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國會改革副所長TVBS看板人物郭智輝警察節台灣大哥大台電國會改革修法覆議新神鬼先知激戰
  • 搜尋:

    詹舒涵 結果共857筆

  • 外傘頂洲50年縮一半 學者:10年後恐消失

    位在嘉義雲林外海的外傘頂洲,是國內鮮蚵重要產地,也是當地發展觀光市場的重要基地,但這片天然沉積的沙洲,這幾年因為自然環境改變,沉積沙量逐漸減少的關係,面積在50多年來,從2千多公頃,變到只剩下1200多公頃,學者更預估2028年,就會完全消失。
    2018/06/18 23:10
  • 聯發科衝刺5G+AI 投入資金可望再加碼

    發科召開股東會剛接下執行長一職滿1年的蔡力行,表明未來朝5G及AI發展的目標,而董事長蔡明介也表示對於未來科技研發投入,先前說的2000億現在看來不夠,會視情況再加碼,專家就分析外界一向認為智慧型手機是聯發科的主要戰力,但其實在5G、物聯網等應用,聯發科的發展目前已經相當不錯。
    2018/06/15 22:53
  • 近4成畢業生想去海外發展 最想去大陸、美加

    畢業季即將到來,出社會的第一步該怎麼走,根據國內人力銀行調查,今年應屆畢業生有將近4成都想去海外發展,其中又以中國大陸最多,但在出國打拼後,或許有天需要回到國內繼續就業,這時候那些職業能夠無痛或無縫接軌的機率比較高,也是大家在出國前應該思考的問題。
    2018/06/14 23:17
  • 金融科技應用加速 新創園區一站服務

    要推動金融科技的創新應用,現在台北仰德大樓,打造的台灣金融科技創新園區即將落成啟用,希望吸引新創團隊在這邊發展金融科技的應用技術,並提供一站式的相關法規諮詢,帶動整體金融服務多元發展,但發展要素除了一個完善空間外,專家認為政策的配套腳步如何加快,恐怕是更關鍵的問題。
    2018/06/13 23:18
  • 學費漲不得 台灣念大學相對收費偏低

    107學年度有16家大專院校向教育部申請要調漲學費,最多調漲3.75%,也引發學生團體衝撞教育部抗議,但台灣學費真的不該漲嗎?其實以人均GDP比較來看,日本不到台灣2倍,但大學學費是台灣的3到4倍,學者就說,一昧凍漲將會影響教學品質,應該推動大學退場機制,搭配適度調漲學費,配合人才培育補助,才是解決之道。
    2018/06/06 23:46
  • 氣溫好高 陸發放津貼臺討論放假議題

    天氣越來越熱,之前還創下5月歷年最高溫,而在炙熱高溫下,有些人還是得在戶外工作,所以現在有提議應該有高溫假,或者像大陸有所謂的高溫津貼,以上海來說,只要雇主沒辦法把工作環境溫度,降到33度以下,一個月最多200人民幣,但專家認為發放津貼或放假,都無法幫助提升勞工在高溫下工作的品質。
    2018/06/05 23:08
  • 老爹鞋爆紅 厚重膠底賣上萬依然好夯

    時尚圈最近似乎吹起了復古運動風,一雙厚重膠底的老爹鞋,搖身一變成了超夯的穿搭單品,國際間不少明星都曾穿過亮相,但一雙要價可不便宜,將近3萬,究竟老爹鞋有什麼魅力?跟近年來的運動風有沒有關?帶您一起來了解。
    2018/06/01 23:28
  • 陸降進口車關稅至15% 兩岸價差達百萬

    台灣汽車關稅加入WTO,大幅從30%調降到現在的17.5%,而這些年來始終沒動過,現在大陸決定將進口車關稅從25%降到15%,整整少了10%,專做進口車生意的業者就說,兩岸車價相比,如果是高階車款價差甚至會有100萬到200萬的差距,而專家也說如果想要打入國際市場,國內調降關稅開放競爭恐怕難以避免。
    2018/05/31 23:11
  • 不補不行 台灣7成家長送孩子補英文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點,很多家長都會把小朋友送去補英文,甚至學齡前就搶先接觸美語教學,根據調查數據,全台有7成家長都把孩子送去補英文,其中3成一年投資的英文補習費是4萬8千元,1成高達10萬元,搶著補習的風潮,出自於家長們對於孩子英文能力的焦慮心理。
    2018/05/30 23:18
  • 韓流壓台流 打造北流中心欲提振創作

    台灣曾經是亞洲流行音樂重鎮,但這幾年光環逐漸黯淡,反倒是韓系潮流崛起,以數據來看,2014年韓國光是k-pop出口額就已經佔了台灣整體流行音樂產值的超過一半,而現在文化部委託北市打造北部流行音樂中心,包括錄音間、練習室和live house等,通通包括在內,希望能推動流行樂的創作能量,但台灣缺的是這樣的大型硬體,還是其他軟實力。
    2018/05/29 23:14
  • 醫美五大風險手術 擬限專科醫師執刀

    醫美糾紛時有所聞,而衛福部現在打算加強管理,而且最快明年上路。像是五大風險手術,包括削骨、抽脂、腹部整形等,都需要相關專科醫師執刀,另外以往在診所的麻醉,可能是執刀醫師兼任,也可能聘請相關經驗護理師執行,未來將要求需要是有麻醉訓練醫師進行,希望透過這些規範,減少居高不下的醫美糾紛。
    2018/05/17 23:03
  • 選對魚吃愛海洋 與釣客合作友善捕撈

    喜歡吃海鮮嗎?這幾年其實漁獲量一直在減少,所以有人推出手冊,教大家如何挑魚吃,基本上是以養殖魚種為主,像是虱目魚就是不錯的選擇,但也有人是和釣客合作,收取友善捕撈的魚種,不過度捕撈,為海洋留一條生路。
    2018/05/17 22:39
  • 台灣急診好塞 台東幾乎是人人跑急診

    台灣人有多愛跑急診,來看到台東縣2016年超過8成的民眾去過急診,但這其實是全台急診都在面對的狀況,醫療分級成效不彰,加上第一線診所夜間不看診、假日又休息,像上班族晚上生病,如果隔天不想請假就只能去掛急診,尋求即時的醫療服務。
    2018/05/16 23:22
  • 公投拚綁年底選舉 選票數恐10張以上

    年底選戰越來越升溫,而另一方面,國內許多公民團體也在拚公投申請,希望搭上這波選舉一起公投,目前已經有31個申請案正在審理當中。雖然最後案量有多少目前說不準,但來九合一選舉,有地區可能最多一人會拿到7張選票,再加上公投案只要有3件,選票數將達到10張,這麼多票怎麼投?有辦法如期完成開票作業嗎?這對目前選務作業來說都是一大考驗。
    2018/05/15 23:15
  • 這裡雨最酸 新竹雨PH4.37已酸過中壢

    全台哪個地方的雨水最酸,根據研究去年新竹的雨水PH值落在3.47,比往年蟬聯酸雨冠軍寶座的中壢PH4.39還要酸,但其實全台其他地區,酸雨狀況都已經趨緩,專家就說酸雨成因多,各地區狀況不一樣,應該分開改善處理,而多數人都認為酸雨會造成禿頭,皮膚科醫生則表示目前看來不會有影響,大家不必過度恐慌。
    2018/05/14 23:30
  • 飲食習慣麵點抬頭 在地小麥種植不足

    台灣飲食習慣逐漸改變,國人不再把稻米視為主食,反倒麵點風潮逐漸興起,也帶出國內糧食自給率的一大問題,以稻米來說,自己率都超過80%,但是麵點主原料小麥,卻幾乎全靠進口,因為目前國內小麥種植面積有限,量少的情況之下,在價格上都偏高,要和進口原料相比,價格上沒有競爭力。
    2018/05/11 23:26
  • 燃油機車掰掰 政府補助電動機車價優

    行政院宣布2035年將全面禁售燃油機車,而電動機車價格上,以前大家覺得好像比較偏高,但現在有政府補助,其實跟燃油車相比價格不只不相上下,甚至部分車款會更便宜,但政府補助如果喊卡,對電動機車的價格競爭力恐怕會產生影響。
    2018/05/10 23:18
  • 白犀牛悲歌 絕種危機國際團隊拚保種

    犀牛因為人類獵殺取得犀牛角,而面臨絕種危機,尤其北方白犀牛全世界只剩兩隻,而且都是母的,而南方白犀牛也剩下一萬七多隻,可見犀牛保育工作迫在眉睫,而台灣野生動物園業者,總共飼養了19隻的南方犀牛,每年都會自然孕育1到2隻的犀牛寶寶,良好的飼養成果,吸引國際團隊和北市動物園合作,前來進行健康檢查,也順便為日後的基因保存作準備。
    2018/05/08 23:09
  • 毒品問題深入校園 反毒行動多元上陣

    毒品問題不斷侵入校園,也讓相關單位祭出相關防堵措施,因為國、高中是涉毒人數飆升的關鍵期,所以有分局請員警入班宣導,也有師長們主動付出課餘時間,陪伴孩子們從事課外活動,透過實際行動,一起向毒品說不。
    2018/05/08 15:37
  • 台灣大學校長多難產 絲帶飄揚求自主

    台大拔管事件備受關注,但其實有許多大學校長都面臨難產的狀況,像是文化大學校長從去年11月開始就一直懸缺至今,受到董事會卡關,7日董事會更解除袁興夏及張冠群兩名董事職務,並打算呈報教育部,恢復原校長李天任的職位,過程可以說是一波三折,而陽明大學校長同樣帶著諸多爭議上任,到底台灣的大學校長職缺,為何狀況連連?帶您一起了解。
    2018/05/07 23:05
  • 年底選戰加溫 推負數票機制搶搭年底公投

    年底選戰開打,選情逐漸加溫,但如果檯面上的候選人,選民都沒有喜歡的,目前似乎只有不去投票這個選項,而這樣的情況正在面臨挑戰,有負數票聯盟希望推動公投,將目前選票新增反對欄位,依然是一人一票,但不一定要投下支持誰,甚至可以改投反對誰,目前已經向中選會提案,也結束了第一場聽證會,而這樣的制度是否能解決現行選舉的缺失,帶您一起來了解。
    2018/05/04 23:14
  • 交通事故量多 虛擬裝置體驗車禍瞬間

    台灣交通事故率一直居高不下,每年死亡數也在3千人左右,現在學術圈和科技廠商合作一起推出虛擬實境裝置,能夠讓大家體驗行車上路的車禍瞬間,希望透過親身感受更能夠提高對交通安全的自我意識。
    2018/05/03 23:04
  • 全球景氣回穩 但零售業紛紛傳熄燈號

    今年景氣好不好,來看到主計處上調了GDP成長率預測,但百貨零售業卻紛紛傳出熄燈號,專家就說,全球環境的不穩定因素逐漸趨緩,大環境相對穩定,但整體零售業面臨的是虛擬通路的衝擊和高房租壓力,要穩健經營確實挑戰很大。
    2018/05/02 23:33
  • 市場規格戰 電動機車廠各推充電並行

    台灣在2035年將禁止販售燃油機車,這也讓業界掀起電動技術大戰,目前主打換電為主的Gogoro推出了到換電站替換電池外自行充電的並行功能,而同業光陽則是推出ionex,同樣充、換電並行,但目前還沒有實際充電站建置,專家就分析目前市場規格不統一讓電動機車推廣增加阻力,如果未來能達成規格整合,將有助於把餅做大的後續效益。
    2018/05/01 22:55
  • 金融海嘯以來首次 法拍屋交易正成長

    房市低迷已經好一陣子,但這陣子似乎出現了活絡跡象,來看到法拍屋市場,成交轉移量從金融海嘯以來,首度出現正成長,2017年法拍轉移棟數來到4899棟,年增幅 5.8%,另外各家銀行業者為了搶爭房貸市場,紛紛推出優惠利率,5大行庫的新承做房貸利率降至1.628%,月減0.005個百分點都為房市寒冬帶來一絲暖意。
    2018/04/26 22:59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