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國會改革副所長TVBS看板人物郭智輝警察節台灣大哥大台電國會改革修法覆議新神鬼先知激戰
  • 搜尋:

    藥性 結果共439筆

  • 蚊子產生抗藥性 印度機構:改採第四代殺蟲劑

    新德里的科學家研究發現,印度的蚊子已對前幾代殺蟲劑產生抗藥性,建議印度國家首都區和其他地區改採第四代殺蟲劑,這也是對抗病媒蚊的最後一道防線。
    2018/03/13 14:31
  • 振奮台灣生技! 中裕愛滋病新藥獲美藥證

    2012年總統大選,當時宇昌案炒得沸沸揚揚,在改名為「中裕」之後,現在他們重登媒體版面,卻是傳來好消息!他們花了10年研發的愛滋病靜脈注射型新藥「TMB 355」獲得美國FDA藥證准許上市!執行長張念原面對鏡頭強調,這是第一款長效型、同時也是單株抗體蛋白質愛滋病新藥,副作用相對少。不過每位患者每年要花3百多萬台幣,能有多大市場還要時間觀察。
    2018/03/09 23:29
  • 首例結核病人跨海追 檢疫人員也動員

    台灣在民國96年首度發生多重抗藥性結核病人跑到中國事件,疾管署憂疫情擴大,派防疫醫師跨海帶人,但回台交通波折,大眾運輸沒人敢載,靠檢疫員奔波尋船才圓滿達成任務。
    2018/02/21 10:46
  • 女大生之死/離奇死亡多 塑膠袋裝屍「由內打結」最玄

    跨性別女大生亞藍去年12月被發現溺斃在大漢溪畔,家人質疑她生前是遭朋友霸凌,精神狀態出問題才會輕生;但友人卻認為疑點重重,因亞藍曾提及遭一名自稱宗教心靈導師的男性友人下藥性侵,她失蹤後還有一名詭異男子現身向其家人提親。且尋獲亞藍的遺體時,距該男子住家僅2公里遠,讓好友懷疑亞藍的死因並不單純。
    2018/02/05 11:23
  • 女大生之死/自白遭「師父」下藥性侵 疑死因不單純

    「在我的印象中,亞藍曾告訴我她不會自殺;反倒是她在死亡前,有向我和其他友人提及,自己被一名男子性侵。」仔細回想好友生前種種,目前是跨性別自由作家的吳馨恩向本刊娓娓道來,她認為好友亞藍之死的多項疑點。
    2018/02/05 11:15
  • 快訊/醫美醫師遭控下藥性侵 張耀元20萬交保

    知名整形醫師張耀元遭一名女子指控,約會期間對她「下藥性侵」,晚間遭警方移送北檢偵訊;張耀元晚間,以20萬交保、限制出境,實情仍有待檢警調查。
    2018/01/26 09:11
  • 下藥性侵韓女 計程車司機改判7年4月

    計程車司機詹侑儒涉嫌下藥迷昏3名韓國女子,並性侵其中一人,一審依毒品、猥褻罪判刑11年。經上訴,高院認為毒品罪不成立,今天改依加重強制性交罪判刑7年4月。
    2018/01/11 12:32
  • 快訊/下藥性侵韓籍女遊客! 運將二審遭判7年4月

    3名韓國女遊客去年一月來台包車旅遊遭運將迷昏猥褻,事後警方逮捕詹姓運將移送司法單位調查。今日上午高院二審宣判,依加重強制性交罪判刑7年4月。
    2018/01/11 11:32
  • 濫用抗生素是禍兇 年70萬人死於超級細菌

    醫界濫用抗生素情況非常嚴重,也因此讓一般的細菌產生抗藥性,慢慢進化成無藥可醫的超級細菌,根據統計,每一年全球有70萬人因為感染超級細菌死亡,按照這個態勢下去,將來很有可能一個小小的細菌感染就會奪走你的性命。
    2017/10/19 22:03
  • 獸父下藥性侵女兒 扯「人格分裂」逼吃避孕藥

    新北市一名15歲少女因母親改嫁搬去跟繼父同住,卻遭到色狼繼父下藥性侵,還因擔心少女懷孕,謊稱少女半夜會人格分裂跟他嘿咻,前後3次逼少女吃下避孕藥,讓少女誤認自己真的罹患人格分裂,直到跟學校輔導老師訴苦後,才揭發繼父的獸行。
    2017/10/15 16:38
  • 東南亞爆發「超級瘧疾」 對抗藥全部不管用

    東南亞地區爆發超級瘧疾疫情,柬埔寨、泰國、寮國,甚至越南南部都出現感染病例,本來用來治療瘧疾的藥物,在超級瘧疾治療上都不見成效,而且還有抗藥性,專家警告,如果無法盡速控制疫情,不只東南亞拉警報,接下來非洲也可能淪陷。
    2017/09/25 22:14
  • 小模遭下藥性侵拍淫片 渣男竟稱「老了能炫耀」

    一名33歲惡男透過網路認識小模後,竟趁約她看電影的機會下藥將她迷昏,還拍下多張不雅照片、影片上傳到網路。張男事後遭警方逮獲,竟辯稱是因為「等老了能拿出來炫耀」。
    2017/09/20 20:53
  • 護理師控遭迷姦 同居人:我月付1.5萬嘿咻費

    新竹一名護理師「小惠」(化名),日前報案指控遭到到陳姓男同居人下藥性侵多次,她不堪受辱自行採證和驗尿。但檢方查出小惠在案發後,仍持續和陳男同居,加上證據有多處矛盾,明顯不服常理,因此予以不起訴處分。
    2017/08/21 15:08
  • 紫光動力殺菌 抗藥金黃色葡萄球菌剋星

    成大醫院和銘傳大學今天宣布成功開發出「紫光動力殺菌」技術,可殺死被形容為「超級細菌」的具多重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
    2017/08/18 16:32
  • 幽門桿菌剋星 混合療法引領全球

    醫學研究證實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會增加罹患胃癌機率,高雄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許秉毅今天指出,幽門桿菌混合療法突破傳統藥物抗藥性缺失,除菌率大幅提升,幾乎百分百。
    2017/08/14 18:18
  • 人類、動物濫用抗生素 恐無藥可醫

    現在很多人生病都希望能在最快的時間內,也會向醫師要求服用抗生素,甚至自己到藥局尋找特效藥,往往大量服用抗生素藥物之後會出現抗藥性!這麼一來將會導致現代醫藥學最大的威脅,而根據英國政府調查指出,每年約有70萬人因為結核症、腹瀉、敗血症等具有抗藥性的疾病死亡,醫界呼籲抗生素非必要最好別經常服用,以免出現抗藥性,將無法及時給予適當藥物治療,後果不堪設想!
    2017/07/14 21:56
  • 活得比你久 「超級細菌」醫院密度最高

    你能想像嗎?有一種東西它可以小到讓你看不見,卻來得快速又無常,而且可能會在您還沒反應過來時已經在毫無防備狀態下染上它,甚至可能帶走身邊最重要的家人和朋友寶貴的生命,這個凶手就是超級細菌,TVBS特別報導要帶您來看,長久以來的人類與細菌戰爭,台灣目前有哪些醫療專家對於超級細菌長期關注?該怎麼避免感染?醫院如何做好感染管制?
    2017/07/14 21:39
  • 醫院對抗超級細菌 組團隊防院內感染

    加護病房是醫院裡使用抗生素最多的地方,衍生出具多重抗藥性的超級細菌,甚至透過反覆進出醫院或養護中心的重症病人進行散播,為了避免造成院內感染大爆發,位在宜蘭的陽明大學附設醫院,由感染科主任張雅媛領軍集結主治醫師、藥師等等組成團隊,同時改善細菌室的檢驗流程、通報時效,加護病房的清潔也有一定規範,有效降低超級細菌在院內的感染密度。
    2017/07/14 21:26
  • 天才老爹性侵案 陪審團陷僵局審判無效

    79歲的美國老牌諧星比爾寇斯比,被控下藥性侵女性,法官在昨天宣判審判無效,讓他暫時重獲自由身。
    2017/06/18 08:22
  • 抗藥性危機! 世衛發布12大超級細菌清單

    超級細菌的抗藥性危機愈來愈急迫,目前全球每年有70萬人感染超級細菌而送命,世界衛生組織最近特別公布了12大超級細菌清單,同時也修訂了基本藥物清單,把現有的抗生素藥物分成3大類,部份強效抗生素只能應用在最危急的狀況,世界組織也呼籲醫界盡快研發新的抗生素藥物,否則超級細菌威力繼續增強,可能會讓全球進入無藥可醫的時代。
    2017/06/14 22:08
  • 不顧女學生月事來 狼師下藥迷姦噁辯:我太愛妳

    新竹一名吳姓男子,過去在日本求學並取得博士學位,回台之後在大學和補習班教授日文。2013年時,有女學生想學日文而找他當家教老師,進而對他產生好感。不料吳男卻不顧女方正值生理期,對她下藥性侵得逞。事後被害人質問,男方竟回「都射在裡面了」、「因為我太愛妳」;最高法院依乘機性交判處他4年徒刑。
    2017/05/26 11:10
  • 搭完要洗手! 倫敦地鐵暗藏9種超級細菌

    大眾交通工具上到底有多髒呢,英國的研究團隊到倫敦地鐵跟公車上採樣後發現,這兩種交通工具上,一共有121種細菌跟黴菌,而且地鐵上還發現9種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抗藥性的超級細菌,乘客暴露在其中,很有可能感染到肺炎、敗血症等其他疾病。
    2017/05/18 22:06
  • 還敢亂停藥?深頸部感染變多 若擴散死亡率高

    台中市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耳鼻喉科主任陳忠雄今天說,近來罹患深頸部感染的病例有增加趨勢,可能與細菌抗藥性增加有關,一旦細菌擴散到縱膈腔,死亡率將達8成以上。
    2017/05/14 09:40
  • 直擊雲林黑河! 抗生素糞水超級細菌溫床

    TVBS持續追蹤生活中「藥命的水」,台灣人總是要醫生下重藥,要病趕快好,但人類抗生素有5成不需要,動物用藥有8成有疑問!不過豬雞濫用抗生素排泄物流到河川,細菌有了抗藥性,食物鏈再倒回人體,等到超級細菌來襲時,有一天我們將無藥可醫,先來看看雲林最受衝擊,充斥動物抗生素、臭氣薰天的這條黑河。
    2017/05/11 18:07
  • 用抗菌產品 恐助長多重抗藥性細菌孳生

    根據統計,台灣鼻子過敏患者約占總人口的30%,氣喘患者約占總人口的10%,其中鼻子過敏,有90%的過敏原是塵蟎,因此,不管是洗衣精、洗手乳或沐浴乳等,只要主打抗菌除蟎就有一定的買氣,不過毒物科醫師說,除非有特殊需求,抗菌產品一般民眾最好少用,常態性使用可能培養出多重抗藥性的細菌,因此美國FDA早在去年就宣布,抗菌產品比起用一般肥皂加清水清潔,並不會降低感染、罹病或傳播細菌的風險。居家環境、寢具想要清除塵蟎等過敏原,可以使用日曬,或是高溫清洗的方式,搭配除濕機讓環境保持乾燥,就能減少過敏原的產生。
    2017/03/29 21:03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