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創傷劉寶傑李佳穎折扣國台辦資收場關鍵時刻新華社寵物店飛機
  • 搜尋:

    安琪 結果共555筆

  • 【一步一腳印】可以吃的手工紙 酸甜苦辣在其中

    水聲悉哩嘩啦,幫浦卡答卡答,還有水閘門碰撞開關的聲音,這是黃煥彰的手工紙寮,每天的早安曲。手工紙寮老闆黃煥彰:「很奧妙的,這樣子就是一張紙。」
    2011/05/01 22:54
  • 【一步一腳印】大廚小巷小吃店 幸福大廚分享私房廚藝

    一早逛逛傳統市場,挺有趣的,特別像劉清福這樣,買菜、買肉,還可以順便看看老朋友。劉清福:「一攤一攤都買10幾、20幾年了,不用單子,固定的,他們都會當季的什麼菜、什麼魚、什麼肉,他們都會幫我保留。」
    2011/04/17 22:15
  • 【一步一腳印】不加牛奶、麵粉! 挑嘴兒的「純」乳酪蛋糕 

    陸佳麟做蛋糕,桌上沒有讓人眼花撩亂的量杯、食材,雞蛋、糖,還有一點鮮奶油,用來調和修飾,最重要的還是要製作時才拆封,確保新鮮的乳酪。乳酪蛋糕老闆娘陸佳麟:「人家常會問我們一個問題,我們的乳酪是重乳酪還是輕乳酪?其實要區分這個,以前就是比較傳統的方式,大概就是說麵粉的比例,因為我們完全沒有麵粉,所以後來我們就讓客人比較有個概念,就是我們蛋糕,真的就是純的乳酪。」 蛋糕不分輕的重的,下手輕重還是得留意,要把一塊塊凝固的乳酪,打出流動感,雞蛋要分次,慢慢加,還要隨時檢查乳酪狀況。陸佳麟:「有時我會開玩笑,我說那天心情好不好,打出來的蛋糕也會有影響。」記者:「真的啊?」陸佳麟:「對,其實可能,就像我剛在說,在製成的過程中,你有沒有細心去對待它。」 陸佳麟則是步步用心,襯底的餅乾粉,她也不直接用現成的。陸佳麟:「它有滿多五穀雜糧在裡面,像黑黑的部分就是芝麻粉的部分,然後還有我們叫生的胚芽,然後把它烘烤成金黃色,然後把它加進去。」 難怪一邊翻著,一邊有股芝麻、胚芽的香,陸佳麟接著慢慢加進奶油,不多,粉稍微能結塊,就立刻停手。陸佳麟:「我是喜歡它,最原始的成分在裡面,不要吃過多的奶油,那只是一個必要的調和作用。」 只要健康,不要讓人吃進負擔,聽來是陸佳麟很重視的一項,其實當初她就是為了家人的健康改行,曾經是廣告人的陸佳麟,原本與烘焙業的交集,僅限於家裡投資了一間糕點中央工廠。陸佳麟:「以前看到師父忙,都覺得那很理所當然啊,就好像我們在做我們自己的工作,很得心應手,一點都不會覺得它很困難,可是當有一天,我自己想到要做的時候,我親自下去打蛋糕,從最簡單的海綿蛋糕,我烤出來整爐的海綿蛋糕,沒有一個可以吃,然後我眼淚就掉下來。」 那時候陸佳麟要生寶寶了,不希望再過廣告人的高壓力生活,初進甜點事業,卻踢了個大鐵板,那麼,相對簡單的乳酪蛋糕,是不是另一個出路呢?陸佳麟爸爸一個老毛病,給了她新想法。陸佳麟:「我爸爸不能喝牛奶,他也是那種一喝牛奶,應該也算是乳糖不耐症,就是拉肚子會拉得很嚴重,對,他真的是幾十年來,都沒有吃過牛奶類的東西。」 陸佳麟去查了資料,乳酪應該可以為這樣的人補充鈣質吧,一個不用任何奶粉、麵粉,少油、少糖的乳酪蛋糕專門店,就此跨出第一步,只是當時,對陸佳麟標榜的真材實料,糕點廠裡的師父不怎麼看好。陸佳麟:「傳統的師父會覺得說,我可以用麵粉用鮮奶、用奶粉之類,去取代這樣的原料,就可以降低很多成本,相對的,我在售價上或利潤上,就會有更多的空間,他(師父)會覺得我這樣的做法,會給自己造成很大的壓力,就是說我們做那麼好,可是人家其實有些人並不了解。」 因為有些客人習慣那些添加物了,反而嫌陸佳麟的純乳酪,沒什麼出奇卻賣得貴,還好徬徨中,陸佳麟兒子丹尼爾的一個挑嘴,讓她發現初衷值得堅持。陸佳麟:「他要(從母奶)轉換喝配方奶的時候,他真的一口都不給我喝,我很生氣,我買了一罐,我想那一罐奶粉好貴喔,我還滿心疼的,我就想,怎麼辦,他都不喝。」 原來他只愛吃在媽媽肚子裡,吃熟了的純乳酪蛋糕。記者:「你有辦法吃掉一個?」陸佳麟兒子丹尼爾:「對,沒錯。」記者:「不會吃不下嗎?」丹尼爾:「最小的,最小的我可以吃得掉。」 從沒牙時,一口一口含,現在8歲的丹尼爾,真是頗有「食」力,冰櫃裡一塊藍莓乳酪,凍得有些硬,不容易下刀,他直接拿起來啃。丹尼爾:「蛋糕雖然切醜醜的,可是好吃是最重要的。」 陸佳麟也強調,好吃真的很重要,說來也還是出自陸爸爸的需求。陸佳麟:「他非常怕奶味,後來我發現,這種人還滿多的。」 又要乳酪下得足,又不要讓人被奶味嚇跑,陸佳麟想到,用花香、果香、茶香、咖啡香,幫乳酪變身。陸佳麟:「像我爸也很好玩,我拿給他吃,他問我有沒有牛奶,我說沒有,因為真的沒有牛奶,然後他吃,他還吃得很高興,然後後來過一下我問他,你有沒有肚子不舒服?你會不會拉肚子?我爸說不會啊,很好吃啊!」
    2011/03/20 23:05
  • 【一步一腳印】堅持這一份使命感! 大病後的種菜人生

    羅文祥種有機蔬菜,從菜苗就開始注意。有機農場場長羅文祥:「都在這邊先育好,育好之後再拿過去種,這邊要2週的時間。」 2個星期當中,確保菜苗完全沒沾染到農藥化肥,是不是不好照顧呢,育苗室看來有些空曠,原來剛有一批菜苗,被挪到另一個溫室,正式下田,遠遠就聽到木槌敲擊,鏗鏗鏘鏘,羅文祥為阿姨們,設計出這樣的小裝置,讓菜苗一排排更整齊,不過乍看是一樣的菜苗,問了才知道不同。羅文祥:「這個油菜,油菜,那個好像千寶,千寶菜啦!」 各式蔬菜,羅文祥的溫室裡,種植有2、30種,希望消費者覺得多一些變化,吃起有機蔬菜更有趣,而因為有機栽種,各種菜各有原本該有的風味與質地,即使是有機肥,羅文祥都堅持不多加。羅文祥:「那個補充液肥,補充太多的話,它的硝酸鹽殘留不好,我們自己也要吃啊,這不是說都種,賣給人家賺錢,所以對健康方面,我們是比較注意的。」 不注意的結果,常常是慘痛代價,羅文祥5年前就因為亂吃,吃出問題。羅文祥:「肚子痛,痛很久,每個月都這樣痛,講起來有點尷尬,但是真的是每個月都痛,每個月都痛,痛大概3、5天,有時候痛比較久,10幾天,但是不是很痛,就是悶在那邊,吃飽也痛、肚子餓也痛。」 那時候羅文祥,台大園藝所碩士畢業,先後為幾個基金會擔任綠美化指導顧問,以為都市生活難免會有些壓力造成的腸胃毛病,直到大半年後,盲腸炎開刀,術後追蹤才發現,自己需要割除的,不只盲腸而已。羅文祥:「大腸鏡檢查,哇,就發現已經來不及,就(大腸癌)二期,(腫瘤)已經5公分左右大了,我問醫生怎麼辦?他說就是開刀化療啊,那就去開刀化療吧,那沒辦法。」 現在講述起來,不超過5分鐘,羅文祥的人生,卻從此徹底改變。羅文祥:「就跟她(太太)商量了很久,是不是我們拋開台北的這些,就到鄉下來,我們自己開一個有機農場,自己種菜,也靠這個過活。」 於是台大碩士光環羅文祥放下了,在台北的房子也賣了,加上癌症保險理賠,總共200多萬,他都帶來鄉下打拚,剛剛開刀化療的身體,也立刻下田耕作。羅文祥:「我就是一個理念,就是我一定要加速新陳代謝,要讓自己出汗,然後要去工作,付出一些體力,出汗把體內的毒素排除,然後吃乾淨的東西,所以我化療一結束,6月中最後一次化療,結束之後,我這個農場,7月15我就開始工作了。」 不過現在羅文祥的工作,不只流汗,更多時候在動腦筋絞腦汁,有機菜場要做出有盈餘、有影響力的規模,不能只會埋頭苦做,要規劃生產、掌握收支,都佔掉羅文祥的耕作時間,這一場,幫青椒搭架子的工作巡一遍,他馬上跳上機車,到其他場巡視,今天還有幾個溫室要整地。有機農場合夥人張銘祥:「我們先割草,然後搬堆肥、灑肥料。」 不過還是一句話,肥料少量施放就好,張銘祥不只是農場員工,他也是羅文祥的合夥人,不過度施肥的理念跟羅文祥一樣,不過他跟羅文祥有一點不同,張銘祥原本對農耕一竅不通。張銘祥:「我本來開照相館。」記者:「怎麼會想到跑來種菜?」張銘祥:「數位化以後,照相館幾乎沒得混啦,那你說我這種年齡,說退休還談不上退休,所以我在想,那時候我就在想,我只是在找一種生活方式,我現在也不必說,要賺什麼錢,小孩子長大啦!」
    2011/03/20 22:30
  • 【一步一腳印】從零開始法國菜 用專業、熱情吸引顧客

    因為做的是法式料理,大姐一天工作,也開始得優雅從容,漂亮煎蛋是大夥兒的早餐。大廚Anna(大姐):「還好啦,亂煎。」
    2011/02/27 22:29
  • 【一步一腳印】嗆辣父子同心鍋 熬出和諧之道

    對史學寬來說,賣火鍋絕不只是熬湯切肉那麼簡單,一早從深坑送來的黑毛豬三層肉,馬上要整形。麻辣鍋老闆史學寬:「他今天送來,我捲起來,明天就可以用,所以這個肉,絕對就是很新鮮,不會像有的廠商進了一堆,放,等你叫,已經不知道多久。」
    2011/02/27 22:14
  • 抗癌「吃酸補鹼」 傅培梅私傳手藝上桌

    過年不一定要大魚大肉,吃的健康才是關鍵。肝癌過世的傅培梅,傳授了抗癌的飲食觀念,給同樣是烹飪師的女兒程安琪。飲食三大基礎觀念,高蛋白、高纖維、低脂肪。另一個抗癌重點,就是「吃酸補鹼」,酸性體質容易致癌,多吃鹼性酸類食物,調整體質。健康年菜一點都不難,5分鐘就能上桌,現在就來上一堂「抗癌美食」烹飪課。
    2011/02/04 12:25
  • 【一步一腳印】跌跤不算啥! 破產老董60歲再創業

    這天一進歐維邦、徐繁華夫妻的廚房,就見好大一盆核桃,原來核桃去了殼,還要洗。歐太太徐繁華:「維邦,可以嗎?」歐維邦:「可以,第一鍋的水好髒啊!」 洗出來一堆皮跟渣,不過歐維邦洗1次不夠,還要洗2次、3次。歐維邦:「你看,乾淨多了,對不對,白白的。」
    2011/01/30 22:17
  • 賭王爭產大逆轉 四房接回何鴻燊

    澳門賭王何鴻燊的豪門爭產案,似乎又有新發展!繼昨天二、三姨太「攙扶」著何鴻燊出來,照著大字報一字一句念聲明之後,原本大家以為二、三姨太大獲全勝;沒想到,昨天發完聲明後,四太太梁安琪2次進出三太太家中,最後居然把何鴻燊接回自己的家中,外界霧裡看花,這場豪門恩怨,似乎越演越烈。
    2011/01/27 18:37
  • 4房17子女 妻妾成群秘方白松露

    澳門賭王何鴻燊還健在,但他的財產分配,卻已經吵得沸沸揚揚,擁有荷蘭血統的何鴻燊,長得帥又多金,年輕的時候風流倜儻,風流韻事不斷,他一共取了4個太太,有17位子女,據說賭王精力過人是得力於他最愛的「白松露」,而除了大太太已經過世,其他三房,過去透過香港媒體報導,一直是暗中較勁,互相爭寵,其中,四房梁安琪,和賭王整整差了39歲,最年輕也最得寵,不過卻在這一次的財產分配敗下陣來,頗讓外界意外。
    2011/01/26 19:50
  • 【一步一腳印】異鄉打拚的辛苦 辣中有甜印尼味

    很多餐廳是這樣的,開門前好一陣子,廚房裡就很熱鬧,不過這間廚房有些不一樣。店長林黛比:「這個東西的話,就是印尼傳統的東西,比較傳統的。」
    2011/01/02 22:30
  • 【一步一腳印】打造自然生態! 王坤禾的養蝦路

    雲林口湖海邊,冬季的風大到讓人,連自己講話都聽不清楚。養殖業者王坤禾:「這個還不算大,這個風很舒服,大的風如果你沒有戴帽子吹,頭會痛,所以我們海邊的人,去台北的話,韌性很強。」
    2011/01/02 22:01
  • 【一步一腳印】自然生態養育法! 五星級的雞蛋達人

    原來天亮前好一陣子,公雞就叫得很大聲了,還好高義英也是,天亮前2、3個小時,就要開始忙。雞蛋達人高義英:「可以看一下,艾草可以用的部分,後面全部都是白的,有沒有。」
    2010/12/19 22:12
  • 【一步一腳印】宅男下鄉教上網 消弭數位落差

    原來宅男是這樣的,史萊姆、吉米跟夥伴們,有空沒空,都愛上網遛達,不過今天這一趟出門前,整理電腦是基本功課。
    2010/12/05 22:30
  • 【一步一腳印】百年醬油老精品 堅持古法釀造

    超過3萬6千個日子了,每天早上工廠角落裡,都有一批黑豆浸泡著,等待接下來繁複的工序,張仕明是老工廠第三代,層層把關,是他的工作。黑豆醬油第三代張仕明:「珠仔豆啦,我們講不要太大粒,圓圓的,還有一種叫扁豆,扁扁的,扁豆做醬油就不適合。」
    2010/12/05 22:11
  • 【一步一腳印】哈爾濱醫師養生餃 彩雲般的繽紛麵皮

    餃子老闆娘張同凝:「來,孩子們來了,欸,出來喔。」
    2010/10/31 22:31
  • 【一步一腳印】倒立環台看人生 黃明正尋夢之旅

    當機劇場黃明正:「各位長輩大家好,今天上午9點45分,在本院7樓大禮堂,台北當機劇場,熱烈為各位長輩,表演馬戲特技。」
    2010/10/31 22:01
  • 【一步一腳印】賣冰養蟲救生態 夫婦共推生物防治

    接近假日農民市集的前幾天,林壽益、陳麗姬夫婦就得每天工作15、6個小時,為即將在市集相見的朋友們,準備新鮮現做的冰淇淋。
    2010/10/17 22:00
  • 【一步一腳印】反璞歸真新能量 好命農友老鳳梨

    今天的工作隊伍,由丸子領頭,農場主人阿靚收拾好茶具,隨後趕上,剛剛他們已經打坐、運動1個多小時了,下田,是練功第二階段。
    2010/10/03 22:12
  • 【一步一腳印】催化美好生活 餐桌上的文創推手

    破天荒有米其林三星大廚,參觀豆腐乳工廠,媒體蜂湧而至,許正吉就在迎賓這一段盡主人的禮數,接下來他默默退到鏡頭之外,其實許正吉是這一切的推手,米其林大廚是他邀的,參觀行程出自他安排。
    2010/08/29 22:32
  • 【一步一腳印】高峰時轉彎 財務長的杯子蛋糕

    以調製蛋糕麵糊,開始一天的工作,對蘇佳莉Jerri來說,是一件幸福的事,不過麵糊裡,尋常的糖、油、麵粉、雞蛋之後,一大盆加進去的卻是胡蘿蔔絲。
    2010/08/29 22:13
  • 【一步一腳印】走過半世紀老店 不怕累的糯米鹹粥

    我們常說做人要實在,其實做食物也是一樣,這一家賣鹹粥的小店,就是因為知道這樣的道理,所以不怕麻煩、不怕累,讓客戶相當肯定。
    2010/08/15 22:43
  • 【一步一腳印】超越逆境香魚王 加倍努力創造奇蹟

    過去有偉人事看到魚往上爬,於是想到自己應該要力爭上游,但今天故事主角反而相反,過去他從小家境不好,發憤要超越逆境,當他在養魚的時候,明明人家告訴他說,只有在山上水很清的地方,香魚才養得起來,但他認為,既然人可以從底層往上爬,那我們為什麼不能替魚製造一個在平地、水質乾淨的環境,他的奮鬥哲學,讓他創造了香魚奇蹟。
    2010/08/15 22:05
  • 【一步一腳印】冰店一代傳一代 枝仔冰清涼好滋味

    有句台灣俗話說,要賺錢,第一賣冰,第二做醫生,不過鄧圓珠一家人,可能會有些不以為然,賣冰,其實是很辛苦的,就以冰上淋的配料來說,紅、綠豆要好吃,熬煮,就是要花時間。
    2010/08/01 22:14
  • 【一步一腳印】微笑大廚鎖原味 勤學不懈法國菜

    一位有40年功力的老師傅,他本身學歷並不高,從學徒開始學做西餐,為了要看懂法文食譜,還一個字一個字去學法文,一直到後來他前往法國學料理,也學到了最重要做食物的信念,「真材實料」。
    2010/07/18 22:28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