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地牛翻身女星誤嚥性肺炎無碼AV把關責任陳慕義金馬歐倩怡瓦斯火槍林靖恩剪髮老人陳慕義台獨
  • 搜尋:

    風險 結果共10,000筆

  • 兒保通報增開案率卻僅2成 未立刻揭發陷兒虐風險

    剴剴遭虐死案,引發社會關注,根據衛福部數據,兒少通報案件逐年上升,但開案率卻是五年新低,盤點負責兒少保護的「保護性社工」,目前還缺610人,人力短缺加上行政流程繁瑣,呈現惡性循環,都可能讓兒虐事件,難以立刻被揭發,兒童暴露在風險當中。
    2024/05/07 22:57
  • 超過「這年紀」罹癌風險高 醫師:帶有「這基因」躲不掉!

    攝護腺癌臺灣每年有超過七千位新案例發生,攝護腺癌如果早期診斷,五年存活率幾乎是100%,但是如果攝護腺癌,很不幸已經造成遠端轉移的話,五年的存活率可能連一半都不到,醫師表示危險因子就是基因,也是發生攝護腺癌高危險群,事實上PSA攝護腺特異抗原,如果指數超過四以上,或是肛門指診發現有異常的時候,就要小心有攝護腺癌的可能,必須積極就醫,進一步評估。
    2024/05/07 22:53
  • 為搶紙條!桃園一國中生持美工刀劃傷同學 家長淚控殺戮現場

    新北市有國中2023年底才爆發割頸案,沒想到桃園一所國中又爆發7年級學生,因為傳紙條起糾紛,其中一名同學遭美工刀不慎劃傷左側嘴唇約1.5公分,讓受害者家長痛批「什麼時候開始校園已成為未成年的殺戮戰場了?家長要冒著可能死亡的風險送小孩去上學嗎?」
    2024/05/07 17:52
  • 警公布第一季高風險業者排名 「饗賓集團」個資遭駭奪冠

    刑事警察局今日公布113年第一季高風險業者,其中旗下有多家高檔吃到飽餐廳的「饗賓集團」奪冠。據悉,饗賓集團被詐騙集團鎖定,歹徒向消費者謊稱系統遭入侵盜刷信用卡,民眾跟著指示操作後存款就被轉走,警方今年已收到59起案件通報,其餘高風險業者分別為「World gym」35件、「CACO服飾」16件、「LiTV線上電視」12件及「喜樂時代影城」11件。
    2024/05/07 16:56
  • 腸病毒流行!「中和、板橋」列高風險區 累計49班停課

    適逢腸病毒好發期,新北市中和及板橋已列入高風險區,2區學齡前教托育機構自2月5日起至今累計有49班次停課。
    2024/05/07 13:16
  • 高股息捷報!0056花13個交易日填息 00918再創高價

    元大高股息(0056)4月18日除息0.79元,於5月7日僅13個交易日填息。除息前後,全球股市受美國通膨數據反覆,及中東地緣政治風險等原因出現大幅修正,而0056經歷多次市場利空依舊保持連續年度填息紀錄,提升市場加碼信心,買盤踴躍推動,投資人數逾106萬新高。
    2024/05/07 11:27
  • 今飆36度再變天!北部降溫「恐全台有雨」 母親節天氣出爐

    受東北季風影響,中央氣象署指出,今(7)日天氣與昨日差不多,整體感受溫暖偏熱,其中東半部會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地區多雲到晴,下半天的局部雨勢則落在山區。值得關注的是,北部接下來將明顯降溫,甚至全台都有雨,母親節天氣也出爐。
    2024/05/07 07:56
  • 112年重大職災死亡300人 營造業151人最多

    根據數據統計,112年職業災害死亡人數300人,這當中營造業就佔了大宗,總死亡人數151人,超過一半,專家分析營造業工作環境風險高,如果沒有完善的管理或者防護,很容易就出事。加上現在的職安法開發並不高,導致無法有效對業者有嚇阻作用,未來可能會朝向修法邁進,希望能降低營造業死傷。
    2024/05/06 22:39
  • 染過新冠別輕忽!研究證實再感染死亡風險增4倍 「這類人」要注意

    與病毒共存時代,民眾常以為COVID-19流感化、得過新冠就沒事,事實上,COVID-19威脅仍持續。台灣研究發現,COVID-19再感染者比起初次感染,30天內全因性死亡風險高出4.29倍。
    2024/05/06 20:09
  • 以為腰痛就醫!婦檢查「竟已癌症末期」 一查7手足4人罹癌

    肺癌高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之首,每年新增逾萬人,恐怖的是台大公衛調查證實假如持續30年暴露於PM2.5的空汙,罹患肺腺癌的風險比每天吸1包菸還高,而有專家指出,「家族史」也是罹肺癌最重要的危險因子之一。一名婦女因腰痛就醫檢查驗出罹患肺癌,怎料一查7手足中竟有4人也罹癌。
    2024/05/06 11:36
  • 厚衣別收!「這天」東北季風再南下先濕冷 溫度恐探1字頭

    今天(6日)鋒面通過臺灣北部海面,水氣仍稍多,北部及東半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陣雨。天氣風險公司分析師歐宗學指出,今天各地白天高溫普遍都還是有機會來到30度,中南部會再更高一些,尤其是南部的內陸近山區,可能有局部的極端高溫出現。不過氣象專家林得恩提醒,如果覺得這兩三天早晚氣溫有點涼,那接下來三到四天恐怕要準備更厚的衣物,氣溫普聘都在20度上下,局部地區可能低於20度。
    2024/05/06 09:04
  • 比吸菸還慘!空汙成罹肺癌「頭號殺手」 研究證實:風險倍增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肺癌居全球癌症死因第1位,同時也居台灣癌症死因首位。近期台大公衛教授詹長權的最新研究發現,居住地區30年來每立方公尺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增加10微克,罹肺腺癌風險將高出每天吸菸一包以上重度吸菸者患「非肺腺癌」風險的1.044倍,PM2.5更已被WHO訂為一級致癌物!
    2024/05/06 08:30
  • 別只看血糖!預防糖尿病「這指數」也關鍵 醫曝3飲食原則

    不少國人受糖尿病、心血管等慢性疾病之苦,而這些疾病背後,可能與「胰島素阻抗」有關。醫師指出,胰島素是體內維持血糖恆定的重要荷爾蒙,但若身體產生胰島素阻抗,即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降低,開始不易控制好血糖,就會進一步形成糖尿病、影響心血管健康。
    2024/05/05 10:29
  • 美測試F-16戰機AI自駕 空軍部長試飛滿意笑了:有信心

    美國空軍部長肯德爾(Frank Kendall)近日親自體驗由人工智慧(AI)控制的實驗性F-16戰鬥機「Vista」,該架橙白相間的戰機在加州愛德華茲空軍基地起飛,並與另一架由人類駕駛的F-16進行近距離對峙。肯德爾試飛後笑稱,對AI在未來空戰中的角色表示信心,稱「沒有它將導致安全風險」。
    2024/05/04 18:18
  • 國際分析/俄烏恰索夫亞爾正面激戰 前線防禦告急恐局部崩潰

    俄烏戰爭進入到決定性時刻,西方媒體分析,如果基輔無法採取有效的策略,烏克蘭將會失去愈來愈多領土,為防線的「局部崩潰」帶來很高風險;另外巴赫姆特西線戰事又有新變化,烏克蘭內部情報指出,恰索夫亞爾瀕臨失守邊緣。
    2024/05/04 18:11
  • 63歲翁主動脈瓣膜少1片!醫要求「1事」 躲過花蓮地震死亡關

    在花蓮和仁礦場工作的63歲譚先生,今年3月底出現呼吸喘、嘔吐等急症,就醫檢查發現主動脈瓣膜嚴重狹窄,而且瓣膜天生就比多數人少1片,還有冠狀動脈疾病,已經心臟衰竭,有猝死風險,趕緊動刀換成人工生物性瓣膜保命。譚先生還因為被醫師要求提早住院治療心臟衰竭,幸運躲過礦場山上地震帶來的落石。心臟外科醫師提醒,主動脈瓣膜只有2片的人,大約50、60歲心臟就容易出問題,務必定期檢查,提高警覺。
    2024/05/04 12:35
  • 飛烏克蘭義診!馬偕醫護8人「遇炸彈攻擊」 半夜空襲轟炸

    俄烏戰爭持續,馬偕紀念醫院今年4月第3度挺進烽火現場,由醫護組成8人團隊,到高風險區進行義診與教學,返台前夕卻遇炸彈攻擊,整夜空襲、驚恐難眠,幸已全員順利返台。
    2024/05/03 21:23
  • 飯吃太快「恐得糖尿病」!易胖風險狂飆 醫籲:留意5原則

    在生活步調相對緊湊、快速的現代社會,不少人都有「飯越吃越快」的跡象,然而除了家長常提醒的「對腸胃負擔過大」之外,謝安民醫師也透露,其實飯吃太快還有可能增加「糖尿病風險」,分析其背後恐怖關鍵,同時分享5大原則供民眾參考。
    2024/05/03 17:42
  • 觀點/地緣政治動盪 期待建置台灣金融的風險阻尼器

    在403強震中,那顆重達660公噸的金黃色阻尼器穩定了台灣最高樓,讓台北101再次度過強震挑戰,繼續迎向未來。對於地處颱風地震帶的台灣而言,建築技術的突破,已經強化了我們面對天災的應變能力,但對於同樣身處地緣政治衝突熱點的台灣而言,我們是否也該開始架構屬於台灣金融體系的金融阻尼器,來為台灣下階段的金融發展建構出更穩定的基礎?
    2024/05/03 14:41
  • 外送藏食安危機!「4食物放太久」中毒風險激增 漢堡也上榜

    外送平台興盛,根據統計,超過7成的台灣人使用過外送服務,平均單週消費近千元,只是在享受便利的同時,要注意暗藏的食安危機。營養師嫚嫚提醒,複合調理食品像是便當、盒餐、三明治跟漢堡等,如果運輸時間過長、放在室溫下太久,食物中毒的風險就會大大升高,危害身體健康。
    2024/05/03 14:18
  • 15歲少女BMI正常「血脂卻異常」 醫揪愛吃2食物釀禍

    15歲的小宜在學校健康檢查中發現血脂肪異常,總膽固醇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數值皆高於正常參考值,其他如三酸甘油脂、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血糖、尿酸、腎功能及甲狀腺功能數值皆無異常,BMI數值雖不到肥胖但落在正常偏過重的範圍。小宜的家族沒有心血管疾病病史,但媽媽也有血脂肪偏高的情況,平常喜歡吃甜食和油炸類的食物,沒有規律運動習慣。 經過飲食調整與生活型態改變,小宜的血脂肪數值在三到六個月後明顯改善。蘇軏醫師建議,青少年應以「少油、少糖、高纖」為飲食原則,多運動,避免久坐,並在家長與醫護人員的關心鼓勵下,養成注重健康的生活習慣。他強調,高血脂若未經治療,未來可能增加罹患其他代謝疾病、心肌梗塞、中風,甚至猝死的風險,需要重視與積極面對。
    2024/05/03 10:50
  • 性能力「握手就知道」!秒測弟弟硬度 泌尿醫證實了

    男生的「性能力」強弱,竟然只要「握手」就知道?南韓全南國立大學(Chonnam National University)曾研究指出,握力每增強5公斤,出現勃起功能障礙的風險就大大降低18%,若是男生握力越強,也代表性能力越佳。對此,泌尿科陳昭安醫師發布一部趣味影片「找對象前記得先握手」證實這項說法。
    2024/05/02 23:22
  • 死亡率增2倍!身體1狀況「提早飄老人味」 5疾病風險增加

    不少人都有「體脂過高」問題,久坐、飲食習慣、缺乏運動等,都會導致腹部脂肪堆積,久而久之內臟脂肪過多,以至於肚子愈變愈大,不僅提早飄出人味,還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對健康非常不利。
    2024/05/02 22:35
  • 美FCC擬禁華為、中興等 參與無線設備認證

    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準備對包括華為、中興通訊等企業開刀,即將禁止這些被認定有國家安全風險的公司,對無線設備進行認證。
    2024/05/02 15:28
  • 強降雨繼續灌!全台一片藍「3區雨最猛」 下波雷雨急速逼近

    今(2日)日東北季風影響,各地都有機率降雨,中部以北、宜花地區有短暫陣雨或雷雨,並有短延時強降雨發生的機率,其他地區雖然降雨空檔較多、雨勢較緩和,但外出建議仍要攜帶雨具備用。氣象粉專「天氣風險」表示,昨天(1日)預期中的鋒面通過台灣上空往南移動到巴士海峽,雖然沒有特別旺盛的對流系統發展,但是水氣還是滿多的,各地都有降雨的情況,並且斷斷續續的持續到今天清晨。自週二(30日)鋒前對流雲系移入開始下雨一直到今天週四清晨的累積雨量最多的地方是出現在台中和平區的155.5毫米,其次為新竹縣五峰鄉的125.5毫米,雖然沒有特別多,不過雨量比較大的地方都在山區裡面,對於各水庫的集水區算是不無小補的幫助。
    2024/05/02 07:54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