到,那是我們最大的夢想,不只我看得到,每一個人都看得到。」 留住種子就有希望,兩夫婦的堅持,讓蓋斑鬥魚美麗的身影不至於從台灣絕跡。
    2003/07/09 06:53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