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鳳梨離婚涼感頸圈孫安佐SWAG陳沂張元植鳳梨老婆google雲端你好,我是誰演藝生涯男星罹癌
  • 搜尋:

    生物 結果共3,573筆

  • NASA展開不明空中現象研究 首份報告2023年出爐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匯集物理學、太空生物學等科學領域專家籌組的獨立團隊今天就所謂的「不明空中現象」(UAP)展開研究,首份研究報告預估2023年中出爐。
    2022/10/25 17:28
  • 心疼!貓熊「團團」活動力再降、躺吃竹葉 再做MRI檢查

    臺北市立動物園大貓熊「團團」自10月16日開始出現後肢無力、食慾下降情形,每天的竹葉進食量、排便量及活動力持續下降,為了瞭解「團團」的疾病進程,再度安排「團團」於上週六(10/22)上午前往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附設動物醫院接受腦部磁振造影(MRI)檢查。今(24)日動物園再釋出相關影像,看得出團團後肢無力持續、吃竹葉多以側躺的方式進食,動物園獸醫室主任賴燕雪表示,整體來講會覺得這週狀況稍微比較差一點,主要就是食慾,食慾會影響糞便,再來是精神跟活動力。
    2022/10/24 15:16
  • 沒在看? 小遊客無視告示牌「拋扔狗鯊」

    每樣生物都是一條寶貴的生命,但卻有民眾在花蓮遊樂園的水族館觸摸池,看到有小遊客把玩池中生物,抓起來又摔下去,讓她看了很生氣,立刻上前制止,而園方表示,當天一發現有傷害水中生物的行為,就立刻停池,現在也增加告示牌數量,並加派人力在周邊巡視。
    2022/10/23 20:12
  • 福島核廠周邊地下水含菌 恐促使「核燃料碎片」提早劣化

    日本的研究團隊調查顯示,福島第一核電廠周邊地下水含有可溶解鐵等金屬及核燃料中的鈾的細菌。此核廠有金屬及鈾等混雜形成核廢燃料碎片,細菌可能導致燃料碎片提早劣化。
    2022/10/23 10:55
  • 臺灣公衛學者廖勇柏 腦中風基因研究..「這個」重大突破關鍵...榮登Nature期刊!

    臺灣精準公共衛生預防醫學有重大新突破!中山醫學大學公衛系廖勇柏教授,率領研究團隊登上國際權威Nature自然期刊,主要與世界20多國腦中風團隊醫師學者等共同合作,此研究針對270萬人進行基因研究,其中有20萬人為腦中風患者,研究發現找到與中風相關基因位點一共有89個,其中61個新發現的基因位點,東亞人只佔中風患者約10%,值得注意的是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及健保資料庫,貢獻串檔整合研究成果,有助於未來全球各種類型疾病新藥研發、藥物副作用或疾病成因探討,對人類個人化精準治療與預防醫學,有突破性發展!
    2022/10/21 23:06
  • 男性比女性更容易罹癌!?美國國衛院證實 關鍵是「這因素」

    男性罹癌風險比女性高,這個問題最近引起許多人高度關注,其實在生活、飲食、吸菸或職業等特性上,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發表長期飲食等健康記錄,有近30萬名參與者的癌症研究之後,有更明確的證據顯示,男性比女性更易得癌症,主要和生物學上的差異,也就是生理、免疫反應和遺傳都有極大的相關。
    2022/10/20 23:05
  • 知名生物科技公司前總經理涉內線交易 檢調搜索約談

    國內知名生物科技公司宋姓前總經理去年公告退休,被控涉及內線交易。台北地檢署今天指揮調查局兵分5路搜索,並約談宋男等5人。全案朝違反證交法偵辦。
    2022/10/18 17:34
  • 生態保育刻不容緩! 搶救寶島中的瀕絕「寶藏」

    台灣多變氣候與海島多變地形,這6百多萬年來,生物們漸漸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存模式,進一步演化出台灣特有種,這些都可以稱作台灣的寶藏,尤其是瀕臨滅絕的物種,包括長的像剖半蘋果的草鴞,還有跟恐龍同時出現過在地球的活化石山椒魚,都需要大家多一份關心。
    2022/10/16 23:05
  • 全球罕見恐龍乾屍 身上驚見「遠古鱷魚撕咬痕」

    作為曾經地球上的霸主,6500萬年滅絕的恐龍總能勾起人們的好奇心,近日古生物學家發表研究報告,指出一隻罕見的埃德蒙頓龍(Edmontosaurus)「乾屍」,身上有被遠古鱷魚撕咬的痕跡,因皮膚遭咬使得分解遺體的氣體和液體逸出,進而讓該恐龍得以保存成木乃伊。
    2022/10/15 15:32
  • 賴清德期許生醫ICT跨界合作 打造台灣成生物韌性國家

    副總統賴清德今天參加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會員大會晚宴致詞時表示,生技產業發展是國際趨勢,台灣不能落後,期許生技、醫療及ICT 3產業跨界合作共同打造台灣成生物韌性國家。
    2022/10/13 23:23
  • 怎麼吃才對? 8種B群功效一次看 抗憂鬱吃秋刀魚

    在保健食品滿街賣的現代生活中,許多人為了補充營養都會「B群」帶著走,但其實所謂的「B群」總共有八種功效皆不同的維生素,包含B1、B2、B3(菸鹼酸)、B5(泛醇)、B6(吡哆素)、B7(生物素)、B9(葉酸)及 B12。營養師高敏敏就在臉書分享,這八種維生素B的功能以及推薦食物,教大家「對症下『B群』」。
    2022/10/11 05:22
  • 高階晶片「鎖喉戰」! 美祭出口限制扼中 顧盟友放生南韓

    美國商務部上周五(10月7日)宣布,禁止美國與全世界使用美國技術的廠商,向中方提供AI或超級電腦使用的高階晶片,還把包括長江存儲在內的31家中國公司,列入「未經核實名單」,出口需經過額外核准。美國國防部更把中國無人機大廠「大疆創新」與生物科技企業「華大基因」等13家中資企業,列入「投資黑名單」。但在限制提升之外,美方顧及盟友與自身國防設備,對南韓三星、與SK在中國的高階晶片廠,以及使用中國製合金的F-35戰機,都給予一定豁免。美中高科技的爭鬥,越來越拳拳到肉。
    2022/10/10 20:00
  • 沙灘都是蝦、海腸!天降免費海鮮 山東居民湧入掃貨

    大陸山東煙台海岸8日突然湧入眾多居民,不少人拿著水桶、袋子或開車前來,都是為了遍佈沙灘的大量海鮮,綜合陸媒報導,煙台牟平區、高新區多處海灘在退潮後,沙灘上留下大量蝦、海腸等生物,被當地民眾視為寶藏,紛紛前往現場取用,有人甚至一口氣撈走15公斤重的瀘沽蝦,不僅能分送鄰居、還能讓家人飽餐一頓。
    2022/10/08 13:53
  • 生太多!國立海生館「賣企鵝」 網暴動:想買回家養

    海洋生物博物館將標售非保育類企鵝36隻,包含巴布亞、頰帶、阿德利3種,海生館獸醫陳怡純今天表示,已輸出過3次;飼養須仿原生地南極光照週期給光,以利生理運作正常健康。
    2022/10/07 22:26
  • 通膨燒!9月民生物資漲幅5.84%8年新高 蛋漲近36%

    9月CPI指數年增率達2.75%,其中17項民生物資平均漲幅5.84%,雞蛋貴了將近3成6,沙拉油也漲了16%,為了對抗居高不下的通膨,人力銀行調查有超過9成民眾想斜槓,平常做行政工作品潔的阿杰,一周多花近30個小時兼職,每個月可以多賺將近2萬元。
    2022/10/07 14:43
  • 這有一批很純的企鵝!海生館公開標售 網暴動:團購回家養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昨(6)日貼出「標售非保育類企鵝乙批」的投標須知,讓大批網友暴動,直呼要「團購企鵝回家養!」。不過這批企鵝並非一般民眾能購買,必須是野生動物相關廠商才符合競標資格。
    2022/10/07 10:02
  • 諾貝爾自科類獎落空 日本科學人才大斷層

    2022年諾貝爾獎陸續揭曉,自然科學類所有項目,已在5號頒布完畢。日本原抱持相當期待能拿回相關獎項,卻全數落空,使得學術界敲響警鐘。日本的學術研究補助體制並不完善,大學獲得的經費嚴重萎縮,教員聘雇不穩定,使得年輕學者無法展開長期計劃,使得日本的科學研究領域陷入衰退危機。
    2022/10/06 19:50
  • 美預計本周擴大晶片禁令 圍堵陸科技發展

    美中科技戰越演越烈,美國商務部預計在本周發布新規定,擴大晶片技術出口到大陸的管制。TVBS北京特派陳相如今(6日)於《FOCUS國際話題》中,接受主持人吳姝叡線上訪問表示「《紐約時報》報導,美國商務部預計將發表一系列擴大半導體技術出口到大陸的管制規定,以阻止大陸取得用於超級電腦和資料中心的晶片。美中科技戰越演越烈,去年12月美國哈佛大學一篇報告《偉大的科技競爭:21世紀的大陸與美國的較量》,提到未來許多重要且不可或缺的技術領域中,包括AI、5G通訊協議、生物科技、綠能和量子科技等,大陸可能成為世界領導者,並在某些領域躍升世界第一,再次挑起美國對大陸科技實力緊追在後的警惕心。」
    2022/10/06 16:16
  • 抑制通膨!墨西哥玉米餅強制降價8% 只省百元民眾無感

    通膨已經成為全球現象!墨西哥的通膨率,已經超過8%,為了抑制物價,政府緊急宣布包括國民美食玉米餅在內的24種民生物資,由政府補貼,強制調降8%售價。只是換算成新台幣,每天大約只能省100元,也讓當地民眾大喊調幅太小,根本無感。
    2022/10/06 14:23
  •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今揭曉!美國丹麥3學者共享殊榮

    諾貝爾獎自3日開始,依序發表各獎項的得主。今(5)日台灣時間17點45分頒發的諾貝爾化學獎,由美國的貝爾托西(Carolyn R. Bertozzi)、丹麥的梅爾達(Morten Meldal)和美國的夏普列斯(K. Barry Sharpless)共享這項殊榮,表揚他們在鍵擊化學(Click Chemistry)和生物正交性化學(bioorthogonal chemistry)領域的發現。頒獎典禮將於12月10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
    2022/10/05 18:01
  • 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揭曉!瑞典生物遺傳學權威奪得殊榮

    諾貝爾獎自今(3)日開始,依序發表各獎項的得獎者名單。今(2022)年諾貝爾醫學獎,由瑞典的生物遺傳學權威斯萬特帕博(Svante Pääbo)獲頒這項殊榮,表揚他在古人類基因組,以及人類進化領域的發現。
    2022/10/03 17:37
  • 外來種海蟾蜍入侵 草屯志工剷「蜍」害

    2021年11月,南投草屯民眾通報發現一些大型蟾蜍出現在菜園,經過確認為百大外來入侵種之一──海蟾蜍。海蟾蜍體型巨大、繁殖力旺盛,不僅捕食大部分任何比牠小的生物,更是會分泌毒液,造成生態環境的嚴重威脅。澳洲即為海蟾蜍擴散失控的例子之一,若是輕忽,後果則不堪設想。面對海蟾蜍在草屯逐漸擴散,一群志工在黑暗中默默搜捕,花費大量時間精力,替臺灣站在最前線,世新大學李海琪,黃念雲,吳婉瑜的作品,「外來種海蟾蜍入侵 草屯志工剷「蜍」害」,深入追蹤報導,內容豐富充實,獲得第六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影片(短)類優等獎。
    2022/10/02 16:55
  • 一片80元雞排背後 糧價新風暴

    糧食危機問題長期在國際間熱議不斷,近年加劇的極端氣候,造成簡稱「黃小玉」的黃豆、小麥、玉米產量減少,連帶影響全球供需。今年突來的烏俄戰火重創兩大世界糧倉,導致國際農糧的供需情勢更是猛然惡化,也讓二國戰爭已演變為全球搶糧大戰。 此篇報導從台灣一片雞排漲價解剖國際糧價風暴的生成主因及受災程度,領先政府相關部會預警食品上游業者原物料成本趨勢動態,並以農畜龍頭大成集團、鮮乳坊、冠軍麵包等企業在糧食危機下的對策,指引終端食品業者擺脫仰賴進口的包袱。 另透過數據圖表,完整展現世界糧作價格與產能,強化讀者閱讀感受,進而思考極端氣候與世界戰爭如何牽動台灣民生物價的脈絡。
    2022/10/02 16:23
  • 健保擴大藥物給付!早期乳癌標靶藥物、罕病新藥 納健保

    健保署今年八月份召開藥物共擬會議,在評估健保有限財源可支付下,通過了多項用藥提供病人臨床治療選用,包括「早期乳癌尚未發生腋下淋巴結轉移之病人可以用標靶藥物治療」、「遺傳疾病努南氏症可用生長激素治療」、「罕病龐貝氏症有更具安全的新藥可供選擇」、「類固醇治療無效之嚴重氣喘的12歲至17歲青少年,得以生物製劑治療」。
    2022/09/28 09:54
  • 澳洲魚夫捕獲「大眼凸嘴」深海怪鯊 網嚇:噩夢中的生物

    近日有一位澳洲漁民,捕獲一隻長相奇異的鯊魚。這支鯊魚有著尖鼻子、巨大凸起的綠色眼睛、牙齒整排凸出,上方似乎還長著尖刺。許多網友看了紛紛嚇壞,表示「簡直像是噩夢裡的生物」。
    2022/09/24 17:41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