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出軌離婚毒品劈腿精神狀態學習駕照約會強暴丸鳳梨龍天翔青鳥
  • 搜尋:

    抗病毒 結果共399筆

  • 快訊/流感疫情升溫 疾管署宣布擴大「公費抗病毒藥物」對象

    新冠肺炎捲土重來,確診人數節節上升,而不容小覷的還有流感!疾管署今(26)日表示,近期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呈上升趨勢且處流行期,近四週社區合約實驗室監測顯示流感病毒以A型H1N1為多。112-113年流感季截至今(113)年6月24日累計1,144例重症病例,其中214例死亡,流感重症病例數及流感住院人次仍多,故再次擴大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下稱公費藥劑)使用條件,納入「有類流感症狀,且家人/同事/同班同學有類流感發病者」等對象,適用期限自即日起至7月31日止。
    11小時前
  • 新冠燒!醫批「大缺藥」 疾管署:2萬份7/4抵台

    本土疫情捲土重來,傳出住院人數大幅增加,而有醫師抱怨,本想開立抗病毒藥物「莫納皮拉韋」,卻遭系統攔阻,顯示目前缺料中,而疾管署雖然直言庫存充足,但面對近日疫情加劇,已再採購兩萬人份,預計7月4日抵台。而蘇一峰也質疑替代藥物物「倍拉維」的風險,憂心導致慢性病長者中風或心肌梗塞。
    13小時前
  • 新冠再起抗病毒藥短缺!醫怒「誠實告知很難」 疾管署認:啟動採購

    缺藥危機再現?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稱近期抗病毒藥物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缺藥,痛批「誠實告知很難嗎」。對此,疾管署晚間也火速回應,坦言已啟動了兩萬人份的採購作業,預計7月初抵台、隨後配送至各醫療院所,積極儲備新冠抗病毒藥物。
    16小時前
  • 倒4天燒到幻覺!辦公室「一半同事確診」 他中標怕爆:這波很強

    疾管署日前警告,指新冠本土確診案例再度上升,門診病患數量明顯激增,疫情進入流行期,提醒民眾出現相關症狀,務必及時就醫。一名網友表示,此波傳染力似乎很強,釣出中標的苦主們哀嚎,「我家全中」、「最近很多!公司中滿滿」
    2024/06/24 16:34
  • 「缺藥潮」來襲! 全台輸液、藥物大缺貨

    國內缺藥問題頻傳,台灣正深陷缺藥危機,近期診所擠滿病患,其中有不少染上新冠病毒的人,很多醫師擔憂,抗病毒藥物在全台大缺貨,供應不足。而第一線藥師也透露,抗生素安蒙西林短缺,認為缺藥平台失能,建議設立專責缺藥辦公室,由專人處理缺藥議題,即時監控藥品狀況,不然未來恐面臨更大挑戰。
    2024/06/20 22:48
  • 鳳梨能止痛?營養師「揭3大迷思」 這樣吃有助緩解關節炎

    吃鳳梨不但能助消化、幫助減重,還能抗發炎、緩解關節炎?營養師劉純君說,在肉中加鳳梨可以軟化肉質,關鍵在於鳳梨中的鳳梨酵素,鳳梨酵素的抗發炎作用,牙科常有醫師幫拔完牙的病人開鳳梨酵素止痛,也有人用於保護心血管和緩解風濕疾病,在新冠肺炎盛行期間,也有研究發現鳳梨酵素可以破壞新冠病毒的細胞膜,幫助抗病。鳳梨該怎麼吃才有效?鳳梨酵素怎麼吃?
    2024/05/04 15:35
  • 山豬肺炎敗血性休克驟逝!醫警告8大危險群:小感冒別大意

    藝人山豬陳俊甫今(15日)上午因感冒引起的肺炎「併發敗血性休克」猝逝,享年38歲。據了解,山豬罹患紅斑性狼瘡14年,因病毒襲擊腦部,加上十字韌帶曾斷裂,容易跌倒,不過其仍樂觀對抗病魔。醫師黃翰禮提醒,有「8大高危險族群」即便一般感冒都可能引發輕度或重度肺炎,千萬不能大意!
    2024/04/15 15:22
  • 拉警報!醫驚1疾病很像腸病毒「輕碰就流血」 10大症狀曝

    拉警報!隨著氣溫逐漸回升,活躍於春季至秋季的腸病毒也跟著升溫,受免疫負債影響,3月初腸病毒急門診病例人次創下10年同期新高,小兒科醫師許志煌提醒家長應帶孩子施打疫苗,此外,近期還出現易與腸病毒混淆的「1疾病」,輕輕碰就會流血,主要10大症狀不可輕忽。
    2024/04/01 11:28
  • 醫示警「急診冒多起兒童重症」 高燒40度變重度肺炎進ICU

    近來氣溫驟變,醫師指出,兒童醫院急診出現多起感轉重症個案,甚至發生敗血症跡象,就有一名7歲女童,連續八天高燒近40°C,呼吸急促、食慾下降及全身無力到醫院急診,醫師檢查發現患者心跳急遽、且白血球數超出正常值,驗出腺病毒及A型流感,診斷為A型流感併發重度肺炎,急送加護病房,經戴上正壓呼吸器及抗生素、抗病毒藥物等治療,10天後才順利回家。
    2024/02/08 16:39
  • 27歲男愛泡溫泉!肛門長滿花椰菜狀突起物 醫揪1危險行為釀禍

    27歲的陳先生經常前往三溫暖場域,多次與伴侶發生不安全性行為,沒想到,2個月前突然發現肛門出現如花椰菜狀的許多細小突起,醫師身體檢查懷疑為「尖性濕疣」,考量症狀輕微且須確認是否有合併其他感染,遂轉診至門診,經由視診及抽血檢查,診斷為「尖性濕疣合併淋病感染」,給予三週抗病毒藥物治療並追蹤觀察三個月後後恢復。
    2024/01/22 17:03
  • 流感、新冠雙夾擊!急診醫曝「6重症前兆」 2類人注意

    秋冬病毒大流行,不只流感病患增加,新冠疫情也持續升溫,接連的國慶連假旅遊、聖誕節、跨年等,助長病毒傳播速度,急診醫師對此相當有感,表示看診的患者多出現發燒、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中鏢流感與新冠人數明顯增多,提醒65歲以上或有慢性病患者留意出現「6症狀」恐是重症前兆。
    2024/01/17 17:33
  • 大廠驚爆「集體裁員」!2000人一夕全失業 蒸發4.4兆

    竹科才爆裁員潮,甚至有公司關廠。沒想到,裁員潮燒到醫療大廠了,輝瑞(Pfizer)靠著BNT疫苗、抗病毒藥大獲利;怎料,今年無預警宣布,將徹裁2000多名員工!
    2023/12/18 10:36
  • 天冷易感冒!攝取維生素C來預防 「1水果」=柳丁8倍

    天冷最容易感冒,根據氣象署預報指出,本周六(12/16)將有入冬以來最強冷氣團報到,最低溫下探10˚C。癌症關懷基金會董事長、養生達人陳月卿分享,她會喝「柳丁果蜜」攝取高維生素C,來預防感冒。
    2023/12/17 15:09
  • 突然發紅持續性神經刺痛長水泡!醫警告:「罹這病」痛不欲生

    帶狀疱疹病毒會潛藏神經節裡面,當年紀大或免疫力下降就會跑出來作怪,臨床上主要是會有成群的水泡,沿著皮膚特定的皮節呈現帶狀的分布,而帶狀疱疹治療重點,就是在早期使用口服的抗病毒藥,就能讓疾病得到較好的控制,也可以讓疱疹疼痛的程度可以大幅度改善。
    2023/10/18 22:47
  • 她突臉部歪斜、眼瞼痙攣!全身抖狂跌倒 竟是1常見病毒惹禍

    一名63歲女士今年7月間感染新型冠狀病毒,除了有咳嗽、流鼻水症狀外,還伴有雙眼難以張開的問題,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後,上呼吸道症狀逐漸改善,但雙側眼瞼痙攣的情形卻愈來愈嚴重,更因看不到路,步態又不穩而時常跌倒,甚至影響到頭頸部的其它肌肉,造成臉部歪斜、不自主咬牙、斜頸及頭部顫抖,醫師研判疑似和新冠病毒相關的肌張力不全症及神經退化,給予類固醇治療、數次肉毒桿菌注射後逐漸改善。
    2023/10/12 13:00
  • 秋冬流感、腺病毒好發!「這樣吃」養出抗病體質增強免疫

    根據疾病管制署統計,近幾周以來,每周都有超過10萬人因類流感症狀就醫,在今年流感季來臨前,已經連續好幾周疫情上升,再加上新冠肺炎新的XBB變種病毒,讓人感到非常不妙!郵政醫院營養師黃淑惠表示,秋冬環境濕度和早晚溫差改變讓人體難以快速調適,加上秋冬致病性病毒多,提醒大家要儲備足夠營養、減少有損免疫的行為,再輔以有助抗病毒的香草飲食與營養調理來增強保護力。
    2023/10/06 14:51
  • 健保10/1起放寬B肝口服藥給付 增2.1萬人受惠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今天表示,10月1日起針對e抗原陰性慢性B肝、肝纖維化病患放寬口服B肝抗病毒藥物給付標準,預計約增2.1萬人受惠,健保藥費支出約新台幣7.32億元。
    2023/09/22 17:29
  • 不戴口罩近期感染「這疾病」倍增 醫師:病毒已在「社區活動」

    近期類流感疫情有上升趨勢,專家分析過去3年多來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國人罹患類流感人數不多,關鍵在於大家都戴口罩,如今不戴口罩情況下,導致感染人數上升,考量流感病毒仍持續在社區活動,流感併發重症病例數未見下降,政府考慮將延長擴大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條件,臺北榮總感染科主任林邑璁教授指出,今年比較特別的是在夏天,仍然有相當多的流感案例,這主要應該還是過去三年,大家沒有面對流感的威脅,從免疫的角度上來看,現在就有更高的機會得到流感!
    2023/09/05 22:59
  • 清冠一號7月起自費要價上千!薛瑞元:國外網站購買恐觸法

    目前國內仍在新冠疫情高原期,不過隨著今年各項措施鬆綁,新冠疫情幾乎已經流感化,但目前疫苗、抗病毒藥物以及清冠一號仍提供公費使用,當中清冠一號更是不少民眾確診期間緩解症狀的藥物。不過衛福部證實清冠一號公費補助方案只到6月底,7/1日起有需求將回給自費。對此中醫藥司司長黃怡超強調,病人也可以請中醫師開立健保給付的配方。
    2023/06/23 10:09
  • 3萬5掰!控「住院險沒賠」不合理 產險:自費不算

    還記得嗎?去年疫情高峰期,住院險從寬認定,居家照護期間,有醫師診斷並開立抗病毒處方藥物也能理賠,不過一名方小姐就控訴,去年八月確診到中醫「自費」領清冠,但「住院險」遲遲沒下來,對此產險公司,因為自費購買的清冠一號,跟從寬認定說明不盡相同,所以無法理賠。
    2023/06/12 19:21
  • 提高警覺!注意「這幾種藥」恐讓B肝再活化 食藥署要求加註警語!

    雖然目前台灣已有B型肝炎疫苗可以使用,但是在台灣在疫苗普及前的族群,B型肝炎仍然是一個重要的疾病。對於患有慢性B型肝炎的患者,以及那些暫時不需要接受抗病毒藥的患者,仍然需要密切注意追蹤,以及在免疫功能下降時,可能引發的肝炎活化。在使用新型生物製劑時,也應該注意B型肝炎活化的風險,並採取相對應的措施。
    2023/04/27 23:10
  • 單週增24例流感重症、3死!疫情未趨緩 公費藥擴大使用延長

    流感病毒持續!疾管署今(26)日表示,上週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上升至52,648人次,較前一週略增,整體趨勢緩升且高於前3年同期,上週新增24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多歲,另新增3例死亡個案,年齡介於50多歲至70多歲,提醒民眾勿輕忽流感嚴重性。
    2023/04/26 14:40
  • 1197天指揮中心5/1解散 新冠「流感化」降類

    隨著疫情流感化,指揮中心也將在5月1日走入歷史,若算到4月最後一天,指揮中心一共成立1197天,不只如此,新冠病毒也將從第五類降為第四類,除了打疫苗將加收掛號費,如果確診符合資格要領抗病毒藥,或是重症住院隔離費用,依舊維持公費支出。
    2023/04/25 19:37
  • 指揮中心5/1退場!疫苗哪打、治療費用怎算 懶人包一次看

    指揮中心宣布5/1日起,新冠降級為第四類傳染病,同步指揮中心也解編。莊人祥表示,指揮中心解編後,如果疫情再起,防疫物資像是家用快篩、口罩或是口服抗病毒藥物都有足夠的庫存,而針對民眾常見問題,也整理6大QA。
    2023/04/25 16:28
  • 突臉麻嘴歪以為中風 醫揪「這病毒」釀顏面麻痺、耳冒水泡

    66歲陳先生有一天突然出現左側舌頭麻木、左側臉部麻木、明顯嘴角歪斜現象,趕緊掛急診,原以為是三高的他出現腦中風,但醫院檢查都沒有明顯異常,返家後隔日症狀沒有改善,反而左耳出現異常水泡,到神經科門診就醫,檢查才發現是疱疹病毒引起的顏面神經麻痺,神經傳導檢查也證實左側顏面神經傳導電位明顯下降,給予抗病毒藥物且安排後續復健治療,數週後症狀好轉。
    2023/04/11 12:19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