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群創食腦蟲統一發票民調蝴蝶刺青台中張學雷招牌工作運高雄
  • 搜尋:

    防止 結果共3,581筆

  • 穩股市穩消費 學者:央行12月升息半碼機率高

    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釋出鴿派訊號,強化市場對聯準會12月升息2碼的預期,外界關注台灣央行12月是否繼續升息,中研院及中經院學者今天發表看法,認為從防止資金外流、穩住內需動能等考量,央行12月升息半碼(0.125個百分點)較妥適。
    2022/12/01 21:27
  • 一片花海!江澤民揚州舊居外民眾自發悼念

    96歲的大陸前領導人江澤民去世,官方訃告鋪天蓋地發送,各個政府機關也降半旗致哀,但官方依照毛澤東時代立下的規矩,葬禮謝絕外賓,因此,包括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俄羅斯總統普欽等,都透過唁電致哀。當前大陸各地反封控的白紙運動尚未完全平息,大批民眾在江澤民揚州舊居外自發獻花致意,當局對這個情況並不樂見,相關影片只能在網路上小規模流傳;不少影片網站更把「江澤民」甚至「長輩」等詞設為禁搜詞,防止民眾藉悼念聚集,甚至演變成另一場六四民運。
    2022/12/01 19:54
  • 核武擴張!美報告:解放軍2035年核彈數擴增3倍

    隨著中國大陸的經濟實力快速攀升,解放軍的軍事野心也持續擴張!美國國防部周二發表「中國軍力報告」,揭露共軍在過去兩年把核彈頭數量快速提升到400枚,預估13年後的2035年,解放軍核彈頭數量將比現在多出近三倍,達1500枚。對中方核武擴張,美國公開示警,表示將威脅地區安全。美方近期就與印度共同選在中印爭議邊界附近,展開聯合演習,針對與反制意味十足。除了美國之外,盟友英國與加拿大,也都增加對中國的防備,不但要改變應對中國態度,更要修法,在維護國家安全的前提下,防止關鍵產業遭中方介入。
    2022/11/30 20:01
  • 「白紙革命」秋後算帳! 上海警地鐵驗手機揪「翻牆者」

    為了壓制「白紙革命」示威,北京跟上海都派出大批警力站哨,防止民眾抗議。不過現在傳出,上海警察在地鐵,逐一搜查民眾手機,檢查是否有安裝VPN,要揪出安裝翻牆軟體,把示威畫面外流的人,CNN記者認為,大陸民怨如茶壺裡的風暴,隨時可能再爆發。
    2022/11/30 17:41
  • 中國15城反封控示威 「白紙運動」擴散到香港

    中國大陸近日爆發的反嚴格防疫「白紙運動」,包括北京、上海在內,至少15座城市都出現示威,這波浪潮,連防疫限制比較寬鬆的香港都受感染,周一晚間,大批民眾聚集在香港最熱鬧的中環地鐵站外,高舉白紙示威,香港中文大學學生也舉辦追悼會。然而,在中國大陸境內,為了防止示威再現,上海與北京當局,藉由拉鐵板封堵、或出動大批警力,阻止群眾聚集,民眾被迫再度回到大規模核酸檢測的清零防疫道路。外界普遍認為,想透過抗爭改變中國,可見的未來恐難出現。
    2022/11/29 20:00
  • 奧地利鐵路罷工 8000班次列車癱瘓 波及鄰國

    美國的「網路星期一」促銷剛結束,預計能衝上116億美元的紀錄新高,而這波感恩節買氣能否延續到年底,鐵路工會和鐵路公司,能不能在12月9日取得共識,成為關鍵;美國總統拜登已經親自參與協商,並要求國會緊急介入,以防止一場鐵路大罷工爆發。不只美國,身為歐洲鐵路樞紐的奧地利,已經有一場警告意味濃厚的鐵路罷工在周一上演,許多遊客到了車站才發現無車可搭,影響擴及德國、瑞士等鄰國。
    2022/11/29 19:59
  • 欲哭無淚!車尾貼「特斯拉請超車」 MG6下秒遭撞恐報廢

    有些車主會在愛車尾門、行李廂蓋或者是車後保險桿上貼一些能彰顯個性的貼紙,像是家庭成員、車主俱樂部、Baby in Car…等等。也不乏一些充滿惡搞趣味的玩笑內容,比如今天這位主角,來自中國大陸MG品牌的MG6車主,就在他的車後保險桿貼了「為了防止煞車失靈導致追尾,請尊貴的特斯拉車主超車先行,」這樣的內容。所有人都知道這是玩笑話,但車主估計怎麼樣也沒想到,自己搞不好有點預言能力。
    2022/11/29 11:45
  • 日本今晚世界盃首戰!大阪警增派警力 防梨泰院意外重演

    日本隊在2022卡達世界盃足球賽首戰今晚登場,日本大阪南區往年也會聚集不少年輕人隔海加油,有鑑於韓國日前發生梨泰院意外,大阪府警方特地增派警力防止類似情況發生。
    2022/11/23 15:47
  • 防民眾逃國外躲徵兵 傳普欽明年將同時宣布動員、戒嚴令

    俄羅斯總統普欽傳出有可能會在明年頒布新的大規模動員令,派出更多軍隊到烏克蘭作戰,並實施戒嚴令,防止過去在徵召令上路後,許多俄羅斯民眾經邊境逃往鄰國喬治亞的事件重演。
    2022/11/20 14:10
  • 台灣入列!Netflix新功能助摧毀「寄生帳號」一次看懂

    Netflix近來致力於打擊共享「寄生帳號」,效果似乎也顯而易見,在今年第3季度增加了241萬用戶,使得用戶成長回歸到「正成長」,Netflix預估擊退共享帳號的行動仍然會繼續,日前Netflix官方也推出了一個「防止共用」的新功能,台灣也被列入其中。
    2022/11/18 21:36
  • 氣候談判陷僵局 UN秘書長籲停止相互指責

    為期兩周的COP27氣候峰會,將在18日正式結束,談判代表們將挑燈夜戰,希望在有爭議的損失與損害問題上妥協,防止談判破裂。
    2022/11/18 14:16
  • 冬天血糖易失控!糖尿病患者「5招自保」 曬太陽好處多

    冬天更要小心血糖起伏!醫師提醒,冬季是糖尿病病情加重和發生併發症比例較多的季節,因此糖友冬天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尤其注意足部和身體保暖、注意個人衛生預防感染、防止過度飲食、隨時監測血糖。老年人更要多曬太陽,才能平安過冬。
    2022/11/16 14:39
  • 你有碳帳戶嗎? 用綠電碳權抵銷碳足跡成新商機

    你也有碳帳戶嗎?為了防止氣候繼續惡化,各國訂定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目標,台灣未來也要開徵碳稅,碳交易將會越來越重要,台北大學和超商合作,推出負碳超商,將商品的碳足跡用碳權來抵銷,所剩下的餘額就能成為自己的碳資產。
    2022/11/15 23:17
  • 法籲中施壓終止烏戰 習近平盼尊重彼此核心利益

    法國總統府艾里賽宮(Elysee)表示,馬克洪總統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天一致認為,緩和俄烏戰爭迫在眉睫,並再次確定,雙方立場是要防止這場戰事動用核武。
    2022/11/15 21:53
  • 一年沒吃肉!子瑜親曝「每天洗冷水澡」 背後原因惹心疼

    為了在螢光幕前有最好的呈現,光鮮亮麗的明星背後,究竟付出了多少努力?日前,TWICE成員子瑜透露了為防止頭髮褪色的日常,瞬間意外掀起網路熱議。
    2022/11/15 20:48
  • 美將對台通報拜習會情況 陸:堅決反對

    拜登和習近平14日傍晚將在印尼峇里島會面,這是拜登上台後兩人首次面對面談話,預計會談到台海穩定等重要議題,白宮顧問表示會後將向台灣報告會議結果,對此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痛批,美方行為性質十分惡劣。TVBS北京特派陳相如今(14日)於《FOCUS國際話題》中,接受主持人譚伊倫線上訪問表示「這次美國總統拜登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峇里島的會晤,兩人各有盤算。《路透社》引述美國資深官員說法說明,拜登希望控制和大陸逐漸惡化的關係,並表達對台海危機、侵犯人權、北韓議題與俄烏戰爭等議題的關切。拜登認為替美中關係創造立足點至關重要,可以確保限制雙方在競爭範圍的道路上存在規則,他還會設下一道防止美中關係惡化的防線。拜習會後雙方不發表聯合聲明,美國對此次會晤期待不高,預期不會達成任何具體協議。」
    2022/11/14 17:10
  • 新北民調懸殊!憂投票率低拖累藍營小雞 侯友宜不敢躺著選

    新北市長侯友宜開始請假拚選舉了,第一站就來到綠營鐵票倉蘆洲,向市民端出市政成績單。雖然藍綠在新北市的民調相當懸殊,但顯然侯友宜並不敢躺著選,因為2014年前市長朱立倫儘管民調狂勝對手游錫堃,但最後得票數卻只小贏2萬多票慘勝,為了防止自己重蹈覆轍,侯友宜近期固守票倉的動作積極,學者解讀,假設侯友宜能大贏林佳龍超過30萬票、甚至40萬票,未來若想更上層樓才能更有底氣。
    2022/11/10 22:14
  • 防人為破損!故宮將「改箱為櫃」 智慧數位化庫房管理

    故宮文物「清 乾隆 青花花卉盤」今年5月因人為疏失,導致文物從工作台掉下並破碎。故宮9月起透過桌子加裝邊框、設置空箱暫存區等方式,防止人為疏失再發生。
    2022/11/07 20:18
  • 赫爾松展開激戰!西方盟友軍援意見分歧

    隨著俄羅斯軍隊節節敗退,烏克蘭軍隊持續朝俄佔領區邁進,赫爾松將是雙方重點的爭奪目標,而先前赫爾松已大規模撤離居民,讓外界擔心俄羅斯是否要藉由炸毀卡科夫卡大壩,淹沒附近地區,對此基輔否認,但赫爾松的當地官員表示,為了防止人道災難,將繼續擴大平民疏散區域。中正大學歷史系教授郭靜云今(4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彭惠筠線上訪問表示,「赫爾松是這次烏俄戰爭中受影響最大的地區,因為當地政府腐敗,開打第一天就離開城市,讓俄軍進入,隨後當地民眾就遭遇慘況,舉例來說,當地民眾沒辦法購買民生用品、糧食,因為無法用烏克蘭幣,而要取得俄羅斯幣又不容易,如果要獲得俄羅斯幣,就必須過戶籍成為俄羅斯人,此外還要被入侵的俄軍折騰,故許多當地民眾連夜逃離,不管用甚麼方法就是要盡快離開。」郭靜云補充「近期烏軍收復的區域裡可見被俄軍破壞嚴重且幾乎沒有半個人,所以烏克蘭盡其所能的恢復當地電源、交通,讓當地民眾能繼續生活,至於炸卡科夫卡大壩還有待觀察。」
    2022/11/04 14:42
  • 美期中選舉倒數計時 拜登、川普最後衝刺

    美國總統拜登為了防止民主黨在期中選舉落敗,3日奮力做最後一搏,展開為期3天的造勢行程。
    2022/11/04 12:19
  • 拜登展開期中選舉最後造勢 為民主黨奮力一搏

    美國總統拜登為了防止民主黨在期中選舉落敗,今天奮力做最後一搏,他認為這是美國民主的成敗時刻,而共和黨人則在通貨膨脹和移民等問題上抨擊白宮。
    2022/11/04 10:10
  • 台灣站在「防止威權擴張」前線 吳釗燮:決心捍衛民主

    外交部長吳釗燮今天在「奧斯陸自由論壇」表示,台灣站在防止威權擴張的前線,面對來自惡意鄰居日益增長的恐嚇,台灣已採取具體措施來增強防禦能力,有決心捍衛民主。
    2022/11/03 19:27
  • 血淚教訓!29年前蘭桂坊踩踏奪21命  港繃緊神經迎萬聖節

    南韓梨泰院踩踏事故中,至少有26名死者為外國人,其中包含四名中國公民。對中國大陸與香港民眾來說,踩踏事故並不陌生,包括8年前在上海外灘發生的跨年夜踩踏事件,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傷;以及29年前在香港蘭桂坊,同樣也是跨年夜的踩踏事件,奪走21條人命,63人受傷。中港雙方都記取教訓,在大型活動中加強警力疏導,防止過度聚集。例如這兩天香港蘭桂坊慶祝萬聖節的同時,港警也加強人流管控,甚至舉牌提醒民眾,避免在窄巷中聚集;而中方官媒則推出影片,教導孩童在遭遇踩踏時的自保姿勢。
    2022/10/31 19:53
  • 梨泰院效應澀谷警方壓力大 年輕人也超抖:該回家了

    南韓首爾知名商圈梨泰院發生嚴重踩踏事故,造成154人身亡、149人重傷,其中有26名外籍人士罹難,歡樂的萬聖節活動卻成了悲劇慘案,令全球震驚不已。同樣也是燈紅酒綠的時髦商圈東京澀谷也在近日湧入大批年輕人狂歡萬聖節,有此次梨泰院踩踏案案作為前車之鑑,日本警方可說是忙得焦頭爛額,絲毫不敢大意,徹底落實交通管制、防止跌倒等措施,也有許多民眾一瞧見人流開始聚集,便決定離開現場:「人數增加了,我有點害怕,所以我想是時候回家了。」
    2022/10/31 13:02
  • 記取梨泰院踩踏教訓!日警在萬聖夜前強化東京警戒

    受韓國梨泰院踩踏意外影響,日本警視廳在萬聖夜正式登場的10月31日前,已在10月29日強化東京澀谷警戒,透過呼籲民眾勿為拍照站在路上不動等作法,徹底採取防止群眾跌倒對策。
    2022/10/30 21:49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