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年輕人民調台生搭訕google podcast轉移失控覆議案復旦大學保養品夏至
  • 搜尋:

    及早 結果共733筆

  • 出生低「遲緩兒通報卻增」  醫:因晚生、高篩檢

    台灣少子化嚴重,出生率幾乎年年下滑,去年更創下新低,新生兒只有16.5萬人,但有研究卻發現,遲緩兒通報數量,近10年卻是年年上升,醫生分析現在晚婚晚生,高齡產婦出現胚胎染色體異常的發生率較高,而除了這項因素,遲緩兒基金會認為,通報意識抬頭,家長多方篩檢,關注孩子發展,及早投入治療。
    2021/04/15 19:47
  • 一位經建老兵的回憶與叮嚀 談1980年代政府因應股市泡沫作為

    【台灣銀行家】台灣錢淹腳目的1980年代,資產價格狂飆,股市倍數升漲,全民皆瘋股的時代,大家或許仍記憶猶新。2020年,台灣因防疫有成,股市飆、房市漲,和實體經濟脫節,恐衝擊未來經濟發展,相關單位應提前部署因應。 於2020年10月初,央行副總裁陳南光撰文提出房市泡沫應及早布局,引起有關機關首長,包括央行總裁、財政部長、內政部長及國發會主任委員表達意見,吸引眾多輿論關注。也使我回想起1980年代台灣錢淹腳目股市狂飆,自800多點急升到1萬2千多點後,再大幅下滑至2千多點,四個政府部門通力合作,擬就因應對策,主動將股市戳破的過往。
    2021/04/12 16:29
  • 術後住院一天就上班!羅瑩雪乳癌病逝 醫揭危險因子

    法務部前部長、兒福聯盟基金會董事長羅瑩雪昨(3日)晚因乳癌辭世,享壽69歲,許多和她共事過的人都感到不捨。乳癌為台灣女性頭號殺手,危險因子相當多,北投健康管理醫院主任醫師沈彥君曾說明,包括肥胖、高糖高油飲食、長期接觸荷爾蒙產品等,都可能增加罹患乳癌風險,同時指出自我檢查易有盲點,民眾可靠3種檢查及早揪出病灶。
    2021/04/04 19:18
  • 年逾500名孩童罹癌 醫授「9字訣」及早揪異樣

    據統計,全台每年約有500至600名18歲以下孩童確診罹癌,也是孩童第4大死因。醫師提醒,兒童癌症治癒率高,呼籲父母謹記「燒紅大腫痛神視輕白」9字訣,及早揪出異樣。
    2021/03/31 14:26
  • 詹雅雯罹帕金森氏症 盤點「11早期症狀」千萬別輕忽

    54歲金曲歌后詹雅雯先前才克服喉嚨腫瘤與罕見疾病,怎料今(18)日又傳出她去年下半年確診「帕金森氏症」,目前左腦中度萎縮,消息一出震驚各界,讓外界再度關注起帕金森氏症。醫師指出,若身邊的親友出現「11大患病警訊」可千萬別輕忽,務必及早就醫。
    2021/03/18 15:12
  • 福原愛「7月復出」可能性高 日媒曝:越早離婚越好

    桌球界金童玉女江宏傑與福原愛近日傳出婚變,福原愛被週刊直擊與男性友人出遊,兩人還在同一間飯店過夜,雖然福原愛堅稱是一人一間房,也發出道歉聲明,仍未成功挽回形象,恐怕嚴重傷及事業,對此日媒透露在「及早離婚」的前提下,她還有機會在7月復出。
    2021/03/09 14:19
  • 快訊/1/10新生兒「體重過低」 國建署啟動「居家照護」

    國健署統計,2019年體重低於2500克的新生兒達10.24%,早產兒也有10.4%,等於每10名新生兒就有1名體重過輕或早產,國健署今年將針對過輕早產兒,在全台5家醫院試辦「居家照護計畫」,從出生體重不足1500克的新生兒開始,幫助巴掌仙子們及早掌握黃金治療期,也會視成效,預計明年在全國推動。
    2021/03/02 09:51
  • 東風-17超音速20倍!防空飛彈攔不到? 前雄三總工程師:研發雲鋒飛彈源頭打擊

    中共極力發展彈道飛彈威嚇美軍以及其周邊盟邦,其中最精銳的東風-17,更是號稱能超音速20倍,世界上沒有任何一款防空飛彈能夠有效攔截,前雄三飛彈總工程師張誠認為,台灣應該及早準備,大力發展能夠源頭打擊反制的雲鋒飛彈。
    2021/03/01 23:03
  • 走路總是外八? 3種行走姿勢嚴重影響膝蓋壽命

    雙腿是人類的第2顆心臟,而膝蓋健康更會影響生活品質!「膝蓋疼痛」讓我們能及早察覺身體的異常變化,也是促使我們要好好休養、接受檢查與治療的重要訊號。醫學博士、日本骨科醫學會認可的骨科專門醫師磐田振一郎就提醒,走路的習慣也會大大影響膝蓋的壽命!
    2021/02/14 13:09
  • 印尼新增抗原快篩為診斷依據 盼及早找出感染者

    印尼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當局決定仿效印度,在核酸檢驗之外,新增抗原快篩檢驗作為判斷確診的依據,盼能及早追蹤、隔離可能受到病毒感染者,以加速阻斷病毒傳播。
    2021/02/11 22:38
  • 常感到疲勞無力? 醫曝出現「3情況」身體在求救

    任何人生病或受傷,都會想要及早發現、趕緊治療,而健康檢查的主要目的就是儘早發現疾病,如此痊癒機會就能大大增加。即使是沒有自覺的症狀,也可能藉由健檢而發現疾病。可惜的是,在看待心靈的健康方面,大家對於及早發現和治療的意識還是很薄弱。要一個人到精神科和身心內科就診,目前的難度還是很高。
    2021/02/04 18:58
  • 高中以下延後開學 新北:家長可請家庭照顧假

    新北市府教育局今天表示,因應高中以下各級學校及公立幼兒園延後開學,取消學生返校日,家長日改線上舉行或書面方式辦理,並呼籲家長及早安排,有需求可依規定請家庭照顧假。
    2021/02/03 16:46
  • 常熬夜、飲食習慣差 青壯年易忽視「心危機」

    心血管疾病有年輕化趨勢,榮新診所主任康宏銘表示,青壯年常自恃年輕,忽視心血管問題,但有三高、抽菸、作息不正常、壓力都是風險因子,應及早發現問題、調整生活。
    2021/01/24 12:31
  • 陸自製滅活疫苗 專家坦承:對已染疫者無能為力

    針對河北石家莊出現武漢肺炎本土群聚感染,武漢大學醫學部病毒所教授楊占秋坦承,中國投入使用的滅活疫苗只能對一般人有預防作用,對石家莊疫情的潛伏期及早期患者無能為力。
    2021/01/06 13:25
  • 對陸出口金額與順差大增 大陸經濟復甦對台灣的啟示

    【台灣銀行家】台灣與中國防疫成功,工廠全面開工,使得出口值同步創下驚人的成長,相對也使得台灣對中國與香港的出口比重,在2020年10月升高至48%的新高。要保護台灣貿易成果,政府必須從日本和澳洲的對比,及早學到小國生存之道。
    2021/01/06 13:07
  • 時力6日公布決策委員候選人 牽動2022選戰規畫

    時力明天將公布決策委員選舉候選人名單,3名黨籍立委均登記參選,這場選舉也牽動時力2022年選戰規畫;立委邱顯智說,未來新任黨主席及決策委員要及早做選舉規劃,2022這一局,對黨很重要。
    2021/01/05 17:10
  • 收假注意!高公局估「9大路段」塞爆 國5連堵10小時

    元旦連續假期今(3)日進入最後一天,高速公路局預估今收假日國道交通量為110百萬車公里,為平日年平均之1.3倍,並預判今日壅塞路段將出現在國1北向西螺至埔鹽、國3部分草屯至霧峰及國5北向宜蘭至坪林等9大路段,尤其國5路段自上午10點起,已開始出現車流及壅塞情況,預估今將連堵10小時,高公局提醒用路人及早出門。
    2021/01/03 09:05
  • 台東獨賣阿妹口罩!綠、紫2款限購 粉絲搶排

    張惠妹開唱前一天人潮陸續進駐,知名豬血湯以及早餐也有不少遊客,而台東超商湧現排隊人潮,搶買限量的張惠妹口罩,每人限購兩盒,也有不少民眾撲空。
    2020/12/30 15:44
  • 寵物鴨被偷賣 桃園妹急壞淚尋:拜託把牠還給我

    桃園市一名女子今(29)日上午睡醒後,突然發現養了近半年的寵物鴨,遭到家人偷賣給養鴨業者,隨後又轉手到顧客手中不知去向,她只好趕緊發文求救,盼能及早找到買鴨民眾。文章曝光短時間就累計萬人按讚,上千則留言、分享替她集氣,但也有人很不樂觀地說,冬天賣鴨子很危險,恐怕凶多吉少。
    2020/12/29 20:57
  • 驚!藥物不良反應每年逾1.5萬件 嚴重恐失明

    居然有人因為藥物過敏因此失明!一位黃小姐在診所施打退燒針,沒想到水晶體破裂導致幾乎全盲,另外也有一位鄭小姐,服用流感藥後皮膚潰爛,還被誤診為天花,一度收到命危通知,醫師說國內每年都有超過1萬5千件藥物不良反應的案例,現在有一種新試劑,可以採用患者的DNA,及早預測患者對藥物的不良反應。
    2020/12/21 13:26
  • 台灣大腸癌地圖出爐 雲嘉南每200人就有1人居冠

    大腸癌連12年蟬聯10大癌症之首,醫界分析健保資料統整出「大腸癌地圖」,全台大腸癌盛行率以雲嘉南地區居冠,每200人就有1人罹患腸癌,呼籲善用篩檢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2020/12/18 17:55
  • 「癌王」胰臟癌難發現 醫曝6大危險因子及早警覺

    胰臟癌被稱為癌中之王,如果被揪出來時往往都是很末期,基隆長庚醫院胃腸科醫師錢政弘提醒大家,胰臟癌有6大危險因子要注意,尤其胰臟曾經發炎、長水泡的人,未來發生癌變機率高,記得定期追蹤,常保安康!
    2020/12/17 11:05
  • 台灣平均每天9人死於口腔癌 醫:口腔黏膜自我檢查有異狀需就醫

    口腔癌是台灣男性十大癌症的第四名,尤其,有不良習慣像是抽菸、喝酒、嚼食檳榔習慣的人,更要特別注意,他的口腔癌發生率是一般人的123倍,醫師就提醒,危險族群要兩年定期做口腔黏膜篩檢,才能及早發現,提高治癒率。
    2020/12/10 23:20
  • 司機示警救2車600人命 體檢危坡恐因「缺人力」

    台鐵瑞芳到猴硐站間,發生大規模土石坍方,幸好這回災害有一位,工作24年的資深司機員陳振芳,及早通報邊坡有異狀,救了正要經過該路段的600多名乘客。但鐵道學會認為,台鐵缺乏人力,常只能檢查高風險路段,建議交通部要做跨單位災害告警系統。
    2020/12/05 18:32
  • 孩子網路遊戲成癮是警訊? 研究:恐釀5種精神疾病

    「請問醫師,我家小孩一天到晚上網玩遊戲,這是不是網路成癮啊?」許多家長常有這樣的疑問,精神科醫師指出,長時間使用不代表就是網路遊戲成癮;但即便沒有成癮問題,家長仍須留意背後潛藏的精神疾病,及早幫孩子治療改善。
    2020/12/02 15:40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