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老人把關責任林昕霓班機爺孫戀血糖VoLTE震度信義區久我美子
  • 搜尋:

    台灣農業 結果共155筆

  • 農災損失近77億 台灣史上第三慘重

    豪雨重創全台灣,農業災情一天比一天還要高,截至中午為止,全台灣農災損失高達76億7080萬,成為台灣有紀錄以來,第三大嚴重的損害。而當中農作物損失最多,超過21億,畜禽及林產也都各有1億元以上的重創。
    2004/07/08 12:57
  • 人工培育「綠荔枝」 台灣農業世界第一

    台灣農業再奪世界第一。農委會農業試驗所經過17年的努力,利用「玉荷包」跟「黑葉」這2個不同品種的荔枝授粉雜交,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個人工育種的新品種荔枝--台農一號,不但果肉豐厚多汁,果皮更是綠中帶紅,而且適應力強。
    2004/06/15 18:27
  • 農業產學聯盟成立 總統談農業政策

    陳水扁總統上午來到台中,參加「台灣農業產學聯盟」成立大會,現場聚集了近兩千位農業學者與產業代表,宛如一場造勢大會。陳總統除了大談農業政策,也暗批連宋,為了選舉,亂開農業支票。
    2004/03/11 15:04
  • 經濟小組二次會議 蕭萬長報利多

    總統經濟顧問小組蕭萬長今天前往總統府,舉行第二次小組會議,會中報告的主題雖然鎖定在後WTO時代台灣農業現代化,不過蕭萬長同時也提出一項令人振奮的數據,根據台經院進行的景氣動向調查,下半年景氣相當樂觀,預估全年經濟成長至少可以達到3%到3.5%以上。
    2003/08/11 15:25
  • 【台灣拼起來】電腦一查 哪款土壤無所遁形

    台灣的土壤資源十分豐富,全世界12種土壤分類大綱中,台灣就有10種,在台中的農業試驗所裡,有群學者全省跑透透,建立了將近五十萬筆的土壤樣本,只要一查電腦,農民立刻可以知道他們的土壤適合種什麼作物,這是全世界的創舉。台灣拼起來系列報導,帶您一起了解這群台灣農業幕後英雄的故事地下室儲藏館裡,兩層樓高的陳列架上,建立了將近50萬筆的土壤樣本。 陳列架自動化操作,要拿樣本,缺了這台具有載重和升降功能的電動車就不行。這裡是農委會的農業試驗所剛落成的土壤陳列館,為了建立這些樣本,農試所的學者挖遍兩百多個鄉鎮的荒野與田園。 除了挖土建立樣本,具有代表性的土壤層也被挖到一米五的深度,整塊整段挖出,以特殊膠水固定後做成大型剖面標本,例如這塊金門的土壤層標本,顯示花崗岩佔了大部分,可耕種的表土只有30幾公分,了解金門的土質保水和保肥性很差之後,就知道要如何改良。農試所研究員郭鴻裕博士:「比較粗質地,保水性差,強酸性,保肥性也差,所以我們肥料就不能一次給太多。」 這項可說是台灣土壤大普查的工作進行了11年,目的是協助農民了解田裡栽種什麼作物最適合,也讓農政單位的預防污染和水利政策有所依循,全省跑透透,挖遍台灣土,他們是除了農民以外,跟台灣土地最親近的一群人。農試所研究員郭鴻裕博士:「出去國外回來以後,都會覺得台灣的土壤是最好的,農民的耕作水準也是最好的,其實出去以後都會覺得滿安慰的,安慰的就是說,其實我們很幸運,活在台灣這種環境。」 學者們跟1910年日本人的調查一比對發現,台灣土壤酸化日趨嚴重,大普查後了解酸化的分布才能知道哪裡需要改良,這群學者捲起袖子,和台灣的農業一起打拼。
    2003/07/01 06:52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