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造神失敗!莫迪慘勝跌破印度人眼鏡 通膨、失業成致命原因

編輯 龔芸可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6/06 15:02
最後更新時間:2024/06/06 15:02
莫迪所帶領的印度人民黨雖然仍取得多數席次,卻與其先前所預期的「大獲全勝」相差甚遠。(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莫迪所帶領的印度人民黨雖然仍取得多數席次,卻與其先前所預期的「大獲全勝」相差甚遠。(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號稱「地表最大規模選舉」的印度國會改選,在歷經了長達6周、動員近10億人的投票過程後總算落幕。現任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已自行宣布當選,將展開自己的第3個任期。不過,由莫迪所帶領的印度人民黨雖然仍取得多數席次,卻與其先前所預期的「大獲全勝」相差甚遠,最終僅拿下240席,跟上屆相比減少了63個席次。《紐約時報》分析,即便莫迪在競選期間的「造神」行動進行得相當徹底,民眾的眼睛依然是雪亮的。面對印度遲遲無法解決的通膨和高失業率,選民透過選票表達了不滿。

儘管印度總體經濟穩定成長,但這些財富並沒有流向數億的印度百姓。(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隨著民粹主義和強人掌權浪潮升高,加上社群媒體上的假訊息、陰謀論氾濫,不少分析認為「2024全球選舉年」將對民主構成巨大考驗。然而,由於通膨飆升、長期失業和經濟成長不平衡等因素,讓原先支持民粹的選民們逐漸感到失望和背叛。儘管印度總體經濟穩定成長,還創造了許多億萬富翁,但這些財富並沒有流向數億的印度百姓。

牛津大學比較民主制度教授安塞爾(Ben Ansell)表示:「這些令人沮喪的現狀讓選民感覺『強人並沒有拯救他們』。」

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宣布將提前於7月舉行英國大選。(圖/達志影像路透社)

難道經濟問題使得民粹和強人政治不再管用,讓各國的保守主義得以輕鬆贏得選舉?其實也不然。將提前於7月舉行的英國大選,是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的一場政治豪賭,因為他目前的民調大輸反對黨黨魁13個百分點,原因便是選民將2020年英國脫歐以來的經濟疲軟和移民人數上升歸咎於其帶領的保守黨。
 

政治策略家倫茨(Frank Luntz)表示:「你在英國買不到房子,國民醫療體系不起作用。這是年復一年地違背諾言。」

全球必讀

#印度#莫迪#民粹#蘇納克#2024#選舉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365

0.0789

0.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