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認屍直腸癌四期貓王政治判斷力餐飲集團倒閉動力火車微博唐治平直腸癌統一獅
  • 搜尋:

    關節 結果共1,026筆

  • 狂嗑海鮮、喝啤酒、高普林食物不忌口 醫警告:這「疾病」找上門

    現代人飲食總是喜歡喝點酒來助興,再點大魚大肉,真的要小心痛風發作。其實痛風急性發作的民眾,大都會痛到跑醫院急診,就是因為疼痛不已,也會導致無法好好走路,而痛風主要原因醫師指出,關節內有尿酸結晶沉澱,引起的免疫發炎反應。
    2021/03/04 23:04
  • 陸年輕人瘋養BJD娃娃 燒錢比養真娃兇

    大陸年輕人近來掀起「養娃潮」,但養的不是真的小孩,而是名為BJD的手工娃娃。BJD娃娃全身上下的關節都能動,民眾可以幫他換衣服,換配件,還能化妝,但價格不便宜,45公分高的BJD平均要價台幣1萬3千元。當年明星李晨送給女友范冰冰的求婚禮物,就是約合台幣860萬的訂製款BJD娃娃。
    2021/03/02 11:11
  • 英退役游泳女將領嘸養老金 慘淪街友窮到窩「墓地」

    昔日風光卻淪為街友!英國一名退役游泳女國手飽受關節炎困擾,但因退休制度改革無法領取養老金,流落街頭,4年來甚至只能睡在墓地旁,所幸熱心民眾聽聞後,籌募善款給予幫助,讓她暫時脫離流浪生活。
    2021/02/28 22:19
  • 輕忽「骨質疏鬆症」 不注意「這件事」影響長期存活率!

    您有骨質疏鬆症嗎?現代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有骨鬆的問題,往往都是因為受傷了或是健康檢查後才發現,關鍵就在於骨折出現疼痛的狀況,會讓許多人痛到馬上就醫,若骨折部位在脊椎會造成背痛和駝背,髖部骨折嚴重會導致行走困難,北榮骨科部主治醫師周伯鑫接受TVBS專訪,親自示範中老年人可以藉由低強度運動,增加骨質密度。
    2021/02/19 23:09
  • 走路總是外八? 3種行走姿勢嚴重影響膝蓋壽命

    雙腿是人類的第2顆心臟,而膝蓋健康更會影響生活品質!「膝蓋疼痛」讓我們能及早察覺身體的異常變化,也是促使我們要好好休養、接受檢查與治療的重要訊號。醫學博士、日本骨科醫學會認可的骨科專門醫師磐田振一郎就提醒,走路的習慣也會大大影響膝蓋的壽命!
    2021/02/14 13:09
  • 老人摔斷髖骨「致死率50%」 醫3方法降風險

    跌倒長期出現在65歲以上老人事故死亡原因排行榜上,醫生提醒長輩跌倒風險高,且恐怖的是跌倒後導致的後遺症,或是內心陰影,若跌倒造成髖部骨折,致死率更可能高達50%,不能不小心。
    2021/02/09 23:37
  • 控推拿師意圖不軌! 母女喝「青草茶」癱軟

    台中一名21歲女子,下巴得了顳顎關節炎,跟媽媽到南投找民俗治療,但這位男推拿師,在第三次治療時,要求母女2人都要喝自製青草茶,兩人喝下之後,開始感到頭暈癱軟,嚇得趕緊叫救護車,並報警處理,懷疑推拿師意圖不軌。
    2021/02/09 13:23
  • 深夜「骨頭疼痛」要命、又固定同一部位 這個「瘤」找上門!

    隨著年紀增長,每個人身體健康多多少少都會有點變化,因此平常都要重視養生與維持運動習慣,往往日常生活當中,可能一個疼痛感很多人不以為意,但真的要特別注意如果骨頭經常在半夜疼痛,又都是在同一個部位,醫師指出很有可能是骨肉瘤。
    2021/02/05 23:07
  • 走路、跑步、上下樓梯 引起膝蓋疼痛忽略這兩件事要開刀!

    膝蓋疼痛不再只是老年人會發生,就連年輕人或中年人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關鍵在於如果經常搬重物、或是過度使用膝蓋,會使膝蓋出現疼痛不舒服感覺,甚至會影響心情和生活,主要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內側關節軟骨,長期磨損導致痠痛,未來恐怕要置換人工關節!
    2021/02/02 23:09
  • 注意!手指關節、手腕痛 若延誤就醫骨頭被侵蝕

    什麼樣的疼痛,讓很多病友深受所苦,其中有一個最讓人痛到受不了的就是「類風溼性關節炎」,這個痛會讓人感到滿絕望的,不論是白天或是晚上甚至是睡覺時,手指關節或手腕會出現不舒適症狀,醫師指出「類風溼性關節炎」,未來容易罹患骨質疏鬆,甚至得到心血管疾病與癌症機會也比一般人高。
    2021/02/01 23:18
  • 準備好了嗎?AI機器人「能跳舞.打掃.助防疫」

    我們正進入與AI智慧機器人共存的時代,尤其在新冠疫情之下,人們經常需要在家防疫、減少群聚,曾推出仿真機器人蘇菲亞(Sophia)的香港漢森機器人,就打算將這款經典機器人量產,用於居家照顧,未來更不排除用在戰場照護上;中國大陸是AI智能生活的先驅之一,像是火鍋店出餐、快遞都由機器人代勞,美國連鎖超市近期也開始試驗智能推車,由新創公司研發,讓顧客把商品放進車內,快速結帳打包帶走,更號稱成本只有對手亞馬遜智能超市的1%!說到仿真機器人,就不能不提美國波士頓動力公司,旗下的亞特拉斯系列,近日一段熱舞影片,靈活的關節,讓不少人為之驚艷!
    2021/01/27 19:52
  • 外送員「衝單」爬樓梯 膝關節發炎案增多

    彰化有骨科醫師發現,最近的求診患者中,有不少40歲到50歲間的「中年外送員」,膝關節發炎,醫師問診才知道,原來他們為了衝單數,不想浪費時間等電梯,常走樓梯送餐,結果加重膝蓋負擔,也引發退化性關節炎。
    2021/01/26 14:43
  • 天冷!全身痠痛 這個疾病和姿勢不良脫不了關係

    最近一波一波寒流,雖然氣溫有點回升,但還是感覺冷冷的,尤其對於有慢性關節病友來說,像是膝關節炎、髖關節炎,這類族群都要特別注意,當氣溫驟降後,天冷會感到身體比較痠痛,也有人因為長期坐姿不良,其實會使痠痛的情況更嚴重!
    2021/01/18 23:10
  • 日本現新變種病毒!異於英國 關西將進入緊急狀態

    新冠疫情不斷升溫的日本,上週針對首都圈的東京、埼玉、千葉、神奈川,第二次宣布進入緊急狀態,現在最新傳出,關西的大阪、京都和兵庫,最快也將在13號進入緊急狀態。不過跟去年四月第一次宣布緊急狀態相比,日本人似乎也有些麻痺了,以東京車站周邊為例,週日(10日)人潮比上個月減少40%,但卻是去年緊急狀態時的2.3倍;東京銀座和新宿歌舞伎町也有2.7倍;澀谷更高達3.1倍。而就在這個時候,日本又出現了新變種病毒,跟英國和南非的不同,是在4名從巴西抵達日本的旅客身上發現,目前日本正在調查它的傳染力和疫苗對它是否有效。
    2021/01/11 19:53
  • 注意!天冷吃火鍋不忌口 「尿酸」超標 可怕疾病找上門!

    最近氣溫驟降,冷到讓很多人受不了,當然最應景就是吃火鍋,但要注意火鍋湯頭含有高普林,再加上許多人愛吃動物內臟等,醫師提醒要小心痛風,別讓尿酸超標,而痛風不只會使關節疼痛,也會讓關節出現變形,一旦止痛藥服過量,導致腎功能變差,也有可能會面臨洗腎!
    2021/01/08 22:55
  • 這種不可逆的「痛」找上你!經常反覆發作 和平共處一輩子!

    您是否會經常出現背痛?其實多數有「發炎性背痛」病友都會感覺下背部和臀部附近,會出現疼痛與僵硬。其實像這種發炎性背痛的原因是身體出現了慢性發炎反應,導致脊椎發生病變,像是出現「僵直性脊椎炎」、「乾癬性關節炎」、「發炎性腸道疾病」等,醫師提醒面對反覆發作的疾病,要做好長期抗戰心理準備。
    2020/12/30 23:06
  • 斷兩拇指非殘 中年男申請鑑定「少斷一指」

    請殘障鑑定,因為兩手各斷一指,且保留了掌指關節,不符合申請標準,他說,三度申請沒過,醫師說,少斷了一指。
    2020/12/24 16:59
  • 今年首例境外移入萊姆病 美籍男居檢發病確診

    疾管署今天公布,國內出現今年首例境外移入萊姆病確定病例,為30多歲美國籍男性,在居家檢疫時關節痛、倦怠、全身痠痛,採檢武漢肺炎和萊姆病,確診萊姆病。
    2020/12/22 16:09
  • 關節退化「補鈣就對」? 醫:硬骨、軟骨補品不一樣

    在復健科門診中,經常聽到民眾會有這樣的疑惑:「請問醫師,我身體有一些疼痛問題,該吃鈣片還是吃胺基葡萄糖?」復健科醫師侯鐘堡表示,事實上,這兩種補的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
    2020/12/18 15:50
  • 不要大力按脖子! 1招「伸展運動」預防落枕

    一早醒來覺得脖子卡卡的,頭部甚至歪向一邊,肩頸僵硬疼痛,十分難受,以上症狀就是俗稱的「落枕」,正確學名為「急性頸椎關節周圍炎」。
    2020/12/16 22:12
  • 兒嫌貴嗆「老人不怕痛」拒買止痛藥 7旬父開刀躺床忍淚

    俗話說「生兒方知父母恩」,不過此句話在看盡人生百態的麻醉科醫師邱豑慶眼中卻覺得分外沉重,他分享案例指出,曾有一名70歲阿公須開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家屬需要自費藥物止痛,沒想到阿公的兒子不但拒絕,更當著老父的面說「貴死了,老人不怕痛!」令醫師感到相當心酸,最後默默替病人加自費止痛藥且不收錢。
    2020/12/14 22:16
  • 咬蘋果突下巴脫臼 女「嘴開開喊救命」嚇壞嬤

    「落下巴」或是「下巴脫臼」在醫學上的正式名稱為「顳顎關節脫臼」。民眾普遍說的「下巴」在醫學稱之下顎骨,是我們人體頭部唯一一塊可以活動的骨頭,它藉著兩側耳朵前方的顳顎關節跟頭骨相連結。顳顎關節跟身體的其他關節一樣,可以滑動及轉動,讓下巴可以開合,顳顎關節外側由關節囊包裹,關節腔中富含潤滑液,硬骨之間還墊了一塊軟骨盤,因此能承受來回的滑動摩擦和巨大的咬合力氣,便於我們咀嚼食物或說話。
    2020/12/06 18:30
  • 拜登滑倒受傷!腳踝關節扭到緊急送醫檢查

    預計明年1月入主白宮的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Joe Biden),他的辦公室證實,拜登昨天跟寵物犬玩耍時不慎滑倒扭傷腳踝,今天將接受骨科醫師的檢查。
    2020/11/30 07:23
  • 別以為「乾癬」只是皮膚病 會引起「全身性發炎」這些器官恐嚴重受損!

    皮膚疾病真的不能輕忽,更別把它當成皮膚表面的病灶,根據國際醫學研究指出乾癬除了常見皮膚與關節症狀之外,因為全身性發炎反應影響到全身器官,像是有可能會造成腦心肝腎等疾病,北榮皮膚診斷科主任陳志強提醒,民眾如果發現頭皮、皮膚皺摺處、指甲凹陷出現乾癬,要提高警覺,盡速就醫進一步檢查。
    2020/11/26 23:21
  • 下山別再倒退嚕 牢記「爬山7心法」安全護膝蓋

    60歲許阿姨退休後經常與友人相約爬山,雖然有時爬山後膝蓋內側感到些許疼痛,但她總認為「拿著拐杖顯得老氣」,而不願以登山杖輔助行走,直到膝蓋痛得受不了,到門診檢查,才發現自己已罹患早期退化性膝關節炎,讓她更不敢輕忽保護膝關節的重要性。
    2020/11/20 23:58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