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Q彈下藥信義區一夜情停辦性愛 星座失衡台北市權自強新竹
  • 搜尋:

    比率 結果共685筆

  • 五專復活!「台北工專」復招 成績拚建中、北一

    大家過去所熟知的台北工專,以台北科技大學五專部名號睽違20年再次重新招生,而且錄取生成績媲美建中、北一女,顯示不少學生更重視技職和興趣培養,包含虎尾科大、高應大都重招五專部。另外私立國中招生也正在翻轉當中,雖然面臨少子化,但是國中生讀私校比率攀升3個百分點,顯示不少人更重視多元發展,不再只以純讀書為主要學習目標。
    2018/06/22 18:20
  • 吃炸雞、滑手機 小心視網膜病變

    根據WTO調查,世界各國近視盛行率介於8%至62%間;但台灣的學生到了高中三年級的近視比率卻高達85%,40歲不到就已老花的人口年年增加,甚至30多歲就有人出現輕微老花,國人視力問題愈來愈嚴重,日前國內最新研究發現,習慣邊用3C產品、邊吃炸雞等壞膽固醇食物,恐導致視網膜病變,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邀請該研究的台北榮總眼科醫師剖析原因和其他醫師專家分享如何保護靈魂之窗,預防視網膜病變,以及教導大家如何從眼睛部位,來判斷膽固醇是否有過高的徵兆。
    2018/06/22 13:36
  • 老番顛?大腦神經退化遺忘妄想 照護不易

    照顧阿茲海默症患者確實很不容易,全台失智症患者約26萬人其中罹患阿茲海默症比率高,一開始的症狀多以記憶衰退、個性改變,甚至疑心、妄想、暴躁等,有些人會覺得是老番顛,其實是大腦神經退化,面對症狀日益惡化家屬真的很容易心力交瘁,而除了了解症狀也可以尋求外界協助,包括日照中心、居家服務或是病友家屬間交流、互相扶持,才能陪伴患者走漫長路。
    2018/06/21 19:46
  • 正視雙性人權益 監院:身分證改版應列「第三性」選項

    監察院表示,依據聯合國發布的比率推估,全台可能高達40萬的「雙性人」(天生性器官或染色體等性特徵不符合典型之男性或女性)。因此今有監察委員提議,身分證改版時應給予第三性、其他註記或無性別註記。
    2018/06/14 17:14
  • 繁星個申降參採學測科目數 不參採社自比率高

    大學繁星推薦和個人申請管道108學年起參採學測科目改為最多4科,而調降參採科目數的校系中,選擇不參採社會科的比率最高,其次是自然科。
    2018/06/12 13:44
  • 108學年繁星個申最多採學測4科 國英比率最高

    大學繁星推薦和個人申請管道自108學年起參採學測科目將改為最多4科,根據招聯會資料顯示,繁星和個人申請系組以參採國文的比率最高,其次是英文。
    2018/06/12 12:53
  • 空氣污染防制大作戰 好空氣齊努力

    細懸浮微粒(PM2.5)來源眾多,環保署依據空氣品質模式分析結果,我國細懸浮微粒(PM2.5)年平均濃度,來自境內污染源比率約60%~66%,34%~40%則自境外傳輸,也就是鄰近國家的空氣污染物隨著大氣環流傳到我國,如中國大陸霾害於冬季隨著東北季風或冷氣團南下影響臺灣,另外像日本、韓國的工業污染與東南亞國家生質燃燒污染,也會隨著大氣環流或季風傳送至我國。至國內各類污染源對細懸浮微粒濃度(PM2.5)影響,則可分為工業源(如電力設施、鍋爐、鋼鐵業、石化業、水泥業、化學製品製造)、移動污染源(如交通工具)及其他污染源(如餐飲油煙、營建揚塵、露天燃燒)。
    2018/06/07 10:00
  • 小三通人數持續成長 陸客自由行比率大增

    金門縣政府今天指出,今年前5個月小三通入出境比去年同期增加2萬1998人次,成長3.12%;其中陸客入境較去年成長9.18%,落地簽入境更成長37.82%,顯見自由行比率成長。
    2018/06/04 14:53
  • 快訊/網謠傳止痛藥成分殘留5年! 食藥署闢謠

    健康資訊,大多數民眾習慣頭痛就自行到藥局買止痛藥使用,不過有網路謠言指出,止痛藥成分中的乙醯胺酚吃下肚後會在體內殘留5年,引發恐慌潮,而食藥署澄清,其實乙醯胺酚會在24小時內隨尿液等途徑代謝,而且比率可以達到將近100%,民眾不需太害怕。
    2018/06/04 08:38
  • 去年近3成廠商有調薪 創近17年最高

    主計總處今天發布統計指出,由於景氣穩定復甦,去年廠商調升經常性薪資的比率達28.2%,為2001年以來最高,各行業又以金融保險業最令人稱羨,7成廠商均有調薪。
    2018/05/31 18:44
  • 今年32%廠商有調薪計畫 占比創18年新高

    主計總處表示,今天發布的調查顯示,今年有32.4%的廠商已調升或預計調升月薪,若完全實現調薪計畫,調薪廠商比率將創民國90年以來最高;但也有38.3%的廠商決定不調薪。
    2018/05/31 17:38
  • 外商調查:近9成台灣民眾支持綠能轉型

    蔡政府以「2025非核家園」為目標,根據丹麥沃旭能源公司一項調查顯示,近9成的台灣受訪者支持使用綠能,比率遠高於全球平均值,這也是台灣能源轉型的利基。
    2018/05/30 15:31
  • 遭指當校長常請假 吳茂昆:數據有誤且多公差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全教總)日前質疑,教育部長吳茂昆在東華大學校長任內,請假日超過6成。吳茂昆今天透過教育部澄清,請假比率為38%,且大部分是公差。
    2018/05/24 14:24
  • 大學個人申請缺額破萬 7校缺額率逾5成

    107學年度大學個人申請入學管道的統一分發結果今天公告,今年招生缺額共1萬489個,每所學校都出現缺額,其中有7校缺額比率大於50%,比去年增加。
    2018/05/17 09:49
  • 危老條例三讀 放寬銀行建築放款限制

    立法院院會今天三讀修正通過危老條例部分條文,為協助危老建物所有權人資金融通,得不受銀行法放款融資比率「不得超過30%」限制,讓申請民眾能真正得到銀行融資協助。
    2018/05/11 14:29
  • 監所長期超收 監察委員促法務部改善

    監察委員王美玉、仉桂美今天說,監所超額收容比率、戒護人力比雖有改善,但仍比先進國家超出許多;法務部應報請行政院正視矯正業務需要,盤點人力,解決監所長期超收現況。
    2018/05/09 14:24
  • 北市豪宅稅降! 上億住宅看屋、下訂數增5成

    北市豪宅稅率,去年改成固定比率,等於調降,讓不少高資產客戶願意入手,代銷業者說比今年第一季比去年第四季,看屋人數增加5成,甚至才開賣2個月已經被訂走一半,房仲業者說,3年前豪宅市場有些是零成交,今年陸續都有生意開張,高端買氣回溫。
    2018/05/05 17:58
  • 稽查三溫暖! 全台11家「衛生、消防」等違規

    行政院消保處稽查全台12家三溫暖,發現11家業者分別在建築、消防、衛生和營業事項上都有違規疏漏之處,不合格比率超高,其中還發現急救箱藥品過期好幾年,樓梯間堆積雜物,存在影響民眾救援逃生的隱憂,祭出限改。
    2018/05/04 12:51
  • 主計總處統計:近7成勞工對工作滿意

    今天是五一勞動節,主計總處發布國情通報指出,106年就業者1135.2萬人中,受僱者為900.6萬人,占就業者比重79.3%;而據調查,勞工對整體工作感到滿意比率為69.2%
    2018/05/01 23:23
  • 房貸逾放竄高 金管會劃紅線

    民主進步黨籍立委施義芳表示,超過5萬戶的房貸寬限期將到期,恐影響銀行逾放,金管會表示,有請銀行清查房貸寬限期等相關情況,且當銀行房貸逾放比率逾0.6%時,會特別關注。
    2018/04/25 13:20
  • 陸再反制美 鹵化丁基橡膠祭反傾銷措施

    中美貿易角力升級,美國當局正考慮動用一項緊急法律,來限制大陸對美國科技業的投資,在這之前也封殺大陸中興通訊、執行出口禁令。而大陸疑似為了報復,延後審查美國高通和恩智浦公司的併購案,並且連續2天宣布,對原產美國的鹵化丁基橡膠、以及漿粕,實施課徵高比率保證金的反傾銷措施。
    2018/04/20 20:13
  • 柯P動物友善破功!北市去年安樂死179犬 比例冠六都

    台北市長柯文哲曾承諾要將北市打造成動物友善城市,不過現在有統計資料顯示,北市收容所去年安樂死179隻狗、比率為六都之冠,且校犬比例近3年在六都墊底,收容動物超過容納量的「爆籠」情況發生4次、高居六都第2。對此,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動督盟)直言,柯P的動物友善城市計畫形同破功。
    2018/04/20 17:38
  • 罰錢沒在怕!每年千人躲酒測 修法將重罰

    酒駕事件層出不窮,但現在警方酒測攔檢遇到嫌犯,寧願被罰9萬吊銷駕照,也要拒測!根據台北市交通警察大隊統計,酒駕拒測比率逐年攀升,換算下來每年平上千人拒絕酒測,立委提案修法,將加重罰責,拒測罰金提高到18萬,預計最快今年7月就會上路。
    2018/04/18 14:32
  • 銀行好薪情! 一銀、彰銀過半員工年薪百萬

    很多人把金融業稱作金飯碗,根據調查,公股銀行包含彰銀、華南銀、合庫員工的薪資破百萬比率都超過5成,總計4家行庫就有共1萬4800人的薪資超過百萬元,堪稱幸福企業!不過公營高層主管也坦言,調高薪資水平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為了挽救離職率,要跟民營和外資銀行搶金融人才。
    2018/04/18 13:14
  • 醫:台灣管餵人口比率高 他國則在減少

    衛生福利部台南醫院高年科醫師林佩芬今天表示,各國醫藥政策定向於減少插管,管餵人口持續減少,但台灣不然,多數人非常害怕嗆到,多經由不舒服的鼻孔插入。
    2018/04/12 12:51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