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群創統一發票中獎號碼狄鶯氣象署李青青車禍身亡郵票與舒芙蕾中山路台積電千元今天天氣張學雷
  • 搜尋:

    農村 結果共832筆

  • 遭蒙面盗捆綁套頭 腦麻男撞床呼救

    台南市鹽水區一座三合院,傳出綁人劫財案!兩名蒙面搶匪闖入,綑綁54歲的腦性麻痺被害人,在房間裡大肆搜刮,得手2萬多元後逃逸,被害人雙手雙腳被綁在床上不停掙扎,猛烈撞擊發出聲響才被發現,僻靜農村傳出綁人劫財案,讓居民十分心驚!
    2011/11/03 12:35
  • 湖南留守女童 抱弟弟上課感動網友

    大陸不少農村地區,爸媽外出打工,孩子只能留在鄉下,一年才見一次面,有網友就拍下了這樣的照片;一名小學二年級的小女孩,瘦小的手臂,卻抱著弟弟哄他睡覺,因為爺爺、奶奶雖然也在家,但一次得照顧8個孫子,所以小女孩必須帶著弟弟,一起上課。
    2011/10/24 12:42
  • 1噸重「金牛」坐鎮 華西村:非炫富

    江蘇的華西村,被稱為是大陸最富有的農村,過去因為他徹底施行社會主義而致富,經常上媒體,不過最近卻是被批評「太過炫富」而受到關注。今年華西村為了慶祝建村50年,由村民集資超過130億台幣,興建了一棟黃金酒店,號稱大陸第8高樓,不過由於大廳內一頭用1公噸純金打造的金牛太過奢華,遭外界批評是財大氣粗。
    2011/10/11 19:27
  • 柚子達人!農村採果樂 創意「柚」料理

    柚子酸酸甜甜的滋味,入菜相當清爽,台北八里山區有座農村柚子果園,小朋友可以體驗農村採果樂,採完黃金柚子,可享用創意柚子料理,包括限量柚香嫩雞、柚根什錦、養生鍋,老闆手工製作淡淡清香的柚子起士蛋糕,採果甜點結合商機、被稱為柚子達人。
    2011/10/02 19:17
  • 義歌劇、腹語樣樣行 陸農民登台爆紅

    中國大陸這幾年風靡各式各樣的選秀節目,接著我們要看的是大陸央視所選出來的歌唱冠軍,他姓劉,來自山東的農村,外貌相當純樸,還頂著一個鍋蓋頭,但只要一開口,全場可以說是如癡如醉,因為他不只能演唱義大利文的歌劇,還有大陸各地民謠,甚至是用腹語術來唱京劇,樣樣都難不倒他,到底他的魅力在哪?一起看聽聽看!
    2011/09/27 22:35
  • 陸偏遠小學教師 無私照顧殘疾童

    中國大陸幅員廣大,很多偏遠地區的孩子,想要讀書認字,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主要出在資源不夠,沒有錢蓋好的校舍,也留不住願意待在鄉下的師資;雖說如此,但還是有少部分老師,願意付出青春歲月,守在偏遠的農村山村,一待2、30年,希望讓貧困的孩子們有學可上,跟著鏡頭,來看一段段的感人故事。
    2011/09/23 22:40
  • 【FUN暑假一日遊】新港農村遊!挖番薯餵牛 老車站懷舊

    【FUN暑假一日遊】,今天我們要帶你到嘉義新港鄉,當地媽祖廟盛行,許多人都去朝聖,不過其實在媽祖廟旁邊,也有一個沒有圍牆的大農村,農村範圍超過3個社區,全都是當地民眾自行打造,遊客可以在田園中坐著懷舊老巴士看老車站,甚至還可以到田中挖番薯餵牛,小女生也能跟著老師傅做版畫,TVBS記者李佳欣和趙立,透過鏡頭帶你到嘉義新港鄉體驗農村生活。
    2011/07/26 09:51
  • 「吳揆五度說X的」! 農民教授不舒服

    行政院長吳敦義發言又引發爭議,昨天他接見台灣農村陣線代表時,根據與會教授轉述,院長不滿農民週六將夜宿凱道,溝通時「5度」說出不雅字眼,他們感到不太舒服;今天吳敦義趕緊滅火說,這是親切的「鄉土發語辭」,他以後會小心注意。
    2011/07/14 11:51
  • 誰憐留守兒!父母不在 7雞3貓伴身旁

    中國大陸每年約有1.2億農村人口,到沿海大城市打工,形成約有5800萬名小孩,留在老家跟爺爺奶奶住,這些孩子被稱為「留守兒童」;而在河南嵩縣就有這樣一個案例,一名10歲少女,父母親在外打工,自己一個人住在老家,生活起居都是自己照料,唯一陪伴她的,就是家裡養的7隻雞跟3隻貓。
    2011/07/07 22:33
  • 「童話故事加街舞」 稻草男舞技驚人

    大陸選秀節目,一位是年僅19歲的農村少年,另一位是65歲的老奶奶,不同年齡,卻同樣有著精湛過人的舞藝。
    2011/07/04 22:36
  • 西拉雅風景區 夏季系列活動開跑

    暑假到了,西拉雅國家風景區推出一系列的夏日親子行程,有玉井的採芒果農村樂,還有關子嶺賞蝶和新化灌蟋蟀等等,要讓孩子體驗不同的鄉村風情。
    2011/07/02 21:37
  • 罕見病例「面具娃娃」 漫長醫療路

    你能想像有人的臉孔,就像戴了面具,沒有喜怒哀樂,也無法作出任何表情嗎,在大陸山西的一個農村,就有這樣的一個罕見病例,不到兩歲的小男孩,被稱作「面具娃娃」,事實上,由於大陸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偏偏很多像「面具娃娃」的罕見病患,都是農村的孩子,有的甚至一出生就被遺棄,無法得到妥善的治療。
    2011/06/17 22:42
  • 【中國進行式】魔術經濟奇蹟  小地方 一起賺上億

    趙庄鄉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農村,從明朝開始,當地民眾在農閒之餘,都會外出,靠著變把戲賺錢,流傳到今天,當地的俗諺說,上到九十九,下到剛會走,談起玩魔術,人人會兩手,變魔術,在當地形成產業化,不但有人全家大小經營表演團,全中國巡迴演出,還有魔術師,在村子裡蓋魔術學校,教學生,連賣道具戲服,全方位經營。
    2011/06/16 22:22
  • 徒步走340公里 男童廣州擦鞋籌藥費

    大陸廣州的農村裡,有一名13歲男孩因為母親患了腦腫瘤,男孩一心想治好母親的重病,居然花了1個多月的時間,徒步走了340公里,足足是台北到高雄距離,到廣州的大馬路旁,替人擦鞋賺錢。
    2011/06/12 12:57
  • 高壓電脫落燒車 民眾等24天索賠無門

    現代化的都市,很多水電管路已經地下化,但在農村,高壓電線桿幾乎整排佇立在家門口,雲林就有一戶人家這麼倒楣,門口的高壓電線桿脫落,燒掉了自家門口的樹,甚至連車子都燒成廢鐵,被害人相當不滿,向台電索賠,但從事發當日,過了整整24天,台電卻沒有出面解決,還找地方人士向屋主施壓,要求索賠金額不要太高,目前台電已經同意舉行協調會,屋主希望能夠討回公道。
    2011/05/10 19:33
  • 河南農村致富秘訣 逾半村民玩魔術

    大陸河南省有一個小農村,叫周營村,這個村只有1千多名居民,但是其中一半的人,都會表演魔術,淳樸的農村村民,靠著變魔術,由貧轉富。
    2011/04/21 22:21
  • 【中國進行式】活的「白玉」翻動新經濟 咬定不放

    中國大陸貧富差距很大,農村和城市幾乎是兩個世界,但這幾年,特別是在沿海一帶的農村,因為養殖或是栽種高經濟價值作物致富的例子不少,也造就了不少「農民企業家」的新富階層,接下來這則報導,我們要帶您到浙江嘉興,一個只有五萬人口的小鄉鎮,卻有超過一千二百戶人家,在養殖「蝸牛」,平均每一戶農民的年收入,可以有50萬台幣,這個數字是其他大陸地區農村的百倍,請記者錢怡君,高志宏帶我們到現場。 ◎農村富賈 靠「活白玉」蝸牛 發達記 清晨六點多,這裡已經開始忙碌了起來,從小發財車上,一箱一箱卸下來的,是活生生的蝸牛,牠們背上的殼,還帶著新鮮的泥土,白色觸角也不斷左右探索,這種肉色潔白的食用蝸牛,只有中國大陸有,全名叫做「中華白玉蝸牛」。 TVBS記者錢怡君:「這�是全中國大陸,最大的蝸牛養殖基地,你可以看到所有從農家,送過來的蝸牛在這裡,被清洗分類,然後會送到中國大陸各個角落去,有超過七成的中國大陸蝸牛,是從這裡銷出去的。」 ◎活蝸牛比山高!可比招財貓 終脫貧 堆得像小山一樣高的蝸牛,先用水柱沖刷,歐巴桑們再依照蝸牛的大小分類秤重。記者:「這樣多重啊?」蝸牛養殖戶:「262,一箱就有80多斤。」記者:「今年蝸牛少對不對?」蝸牛養殖戶:「對。」記者:「價格呢?」蝸牛養殖戶:「價格高,像今天這個蝸牛就要10塊6毛一斤。」 老闆娘手腳俐落,指揮工人清洗搬運,一箱約莫40公斤重的帶殼蝸牛,產地收購價4千多塊台幣,打包裝箱,產地新鮮直送,到各地的水產市場去之後,這價格還要翻倍。 ◎在想不到的地方 致富 蝸牛1箱四千 只要付得起一客接近千元台幣的價格,不到24小時,遠在北京的饕客就能,優雅的坐在高級餐廳裡,看著鐵板燒師傅,表演這道「浙江嘉興」產地直送的「鐵板蝸牛」料理。大陸民眾:「有點嫩嫩的滑滑的,而且咬上去還有嚼勁。」 ◎拚大陸市場 小處著眼 蝸牛1客千元 過去只有在法國餐廳裡,看得到的「蝸牛大餐」,是曾經在法國留過學的鄧小平,大力推薦過的美味,只是過去中國人,對蝸牛的接受度不高,但如今在業者的刻意養殖推動下,蝸牛也慢慢的爬上了,尋常百姓的餐桌上,幕後大功臣是他,人稱「蝸牛大王」,44歲的農民企業家沈福民。蝸牛大王沈福民:「我們這邊是中國的蝸牛之鄉!」 ◎遠溯鄧小平捧場 留法盛讚蝸牛美味 這裡原本只是一個種植水稻油菜的普通農村,因為養殖蝸牛,農民們迅速累積財富,沿途都是新蓋好的兩層樓豪華農舍,這邊的農民養蝸牛,一年的平均收入大約是40到50萬台幣,這個數字已經是,大陸普通農村家庭收入的一百倍以上。記者:「奧運會那年08年賣得怎樣?」蝸牛大王沈福民:「蠻好的。」 ◎蝸牛變珍饈 嗅覺靈敏 沿海搶先養 2008年北京奧運,蝸牛的需求量大增,這家人扣掉成本足足賺了60萬人民幣,將近台幣300萬。蝸牛大王沈福民:「你噴上面的水柱會掉下來,不要光噴下面的上面沒噴到,下面過一下就可以。」 ◎放眼處處2層樓 蝸牛帶來百倍收入 沈福民旗下有一千二百多家蝸牛戶,他定期辦培訓班,指導農民養殖的方式,養蝸牛的成本很低,但卻需要高度人工關注,不但溼度要控制好。記者:「這裡面好熱喔。」
    2011/04/03 22:57
  • 海嘯噬屋吞人 民目睹痛哭失聲

    強震引發的海嘯,讓日本岩手縣的平靜農村景象,面目全非。日本電視台的記者,搶先登上制高點,紀錄下這驚人的過程,有來不及逃生的住戶,就這麼站在屋頂上,眼睜睜看著大浪迎面而來。不到10分鐘內,海嘯宛如殘暴巨獸,把住宅連根拔起,畫面中的房屋像骨牌般一棟接一棟倒下,目睹全程的民眾忍不住痛哭失聲。
    2011/03/12 19:42
  • 飯湯飄古早味!鮮蝦、炒鮪魚 料多湯鮮

    今天的內行美食,要帶您來吃一道60年代農村生活才吃得到的料理「飯湯」!高雄有一位專賣飯湯的老闆娘說,早期農村生活吃東西講究方便,想吃飯又想喝湯,就把飯放進熬煮好的大骨柴魚湯裡,放入各種配料,從海鮮到蔬菜都可以擺進去,而這位老闆娘,從屏東到高雄賣飯湯這道農村料理,就是想傳承這個小時候的味道!
    2011/02/21 12:35
  • 誰憐出租乞討童 賺錢少遭打斷牙

    日前大陸學者發起的隨手拍照解救乞討兒活動,意外揭發案外案,在河南太康的農村裡,竟然有專門租兒童到外地乞討賺錢的黑色產業,直到事件爆發,部份幼童被帶回家後家長才知道,小朋友如果不聽話,就會被毆打,其中一名8歲男童,更是被打斷門牙和手指頭,到現在一看到陌生人,還會害怕大哭。
    2011/02/20 13:16
  • 麻雀集體神秘死亡 村民很驚嚇

    2011年一開始,世界各地不斷傳出大量禽鳥集體神秘死亡的案例,在大陸陜西的一處農村,1個月內就出現了2次麻雀集體死亡,數量都有2、3百隻以上,讓村民們惶恐不安。
    2011/01/13 09:45
  • 江蘇農村靠網拍致富 年產值逾13億

    大陸電子商務蓬勃發展,超過我們的想像,甚至吹進了農村,在江蘇的東風村,2006年有返鄉創業的青年村民,開出第一家網拍家具商店,沒想到引起風潮,短短幾年當地發展出400多家網店,很多村民年收入翻了3倍以上。
    2010/12/27 22:22
  • 農村婚活運動 播種割稻兼鄉親

    這幾年,日本吹起婚活風潮,很多機構,都為急著想找另一半的年輕男女,舉辦各式各樣的相親活動。宮崎縣就出現了一種,獨特的農村相親。希望藉由體驗播種 收割等等農村的勞動,來讓年輕男女,更了解彼此的優點,促成配對。
    2010/09/23 22:38
  • 【一步一腳印】夏日裡的新鮮! 百年古厝蓮花餐

    12年前,林錦堂搬回觀音老家的季節,正好是蓮花綻放的夏天,新荷田田,林家前後院到處搖曳著粉紅襯著鮮綠,林錦堂照例,從蓮花池裡摘了夏日裡的新鮮,準備交給正在廚房的姊姊林玉蘭,早就年少離家,過慣都市生活的姊弟倆,人到中年,才做出從台北搬回觀音老家的決定,其實,是為了爸爸的一句話。 百年古厝第五代林錦堂:「(爸爸)他在70歲就講說,我們家只有這塊土地,那從小種田種到大,那他已經現在年紀那麼大了,也不能,也沒有那個體力再耕田,或者是說,那個經濟效益也不好啦,那這塊地,是要給它長草嗎?那其實 他講這句話,我真的是印象真的很深刻。」 林錦堂的家是觀音地區,少數保留下來的一進四護龍式古厝,120多年歷史,傳到林錦堂已經是第五代,古厝和周圍的田地,林家世代賴以維生,老人家一句話,林錦堂意識到爸爸的擔憂,姐弟兩家人遷回老家的那個夏天,看到滿池蓮花,對烹飪向來很有興趣的姊姊林玉蘭,和弟弟林錦堂商量起,想把家裡的蓮花入菜,發展地方觀光特色。 蓮花粉嫩,色澤最吸引人,姊弟倆一開始,就打算把這一抹粉紅放進菜裡。林錦堂姊姊林玉蘭:「譬如說蓮花,就像那個蓮花來說,我們當初不曉得,我們想說那個花,顏色很漂亮,是不是我們來做菜的話,視覺很好,也好吃,又有香味,結果想不到,那個新鮮的花一採下來,一加熱,哇,整個那個色澤啊,顏色都變掉了,而且那個湯的顏色,也變色,都是變成黑的 褐色這樣子。」 蓮花不耐高溫水煮,容易掉色,林玉蘭只好改為涼拌沙拉,開胃、提色。林玉蘭:「我們當初想煮那個蓮花雞湯,我想說,那個花很漂亮,就採來,它煮好了,放了一朵在上面,不是又漂亮、又好的話,可是想不到就是說,花一放進去加熱,那個花整個都黑掉,那個湯整個都黑了,視覺也沒有了,口感、口味也沒有了,所以我們又放棄了。」 常在甜點裡畫龍點睛的蓮子,林玉蘭也有不同想法,客家菜餚裡的大腸,是小時候媽媽常做的農村菜,當年媽媽的味道,現在是廚房裡,母女倆一起動手的身影,80多歲的老人家,不多話,卻常常陪著女兒在廚房,耐心把蓮子,一顆顆放進川燙過的大腸裡。林玉蘭:「它煮熟了之後,蓮子會脹,然後腸子它會縮,所以就必需把它這樣子間隔。」 把蓮子一顆顆鋪排,穿過狹窄的大腸,是創意、也是功夫,蓮子得挑選平滑、體型小,全靠手工,送進大腸,還要保持1公分的整齊間隔,就怕擠壓過度,蓮子破碎。林玉蘭:「也曾用過新鮮的(蓮子),但是也是不行,因為那個腸子,它要煮的時間,要一段時間,你新鮮的蓮子,煮太久,它整個糊掉了。」 再來就是爆香蔥薑蒜,典型的客家料理手法,這道滷腸蓮子,從做工到口味,都得自媽媽真傳。林玉蘭:「現在外面,腸子大部分都是用炒的,但是,就是我們小時候,媽媽常常會買了這些小腸,然後,再用紅燒的方式。」 住在百年古厝裡一輩子的媽媽,總在烹飪上給林玉蘭許多靈感,古屋的老醬缸,藏著客家風味的梅乾菜,醃漬已久,等到林玉蘭要做另一道工夫菜梅干扣肉時,老人家總踏著緩緩的步伐,把老梅乾細心挑選出來。」 林玉蘭:「以前,小時候媽媽煮梅乾就是說,梅乾菜拿來啊,洗洗乾淨啊,剁剁剁剁,就把它攪攪進去,我現在就是用那個溫水,把那個梅乾稍微川燙一下,然後剁碎,用大蒜爆香,然後再燒過,燒過入味了以後,這個梅乾吃起來,味道就不一樣,它吃起來是脆脆的,而且有香味。」
    2010/09/05 22:44
  • 愛在貓空 新人樟樹步道舉辦婚禮

    貓空除了可以搭貓纜、喝好茶,現在更成為新人拍婚紗照的新景點,樟樹步道意象農村的景物,加上優美的茶園風光,就有新人在這舉行婚禮。
    2010/08/20 07:48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