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賴薇如化療藥立夏黃軒新莊區散戶監視器台中肝癌詐欺AV男優
  • 搜尋:

    跨院 結果共22筆

  • Omicron殺傷力大!2童染疫中風 台大醫:多童腦血管病變

    新冠疫情持續,台大醫院表示,兒童確診雖多數是輕症,但兒童重症中仍有許多神經系統異常,根據跨院調查,1163位18歲以下兒童、青少年中,有404人住院,37%神經學症狀,其中9%腦炎,還有2例兒童中風,最小僅8歲,確診後肝腎功能異常、血管病變合併缺血,台大近一週就收治3、4例確診童腦炎,兒童感染Omicron腦炎比例比原始株多出近10倍,仍不可忽視Omicron對孩童的影響。
    2022/07/08 11:32
  • 新增40例死亡 1歲男童「家中昏迷」CT值9

    國內新增40例死亡個案,包含一例3歲男童和一例1歲男童,其中一位是午睡後昏迷不醒,急救無效死亡。另外,還有兩名之前公布過的腦炎重症個案,也已經死亡,但還在通報處理中。累計國內已經有6例兒童死亡案例,特別是腦炎個案跟香港一樣,比鄰近的日韓多,專家也會跨院研究。
    2022/05/23 19:26
  • 元宇宙教學!義守大學將AI和VR技術融入課程

    義守大學集結超過40個學系,跨域開設60個以上的「跨院系學分學程」,其中有16個學程為全英課程,以應用科技、醫學健康、商業與管理、觀光休閒與餐旅、文化傳播、工程六大領域,讓學生自由選擇15學分的學分學程,或9學分的微學分學程,所修得學分皆可納入畢業學分。義大提供學習場域將跨學系學生合班上課,學生聚在一起集思廣義、傾聽別人意見並激盪火花,從107學年度起選修人數逐年增加,累計超過3900人次修習,多元能力培育成主流。
    2022/03/31 20:41
  • 本土確診攀升!高雄各醫院看護全面快篩 禁止跨院工作

    國內本土染疫個案攀升,高雄市長陳其邁今天指出,經專家會議討論,各醫院內看護應全面快篩,若是陽性就要進入通報流程,禁止看護跨機構移動,醫院非必要部門也應關閉。
    2021/05/24 16:49
  • 家屬爆部桃「外科醫」隔離嘸看診? 剩護理留守

    指揮中心週日晚間宣布「桃部」全院列紅區,不過陸陸續續卻被揭露包括「11樓護理之家」還在綠區,以及部桃醫師會跨院前往新屋分院看診,恐怕都將成為防疫漏洞,陳時中也坦言雖然機率很小,還是有感染疑慮,將陸續清空分院。現在更有家屬爆料,部桃外科醫師都集中隔離,只剩護理師留守,病患由誰來看診?
    2021/01/26 14:49
  • 部桃醫跨新屋分院看診 陳時中:有感染疑慮

    部立桃園醫院群聚感染,有曾在內部上班的人員提出質疑,認為部桃醫師也有在新屋分院看診,但新屋分院仍照常在看病,跨院醫師也有接觸,指揮官陳時中回應,確實有染疫的疑慮,儘管感染可能性很低,已經把高風險群醫護列居家隔離,新屋分院也會陸續清空。
    2021/01/25 21:38
  • 考監跨院合作 陳菊:人權不分藍綠沒有色彩

    國家人權委員會與國家文官學院今天宣布跨院合作,將監察院調查過攸關人權的個案,納入公務員培訓課程中;監察院長陳菊說,文官能在訓練過程中了解人權沒有顏色,達成人權立國理想。
    2020/10/27 13:26
  • 臺大雲林、成大斗六醫院共組「醫連網」 打造重症醫療大水庫...

    COVID-19新冠肺炎改變許多人的生活,也改變了醫院彼此之間競爭模式,反而合作打開另一種嶄新局面,臺大醫院雲林分院與成大醫院斗六分院,跨院聯手醫療團隊跨院簽訂協議,共享醫療資源,打造共組共生醫連網。
    2020/08/25 23:13
  • 總統公布國民法官法 司法院組跨院際協調平台

    立法院7月三讀通過國民法官法,總統今天公布,將於112年施行。司法院長許宗力今天說,與行政院、法務部有共識,由祕書長林輝煌任召集人,組成跨院際協調平台,促新法施行。
    2020/08/12 13:31
  • 菊擬設跨院「協商」小組 挨批越權急改名

    才剛上任的監察院長陳菊,說要改革監院,成立監察院與司法院的「院際協商小組」,卻遭質疑逾越了總統的職權,引發不小爭議,更有庭長投書,憂心執政黨都已經完全執政,現在還要把手伸進獨立的司法來嗎?
    2020/08/11 19:08
  • 菊擬設跨院「協商」小組 挨批越權後改名

    監察院長陳菊月初上任,宣布成立監察院和司法院的院際「協商」小組,被質疑逾越總統的院際「調解職權」,引發爭議,後來監察院將名稱調整為院際「聯繫」小組,但外界就質疑,有干預司法獨立的疑慮。
    2020/08/11 14:17
  • 4人院內感染!是否封院? 陳時中:短期不可能

    持續追蹤,確診個案第35到38例,中央疫情中心初步定調為院內感染,經過調查後也發現,3位護理人員,並沒有跨部門或是科別工作,清潔人員也沒有跨院服務,所以接觸者相對好匡列,但有沒有到封院的地步,指揮官陳時中強調,短時間內沒有封院的可能性。
    2020/02/29 20:07
  • AI成醫師助手 10分鐘給出癌症治療建議!

    人工智慧漸漸滲透我們生活,還包括了專業的醫療領域,北醫大引進Watson人工智慧治療輔助決策系統,只要輸入癌症病患的資料,10分鐘時間系統就能給出建議的治療方案。科技部也推動醫療影像專案計劃,將匯集醫院資源,建置台灣首座跨院所的本土化AI醫療影像資料庫。
    2019/02/08 23:18
  • 就診新科技「雲端病歷」 避重複開藥+交互作用

    很多病患會因為跨院就診,忘了自己服用過什麼藥物,導致過去重複開藥的問題相當嚴重,甚至有些藥物起「交互作用」影響病患健康,因此健保署推出「雲端病歷」,能立刻查到自己,近期就醫和藥物紀錄。
    2018/09/16 12:12
  • 長庚攜手278家社區院所 落實分級醫療

    為落實醫學中心與基層診所跨院、跨層級的合作,衛生福利部中央健保署與林口長庚醫院,攜手推動「雁行專案—社區醫療合作推動計畫」,透醫療分級分工,讓民眾獲得最好照護。
    2018/05/16 18:08
  • 健保署推雲端平台 影像病例可跨院調閱

    為了落實分級醫療,健保署推出雲端平台,從1月1日開始各醫院將電腦斷層(CT)還有核磁共振(MRI)等影像上傳雲端,不管是大醫院或小診所都可以互相調閱,醫師可以即時看到第一手的資料,避免病人口述病情的誤差還能減少重複用藥及檢查,不但對病人好,保守估計一年大約可以節省20億醫療支出,民眾也能省下好幾百元的病例影像燒錄費。
    2018/03/08 23:32
  • 跨院免帶病歷!報告上「雲端」 醫生直接調

    過去民眾到醫院做完檢查想再跨院就診,往往都得拷貝病歷或者再重複做相同檢查,不僅花時間又花錢,同時造成健保負擔,健保署為了減少醫療資源浪費,民眾現在至醫院所做的任何檢查都會上傳到雲端系統,方便醫師跨院查詢。
    2018/01/18 15:52
  • 音樂系、跨院學程夯 特色大學註冊率反升!

    隨著少子化來臨不少大學退場,但也有不少系所註冊率逆勢提升。像是政大就開發不少跨領域學程,宗教跟商學院結合,又或是理學院跟外語學院共同開課等等。但若以全台系所來看,音樂系106學年度就比上一期成長8%,以實踐大學來說就提供不少選修課程,例如商業編曲、音樂劇、樂器維修等,音樂出路比以前更廣了。
    2018/01/10 23:01
  • 健保署救急診壅塞 推醫生轉病人獎勵1千

    醫學中心急診塞爆,根據健保署資料,去年急診壅塞第一名是台大醫院,每16個人中就有一個人超過兩天等不到病床,健保署為了解決大醫院的急診問題,3月1日開始,醫學中心的急診醫生,若將輕症病人下轉到中小型醫院,而且跨院照會給獎勵金差不多1千元,不過第一線醫生批根本是本末倒置,應該要解決輕重症病患都跑到大醫院的問題,落實分級制度,而不是病患進來,再想辦法轉出去。
    2016/02/25 12:33
  • 改革vs.選票 關中、吳揆馬前大辯論

    考試院全力修改公務員考績法,規定每單位都必須有3%的人要打丙等,引起行政部門強烈反彈,總統親自召開跨院會議,會中考試院長關中全力堅持改革,但行政院長吳敦義則反批,不可以打擊士氣,還質疑考試院試辦成效不彰,根本沒人敢打丙,吳敦義跟關中嚴詞激辯,牽涉的關鍵,說穿了還是在選票是否會流失。
    2010/03/19 18:15
  • 救救我兒子! 無助母跨院下跪求助

    就在醫療團隊傾全力搶救邵曉鈴的同時,一名憂心兒子病情的媽媽,下午闖進奇美醫院求助!她哭著說,兒子氣喘發作昏迷,情形跟胡市長夫人類似,但是,兒子住進醫院20幾天,一直沒有醒來,她當場下跪,要醫生也幫忙救救她年僅8歲的兒子。
    2006/11/23 19:32
  • 台灣力抗SARS WHO專家高度肯定

    台灣終於在昨天從WHO的旅遊警示區中除名,正在馬來西亞召開防治SARS會議的WHO專家,對台灣政府的防疫成效給予高度肯定,不過WHO也呼籲,包括台灣在內的世界各國,仍然應該嚴防SARS成為季節性傳染病的可能性。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特派記者齊邁可,在今天上午專訪正在馬來西亞召開SARS會議的WHO傳染疾病主任海曼,海曼也說明WHO將台灣從SARS旅遊警示名單除名的原因,海曼:「我們當初的觀察是,(台灣)各地的醫院相當缺乏中央協調,因此尋找個別的傳染源也很困難,醫療人員之間缺乏跨院的組織,然而當中央的協調機制一但建立後,我們相信(台灣)已經迅速控制疫情了。」 海曼強調,儘管SARS在世界各地逐漸退燒,隨時注意可能的病例仍是相當重要,因為這是一種全新的病毒,科學家對SARS仍需要更全盤的了解,海曼:「進入感冒季節時,確定我們掌握所有的(SARS)病例是很重要的,因為我們對這個病毒仍然沒有完全了解,我們必須防治病毒成為季節性的可能,要確定它不會在明年的同一個時間,又捲土重來。」 至於全球唯一沒有解除旅遊警示區的中國大陸北京,海曼則說,因為這是全球SARS疫情傳出的發源地,因此他們會在查出這個病毒從動物傳染到人體的確切途徑之後,再考慮解除旅遊警示。
    2003/06/18 12:22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