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食腦蟲嘉義小吃地震統一發票中獎號碼統一超物質張學雷分手房仲蜜臀
  • 搜尋:

    戰略 結果共3,110筆

  • 日本修改安保戰略 研議焦點包括台海局勢

    日本當局26日正式啟動有關修改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的研議工作,重點包括如何應對緊張升高的台海局勢。
    2022/01/27 13:45
  • 日本將修改安保戰略 研議焦點包括「台海局勢」

    日本昨天正式啟動有關修改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的研議工作,探討焦點包括如何應對緊張升高的台灣海峽局勢。
    2022/01/27 09:35
  • 台法智庫簽署合作備忘錄 強化台海戰略研究交流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今天與法國智庫湯瑪斯摩爾研究院簽署合作備忘錄。主席法勒與出席見證的前國防部長米雍皆表示,台海與印太為重要議題,樂見雙方建立正式夥伴關係。
    2022/01/27 08:58
  • 再移師阿拉伯海軍演! 中俄、伊朗形成「抗美聯盟」

    俄羅斯除了12萬大兵,持續在烏克蘭邊界威脅,海上軍演頻率也越來越高。繼上周,俄羅斯聯合中國跟伊朗,在印度洋北部舉行軍演。中俄兩國,馬上又要聚在阿拉伯海演習。中、俄、伊朗這三國,目前的共同敵人,就是美國。伊朗大使還放話,如果三國能組成新聯盟,必定讓西方國家痛苦。伊朗因為遭到經濟制裁,戰略布局疑似改向中、俄靠攏。
    2022/01/26 22:19
  • 傳立媒體 (Mindshare) 重塑企業品牌標誌邁出轉型新步伐

    繼去年度傳立明確為因應時代轉型強化整合媒體服務的戰略方向,任命全新的全球領導團隊並介紹"促進良好增長"的遠景,傳立媒體也同時推出新的品牌標識與新方向進行融合。
    2022/01/26 16:00
  • 3檔興櫃新兵 趕在台股牛年封關前報到

    趕在台股農曆年封關前,興櫃及興櫃戰略新板共增加3檔生力軍,包括25日登錄興櫃戰略新板的大江基因及今天登錄興櫃一般板的振大環球及進典。
    2022/01/26 11:09
  • 俄擬割喉戰.直攻烏克蘭首都 拜登推論俄入侵在即

    俄羅斯的軍隊越來越逼近烏克蘭,戰鬥直升機也進駐俄軍基地;美國總統拜登推斷,俄羅斯即將會發動攻擊。周四,拜登發表對烏俄情勢的看法,似乎暗示如果俄國發動「小規模入侵」,西方國家反制力道也不會太強,此話一出讓烏克蘭膽戰心驚,批評是為俄羅斯侵略開綠燈;拜登也立刻澄清,俄國越界就是侵略,會迅速反擊。跡象也顯示,俄國準備好了割喉戰略,可能會借道白俄羅斯,直攻烏克蘭首都基輔。
    2022/01/21 19:52
  • 歐盟提460億美元計畫 全球門戶抗一帶一路

    歐盟公布規模約460億美元的科技和基建支出計畫,以抗衡中國大陸的「一帶一路」行動,取名為「全球門戶」戰略,著重在數位、運輸、能源及貿易等領域。
    2022/01/21 13:42
  • 航艦繞南沙vs.實彈演訓 美中海軍隔空較量

    美中兩強之間的軍事較勁,持續展開,根據大陸南海戰略感知平台的消息,美國卡爾文森號航艦近幾天環繞南沙群島航行,大陸方面也不示弱,接連公布南部戰區艦艇演訓,以及殲-20隱形戰機夜航訓練的畫面。
    2022/01/17 17:04
  • 入境昨最高峰 柯P:明後天病例若未降 戰略戰術要改變

    台北市長柯文哲今(17)日主持北市防疫記者會,柯文哲表示,今天境外移入48例,入境到昨天最高峰,希望病例也就是最高峰了,不然每天新增48例,醫療量能會被擊垮。柯文哲舉美國例子,過去1周感染543萬人,死亡率雖然是400個死1個,但也死了1.2萬人,他雖然認為要改變策略共存,但共存也不是完全不管。
    2022/01/17 16:38
  • 世銀下調全球經濟成長預測 丁學文:疫情、貧富不均產生負面影響

    世界銀行在最新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預測,今年全球GDP可能下調至4.1%,低於去年6月所預測的4.3%,世銀預測局局長高斯受訪時坦言「經濟正嚴重放緩。」金庫資本管理合夥人丁學文今(17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張允曦線上訪問表示,「世銀是以『協助發展中國家』為主要目標的組織,早在過去,世銀就已呼籲,各國疫苗接種不平均,將導致貧富差距日益擴大,未來股票、就業市場及供應鏈恐怕皆會因疫情趨勢及全球貧富不均議題產生負面影響,各國因嚴肅看待此示警。」 另外,由中國大陸主導的RCEP今年正式啟動,台灣雖然沒有加入其中,但國台辦宣布「在陸台企可充分享受RCEP成員方關稅及原產地規則優惠。」丁學文認為「RCEP是2022年全球重要議題,台商恐怕會為了顧及東協及大陸雙方市場,面臨產業轉型壓力,從過去的『Made In China』逐漸轉變成『Made For China』,而台灣須注意的是,在未加入RCEP的情況下,接下來美國所主導的印太經濟戰略同盟,台灣勢必不能輕易放棄,否則會在國際貿易上失去槓桿支點。」
    2022/01/17 15:52
  • 歐盟祭出首部防禦白皮書 團結應對俄陸等國威脅

    法國接掌歐盟理事會輪值主席國後的首次非正式會議今明兩日於布勒斯特登場。議題聚焦俄羅斯、非洲、中國等,並研討歐盟首部防禦白皮書「戰略羅盤」,以統一外交防禦陣線。
    2022/01/14 09:26
  • 美確診激增 佛奇:接近與新冠病毒共存門檻

    美國白宮首席防疫專家佛奇,11日在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表示,美國目前每天平均通報近100萬例新增確診,近15萬人住院,每天有超過1200人死亡,儘管確診病例激增、住院人數創新高,美國正接近將新冠病毒當成一種可控制疾病,並與之共存的「門檻」。
    2022/01/12 15:06
  • 嘉義外海失聯F-16V戰機 才剛參與「大象走路」秀戰力

    F-16V去年(2021年)11月才剛完成接裝,首次發生失聯意外。而其實新型F-16V戰略技能大大提升,其中配置AESA雷達,可以應對中共新型匿蹤型戰機。不過專家也分析,少了防撞裝置,等同飛行員無法在昏迷時有效維護安全,是這款戰機需要思考改進的地方。
    2022/01/11 21:50
  • 烏克蘭危機難解 美俄8小時會談未達共識

    美國和俄羅斯周一在瑞士日內瓦舉行戰略穩定對話,一如外界預期,兩國在解決安全問題上,還是沒有達成共識。
    2022/01/11 15:55
  • 藍營公投敗再被雙殺!「朱中央」遭指戰略模糊 學者:朱「寶刀已老」

    國民黨在四大公投失利後,短短不到1個月,在台中市第二選區立委補選、無黨籍立委林昶佐罷免案再吞2敗。學者鈕則勳分析,正因為黨主席朱立倫選戰策略模糊、「寶刀已老」,和基層更缺乏整合,若無法具體檢討,接下來的選戰將面臨嚴峻考驗。
    2022/01/10 17:53
  • 分析/顏寬恒不敵烏賊戰 淺藍、中間票盡失慘敗

    台中市第二選舉區立委補選今(9)日落幕,稍早開票結束,國民黨候選人顏寬恒以8萬912票輸給民進黨候選人林靜儀的8萬8752票,顯示顏家主打「冷處理」的戰略失效,民進黨傾全力輔選,催出近6成投票率,成功激化選情,加上綠營負面宣傳奏效,讓部分藍營、為數眾多的中間選民在最後關頭轉向。
    2022/01/09 19:32
  • 睽違多年! 伍佰代言三國志戰略版手遊

    睽違多年,伍佰再次代言手機遊戲,三國志戰略版。
    2022/01/09 05:00
  • 美Omicron疫情未達高峰 專家:新常態應與病毒共存

    美國紐約,上個月2日才發現第一起Omicron病例,只是短短一個月,紐約現在有99%的新增確診是感染Omicron。美國疾管局局長提醒,疫情的高峰還沒過,拜登政權移交小組的新冠顧問也發表文章,建議美國因應新冠疫情的國家戰略,應該開始轉向「與病毒共存」的新常態。
    2022/01/08 16:53
  • 中央要求恢復開設20%專責病房 柯P:易形成破口

    國內疫情升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6)日宣布,將要求雙北、基隆與桃園的醫,院3天內開20%專責病床。對此,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天回應,按照中央戰略,北市有戰術修正,如果壓在100人內,就用和平醫院跟三總,如果200例確診內,再加上4家醫院擋住,柯文哲說,他反對病例分散在所有醫院,這樣要防守的地方太多,破口就越多。
    2022/01/07 13:03
  • 美日2+2將會 對台戰略模糊轉清晰? 翁履中:「美日安保條約」恐成箝制

    先前傳出的美日「2+2會談」即將在台灣時間明天上午六點半舉行,屆時美方由國務卿布林肯、國防部長奧斯汀出席,日方則是外務大臣林芳正、防衛大臣岸信夫與會,兩國將會對美日同盟強化途徑進行討論,並推進印太地區的自由與開放等議題。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6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美國對日本極其重視,期盼日本可以在印太戰略上提供更多奧援,但根據1960年代簽訂的『美日安保條約』內文提到,如果美國要在日本駐防的基地採取軍事行動,除非是與日本有關,否則要調動駐日美軍,須先得到日本政府許可,因此,若日本政府只是口頭上支持美國的印太戰略,並非實際上能投入大量軍力,『美日安保條約』就很有可能變成軍事衝突的箝制。」
    2022/01/06 15:28
  • 2022地緣政治關鍵一年 多個合縱連橫落成 區域分化情況會更嚴重

    政治和經濟看似沒交集,但實際上卻是很難分開的,關於全球緊張情勢持續升溫,地緣政治的趨勢變化在2022年將會如何發展?美國和中國大陸之間的競爭態勢又是會如何呢?今(3)日《FOCUS午間新聞》邀請到金庫資本管理合夥人丁學文,接受主持人游皓婷線上訪問表示「2020是地緣政治非常關鍵的一年,不只1月1日剛生效的RCEP,有參與的國家都紛紛開始有積極行為出現,菲律賓、泰國、印尼和英國等都開始積極加入CPTPP,甚至之前很反對加入的韓國也宣布要加入,而對於台灣來說要加入CPTPP有兩大難題,第一、台灣目前只有跟新加坡和紐西蘭有CPTPP會員國的FTA,故很多事情都要從頭開始,加上大陸可能在裡面扮演負面角色,所以CPTPP對台灣而言不太正面,第二、印太經濟戰略在三月開始會有實體進展,所以台灣在今年要特別注意國際學歷的策略聯盟。」
    2022/01/03 16:55
  • 美國挺台趨檯面化?美議員、特戰來台頻曝光 專家:建設性戰略清晰

    今年美台關係空前熱絡,不僅美國議員高頻率搭乘軍機訪台,美軍特戰在台協訓的消息也頻頻曝光,而即便是拜習會後,美中競爭關係也絲毫不見緩解跡象。專家分析,美國已經邁向建設性的戰略清晰,但台美未來加強軍事合作的最大阻礙,可能是國軍的訓練制度,長年沒有提升。
    2022/01/01 22:32
  • 台灣被RCEP排除在外 傳產恐受高關稅衝擊

    台灣被排除在RCEP之外,對國內產業會帶來什麼樣的衝擊?專家分析,目前看來RCEP對台灣的高科技產業影響不大,但是機械、石化等傳統產業,面臨高關稅問題,未來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將受到威脅;同時在大陸主導下,台灣產業要擴展東協市場可能受限,將加速台商外移到RCEP成員國設廠。而台灣目前積極爭取加入的CPTPP,美國已經宣示不會加入,打算另起爐灶成立印太經濟戰略,這或許是台灣的好機會。
    2021/12/31 11:54
  • 美軍這招抗中沒用?「重複二戰錯誤戰略」 結果恐失台灣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近日簽署「2022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FY 2022 NDAA),法案涵蓋保持阻止中國武力攻打台灣、支持台灣發展自我防衛能力的政策,但美國康考迪亞大學(Concordia University)國際關係學者史賓賽邱吉爾(Julian Spencer-Churchill)認為,要有效嚇阻中國,美國可向台灣部署軍隊和空中掩護,可以提供更強大的防禦力,若靠軍艦集結,「將重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錯誤戰略,結果會丟掉台灣」。
    2021/12/31 11:52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