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PTSD大愛劇演唱會呼麻孫鵬南投埔里情勒離婚孫安佐爭議大愛電視
  • 搜尋:

    遙遠 結果共438筆

  • 狂!過年他「用跑的」回老家 跑117公里花17小時

    農曆新年是許多人返鄉過年團聚的時刻,不少在異地打拚的遊子,都會利用這段時間回去和家人團圓;不過有些人家鄉遙遠,往往得搭飛機或火車的大眾運輸工具返鄉。但最近在大陸有一名男子,他選擇用「跑步」回家,一共跑了117.43公里、耗費將近17小時才到家,不少網友都直呼「太狂了!」
    2019/02/04 22:20
  • 綠營世代對話談改革 陳其邁:我們離人民太遙遠

    民進黨青壯世代今天在「世代對話談改革」活動中,檢討選舉大敗原因,前立委陳其邁說,「我們離人民真的太遙遠」;民進黨主席補選候選人卓榮泰強調,「在務實中改革,在平穩中進步」。
    2018/12/29 20:24
  • 錦鯉王458萬標出 賣家花10萬請保鑣武裝護送

    大陸日前一隻「三段紅白」錦鯉王在網路上1元起標,最後由張姓男子以人民幣100萬8千元標下,相當於台幣458萬多元。由於運送路途太過遙遠,加上物品貴重,賣家特別花了2萬多元人民幣,相當於台幣10萬元請專業保鑣,4人共車開了千多公里,才把魚送到買家手上。
    2018/12/12 17:49
  • 營業額1年半港幣300萬 香港15餐車中只兩輛

    香港推出15輛美食餐車,去年2月正式上路的時候,幾乎每部車都出現排隊人龍。現在一年半過去了,都回本了嗎?官方統計數字顯示,15部車當中只有2部,累計營業額超過300萬港幣,多達6部車,不到2百萬,距離回本還很遙遠。不少業者反映,被指定可以營業的場地,根本沒有人潮。 而且港府又限定,必須是官方主辦的公益活動餐車才能進駐擺攤。諸多限制下,造成部分餐車出現經營困難。
    2018/11/28 19:56
  • 岡山造勢旁遊覽車軍團壓境 民眾:動員?

    陳其邁昨日(18日)在高雄岡山舉辦造勢晚會,就有當地民眾目擊拍下滿滿的遊覽車河就停在場外道路邊,而且民眾還細數,差不多有150輛,認為是民進黨從外縣市動員來的,陳其邁競選團隊回應是正常不過的,不過因為同一時間湧入百輛遊覽車停在路邊,就有不少民眾抱怨交通不順暢,回家的路因為塞車變得遙遠。
    2018/11/19 13:44
  • 語言多達842種! 巴紐通用語甚至含台語字彙

    太平洋島國巴布亞紐幾內亞共有841種現存語言和一種多彩多姿的通用混合語,後者甚至包含遙遠的台語字彙,使得巴紐無疑是全球語言最多元的國家。
    2018/11/16 11:30
  • 最遙遠的距離! 柯文哲、丁守中同場零互動

    台北市長柯文哲4日晚上出席台北市醫師公會活動,國民黨台北市長候選人丁守中也出席同場活動。柯丁兩人整場活動完全零交集,就連柯文哲在台上致詞,丁守中也沒往台上看,互動降到冰點。
    2018/11/04 23:33
  • 「不想走完不啟程」 奉獻偏鄉看診20年

    醫療奉獻獎精神科醫師葉寶專,今年60歲,20多年前他到雲林看診,發現不少精神科病患路途遙遠就醫困難。他想,患者來醫院難,為何我們不能去?於是行動診間下鄉看診。還有患者會對著他唱歌仔戲抒發心情。他說路不走完不啟程,要做就要堅持做到最後,也是他對患者著承諾。
    2018/10/23 08:57
  • 與死神搶時間!通往醫院唯一道路被塞死 南迴居民無奈

    南迴公路全長118公里,卻沒有一間「有病床」的醫院,許多當地居民遇到重大疾病要送醫時,僅能靠著救護車與死神搶時間,但外地就醫路途遙遠,許多患者來不及到醫院就過世了;一名程姓網友日前在臉書上分享一段影片,台東大武鄉通往醫院的唯一道路大塞車,救護車被困在車陣中無法移動,這一幕讓不少網友相當感慨。
    2018/10/21 13:30
  • 3大原因影響 中高齡勞工8成5有「職場焦慮」

    主計總處調查顯示受僱員工平均年齡首度突破40歲。yes123求職網調查45歲以上的受訪者,有85.3%感到「職場焦慮」,主因為年齡增長、薪資太低及退休金目標遙遠等。
    2018/10/16 12:03
  • 南迴偏鄉《來不及墓園》 老父哭求下輩子別生在這

    「這裡的聲音很小,請幫忙分享出去!」南迴公路全長118公里,卻沒有一間「有病床」的醫院,導致許多當地居民遭遇重大疾病時,因到外地就醫的路途遙遠,來不急送醫而葬送性命。長期關注偏鄉醫療資源的知名導演楊力州,就在臉書分享《來不及墓園》的自製影片,影片內容相當令人動容;他同時也感嘆南迴醫院推動多年卻無法設立,表達住在南迴的居民繳同樣的健保費,卻無法享有相同資源的不公。
    2018/09/28 10:29
  • 西非茅利塔尼亞 體驗3千公尺最長貨運列車

    西非國家茅利塔尼亞,或許對許多人來說,是個遙遠而陌生的國度,但是它卻是世界知名的漁產大國,是歐洲漁貨的提供者。此外,茅利塔尼亞也是非洲第二大礦產出口國,擁有世界上最長、長度為3千公尺的貨運列車,負責把礦產穿越撒哈拉沙漠,運送到700公里以外的大西洋港口;而且政府還開放免費搭乘,所以可以看到民眾途中攔車,把羊群和貨物趕上火車,形成特殊有趣的景象。因此吸引不少攝影師和旅行家,前往體驗這段18小時的旅程。不過搭這趟便車相當辛苦,除了一路顛頗,還得忍耐沙漠中白天50度,夜晚降到零度的劇烈溫差變化。
    2018/09/14 19:54
  • 批蔡英文勘災「距離感遙遠」 韓國瑜:不如不要來!

    連日豪雨重創南台灣,總統蔡英文日前搭乘國軍雲豹裝甲車勘災,遭災民嗆聲也引發社會負面觀感,國民黨高雄市長參選人韓國瑜表示,高級長官、國家領導階層來到基層一定要「苦民所苦」,若讓大家距離感遙遠「不如不要來」,否則讓災民更難受,他同時建議政府恢復農業「95機制」照顧農民。
    2018/08/27 09:02
  • 動彈不得!回家路遙遠 雙北車潮塞爆

    北北基今天宣布4點後停班停課,急著返家的民眾擠爆市中心道路,不論是自己開車還是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全都被卡在路中間動彈不得,就算綠燈,車還是動不了,想回家放颱風假可真不容易。
    2018/07/10 19:26
  • 努力促成蔡習會 陳明通:見了面總是好說話

    陸委會主任委員陳明通今天說,陸委會一直努力促成「蔡習會」,雙方應不設前提坐下來談,「見了面總是好說話,總比你在遙遠的天邊胡思亂想,沒有現實感,會有一些誤判」。
    2018/07/02 10:41
  • 總統繞路避抗議! 嚴格人車管制惹民怨

    知道總統要出席軍校畢業典禮,陳抗團體一早就位,卻被隔在遙遠的管制區外,總統車隊還刻意繞路迴避陳抗區,而大範圍的交管也引發民怨。
    2018/06/29 14:14
  • 12碼球成敗 左右足球員的天堂與地獄

    世界盃足球賽踢到現在,已經出現23個12碼罰球,打破歷史紀錄。12碼球看似簡單,但當今兩大球王C羅和梅西都出現12碼失敗的狀況。事實上12碼球,除了考驗技術也考驗運氣,對足球員來說,這是球場上最遙遠的距離!
    2018/06/28 23:04
  • 極地難逃汙染 南極貝類腸道驚見塑膠纖維

    本週五是世界海洋日,科學家發現遙遠的南極海域也已經受到汙染,當地捕撈上來的貝類腸道系統裡有非常微小的塑膠和人造纖維,另外南極磷蝦也因為人類捕撈瞬間大量消失。
    2018/06/07 23:02
  • 舌尖上的蒙古國!石頭烤全羊 蒙古奶茶

    跑向蒙古國系列,今天要來品嚐蒙古美食,以羊肉、牛肉為主食,像是手扒羊、石頭烤全羊,沒有額外的調味,吃的是食材原味;特殊口味的蒙古奶茶,也是必須體驗的當地美食。由於語言不通加上路途遙遠,到蒙古國旅遊,一般還是以旅行團為主,8天團費大約要台幣6萬元。
    2018/06/06 18:29
  • 陳明通:盼兩岸如兩韓 對等坐下來談

    陸委會主委陳明通下午表示,希望兩岸能像南北韓一樣對等、不涉政治前提坐下來談,面對面溝通才有現實感,才會產生務實的政策。在遙遠的天邊胡思亂想,恐怕不會想出好的結果。
    2018/05/09 17:07
  • 賴清德允諾2025非核家園 他嗆:恢復空氣品質我下跪

    行政院長賴清德今(4日)到立法院專案報告能源政策時,重申有信心2020年紅害一定可以減半,2025年空汙總排放量也會降低,並保證即使深澳電廠順利發電,在北部或台灣都不會造成空汙。對此,資深媒體人唐湘龍痛批「政治人物從來都不負責任」,指賴清德刻意把許諾目標放在遙遠的未來暫時不碰,他更嗆出如果空氣品質能回到2015年的水準,願意向賴清德下跪道歉。
    2018/05/04 23:02
  • 淚「很愛台灣但回不去了」 西進美麗哀愁

    大陸搶人大戰激烈,台灣可能在這波浪頭中借力使力嗎?很多年輕人感嘆,越到對岸越久,回家的路越遙遠,有人一度講到哽咽落淚,感慨也很想念台灣,但一切已經回不去了,為什麼回不去,我們跟隨資深記者林上筠和攝影張鎮安,來看看她們的故事。
    2018/04/29 17:00
  • 立委憂台股爆下市潮 顧立雄想對策

    民進黨立委郭正亮擔憂今年恐成上市櫃公司「下市元年」。金管會主委顧立雄說,「問問跟做之間,還有非常遙遠的距離」,但他也強調,會研究是否需要修改證交法,提高下市門檻。
    2018/04/11 16:38
  • 科技不一樣之駭客和你想得不一樣

    火紅的數位議題–物聯網 (IoT)不再只是距離遙遠的科技名詞,科技下的數位生活型態已勢不可當地在各處萌芽。除了智慧交通、科技醫療或是監控家中安全等,皆可藉由遠端的數位操作將設置緊密結合,成功壓縮了時間成本與地域上的限制。然而,在這便利且高度連結的線上線下生活網中,個人資料隨著數位浪潮的流動,資安問題也開始一一浮現。人類到底應該如何去面對下一波的IoT浪潮?又該如何找出科技背後的問題呢? TVBS網路新聞中心推出全新節目「科技不一樣」,隨科技主播路怡珍與專家的腳步,讓您在數位生活中搶得先機。4月10日中午十二點半,將為您打開對物聯網未來發展新視野。敬請鎖定TVBS新聞APP、TVBS官網。
    2018/04/09 18:07
  • 最遙遠恆星現蹤! 半個宇宙外閃耀

    科學家觀測到迄今最遙遠的恆星,是坐落在半個宇宙外的藍超巨星,以古希臘神話人物伊卡洛斯(Icarus)的名字命名。
    2018/04/03 12:43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