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凍卵補助追蹤1/真催生?撒幣祭萬元補貼 全台4縣市僅1千多人申請

記者 許稚佳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5/13 16:44
最後更新時間:2024/06/17 12:25
play
讀新聞
00:00 / 00:00
1 x
播放速度
  • 0.5x
  • 1x
  • 1.25x
  • 1.5x
  • 2x
play pause
現代人普遍晚婚、晚育,不少大齡女子雖然還單身,但考量到未來可能的生育計畫,選擇先行「凍卵」,從去年起桃園市、新竹縣等4縣市更開始針對在籍市民推出上萬元的凍卵補助,盼促進生育,但中央卻潑冷水凍卵「延後生育增加高齡風險」,且現行人工生殖法規,必須是不孕夫妻才能把卵子取出來用,凍卵真的能夠有效幫助生育率、改善少子化嗎?《TVBS新聞網》也追蹤補助計畫的實際成效,探討凍卵興起後帶來的利與弊。

《TVBS新聞網》追蹤補助計畫的實際成效。(圖/葉志明攝)

 
只為買個保臉!熟女專程回台凍卵 用不到也沒關係
38歲的Angela長年在德國工作,在今年4月回來台灣,就是要來凍卵,「我單身一個人,想說在未來另一半出現之前,先把卵子保存在現在最佳的狀態,才不會未來如果想生的時候怕會生不出來。」

Angela的妹妹在去年先行凍卵,也讓Angela信心大增「其實我身邊35到40歲的朋友沒人凍卵,她們都覺得與其花錢凍卵,不如花時間去找另一半」但伴侶也不是說找就找,對Angela而言,最希望還是遇到心靈契合的人,一起組建美好家庭,再生一個寶寶。

「凍卵等於先買一個保險起來,不代表說我以後一定要用到,而是代表我以後有用到它的選擇權,如果未來不能自然受孕,就還有機會。」Angela說。
 

自學往肚子扎針!凍卵療程全紀錄 爭取時間思考下一步 
《TVBS新聞網》也全程跟著Angela一起經歷她的凍卵療程,4月中時,第一次到生殖中心向醫師諮詢,進行AMH檢測,確認好卵巢功能,接著學習排卵針施打,「第一次打有點可怕,手有點在抖,後來就習慣了。」Angela說,且因用藥、打針的緣故,她也常覺得下肚脹脹的,常常想睡覺、容易累。

在自行施打10幾次的排卵針後,4月26日Angela回到生殖中心追蹤,確認卵子成長狀況達到標準後,施打破卵針,訂下5月2日進行取卵。

凍卵需要歷經排卵針施打、破卵針施打、取卵的過程。(圖/許稚佳攝)

取卵當天,Angela一早就到生殖中心報到,凍卵是屬於侵入性的療程,對於第一次要做舒眠麻醉、進到手術室的Angela來說,難免緊張,「昨晚有點睡不太著,這陣子心情壓力蠻大的、有點焦慮。」而從Angela進去手術室取卵、到恢復室甦醒,直到用完午餐,整個過程約1個多小時,卵子從此就存在生殖中心的液態氮中。

經評估取出的卵子數量足夠,無需做第二次取卵,療程結束的Angela看起來仍神采奕奕,她笑說,除了肚子感覺脹脹的之外,沒有特別不適,「我覺得有一個很大的任務終於完成了,讓我多了1、2年的時間,以後就可以開始安心規劃下一步的計畫。」

取一次卵砸15萬!凍卵興起 今年逼近萬人
像Angela這樣健康的女性,因尚未有生育計畫而選擇去凍卵,被稱為「社會性凍卵」,凍卵協會理事長曾琬婷表示, 2023年女性生育保存意向調查顯示有6成女性不確定未來,所以想有個保障,有3成是目前不想生小孩以及尚未遇到適合伴侶,讓女性開始思考凍卵議題,這2、3年凍卵趨勢直線上升,估計今年全台凍卵女性可能逼近萬人。

 
以新竹送子鳥生殖中心院內統計數據來看,2013年以前凍卵的女性每年不到30位, 2010年開始,凍卵人數逐年緩升,2018年開始明顯增加,2021年開始翻倍成長,2022及2023年每年的凍卵人數皆近千位,是2018年7倍左右,且今年第一季更是比去年同期增加約20%。

不過,凍卵的費用其實不低,光是凍卵療程一次就要10至15萬元,如醫師評估取卵數量不夠,恐怕後續還要第二、第三次取卵,後續卵子保存費每年也要繳8千至1萬元不等,讓不少小資女因此卻步。


全台4縣市祭公費補助  僅1257人次申請
而從去年開始,就有地方縣市陸續把「凍卵」納進生育措施的一環,開始祭出補助,希望以此讓女性留住「卵實力」;目前全台桃園市、新竹市、雲林縣、苗栗縣共4縣市祭出凍卵補助,給出1至3萬元不等的療程補助、卵子保存費前3至5年也有約2千元至6千元的補貼,AMH卵巢功能檢查一次補助1千元。就連新北市長侯友宜在去年參選總統時,也曾喊出「最高3萬元凍卵補助」的生育政見來解決少子化問題。
 
《TVBS新聞網》也實際檢視地方縣市凍卵補助狀況,桃園市從去年4月17日祭出補助,統計至今年4月底,拿到1萬元凍卵營養補助金有279人次、卵子保存費則有4人申請、AMH檢查54人。

 
新竹市則是從去年5月11日開始補助,政策實施1年統計有94人成功拿到2萬元凍卵療程補助、申請到卵子保存費的有91人次、AMH檢查則是736人。

雲林縣去年1月推出補助,今年更從2萬元補助加碼到3萬元,不過統計至今,只有6人申請;苗栗縣則是今年1月開始祭出最高2萬元的補助,限額30名,僅有1人申請。

全台4縣市凍卵補助現況。(圖/各縣市提供、TVBS製表)

凍卵補助然後呢?單身女凍了卵不能用 解凍使用率低
凍卵補助催下去,後續怎麼做才是重點,因現在凍卵的女性多半都是單身女性,但根據現行的《人工生殖法》規定,必須是夫妻且證明不孕,才能把卵子解凍出來使用,進入人工試卵療程;「這條路其實關卡很多,一個條件不合就用不了,凍卵補助就會像打水漂一樣。」林綠紅說。

地方政府自行祭出凍卵補助,中央也不買單,衛福部國健署婦幼健康組副組長蔡維誼表示,資源分配上要考量成本效益,台大醫院研究冷凍卵子的解凍使用率只有8.4%,且澳洲也有調查2000多名女性的凍卵使用率,只有2%多,凍卵是比較後線的方法,也沒有很多國家有做凍卵補助。

而《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目前正在預告期,將擴大讓單身女性、同性伴侶人工生殖合法化,台灣生殖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陳美州提到,如真的成功擴大適用對象,會有一群想生育但他不想結婚,不想有婚姻的女性有機會使用她的卵子,才能有效卵子讓使用率拉高,甚至不再需要先凍卵,直接做人工試管療程,提高受孕成功率。

台灣生殖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陳美州。(圖/葉志明攝)

補助人數少!生育政策重點應聚焦「減緩經濟壓力」
且4縣市申請補助的總人數加起來僅1265人,似乎人數沒想像的那麼多,曾琬婷認為,主要可能是因為這些縣市規定戶籍一定要設在該縣市的民眾才能用,所以使用的人數可能不多,仍希望如要補助,還是要擴大縣市和配合的生殖機構。

曾也提到,如要做人工試管療程,前面的步驟同同樣是要先行取卵,凍卵補助應和人工生殖補助進行搭配,後面再加上職場友善職場、育嬰假、托嬰等政策,才會真正有效讓大家提升生育意願。

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林綠紅則直言,這個補助政策缺少規劃,政策目的到底是什麼,如是為了要促進生育率,和少子化連結是什麼? 國人選擇去凍卵、凍精最大的考量原因是「經濟」影響,在經濟壓力下不敢生,因此「如何減緩經濟壓力」才是重點;不過,改善經濟但這需要長遠的計畫和較大的預算,「相較之下凍卵是一個花少少預算,就能快速得到結果、很簡單的政策,但卻不是那麼有責任的政策規劃。」

蔡維誼則表示,想要提高生育,中央仍以創造支持友善生養的環境為主,主要是希望從托兒、育兒去解決這些問題,「生育保存不管在成本面向都不是一個很好的方法,適齡生育才是重要的事。」
 
#凍卵#凍卵補助#凍卵費用#國健署#人工生殖#生殖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479

0.0895

0.2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