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劉詩詩周杰倫龍天翔超級冰冰Show文化幣2024落榜統一獅胰臟癌年輕人深藍壓力顧婕
  • 搜尋:

    新冠病毒 結果共2,360筆

  • 口罩再見!美民主黨州放寬防疫 瑞典全面解封

    美國過去三周單日確診下降65%,住院率下降四成。在疫情逐漸趨緩下,許多州包括紐約、伊利諾、麻州等都宣布解除備受爭議的口罩令,但對於校園的規定則各不同;在麻州有家長擔憂解禁太早,美國疾管中心目前也維持原有的口罩政策。至於歐洲的捷克和瑞典也都放寬防疫限制,瑞典是全面解禁!不過世界衛生組織也發出警告,全球的死亡數持續增加,疫情還沒結束。
    2022/02/10 19:57
  • 佛系防疫瑞典 自行宣佈境內疫情大流行結束

    瑞典政府在疫情大流行期間,採取佛系防疫,9日取消了幾乎所有防疫限制措施,酒吧和餐館再度獲准在夜間11點後繼續營業,沒有人數限制,大型室內場館的容納限制、以及疫苗通行證的使用也都解除,同時停止大多數的新冠病毒檢測。
    2022/02/10 13:03
  • 美研究鹿恐成新冠變種宿主 專家曝動物、人互傳機率

    美國有專家研究發現白尾鹿竟會感染新冠病毒且會產生抗體,認為白尾鹿會變成新冠病毒變異株的宿主,不過專家分析,由於人體結構和體溫和動物不同,在鹿身上的變種病毒不一定可以感染人,還需要更多證據。
    2022/02/10 12:47
  • 反疫苗車隊打亂供應鏈 美加邊境大橋交通受阻

    為了反對強制接種疫苗集結的加拿大「自由車隊」,抗議活動已經持續近兩周,甚至一度中斷美加重要的貨運樞紐,截至周二從加拿大開往美國的車道已經重開,但另一側仍然關閉,嚴重打亂供應鏈;儘管目前車輛有減少,卻絲毫沒有停歇的跡象,有民眾表示會一直抗爭,直到問題被解決。紐西蘭也出現類似的抗議活動,不過總理表示抗議群眾只占少數,不代表民意。至於歐洲各國則逐步放寬防疫限制,西班牙和義大利都將解除戶外口罩令,但德國衛生部長對此卻發出警告,認為會拖長疫情。
    2022/02/09 19:55
  • 英劍橋研究:口罩套絲襪防護力最佳 病毒顆粒減七倍

    諸多研究皆指出戴口罩能有效防範新冠病毒。然而,許多人戴上口罩後,常常發現無法貼合臉部。根據劍橋學者發表在學術期刊上的文章,只要多套一層絲襪,就能讓口罩更服貼,提升防護力。
    2022/02/09 12:06
  • 疫情狂燒「清零」還有望? 陳時中這樣說

    面對Omicron變種病毒潛伏期不定,傳播力又很驚人,到底台灣是能否達到「清零」目標呢,現在有不少人都抱持懷疑態度,尤其已經有許多國家放棄清零,改以與病毒共存的策略著手,而眼看確診數字不斷攀高,台灣的下一步,又該如何應對。
    2022/02/08 22:58
  • 美籍華裔選手周知方突退賽 羽生結弦花式溜冰爭金勁敵

    冬季奧運焦點項目花式溜冰,今日(8日)上演男子短節目賽事,不過賽前一晚,美國隊主將周知方突然宣布退賽。
    2022/02/08 15:42
  • 新冠病毒改變人類生活模式 這個時間點可望獲得控制?

    新冠肺炎疫情到底何時可以控制住,讓全世界的人恢復正常生活型態,事實上因為疫情,首當其衝就是各國經濟和觀光旅遊業,甚至有不少國內外學者不諱言從新冠病毒爆後,都指向COVID-19流感化,會是這波新冠大流行消退的里程碑。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最新文章指出,新冠病毒很有可能不會消失,但是它的重症率和死亡率,應該會降到可接受範圍內。
    2022/02/07 22:56
  • 封城沒用?美專家研究:僅能降低0.2%新冠死亡率

    新冠病毒在全球肆虐後,許多國家使用封城來防止病毒傳播。然而,根據三位經濟學者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網站發表的論文顯示,封城幾乎無法有效降低新冠死亡率。
    2022/02/07 14:53
  • 日本「滑冰王子」羽生結弦抵北京 陸醫護穿防護衣搶合照

    北京冬奧開幕後,大陸運動迷最關心的,莫過於日本「滑冰王子」羽生結弦,究竟何時到北京!因為羽生過去半個月,行蹤成謎,一度還有謠言說他確診新冠病毒,將放棄挑戰冬奧三連霸。不過羽生在周日下午抵達北京機場,結果機場的醫護人員穿著防護衣搶合照,引起批評。
    2022/02/07 13:29
  • 英國36人自願染新冠 第2天有症狀、具傳播力

    新冠病毒傳播力極強,就連年輕人感染後也會很快出現症狀!英國研究,找來36名自願受試者,檢測發現從確診後第2天開始,就會出現相關症狀,而且病毒量短時間迅速攀升,第5天是傳染力最強的時候,而且病毒也從喉嚨擴散到鼻子,甚至無論有沒有症狀,傳染力都一樣強。
    2022/02/05 19:25
  • 香港今傳新增350例確診 恐創疫情爆發兩年來新高

    香港新冠病毒疫情愈趨嚴重,昨日(4日)新增130宗本地確診個案,其中59宗為源頭不明,再創第五波單日新高,比率升至全日個案45%。不過高處未算高,昨日初步確診達195宗,今日勢必創下兩年來單日新紀錄。
    2022/02/05 13:23
  • Omicron在大陸靠「咖啡機芯」傳染! 病毒黏物力驚人

    Omicron的傳播力驚人之外,就連黏在物體上面的能力也變強!最新研究發現,以前新冠病毒在塑膠頂多活72小時,Omicron可以活到7天在大陸甚至爆出感染源竟然來自於「咖啡機機芯」,現在很多人口罩都亂丟、吃飯放餐桌上,但別忘了,口罩表層是用來擋細菌病毒的,這樣等於讓手摸病毒或沾黏在桌上。
    2022/02/04 18:15
  • 英研究「病毒存活、愈濕冷愈強」 恐加速擴散

    過年這幾天,北部又濕又冷,然而這樣的天氣,正是新冠病毒存活、傳播的最佳環境!英國研究顯示,病毒在高濕度的空氣中,像是桑拿或是淋浴間,大約有52%的病毒微粒,在5分鐘後仍具有傳染力,甚至20分鐘後,傳染力也還有10%。對此國內醫學專家黃立民也認同,不過他說,最關鍵還是盡量避免春節群聚。
    2022/02/03 20:15
  • O毒傳染力強 美死亡數逼近Delta巔峰期 兩種人要注意

    去(2021)年12月底,Omicron株已取代Delta株,成為美國主流變異株。Omicron株的症狀較輕微,重症率不若其他變異株,但最新統計指出,近日美國新冠肺炎病毒的單日死亡人數持續增加,已跟Delta株巔峰時期不相上下。專家分析原因後,認為跟O株的高傳染力和疫苗施打率有關,呼籲兩種人要多注意。
    2022/02/02 15:34
  • 美國人變更窮!疫情導致支出爆增 美國債飆破30兆

    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肆虐逾2年,嚴重影響各國經濟活動。根據美國財政部(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週二(1)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美國未償國債總額已突破30兆美元大關,創下歷史新高。據悉,債務不斷膨脹的主因正是新冠疫情期間的大規模社會支出。專家分析指,儘管目前不會帶來短期危機,「但長遠來看,美國人將會變得更窮」。
    2022/02/02 14:24
  • 美七旬老翁罹癌又染疫 加護病房娶「前妻」辦婚禮圓夢

    位在拉斯維加斯的山景城醫院(MountainView Hospital),為了幫一名74歲新冠肺炎患者圓夢,在加護病房為他和他的前妻舉辦一場溫馨的婚禮。該患者結婚後沒過多久,隨即因病情惡化而去世。
    2022/02/02 11:59
  • 快訊/香港今新增129例確診 22例源頭不明

    香港疫情持續嚴峻,最新消息是今天又新增129例新冠病毒確診個案,其中102例是本地感染,有22例源頭不明。
    2022/02/01 17:09
  • 美父母染新冠喪失嗅覺!家中失火聞不到 2歲兒勇救全家

    美國德州一對夫妻日前感染新冠病毒後,出現喪失嗅覺的症狀。沒想到某天家中突然失火,警報器也因故障未發出聲響,差點讓一家人在睡夢中遭大火吞噬,幸虧2歲的兒子跑到房間把父母叫醒,一家七口才能夠及時逃生。
    2022/01/31 18:12
  • Podcast太多疫苗假訊息遭歌手抵制 Spotify祭新措施

    音樂串流平台Spotify連日以來深陷散播新冠疫苗不實資訊的爭議,引來多位名人撻伐抵制。讓Spotify趕忙宣布將祭出因應措施,表示未來將在與新冠病毒有關的Podcast中,加入「內容諮詢」。
    2022/01/31 12:24
  • 北京冬奧「小綠箱」 對表面新冠病毒殺滅率達99.9%

    尚有5天就是北京冬奧開幕,除了選手入住的冬奧村有「黑科技」,比賽場館亦有一個隨處可見的「小綠箱」。到底它有什麼作用呢?「小綠箱」是由中國電...
    2022/01/30 15:57
  • 台星互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 外交部:助疫後經貿往來

    新加坡與台灣相互承認和接受雙方的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外交部今天表示歡迎,並指這項措施有助台星共同為疫後經貿復甦及人員往來預作準備。
    2022/01/29 23:56
  • 10秒就能降低新冠病毒傳染力!日本研究喝這款「飲料」就對了

    新冠大流行歷經2年的時間尚未結束,世界離集體免疫還遠得很,就算疫情一時和緩下來,馬上又冒出新的變異株,導致感染再擴大,因此現在有來自日本大阪的學者就提出研究,倡導用便宜、便利的方式長期抗戰,他們指出喝「紅茶」,只需要10秒的時間就能讓病毒感染力下降。
    2022/01/28 16:15
  • 新冠病毒後遺症有掉髮、頭痛等 日研究曝可能與一因素有關

    伴隨Omicron變異株席捲全球,染疫人數不斷增加,許多人即使病情痊癒後,依然深受新冠病毒的後遺症所苦。大阪大學微生物病研究所的研究小組,研判這些後遺症可能是新冠病毒促使「細胞老化」所致。 
    2022/01/27 13:28
  • Omicron有4恐怖特質 醫籲做好「這件事」能保命

    Omicron變種病毒傳染力驚人,在全球引起大規模感染,台灣本土疫情也持續擴大,讓民眾人心惶惶。對此,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副院長、腸胃科醫師許秉毅就在臉書粉專「吃病」發文,用兩張簡而易懂的自製圖表,分析出Omicron的「4個超級特質」,並且在考量各層面後,認為維持「二級警戒」會是更理想的選擇。他也提醒,民眾除了戴口罩、勤洗手、不摸眼鼻口之外,如果能做好「一件事」,就可以大大增加自己的免疫力,減少染疫的死亡風險。
    2022/01/26 18:42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