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紀實劇食品工廠破產劉至翰爸爸攝護腺癌忘年戀四海幫蔡英文陳水扁寶林茶室中毒案狄鶯11點熱吵店
  • 搜尋:

    毒物科主任 結果共25筆

  • 收治2寶林重症! 馬偕揪共通點「吃炒粿條」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事件,造成2死、4重症,台北馬偕醫院收治2名個案,共通點是吃炒粿條,還在同家餐廳,加護病房負責照護的護理長,將狀況通報上去,毒物科主任從醫學期刊內鎖定,就是邦克列酸造成;另外四名重症患者,也傳出好消息,衛福部次長王必勝證實,4人全部恢復意識,1人將於下周換肝。
    2024/04/12 23:27
  • 小林製藥紅麴出包2死!「一類病人」千萬別碰 肝腎恐病變

    日本小林製藥的紅麴酒、紅麴保健食品傳出「吃死人」的新聞,目前已知有2人死亡、多人腎衰竭,很多人都在問「是只有小林的紅麴有問題?台灣的紅麴沒有問題嗎?」吃紅麴做的食物像是紅槽肉、紅槽魚等等,會不會出事?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說,食藥署日前公布抽驗台灣199件紅麴產品,都沒有檢出污染的橘黴素,台灣產品很安全,但要注意的是:慢性病患不要亂吃紅麴保健藥品,恐引發肝腎危機。
    2024/03/27 16:25
  • 湯圓和湯最好分開煮!專家揭關鍵原因 3族群勿吃過量

    今(21)日正好為冬至,想必大家都有吃湯圓應景,長庚醫院毒物研究室團隊在醫師林杰樑臉書粉專溫馨提醒,建議有糖尿病、胃部疾病和3高的族群,湯圓切勿吃太多,淺嚐就好,另外,長庚醫院腎臟毒物科主任顏宗海也指出,湯與湯圓最好分開煮,以避免食用過多的防腐劑。
    2021/12/21 22:40
  • 新冠疫情下另類災情 4個月近30人誤喝消毒液中毒

    今年因應疫情,特殊中毒事件爆增。北榮毒物科主任楊振昌今天表示,3到6月就收治20至30名誤喝環境消毒液「次氯酸水」中毒的個案,以老人和小孩居多,呼籲少分裝、妥善保存。
    2020/11/13 13:16
  • 保鮮膜化身健康殺手!廚房3大好物「用錯」恐致癌

    科技海綿、美耐皿以及保鮮膜在廚中很常用。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提醒,這三件小物方便好用,但都不耐高溫,用錯了反而會帶來健康危害。
    2020/08/04 14:23
  • 「習慣每天泡兩杯咖啡」譚敦慈用這方式憶亡夫

    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教授、毒物科主任林杰樑醫師2013年病逝,生前捍衛食品安全,堅持自己信念,揭發黑心企業、找解毒方法告知大眾,因此被稱為「俠醫」,林杰樑逝世後,他的妻子林口長庚醫院毒物實驗室兼任護理師譚敦慈,仍貫徹丈夫的理念,持續向大眾宣導正確飲食觀念和防毒知識,為國人食安把關;譚敦慈先前接受《健康遠見》訪問時,提到想念林醫師的方式,就是天天跟他一起喝咖啡,夫妻情深令人動容。
    2018/12/30 20:14
  • 食物添加漂白劑 恐誘發氣喘

    豆芽菜泡漂白劑、潤餅皮加吊白塊,這些食安事件都曾發生過,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表示,這些東西吃下肚,除了腸胃道受刺激,還可能誘發氣喘發作。
    2017/10/15 10:17
  • PVC塑膠桌墊含塑化劑 環團盼校園停用

    在國中小的課桌上很常發現塑膠軟墊,主要用來防止桌面坑坑巴巴寫字不便,但是主婦聯盟台中分會還有家長團體擔心,學生長期接觸PVC桌墊,其中的塑化劑會影響健康。長庚毒物科主任顏宗海醫師說,PVC塑膠製品內含塑化劑,如果碰觸後沒洗手,容易經由飲食過程進入人體。不過也不用過度擔心,只要選擇PP、PE或EVA材質做成的桌墊,就不會釋放出塑化劑。
    2017/06/23 23:27
  • 過敏塵蟎惹禍 顏宗海建議先這麼做

    今年入春以來,有人眼腫、皮膚紅、鼻塞或流鼻水,症狀百百種;全都是塵蟎引發過敏惹的禍?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說,務必先就診驗出過敏原,確認原因才能有效防範。
    2017/04/16 09:15
  • 通勤族慘! 英研究:搭「公車地鐵」廢氣吸更多

    人多的地方空氣汙染或許會嚴重一些,英國薩里大學研究發現,搭公車和地鐵的通勤族,吸進的懸浮微粒比開車族還多,但台灣學者表示,監測空氣品質的因素很多種因環境而異,英國的地鐵老舊,部分車廂還「開窗戶」,比起台灣乘客吸進的廢氣當然更多。 通勤族一天吸進的廢氣有多少? 記者謝佩穎:「假設如果是搭乘公車的通勤族從住家走到公車站牌,大約5-10分鐘就已經暴露在廢氣環境之中,但如果上了公車後會不會好一點?」 公車靠站開開關關,上下站的人也多,廢氣跟著乘客一起上車,吸進的PM2.5不容小覷。根據英國薩里大學研究,公車乘客所接觸的PM10懸浮微粒是開車族的5倍,PM2.5濃度是兩倍多,因為相同路程搭公車比開車多花時間。 民眾:「搭公車是比較多廢氣,因為剛好室外也比較多人抽菸,我平常是以搭捷運比較多,然後不管有沒有(空氣汙染)我都會戴口罩。」 記者謝佩穎:「既然搭公車不ok,那如果是改搭捷運,雖然通勤時間比搭公車還要短了一些些,但是英國研究發現,搭地鐵呼吸到的懸浮微粒比開車族還要多了8倍多。」 北醫公衛系副教授莊凱任:「我覺得他們(英國)的地鐵空氣汙染會比較嚴重的話,我認為是根據他們的系統老舊,通風本身並沒有很好。」 英國研究地鐵維多利亞線因為老舊通風問題,加上列車開窗污染源跑進車廂,而台灣捷運以北醫公衛系教授莊凱任的研究來看是暴露空氣汙染最少的交通工具,最嚴重的反而是走路的通勤族。 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顏宗海:「(懸浮微粒)引起呼吸道疾病,誘發氣喘的發作,(懸浮微粒)沉積在我們的肺部。」 台北市主要的空氣污染源其實就是汽機車,所以環保局也在交通量大的路口設置空氣品質監測站。根據環保局資料這十年來空氣品質有改善,不過汽機車排放汙染物仍是關鍵,畢竟我們都在同一片天空下,少騎車、少開車,新鮮空氣自然能夠多一些些。
    2017/02/27 18:41
  • 日核災食品鬆綁? 食安專家:我不敢吃

    日本核災區的食品禁令一旦鬆綁,未來福島周邊群馬、櫪木、茨城、千葉四縣的食品,除了飲用水、奶粉、茶類、野生水產禁止進口,其餘產品只要檢附產品、輻射安全證明就可以進口!但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認為,輻射汙染的銫134及銫137的半衰期會超過30年,而福島核災到現在不過5年,對開放食品進口態度保留!
    2016/11/13 18:06
  • 俠醫傳記遺願 毒王「巴拉刈」擬明年禁

    去年八月,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林杰樑過世,俠醫離開後誰為台灣食安把關?儘管林醫師的妻子跟學生接棒,但他在很多人心中的地位,依舊難抹滅!很多人想繼續聽林杰樑的仔細叮嚀,而他生前在電台主持節目,談食安的內容,就被集結成有聲書出版,不到半年就賣了上千套,近期,家屬授權的林杰樑傳記也上市,不只很多人期待,更再度提醒大家,很多林醫師生前的奮鬥,像禁用農藥巴拉刈防止輕生,還壯志未酬,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2014/08/21 19:44
  • 日瘋50度熱水洗蔬果! 譚敦慈:台灣不適用

    洗蔬菜水果的大原則,已故毒物科主任林杰樑遺孀,譚敦慈,她建議一定流水沖洗10分鐘以上,水果蒂頭下水洗再拔掉,可以預防發霉,蔬菜則是下鍋前再切,抗癌物質才不會流失,而在日本相當流行的「50度C洗蔬果法」,強調用溫熱水來洗,不只更新鮮,還可以多放5天,譚敦慈表示,這不適合在台灣使用,因為台灣氣候潮濕,反而容易發霉。
    2014/01/06 22:12
  • 吃深海魚汞中毒? 榮總:過量才有風險

    肥美的鮪魚、大西洋鱈魚是不少家庭餐桌上常見的菜餚,但日前榮總發布病例,表示深海魚吃過量,兒童會過動、語言遲緩,成人可能會不孕等,消息一出,很多人嚇到不敢吃魚,旗魚價格從每斤500元跌到250元,飛虎魚也是130元掉到53元,漁民辛苦捕魚,結果卻血本無歸,叫苦連天,今天榮總毒物科主任出面消毒,保證深海魚不吃過量都沒問題,但怎樣叫過量?沒有具體答案。
    2013/11/07 13:22
  • 「從不放棄病人」 林杰樑昏迷前仍掛心

    長庚腎臟科教授,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在8月5日過世,讓很多他的病人都相當痛心,因為林杰樑視病猶親,全年無休,只要病人需要他,就連除夕夜,一通電話,他立刻從嘉義趕回林口長庚探視看病人,而林杰樑被送往醫院急救時,在昏迷前,是叫太太打電話給別的醫師,幫他代診,生前最後一句話,掛念的不是自己身體的不舒服,而是怕他的病人看不到醫生。
    2013/08/23 10:37
  • 杰樑病逝/不怕被「蓋布袋」 淚送真情林杰樑

    長庚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在大家心中,是一個沒架子、隨和的人,總是笑咪咪的他,在面對食品安全問題,總是義無反顧、強硬地向官方和業者說清楚,採訪林杰樑快十年的報社醫藥記者說,有記者曾被業者威脅要提告,林杰樑跳出來說,不要怕,我來保護你,他用功、認真,隨時拿的出研究數據,不讓食品安全打半點折扣,車上總是放著一件醫生袍,記者最常採訪他的地方除了醫院,就是路邊,林杰樑認為,在診間衛教,只有一個人知道,對媒體發聲,全國人民聽得到,林杰樑畢生都在為食品安全奮鬥,心繫民眾健康。
    2013/08/05 19:58
  • 為罹癌母抗毒 林杰樑特製健康餐

    食品不斷出狀況,民眾吃的不安心,帶來你來看的是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他對於食品安全要求十分嚴格,也經常上媒體提醒民眾,會這麼在意,除了本身研究毒物外,還有一個因素,就是17年前,他的媽媽被診斷出罹患大腸癌,讓他心疼,也深刻體驗無毒飲食的重要性,因此他幾乎不外食,靠老婆打理三餐,少油少鹽,烹調方式以蒸煮為主,吃當季食材,全家身體力行,如今他高齡86歲的媽媽身體相當硬朗。
    2013/06/13 11:49
  • 黑心澱粉/推薦「低蛋白餐」竟含毒 醫自責「害人」

    在毒澱粉風暴中淪陷的食品不計其數,其中米粉、粄條、肉圓這些屬於「低蛋白」的食品,根據國外研究,腎臟病患多攝取有助改善尿毒、減緩腎功能惡化,但長庚毒物科主任林杰樑發現,以他追蹤手邊近400名病例,不但沒看到這樣的成果,反而有惡化趨勢,他懷疑這跟「毒澱粉」有關,只是以往幫病人看診,都建議他們多吃低蛋白食物,如今卻是間接害病人吃下有毒食品,林杰樑相當自責。
    2013/05/27 19:01
  • 「催芽劑」毒性強 人體喝下10C.C.即致命

    南投4死中毒案,出現大逆轉,落網的朱姓嫌犯,供稱是在米酒摻了葡萄催芽劑,造成4人死亡,毒物科主任表示,催芽劑主要用來強迫葡萄同步萌芽,但毒性超強,只要喝下5到10C.C.就會奪命;農業處表示,催芽劑不屬於農業用藥,屬於工業用,但也有農民私下表示,只要跟農藥行熟識就能買到,農藥管制顯然出現漏洞。
    2011/08/22 18:29
  • 塑化劑風暴/不只飲料! 美妝品、乳液也疑用塑化劑

    塑化劑風暴更擴大了,現在不只是食品,消基會調查也發現,進口指甲油、香水、化妝品、乳液等保養品有過量塑化劑,彰化衛生局今天進行抽查,國家衛生研究院也首度發現,另一類具有生殖毒性的塑化劑DNBP(鄰苯二甲酸二丁酯),在國內孕婦與兒童體內的暴露量也異常偏高,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林杰樑懷疑,嬰兒乳液、乳霜、粉末等清潔用品跟環境都有影響•塑化劑問題越來越嚴重。
    2011/05/30 11:52
  • 牧師醫生獲「保生大帝獎」 救人不分宗教

    台南三級古蹟學甲慈濟宮,供奉的是保生大帝,舉辦首屆醫學金像獎,還特別頒發重達22兩的純金獎座,得主是長庚毒物科主任林杰樑醫師,以及素有安寧照護之父的鍾昌宏醫師;其中鍾醫師篤信天主教又有牧師身份,獲頒道教獎座,他第一時間感到意外,不過他轉念一想,釋懷地說,醫生救人是不分宗教的。
    2010/04/24 17:33
  • 【新聞念真情】1個月上10天電視 真遠毒!幕後煮三餐

    前不久,才為了瘦肉精批評衛生署政策反覆的,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林杰樑,經常出現在大媒體為大家「解毒」,算一算他的高曝光率,幾乎是1個月裡每隔10天,觀眾就能在電視上看到他,林杰樑提醒大家,潛伏在生活中毒素的危險;而這位毒物科醫師,在生活中又是如何遠離毒害?林杰樑這次讓我們進到了他家的廚房,他經常和太太一起下廚,堅持用化驗過的食材和少高溫油炸的方式,過無毒生活。
    2007/08/27 19:20
  • 安毒放置冷氣口 醫師:可能性不高

    蔡茂雄有沒有可能在冷氣孔置放安非他命毒品粉末,等到少年恍神之後,再趁機性侵害,醫界有另一種看法,榮總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表示,在學理上可能性不高,因為要考慮到密閉空間的大小,而且安非他命要長期吸食才會上癮。
    2005/07/11 20:11
  • 榮總醫師洪東榮 迅速判定氰化物

    蠻牛遭人下毒事件,第一時間研判毒物是氰化物的,是台中榮總毒物科主任洪東榮,當時他緊急啟動了台中地區醫療通報網,讓其他3名受害者有活命機會,是這次千面人下毒事件中,及時阻止災害擴大的大功臣。
    2005/05/20 18:04
  • 網路華陀 醫師網路解毒救大陸少女

    網路科技日新月異,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林杰樑,透過網路跨海救活一名喝農藥自殺的大陸少女,17歲的山東少女喝下大量「巴拉圭」,肺部纖維化命在旦夕,他的朋友上網求助,林杰樑回傳解毒秘方,透過e-mail,隔空救援。
    2004/01/07 14:11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