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AI浪潮1/AI醫療如何布局!盼縮製藥時間、錯誤率 推預防醫學

記者 周祐萱 / 攝影 李延智 莊其源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5/29 22:41
最後更新時間:2024/05/30 00:02

3月的GTC大會上,醫療保健是一大焦點,輝達也對生醫產業積極布局,執行長黃仁勳更認為,未來AI能大幅縮短製藥流程和時間,而宏碁智醫董事長連加恩也同樣看好,認為醫療結合AI,不只著重在精準醫療,更要擴大到預防醫學,同時透過這些AI技術,也能對偏鄉醫療有所幫助。

圖/TVBS

 
北榮資訊高級工程師朱原嘉:「(血紅素)它的值太低,就代表容易這個貧血的狀況產生,那如果它這個太高的部分,也容易造成其他心臟相關的風險。」

螢幕上密密麻麻的數據,這裡記載的是每一位洗腎病人的身體狀況,只要和傳統的血液透析機器連接,就能跑出數據分析。

記者周祐萱:「北榮所研發的血液透析即時分析平台,是和輝達的AIOT平台來做合作,如此一來的話,就能夠透過大數據的分析,精準的來預測血紅素,以及AI預測脫水量,這樣子的話就能夠幫助洗腎患者,來減少後續的心衰風險。」

 
北榮內科部主任唐德成:「醫師按照過去的經驗療法,可能會有一些誤差,經過兩三個禮拜之後,很可能體液就堆積過多,而造成可能會有肺積水,或者是體液不足,而造成洗腎的過程中掉血壓的問題,(所以)把我們過去所有病人,在這十年裡面乾體重的資料庫,建立起來之後,然後來預估病人的乾體重。」

把過去十年資料彙整,透過AI運算,計算出病人適當的乾體重,就連有心衰竭風險,也會發出預警提醒,醫師可以提早介入治療,其實早在2020年北榮就超前部署,開始研發這套機器,因為醫療搭配AI勢在必行。

圖/TVBS

北榮內科部主任唐德成:「病人在過程中假如適當的透析脫水,他就不會造成脫的太乾的時候會抽筋,然後掉血壓,然後假如脫水脫的不夠,可能經過一兩次之後,有些病人心臟功能不好,可能回到家過了隔天之後,就肺積水跑急診室,這個是一個很大的一個風險,也是我們要解決的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宏碁智醫業務暨行銷處副理呂勝華:「這個軟體它可以呈現所謂的BMD的數值,就是骨質密度異常(數值)。」

照X光對一般民眾見怪不怪,但這個軟體發想,不只做到精準醫療,同時還加入「預防」的概念,一次系統可以跑1500張X光片,最快一張只有3秒鐘就完成。

宏碁智醫董事長連加恩:「這個X光如果是正常的話,基本上就不會有人再去看這個X光,可是如果把你的軟體導入以後,其實可以幫助你去篩檢說,你有沒有這個骨質疏鬆的一個風險,我們就發現說這是AI可以運用到,公共衛生領域的一個機會。」

3月的GTC大會上,醫療保健更是一大焦點,輝達也進攻這塊領域,執行長黃仁勳,以晶片發展比擬未來的藥物研發,認為電腦模擬技術,能大幅減低過程的複雜性及錯誤率,連加恩也同樣看好。
 

宏碁智醫董事長連加恩:「它(AI)甚至可以預測說這個東西(藥物),在動物體內的安全性跟有效性,所以可以跳過動物實驗,那跳過動物實驗,就是節省很多的經費跟時間,你可以在晶片上面做仿生物的一個晶片,在上面去預測,可能這個藥物對人體的一個反應。」

搶進智慧醫療,不只科技大廠醫院,工研院也及早布局,這款眼底影像AI判讀技術,協助醫師判斷眼底病變,及時挽救視力。

圖/TVBS

工研院資訊與通訊研究所副所長黃維中:「過去幾年其實大家做比較多的是像影像分析,因為影像分析在AI的分析裡面,它的資訊的含量是最高的,那因為資訊含量高,所以它可以被分析的各式各樣的應用,還有它的價值可能也會比較容易被凸顯,醫療是一個很特殊的AI的應用,那任何的發展,其實AI主要都是用來輔助醫療,而不是幫任何人做決定,這是最主要的關鍵,那有這樣的關鍵理解之後,它可以用在非常多的面向。」

搶進生醫產業的野心,越來越多業者投入,但醫療牽涉廣,資料蒐集的隱私或醫療專業性,特別是可行性,即便有強大的AI算力,智慧醫療仍充滿不少挑戰。

 
 
 

電腦展AI潮

#AI#輝達#GTC大會#醫療保健#生醫產業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408

0.0829

0.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