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5旬婦術後吃抗凝血藥!竟1週內心肌梗塞 醫示警變病毒目標

編輯 戎華儀 / 責任編輯 黃若維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5/26 10:26
最後更新時間:2024/05/26 10:26
5旬婦術後吃抗凝血劑1周竟心肌梗塞。(示意圖,非當事人/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5旬婦術後吃抗凝血劑1周竟心肌梗塞。(示意圖,非當事人/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54歲的江小姐有2條冠狀動脈嚴重狹窄,其中一條更是完全阻塞,動手術打通並裝塗藥支架、服用抗凝血藥物,不料出院後1周內,因感染新冠病毒,使得原本不該在短時間內堵塞的另一條血管完全堵塞,造成急性心肌梗塞。心臟內科醫師提醒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千萬不要掉以輕心。

動手術打通其中一條血管 服用抗凝血藥物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吳靜如表示,江小姐因心血管狹窄造成的長期胸悶已有2年多,一直都服藥控制,直到去年10月因為病況加重,才接受心導管檢查,發現有2條冠狀動脈嚴重狹窄,其中右冠狀動脈更是長期慢性完全阻塞,江小姐為此動了長達6、7個小時的手術,將血管打通,並放置塗藥支架。

不料出院後2天,江小姐快篩發現感染新冠病毒,立刻就醫並服用抗病毒藥物,5天後突然出現胸悶、胸痛、冒冷汗等急性心肌梗塞的症狀,急診檢查發現心肌梗塞指數相當高,有性命之危,立即動手術打通另一條原本沒有完全阻塞的左迴旋枝冠狀動脈、放置塗藥支架,所幸搶救及時,江小姐的心臟功能沒有受到影響。

心臟血管 是新冠病毒攻擊目標
 

吳靜如指出,理論上,接受過冠狀動脈手術的患者,術後會使用2種抗凝血藥物,江小姐另一條嚴重狹窄、尚未完全阻塞的冠狀動脈,應不會在短短1周內就完全阻塞,由此可以判斷,後來另一條冠狀動脈的阻塞,是因感染新冠病毒所致。

儘管江小姐確診後服用抗新冠病毒藥物,但因原本就是洗腎病患,同時還有糖尿病、高血壓等多重慢性病,感染新冠病毒後雖未引發重症,但心臟和血管是新冠病毒的攻擊目標之一,感染後仍可能出現心肌炎、血栓,會導致心肌梗塞、肺栓篩、腦中風等危及性命的病症。江小姐最後一次接種新冠疫苗的時間是前年9月,距離第一次動手術已相隔近1年,疫苗保護力已經不甚理想。

因此吳靜如提醒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若發現感染新冠病毒,除了應就醫、使用抗病毒藥物之外,若有出現胸悶、胸痛、冒冷汗、呼吸困難等症狀,應盡速急診或到心臟內科就醫,評估是否應做心導管檢查或進一步治療,以免發生併發症。

根據疾病管制署統計,從5/14~5/20全國新增的COVID-19本土病例,比前一周新增245例,同時新增20名死亡病例,呼籲民眾接種新冠疫苗,降低重症和死亡的發生。

◎ 諮詢專家/吳靜如醫師

原文請見:術後吃抗凝血藥1周內竟心肌梗塞 醫示警當心病毒攻擊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健康2.0》官網,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新冠病毒#心肌梗塞#冠狀動脈狹窄#血管阻塞#抗凝血藥物#心導管檢查#COVID-19#吳靜如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361

0.0831

0.2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