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遠傳璞學智慧婚外情瓦斯火槍APP清算人工肛門孫鵬水電工歐倩怡
  • 搜尋:

    高風險 結果共1,534筆

  • 敬老院爆群聚「染疫員工疑被迫照顧確診者」 北市回應了

    國內疫情日益嚴峻,像是醫療院所、長照機機構皆屬於高風險場所。而由北市府經營的北市立浩然敬老院竟驚傳百人確診,甚至還被踢爆照護員染疫後,還被迫要返回職場照顧住民。對此,院方證實此事並澄清「沒有強制召回」;北市府今(14)日稍早也做出回應。
    2022/05/14 10:47
  • 桃園著重高風險照護 兒童、長者快篩陽免費拿藥

    隨著確診順不斷攀升,桃園市的防疫政策也隨時做調整,除了有9處的採檢站以及14家專責醫院之外,為了保護好年長者和三歲以下的兒童,也有特別開設綠色通道,讓有症狀的長者、兒童可以免費拿藥,來降低重症發生率。
    2022/05/13 22:58
  • 第四劑要來了!指揮中心證實「下週開打」 這些族群優先

    針對疫苗接種,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第4劑疫苗(第2劑追加劑)需和第3劑疫苗間隔5個月,目前規劃下週開放接種,實際接種時間將在近期公佈,將以65歲以上年長者、安養機構、免疫力低下族群等高風險族群優先接種。
    2022/05/13 15:01
  • 今起開放確診者親友代看診領藥 陳時中下午2時說明

    為防COVID-19高風險個案演變成重症,指揮中心今天起開放確診者親友代為看診,符合規定者將開立口服抗病毒藥。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2時將召開記者會,說明首日實施情形。
    2022/05/13 10:56
  • 回台1歲童須赴醫院PCR 孕媽轟:確診誰負責

    目前回國解隔前做快篩就能解隔,但5月初一名從美國返台家長表示,一家三口在美國上飛機前,採檢結果是陰性,落地唾液篩檢也是陰性,卻被要求2歲以下幼童不能只有快篩,須到醫院再做PCR,讓媽媽無法接受,不解毫無症狀的3個人,為什麼要被迫前往最高風險的地方做採檢?對此,陳時中說現在規定就是如此,但幼童的採檢方式,會再和專家討論看看。
    2022/05/12 18:40
  • 醫療量能緊繃 快篩陽即確診今日上路 居家隔離等3類對象適用

    本土疫情持續升溫,今(12)日本土確診飆升至65385萬人,光近一週染疫個案已破30萬大關,而從今日開始「居家隔離」、「自主防疫」、「居家檢疫」這三類民眾,只要快篩呈現陽性,不用外出採驗PCR,即可自拍上傳給醫師視訊評估。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今(12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楊茜雯線上訪問表示,「這三類屬於比較高風險的族群,所以快篩陽性以後就可以透過視訊向醫師提出確診做法,但有三點要注意,第一、所使用的快篩檢測廠牌為何,目前販售的兩家國際大廠精準度較高,比較能夠被認可,第二、是否能夠正確、有效地採集到樣本,進而影響到確診的準確度判定,第三、確診者必須是在居家隔離、居家檢疫期間有症狀了再來採認。」
    2022/05/12 16:43
  • 染疫和舊疾難分?醫憂病情變化快:長者有1症狀就快篩

    國內疫情大爆發,確診數字仍不斷攀升,相比過去染疫風險提高,高風險族群像是長者、小孩更應時刻提高警覺,對此,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也表示,由於長輩本身經常有疾病,時常難以辨別是新病還是舊疾,建議要是出現這個症狀,就要立即快篩,以免延誤就醫。
    2022/05/12 14:24
  • 快篩陽就投藥 蘇揆:精簡長者用藥評估、加設嬰兒綠色通道

    本土疫情持續延燒,今(12日)起居隔者、居檢者及自主防疫者,若快篩陽性經確認後就視確診,可直接開立藥物,不用再等PCR檢驗結果。對此,行政院長蘇貞昌今指示,請指揮中心、衛福部研議,精簡、放寬長者的用藥程序,縮短投藥時間;另外,也讓高風險族群能優先看診,如嬰幼兒,請衛福部研議公立醫院針對該等對象開設綠色通道的可行性,並做好相關配套。
    2022/05/12 13:10
  • 「PCR採檢暴增」確診者恐錯過黃金投藥期? 醫曝解方

    本土確診病例正式破5萬例,口服抗病毒藥物僅開立3千多份。醫界擔心,高風險確診者可能錯過黃金投藥期。
    2022/05/11 20:38
  • 資深演員曝超強防疫術 詳細記錄足跡「連計程車都通知」

    硬底子演員林嘉俐,作為高風險族群,在這場嚴峻疫情的面前,平時極注重養生、長期推廣蔬食的她也有一套自己的防疫神解方。疫情高峰時,林嘉俐會隨時記錄對戲、坐在一起,以及在同一空間的對象,且立刻將紀錄傳給經紀人;不僅如此,就連她曾搭乘過的計程車也會一一紀錄,在被匡列居家隔離後馬上告知對方。
    2022/05/11 16:50
  • 「確診在家」抗病毒藥物怎領?民眾怨有管道卻領不到

    現在確診輕症在家的人愈來愈多,當身體出現嚴重症狀,指揮中心說,可以透過健康益友APP視訊看診,拿處方箋讓藥師幫你送藥,但現在我們數十萬確診者只發出1千多份,胸腔科蘇一峰醫師說,我們的領藥流程有問題,這2天甚至出現,高風險68多歲阿伯,確診等4天,才拿到藥。
    2022/05/11 13:15
  • 友善金色通道 「看診 拿藥 PCR」一條龍

    全台疫情升溫,彰化縣9日確診人數為497人,彰化縣長王惠美昨天疫情記者會上宣布,彰化縣啟動「金色通道-友善急門診快速通關」服務,與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合作,從採檢分類方式,只要是快篩陽的民眾,不管是在醫院快篩專區快篩出陽性、自家快篩陽,這些快篩陽的民眾,都列為高風險確診個案,採取一條龍服務,從醫生看診、PCR確認、給予藥物;如果是急重症則住院治療,如果是輕症,則以診療處方、抗病毒藥物以及給予清冠一號,並立即啟動居家照護,縮短時程,以免讓病人等太久。
    2022/05/10 17:18
  • 居家隔離新制上路 4大QA懶人包一次了解

    一、誰會被匡列為居家隔離? 接觸者:僅匡列同住親友,最多10人為限。 確診者密切接觸者僅限同住親友、同宿舍室友,由確診者自主回報,而確診者的「職場」改採自主應變,不再發隔離通知單,產險業防疫保單理賠壓力將可大幅減少數百億元。以暴露風險高低實施防疫假等措施。若在無適當防護下,24小時內與確診者面對面接觸累計超過15分鐘,就屬於高風險接觸者。另外若有症狀,或接種第三劑未滿14天,但有需到辦公室者,都要進行快篩。醫療或長照機構不適用此措施。
    2022/05/10 09:29
  • 擴大快篩試劑通路 經部:考量疫情北北基桃先行

    與疫情共存下,民眾排隊搶買快篩試劑,為使疫情高風險地區民眾有更多購買管道,經濟部表示,即日起由廠商每日供應市場40萬快篩試劑,在北北基桃超商和零售通路共7366家門市販售。
    2022/05/09 14:33
  • 快篩綠色通道加碼升級 兒童版得來速就醫

    台中南投,今天確診數都創新高,台中市快篩得來速之後,升級兒童版得來速就醫版,南投縣,有小吃部確診,職場傳染案例,特別提醒,唱歌聊天不戴口罩,真的高風險。
    2022/05/07 21:24
  • 職場、校園高風險接觸者注意 沒打滿3劑自主隔離3天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宣布,8日起僅匡列確診者同住親友居家隔離,職場、校園接觸者須自主應變,九宮格內高風險接觸者如未打滿3劑疫苗,須居家辦公或自我隔離3天。
    2022/05/07 17:31
  • 不再匡同事!自主應變1圖懂 無症狀正常上班、高風險3天居家辦公

    國內本土疫情嚴峻,指揮中心今修正確診者密切接觸者的匡列範圍,明日起只針對確診者的密切接觸同住親友匡列為居家隔離,其餘職場同事、同班同學則改為自主應變,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明,自主應變部分,如職場出現確診者,,會以是否為高感染風險、是否有症狀、是否打過疫苗做評估。
    2022/05/07 14:37
  • 沒確診也喝清冠一號?醫證實「高風險族群」要預防性投藥

    全台疫情狂燒,本土確診人數不斷攀升,許多民眾盼取得中藥「清冠一號」服用治療。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聯會常務監事陳潮宗表示,由於疫情變化相當快速,針對高風險人員,應更積極使用清冠一號預防確診。
    2022/05/07 12:51
  • 確診孕婦「入院3天母子雙亡」 名醫嘆「沒預料這麼快」揭危險病徵

    新北20歲的確診孕婦因高燒入院,胎兒和孕婦先後逝世,病程相當快速,台大兒童醫院長黃立民坦言,孕婦的抵抗力會比較差,但風險也不是說特別高,實在沒有預料到會這麼快就病逝,仍須進一步了解孕婦是否其他高風險病症;林口長庚副院長邱政洵指出,孕婦確診後要注意的病徵和一般民眾,如有高燒不退、活動力下降、呼吸窘迫、缺氧等危險徵兆,就要就醫。
    2022/05/07 11:59
  • 大陸增4675例病例 上海染疫數累計破60萬

    大陸官方今天通報新增COVID-19病例4675例(含確診與無症狀感染者),新增本土病例4620例,中國媒體報導說,重災區上海這波疫情染疫數累計破60萬,目前全中國疫情中高風險區仍有111個。
    2022/05/07 11:20
  • 疫情高峰北市「軟封城」禁內用? 柯文哲給答案

    疫情持續升溫,北市今新增7716例,台北市長柯文哲今下午在疫情記者表示,目前住院標準有提高,主要是有需要氧氣罩或高風險患者才需要住院,不希望輕症擊垮醫院醫療量能。媒體詢問若疫情達高峰,北市是否啟動軟封城禁止內用?柯表示,軟封城條件是醫療量是否能夠應付,現在住院部分有透過防疫急門診有效率分散,「不到最後關頭,不希望影響經濟發展」。
    2022/05/06 17:07
  • 有片/「快篩陽即確診」上路急轉彎 陳時中挨轟

    指揮中心政策急轉彎,指揮官陳時中昨天下午記者會原本宣布,三大高風險族群,即刻起快篩陽性就等於確診!卻在公布4小時後突然喊卡,說要改到5月12日才開始執行,原因是沒有配套,回報系統也沒有上路。
    2022/05/05 23:22
  • 崩潰!1家5口確診 8月大嬰「持續高燒」求助無門

    每天確診上萬例增加,大多都是居家照護,但高風險族群像是孕婦跟嬰兒,身體變化都需要較留意,紛紛都有個案反映,確診後沒有任何關懷電話,有媽媽快崩潰,8個月大女兒,反覆高燒,就連視訊看診也找了很久才終於有醫生願意接,媽媽認為,嬰兒不會表達症狀,應該要優先安排到集中檢疫所,至少有醫護照顧,能隨時監測身體變化。
    2022/05/05 18:00
  • 誤植?肉攤質疑「足跡錯」害生意變差 服飾店也成苦主

    目前就只剩高雄市,堅持公布高風險的疫調足跡,昨天(5/4)公布鳳山鳳西黃昏市場,五權南路149巷1號,有確診肉攤人員足跡,但實際這地址是一家服飾店,這反倒波及旁邊轉角最近的豬肉攤,攤販夫婦上網抱怨,疫調錯誤地點導致他們被誤解,生意受影響,是不是地點誤植,市府尚未詳細回應,強調確診者確實在這市場,某肉攤協助絞肉工作。
    2022/05/05 12:30
  • 預防Omicron重症及死亡 台大公衛專家提3建議

    台大公衛學者陳秀熙今天表示,為預防Omicron重症及死亡,應讓高風險族群接種追加劑,並採取精準住院分流和使用抗病毒藥物,改善中症及重症比。
    2022/05/04 12:38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