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劉詩詩周杰倫龍天翔超級冰冰Show文化幣2024落榜統一獅胰臟癌年輕人深藍壓力顧婕
  • 搜尋:

    新冠病毒 結果共2,360筆

  • 新變異株在美傳播快「超越BA.2」 專家:恐成主流

    美媒5月4日引述專家稱,新冠病毒(SARS-CoV-2)變異病毒株Omicron(奧密克戎)的新亞型BA.2.12.1在美國迅速傳播,它可能會在未來數週內,成為美國的主流病毒株。
    2022/05/06 08:49
  • Oo新亞變種威脅!全美每3有1染 疫情重燃

    Omicron亞型變種的高傳染力讓美國官員頻頻傳出確診,剛會晤瑞典外長的國務卿布林肯,打過三劑還是中鏢,目前症狀輕微,也不曾與總統拜登密切接觸。另外,一艘嘉年華郵輪則爆發群聚感染,據乘客表示有多達一百多人篩檢陽性,但業者在防疫上有許多漏洞。美國新冠疫情重新燃起,CDC預測死亡人數將再度上升,現在Omicron新亞變種BA.2.12.1正在快速擴散,最新數據顯示,現在每三位確診就有一人感染,專家憂心會引發新一波疫情。
    2022/05/05 19:54
  • 美國研究曝:染Omicron嚴重程度不亞於其他變種

    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已長達3年,Omicron變種病毒的出現原本讓各界以為新冠病毒有「輕症化」的趨勢。不過美國最新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在排除疫苗接種等因素後,Omicron變種病毒導致的住院和死亡風險,實際上跟早前的變種病毒比起來「並沒有比較小」。
    2022/05/05 15:17
  • 嬰幼兒救命曙光!台首支「腸病毒疫苗」防重症 最快明年打

    除了新冠病毒外,仍不能輕忽其餘病毒的影響,像是夏天最常出現的腸病毒,以71型腸病毒和D68型腸病毒最讓人畏懼,孩童確診後會出現手足口症,1998年大流行更釀140萬名兒童感染、78人死亡;國內針對71型腸病毒疫苗進行研發,由台大團隊加入臨床試驗,同時和越南進行跨國第三期試驗,成功發現疫苗能有效降低重症、防止感染,更將施打年齡提前至2個月嬰兒就能接種,這也將會是台灣首支腸病毒疫苗,如順利在年底取得許可證,最快年初就能先從自費市場開打。
    2022/05/05 11:25
  • 適口性成長輩營養補充難題?營養師提醒優質蛋白質、MCT帶您遠離肌少症風險

    疫情後國人更重視飲食均衡、營養補充維持保護力,但「桂格營養完善計畫」活動調查統計15%長者因營養品口味不佳或單一而停止使用,也是照護者平日遇上的挑戰。陳怡錞營養師提醒:「日常飲食均衡、保持運動習慣,可選擇補充優質蛋白質、MCT優質油脂這類型營養素補充,有助於穩固肌肉量,尤其如今市面上有多種口味、鹹甜不一的選擇,民眾可個人化挑選符合自身食用習慣的食用,幫助維持體力、維持健康人生。」
    2022/05/05 10:06
  • 全球爆「神祕」兒童肝炎 亞州開始淪陷 與常見病毒沒有關聯性

    全球疫情持續延燒,現在又出現「神祕」兒童肝炎,自4月初在蘇格蘭發生首起病例後,現在亞州也開始淪陷,新加坡、日本、印尼都有發現「神祕」兒童肝炎的個案,但截至目前還未有專家能研究出引發「神祕」兒童肝炎的原因。TVBS記者劉亭廷今(4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譚伊倫線上訪問表示,「新的兒童肝炎病毒蔓延速度非常快,全球多地都有出現相關案例,新加坡當地醫生近期就發現一名10個月大孩童罹患急性肝炎,目前正在調查是否與其他國家的病例相似,但新加坡實驗室研判,這個神秘肝炎跟其他常見的病毒沒有太大關聯,且與新冠病毒也沒有直接關聯性。」
    2022/05/04 16:12
  • 不只補鈣!喝「這飲品」輕鬆提升免疫力 腸道健康也UP

    新冠病毒來襲,想要提升免疫力該怎麼做?營養師許育禎特別推薦「黑芝麻藍莓香蕉優格飲」,除了能夠強化免疫力,更能夠保護心血管、提升腸道健康,還可以幫忙補充鈣質,民眾不妨一天喝一杯黑芝麻藍莓優格飲,營養好處一舉數得!
    2022/05/04 15:34
  • 才幾小時「輕轉重症」?醫揭3症狀易輕忽:恐是惡化前兆

    75歲的婦人染新冠病毒原本症狀輕微,卻在短短6、7小時血壓、血氧急掉變重症!病情怎麼會在短時間內惡化?醫師說,疾病變化都會有其過程,可能有些跡象沒被發現。並提醒,如果幼兒出現活力降低、對環境不感興趣,成人和兒童有缺乏食慾症狀,都可能是病情惡化徵兆,要提高警覺!
    2022/05/03 23:30
  • 新冠輕症痊癒者也難逃 後遺症廣泛難測

    雖然歐美已解封,但與新冠病毒共存並不是那麼容易。解封只是第一步,美國最新研究顯示:所有感染者都有可能受到新冠後遺症之苦,不限重症者,所以千萬別太豁達地只往好處看,認為染疫也好,能得到新冠肺炎抗體,可能同時也要面對沒完沒了的後遺症。新冠病毒變異多次,新冠後遺症各種新症狀也不斷出現,醫學研究趕不上變化,對新冠後遺症的原因也還沒有定論。來看美國這位輕症患者的慘痛例子,她的新冠後遺症症狀,比染疫更糟糕。
    2022/05/03 19:53
  • Omicron重複感染怎達群體免疫 羅一鈞:交叉染機率低

    新冠疫情爆發後,英國近日出現許多人再次感染,根據國外報導,Omicron更容易突破防衛機制造成感染,因此許多人是二次感染,對此羅一鈞表示,Omicron裡面,不同的這個亞型交叉感染機率是偏低大家不用過度擔心。
    2022/05/03 15:01
  • 新一波疫情來襲? 美加州突增30%新冠確診病例

    根據《洛杉磯時報》報導,儘管近幾個月美國加州確診人數下降,但這週新增的新冠確診病例卻比上一週增加近30%,住院人數也小幅上升。讓加州部分衛生官員擔憂,是否將迎來新一波疫情。洛杉磯郡衛生官員也透露,如果疫情惡化,可能會準備恢復室內公共場合的口罩令。
    2022/05/03 13:52
  • 比爾蓋茲:新冠病毒恐變更致命 最壞的狀況還未發生

    新冠疫情邁入第3年,許多國家都已經放鬆防疫政策,希望能逐漸恢復正常生活。但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卻警告,最壞的狀況可能還沒發生,病毒仍有機會變得更致命,傳播力更強。
    2022/05/03 10:07
  • 又爆神秘肝炎童猝死! 專家不排除跟新冠有關

    除了新冠肺炎外,現在還有一種不明急性肝炎,正在全球蔓延。從一月初到現在,已經有17個國家發現病例,美國跟印尼,接連傳出孩童染病身亡。美國最新研究認為,禍首可能是「腺病毒」,不過因為症狀跟典型病徵不太一樣,也有專家認為,可能跟新冠病毒有關。
    2022/05/02 22:30
  • 基隆+792 養護機構爆群聚「男快篩陽性後猝世」死因待查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基隆新增792例新冠肺炎本土病例,目前基隆市染疫人數已超過6千人,此外,基隆1家老人養護中心爆發群聚感染,有五位住民快篩陽性,但其中一人還沒做PCR就已經死亡,衛生局表示將進一步釐清是否跟新冠病毒有直接關係。
    2022/05/01 16:40
  • 好想出國!確診3.6萬例仍報復旅遊 日本機場擠滿人

    新冠病毒在全球蔓延後,日本迎來第3次的黃金週長假。隨著疫苗接種人口普及化,日本政府逐漸放寬防疫限制。因此這是疫情以來,首次沒有任何行動限制規範的黃金週。儘管疫情仍嚴峻,29日單日仍有高達3.6萬人確診,許多人仍規劃要返鄉或旅遊,不僅日本機場擠滿進行「報復性旅遊」的旅客,國內車站也出現大批人潮。
    2022/04/30 13:07
  • 量能緊繃「快篩別往急診走」 醫曝2關鍵:有7前兆再來

    國內疫情嚴峻,確診數日漸增多,不少民眾為確認是否染疫,紛紛到醫院急診篩檢,讓篩檢量能相當緊繃。對此陳時中呼籲先居家快篩,「盡量別往急診走」,而急診科醫師也曝關鍵,萬一出現「新冠病毒中重症」7前兆的民眾再趕緊前往。
    2022/04/30 08:56
  • 感染新冠病毒後恐引發「這疾病」 重症者風險增加276%

    國際知名期刊《刺胳針》最新研究指出經過COVID-19急性期之後,康復患者罹患糖尿病,和使用血糖藥物風險明顯增加,專家認為應把糖尿病被視為長期後遺症的一個組成部分,醫師提醒罹患新冠肺炎後的追蹤,必須要把血糖納入您追蹤的一部分。
    2022/04/29 22:58
  • 本土疫情連兩日破萬 民眾憂數字飆升 完整接種疫苗有助避免中重症

    台灣本土確診已連續兩日破萬例,今(29)日確診數更高達11974例,而根據衛福部的推估,下個月5日確診數恐超過37000例,讓民眾擔心是否會和美國CDC公布的數據一樣,全美有58%的人口感染過新冠病毒。今(29)日邀請到新光感染科黃建賢主任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譚伊倫線上訪問表示,「感染比例一定會很高,但重點不是感染人口數字的問題,而是在感染人口裡有多少是需要就醫的中重症患者、死亡病例,才是應該要預防的。」
    2022/04/29 16:22
  • 有片/麻疹經驗可複製? 專家:新冠病毒變異快、疫苗難一勞永逸

    台灣疫情升溫,確診人數直線上升,現在各國都開始要與毒共存,美國防疫專家佛奇就提出,麻疹病毒達到群體免疫經驗,是一個很好的案例,都是由空氣傳播、感染力也強,不過醫師也分析,因為麻疹疫苗接種後可以有效防堵病毒,但新冠病毒不斷變異,疫苗接種只能達到降低重症率,恐怕只單靠疫苗就要終結疫情,難度比較高。
    2022/04/28 23:01
  • 【今晚熱搜】所得稅/勇士/王婉霏/可口可樂/唾液快篩

    今(28日)晚台灣新聞熱門搜尋話題為「所得稅」。財政部表示,因新冠病毒接受治療、隔離與檢疫等,無法在5月1日至31日期間內完成報稅的民眾,綜所稅、營所稅與房屋稅3大稅項將可延長申報繳納期限至6月30日。以下為討論最高的5則新聞。
    2022/04/28 21:22
  • 防疫在家!Uber Eats、foodpand 優惠碼看這

    新冠病毒快速在台灣社區內傳播,許多確診者、隔離者無法入住醫院或加強版防疫旅館,因此送餐、物資等需求都得依靠外送員來幫助,外送平台Uber Eats、foodpanda也推出優惠碼,防疫關在家已經夠悶了,消費者也要記下優惠碼守住荷包。
    2022/04/28 10:08
  • 美CDC抗體調查 全美58%人口感染過新冠病毒

    美國疾病管制預防中心CDC,26日發布一項抗體調查,截至今年2月,美國有58%的人口,相當於超過1.9億人感染了新冠病毒,這個數字遠高於官方記錄的8千萬例,大多數感染沒有被診斷、無症狀或是沒有通報。
    2022/04/27 15:51
  • 增2死!5旬確診男採檢返家突昏迷「急救無效」 累計6例死亡

    國內疫情爆發,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今(27)日新增出現2例新冠肺炎死亡個案,分別為1例本土、1例境外;其中50多歲從美國入境的本國籍男性,有癌症、心臟病史,採檢後返家,隔2日在家被發現昏迷,急救無效,死因為心肺衰竭、新冠病毒感染。
    2022/04/27 14:06
  • 病毒剋星!營養師公開「防疫蔬果汁」:入口秒愛上

    國內疫情炸鍋,單日確診數屢創新高,民眾不免開始擔憂自己恐陷入染疫風險。對此,營養師許育禎分享防疫食補攻略,指出「紅蘿蔔鳳梨汁」能有效抵擋新冠病毒,對於不喜歡紅蘿蔔的人而言,喝完也會一秒愛上。
    2022/04/26 05:15
  • 有症狀無接觸史要PCR嗎? 急診醫學會曝「篩檢指引」

    新冠疫情疫情暴增,確診人數每日皆破新高,不少民眾因害怕染疫急往醫院篩檢,導致篩檢量大增。到底哪些人、哪些症狀才需要進行PCR篩檢?哪種狀況又需要緊急到急診就醫?健康2.0「1922熱問」單元為你解答。
    2022/04/25 17:57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