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癌王巴西嘉義美食地震食腦蟲大坑巴南效應南科房仲台獨
  • 搜尋:

    長庚 結果共1,841筆

  • 基隆婦產科群聚9人染疫 包含「6新生兒確診」

    今天(24日)基隆新增301例確診者,另外,市府下午召開記者會時證實,首次有婦產科爆發群聚感染,目前已知6名新生兒確診,其中兩嬰轉送林口長庚醫院。
    2022/04/24 15:49
  • 「專責病房滿載」 輔大醫達9成、林口長庚吃緊

    本土疫情爆發,但目前台灣的醫療量能是否夠,醫勞盟提醒,指揮中心太樂觀,沒看到很多盲點,另外輔大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也說專責病房滿了,目前院滿床率達到9成,但目前疫情高峰未到,若全台會有360萬人確診,中重症人數恐超過1.4萬人,以現有病床數就可能不夠用。
    2022/04/22 19:11
  • 病床不夠先回家? 姊妹確診母控院方冷處理

    桃園一對10多歲姊妹確診,出現嚴重症狀,姊姊還幫妹妹CPR,之後緊急送到聖保祿醫院,院方急救完卻說「病床不夠」,要媽媽先把女兒帶回家,媽媽好傻眼,只好求助議員,但現在院方跟市府都跳出來澄清,妹妹因為高燒確診在醫生評估後有轉中重症跡象,緊急轉林口長庚治療,目前情況穩定,已經到加強版防疫旅館休養,並沒有休克需要CPR狀況,目前桃園專責病床也充足。
    2022/04/22 18:52
  • 桃園小姊妹確診傳出被要求返家 衛生局:該院無兒科重症醫院 

    日前在新北市一名2歲的男童因染疫逝世,引起社會大眾關注,在全台各地有許多地方恐怕缺乏兒童病房,在桃園市有一對年齡分別為13歲和11歲的姐妹花,傳出因為醫院沒有病房而被要求返家,里長向在地議員求助,所幸轉介至林口長庚醫院治療,桃園市衛生局表示,目前兩姊妹在醫院照顧下,健康狀況已經逐漸恢復。對此,聖保祿醫院也澄清表示,當時姊妹在本院緊急救治, 因當時病房已滿, 才聯絡轉至長庚兒科專門治療。
    2022/04/22 13:03
  • 獨/專責病房滿載!「新北」重災區最吃緊 醫曝第一線狀況

    國內疫情持續升溫,確診人數暴增,指揮中心也持續調整、規劃輕重症分流和下轉流程,指揮中心昨公布的醫療資源統計,全台專責和負壓病房空床率仍有63.4%,但新北醫院卻已出現滿載狀況,輔仁大學醫學院副院長王宗倫在臉書提到「專責病房滿載」,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也坦言,現在病房確實很吃緊,強調「輕重症分流」這件事真的非常重要,一定要想辦法做好,防疫旅館、集檢所要開夠。
    2022/04/22 12:36
  • 殯葬蟑螂再現!誆車資被運將識破 反譙三字經、腳踹椅背

    高雄市立殯儀館日前出現一名何姓女子,到處假借廠商的名義,向往生者家屬收款,大賺「死人錢」,沒想到她又被計程車司拍影片控訴,昨(22)日高鐵站向路人誆稱,要去長庚看沒錢坐車,好心人沒直接給現金,而是幫出計程車費,何女一上車馬上改目的地,並要求司機退價差,司機不肯雙方就在車內大起口角。
    2022/04/22 10:44
  • 全天收治確診急重症幼童 桃園3大醫院設夜間窗口

    本土疫情升溫,桃園市今(20)日新增387例確診個案,對於近期家長關心的幼兒急重症情形,市府規劃24小時醫療需求,桃園將分為3大區域,由長庚醫院、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國軍桃園總醫院等3家醫院,擔任夜間專科兒科醫院窗口,提供確診幼童於非上班時間的醫療協助。
    2022/04/20 16:35
  • 家長快看!長庚示警 美5-11歲沒打疫苗住院率高2倍

    今(20)日指揮中心將討論5至11歲兒童疫苗接種事宜,對此,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邱政洵表示,美國、加拿大、歐盟、日本、香港、韓國陸續於去年底、今年初核准5至11歲兒童接種新冠疫苗,且美國5-11歲未打疫苗的小孩,感染Omicron,住院率是打過疫苗的2倍以上,具有高風險如肥胖、慢性肺病、先天性心臟病以及患有神經系統疾病或癲癇症的兒童或家中有免疫缺損的兒童更是要接種新冠肺炎疫苗。
    2022/04/20 13:19
  • 兒童染Omicron 爆「這恐怖症狀」!台現首例醫示警

    台灣近日出現首例新冠肺炎兒童重症病例,新北市一名2歲男童確診後出現發燒、抽搐到昏迷,後續送醫插管治療,昨(17)日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已請台大醫院兒科醫師一起會診,大家都很努力救治。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昨發文指出,「抽搐」恐是兒童感染Omicron後會出現的徵兆,提醒家長們特別注意。
    2022/04/18 08:13
  • 新住民子女多元文化在地創生培育營 5天4夜食宿都免費

    移民署桃園市服務站將在長庚養生文化村舉辦5天4夜食宿免費的「111年新住民子女多元文化在地創生培育營」,課程豐富多元,有地方創生主題互動討論、參訪多元文化特色景點及創意成果發表競賽等等,希望能藉此發揮新住民子女多元文化及創意的優勢。
    2022/04/13 18:57
  • 疫情燒進高醫 900名醫護召回PCR陰性

    本土疫情燒進「高醫」院內,院方緊急召回900名醫護做PCR篩檢,初步結果為陰性,由於確診者曾經到過院內「不同科別」,因此院方還在擴大匡列中。另外,高雄長庚醫院,也有一名醫師,休假後返院確診,目前醫院匡列的人員篩檢為陰性。
    2022/04/13 14:25
  • 高雄長庚醫師胸悶、一驗竟確診 院方全面採檢

    高雄再傳出醫院醫師染疫,據了解,一名長庚醫院的內科醫師,先前放假曾至北、中、南多個縣市,返院上班出現胸悶的症狀,採檢確診新冠肺炎,院方預計於今(13)日上午僅行全面採檢。對此,高雄長庚表示,第一時間已啟動疫調,目前匡列對象採檢結果皆為陰性,整體醫療業務運作不受影響。
    2022/04/13 10:27
  • 桃園再添11學生染疫 1大學1國小1補習班停課

    桃園市再新增11名學生確診COVID-19,桃園市政府教育局今天在網站上公告,受到新增學生確診COVID-19影響,長庚大學、龍山國小及私立芙西爾美語文理短期補習班將停課。
    2022/04/12 18:55
  • 肺結節就是肺癌?醫籲:突變大最危險 早篩檢提升存活率

    肺癌發生率在國人十大癌症中位居第二,不只人數增長,年齡層也出現下降現象?台灣肺癌學會秘書長、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胸腔科柯皓文醫師接受潮健康專訪表示,隨著篩檢肺癌的「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普及,各地醫療機構檢查服務及便利性上升,民眾肺癌篩檢意識也有所抬頭,確實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找出許多早期肺癌病人,尤以第1期病人比例增加最明顯。
    2022/04/11 23:08
  • 未依號誌左轉!廂型車遭猛撞波及9機車1汽車 女駕駛一度昏迷

    今(10)日上午8時許,新北市土城區發生一起嚴重車禍,一名53歲的蕭姓女子,開著俗稱是「麵包車」車款的廂型車,行經中華路一段與日和街口時,疑似沒有按照燈號左轉,結果被綠燈直行的轎車撞上,隨後轎車又失控撞擊路邊停等紅燈的休旅車,及路旁9輛機車,蕭姓女駕駛當場失去意識,救護人員獲報趕抵,緊急將人送往土城長庚醫院救治。
    2022/04/10 12:15
  • 孕婦突大量出血!鳳山2警幫開道 市議會6分鐘殺到長庚

    高雄鳳山一名陳姓孕婦,清明連假期間因搬重物導致大量出血,先生李男著急開車載她奔赴醫院,由於當時正值車流尖峰,行經高雄市議會附近時,李男乾脆向停紅燈的員警求助,2名員警則幫忙鳴笛開道,讓5公里長的路程在6分鐘內趕到,還好打完止血針和安胎藥後,肚中的寶寶順利保住,夫妻倆隔天也特地帶蛋糕到派出所向員警致謝。
    2022/04/07 18:10
  • SARS康復者持久性「免疫記憶」 有助新疫苗研發

    高雄長庚醫院,原本是針對醫護人員施打過疫苗之後,抽血檢驗抗體,卻意外發現,18年前染過SARS的醫護人員,這批康復者接種過第一劑AZ或莫德納之後,對比未感染過SARS,打了兩劑疫苗的受試者,棘蛋白抗體高出8.5倍,這項免疫記憶反應,對未來疫苗研發新方向有幫助。
    2022/04/06 14:13
  • 容易疲勞、頭痛要當心 恐是「骨髓增生性腫瘤」找上門

    經常覺得頭暈、皮膚搔癢,洗完澡後更癢…..這是一般人生活中常見的場景,對於41歲的黃小姐來說,她也不覺得會是什麼大問題。直到體檢報告顯示她的紅血球異常高,轉診到大醫院才知道罹患了「骨髓增生性腫瘤」。若是沒有獲得良好控制,她未來不僅中風、心肌梗塞風險比一般人高,甚至可能進一步發展成血癌!
    2022/03/27 23:05
  • 長庚研究!打2劑AZ「第三針選這牌最強」 抗體升40倍

    林口長庚醫院今(17)日發表國內第一份COVID-19疫苗追加劑接種研究成果,總計招募340位受試者,皆為已施打兩劑AZ疫苗的醫療照護人員,隨機分派接受莫德納(Moderna)全劑量、莫德納半劑量、輝瑞(BNT)或高端疫苗接種為第三劑追加劑,結果發現,每款疫苗都能提升受試者體內抗體,其中以莫德納抗體生成最高,莫德納全量上升47.7倍、半量39.8倍,其次為BNT,而高端的抗體生成最少,為12.7倍,但副作用比例最低。
    2022/03/17 10:07
  • 罹癌隱藏凶手!黴菌日曬也沒用 譚敦慈曝「這樣」最有效

    台灣氣候潮濕,不論是夏季或冬季濕度都不低,相當容易生長黴菌,而物品發霉不單是影響物品外觀,對人體健康也會造成影響,甚至增加罹癌風險。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提醒,日常生活應盡量斷絕黴菌的生長要素,若發霉也應妥善清除,以避免傷害健康。
    2022/03/16 15:57
  • 全球首創!一等親罹2型糖尿病 「這族群」心血管風險增2倍

    國內約有200萬名糖尿病患,為國人十大死因第5位,而第1型糖尿病比例遠低於第2型糖尿病,只有不到1%,但卻不清楚重大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疾病風險因子,而林口長庚新陳代謝科最新研究發現,1型糖尿病患若有一等親屬罹患第2型糖尿病,發病年齡又小於20歲,發生重大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風險將比沒有一等親屬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第1型糖尿病患增加2.61倍。
    2022/03/12 10:59
  • 國泰金控:俄債違約機會低 否則未來難國際籌資

    俄烏戰火延燒,外界關注後續對市場影響。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表示,除非整個戰爭惡化到不可收拾,不然俄羅斯公債違約機率低,畢竟如果違約,意味未來俄羅斯將很難在國際金融市場籌資。
    2022/03/05 13:18
  • 很多人最怕的心血管疾病 透過「它」可預測示警猝死風險

    AI醫療是全球趨勢,林口長庚將心電圖影像透過AI模型分析,可以預測和示警心血管疾病猝死的風險;另外台北榮總設有AI腦腫瘤診斷系統,大幅縮短判讀影像時間,只要30秒到1分鐘,AI可以幫助醫生搶時間救命,也能幫助醫療人力短缺的問題。
    2022/02/28 17:48
  • 巴戈胰臟癌病逝!醫曝4地雷:「這些」過量風險高10倍

    資深藝人巴戈在16日因胰臟癌擴散病逝於台北長庚醫院,事實上,依據衛福部2019年統計顯示,台灣每一年約有2500位國民因胰臟癌而過世,更讓胰臟癌一舉超越胃癌,成為國人10大癌症死因中的第7名。
    2022/02/25 14:11
  • 淚送巴戈現場曝光! 他最愛的白花油當告別式回禮 

    「三金傳奇」巴戈本月16日因胰臟癌病逝於台北長庚醫院,享壽68歲。今(25)為他的告別式,巴戈生前喜愛熱鬧,不少演藝圈的好友都前往送他,他生前服務的「優質生命協會」秘書長紀寶如稍早即於現場裡外奔波忙碌,神情相當不捨,告別式特地準備巴戈生前最愛的白花油當作喪禮回禮。另外,家屬也正討論他的長眠地。
    2022/02/25 13:57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