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房有成效?移轉棟數有降,但房價要跌恐怕路還長⋯得看政府決心

► 住不起世代2

打房有成效?移轉棟數有降,但房價要跌恐怕路還長⋯得看政府決心 

◎ 報導/劉俐均
◎ 攝影/余信翰
◎ 發佈時間/2025.03.27

2020年7月政府推出實價登錄2.0以來,台灣房市經歷長達四年的調控政策,從房地合一稅2.0、選擇性信用管制、升息循環,到近期的第七波信用管制,政府透過一連串的打房措施,希望能抑制投機炒房行為,讓房價回歸市場供需基本面。

根據實價登錄資料,中和地區的預售屋價格從2020年每坪49.79萬元,上漲至2024年72.57萬元,漲幅達46%;新莊副都心的房價也從2020年的每坪44萬元,上升至2024年的58萬元,漲幅32%。然而,隨著政府打房力道加強,房價漲勢開始趨緩,尤其是2024年下半年,房市降溫現象更為明顯。

央行去年9月祭出第7波信用管制,是史上最嚴限貸令。

▲ 央行去年9月祭出第7波信用管制,是史上最嚴限貸令。

根據央行數據,2024年12月全國買賣移轉棟數降至2萬7527棟,較2020年同期的3萬5366棟減少了逾20%。銀行購置住宅貸款年增率也從2024年8月的11%,下降至12月的10.4%。而八大公股行庫今年新承作的房貸額度,則從2024年的7,500億元縮減至6,000億元,顯示資金流向房市的趨勢正在受控。

在最新的第七波信用管制中,央行進一步限制第二戶貸款成數,目的在打擊無房貸投資客的投機炒作行為。然而,這項措施也引發部分市場人士擔憂,認為換屋族可能會受到波及。房仲業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表示:「政府這次打房的主要目標是短期投機客,但如果貸款條件過於嚴苛,可能會影響到有換屋需求的自住族群,導致市場買氣進一步下降。」

房市交易變冷,全台買賣移轉棟數4年間縮減20%。

▲ 房市交易變冷,全台買賣移轉棟數4年間縮減20%。

政大地政系退休教授張金鶚認為,雖然政府的調控政策對房市降溫發揮了一定作用,但台灣房價的結構性問題仍未解決:「目前房價的問題不只是短期投資炒作,還涉及土地供應、建築成本、人口變遷等因素,因此即便短期內買賣減少,房價並不會大幅下跌,未來仍需觀察市場變化,評估是否需要進一步的政策調整。」

隨著一連串打房政策上路,投資客逐漸退出市場,買盤開始轉向剛性需求族群,如首購族與換屋族。房仲業者指出,目前市場上的買方大多是自住需求者,尤其是小宅市場,因其總價較低,仍然維持穩定的成交量。房仲業者高嘉遠表示:「現在的購屋者大多是有強烈需求的族群,過去靠資金炒作的短線客已經明顯減少。」顯示投機交易的需求正在萎縮。

房仲業者分析,購屋需求族群轉變,首購族、換屋族逐漸取代投資客。

▲ 房仲業者分析,購屋需求族群轉變,首購族、換屋族逐漸取代投資客。

雖然房市已顯降溫跡象,但政府是否會再推動第八波打房措施,仍是市場關注的焦點。張金鶚指出:「是否會有下一波打房,還需要觀察2025年第一季的市場表現,尤其要關注房價是否繼續回落,以及投機資金是否仍在市場運作。」目前政府強調打擊炒房的決心,但如何在打房與保障剛性需求之間取得平衡,仍是未來政策制定的一大挑戰。

專家分析,政府的七波打房政策已經在市場上產生效果,投資客逐漸退場,房市氛圍轉變為自用當道。然而,打炒房是一場長期戰,房價受多種因素影響,政策成效仍需持續觀察。未來房價是否會進一步鬆動,或是市場將進入盤整期,都將取決於政府是否推出進一步的調控措施,以及市場對於房價的預期變化。

看完整影音報導

延伸閱讀

TVBS製作團隊

數位事業部
TVBS新聞網・內容策展組・多元發展組

TVBS新聞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