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CPI橙色警示劉寶傑王仁甫李佳穎網友陸劇巧遇資源回收場勞保年金
  • 搜尋:

    學術 結果共1,157筆

  • 憶高雄氣爆OHCA發黑卡 消防見「遺體被挖出」忘不了

    醫學術語「OHCA」,意思是患者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如果「有人斷頭」,通常會直接給黑卡,因為「資源要留給最緊急的紅卡跟次緊急的黃卡」。一名救災人員憶起如同人間煉獄的高雄氣爆,坦言「除了視覺上的衝擊,第一次覺得,我為什麼什麼都不知道。」
    2021/04/07 19:39
  • 打一劑AZ疫苗 南韓研究:預防效果達86%

    南韓開打新冠疫苗一個月,當中阿斯利康(AZ)疫苗,從副作用到成效,至今爭議不斷,繼總統文在寅、總理丁世均和各部會行政長官之後,南韓的疾管廳長,今天(1日)也公開施打了阿斯利康疫苗,希望能平息民眾擔憂;而南韓國立癌症中心學術團隊,針對過去一個月注射阿斯利康疫苗的76萬人進行分析,研究數據顯示,只打了一劑阿斯利康,預防效果就達到86%,大幅高於英、美兩國的研究成果(70%),有望提高南韓人施打意願。
    2021/04/01 19:56
  • 疫苗研發能量「國安層級」 台灣急起直追補破網

    歐美國家研發的新冠肺炎疫苗陸續出籠,搶攻上百億美元的防疫商機,不過台灣在疫苗研發上似乎慢了好幾拍,專家歸納原因,除了是由於主管機關法規僵化、限制較多外,國家經費投入也相當欠缺,讓國產疫苗業者和國家研究單位陷入苦戰。不過您知道嗎?台灣的疫苗人才和技術並不欠缺,國內學術單位、像是屏東科技大學,就是動物疫苗研發重鎮,培育的畢業生和專利技術,都是台灣疫苗產業重要生力軍。
    2021/03/14 21:25
  • 中國大陸搶當AI霸主 美AI國安會籲防竊取學術成果

    美國"人工智慧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表最新報告,表示中國大陸希望在2030年前成為AI的世界霸主,很可能為了達成目的,向美國學術機構竊取研究成果。
    2021/03/02 16:55
  • 學測狀元不選醫學系?醫勸:台要拿諾貝爾獎需靠2專業

    昨(24)日學測成績公布,南投縣某私立高中的林姓考生5科考到75級分的滿級分,為當地的榜首,但他不想念醫學系,打算選填台大醫學工程系。對此,精神科醫師沈政男表示,他很想要告訴這名學生,其實讀醫學系不一定要當醫師,而是學習生理與病理,畢業後可從事醫學基礎研究,而且讀醫學系進可攻、退可守,無論是想安身立命或是追求學術夢想,都是很好的選擇。
    2021/02/25 16:25
  • 台美學術合作 UCLA宣告打造台灣研究重鎮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上週發布新聞稿,感謝來自台灣200萬美元(約新台幣5634萬元)捐款,宣告將在校內打造一個連結國際的台灣研究重鎮。
    2021/02/23 14:46
  • 紙本藝FUN券2月底退場 文化部著手大數據再利用

    繼數位藝FUN券去年年底截止使用後,紙本藝FUN券也將於2月28日退場,為延續藝FUN券使用效應,文化部研議數位藝FUN券消費個資及數據去識別化工作,預計提供學術界、非營利組織運用。
    2021/02/19 11:58
  • 育英醫專砍學術研究費14年 教育部承諾要查

    高雄市育英醫專多名教師今天在私校工會的陪同下,北上教育部陳情,控訴學校註冊率年年超過9成,卻扣減學術研究費14年。教育部承諾將調查相關程序是否完備。
    2021/02/17 14:40
  • 屬猴的要注意!辛丑牛年春節12生肖運勢出爐

    不選擇改變,就會被「選擇」改變。改變的現象無所不在,因為這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易經財經專家陶文出版《2021牛年開財運賺大錢》(時報出版)提到,經過疫情肆虐之後的世界,很多人被迫不得不改變。2021辛丑牛年的太歲,土星當道,傳統學術中認為這是個「太歲入墓年」。這種流年,說好聽叫做「以不變應萬變」。說的實際點,那就是「動彈不得」。嚴格說起來,不是想動而動不了,而是連動都不想動。這是個需要化被動為主動的流年,太歲不動,我動,否則機會不會自動出現。山不轉路轉;路不轉我轉;我不轉念轉,你期待嗎?重點是,你準備好了嗎?陶文老師溫馨提醒,可以參考(國曆2/4-3/4)各生肖運勢有效趨吉避凶。
    2021/02/10 14:09
  • 桃園成功工商疑違法扣薪 私校工會籲開罰到改善為止

    桃園市成功工商疑因財務問題,推動「能力本位薪資」,將校內9成教師的學術研究費打3折,只有少數主管不受影響。私校工會呼籲桃園市教育局依法開罰到改善為止。
    2021/01/19 15:22
  • 高教風暴!79個博碩士班招生掛零 12校註冊率低於6成

    教育部去年底公布了109學年註冊率,發現全台大專院校共有40個博士班、還有39個碩士班招生掛零,其中除了一些就業機會較缺乏的冷門科系外,部分跟當紅科技產業相關的科系竟然也無人就讀。學者分析,這是由於業界祭出高薪搶人才,不少人選擇碩士畢業後就到企業卡位,無法在學術領域持續鑽研,因此為了提高碩博士班招生率,每家大學無不絞盡腦汁。
    2021/01/05 23:00
  • 北榮血清調查台破萬人有抗體 張上淳:有疑義

    台北榮總完成萬人血清學調查,找到11人帶有新冠抗體,推估台灣約有1萬1800人,可能已有抗體,對此張上淳表示,因此去推論全國的狀況,這是在學術討論上,可能有疑義,另外台灣購入的疫苗廠牌究竟是哪些?陳時中首度透露各界提及的大部分都沒錯,另外採購量也將超出原先預期的3000萬劑。
    2020/12/16 17:44
  • 論文資料庫業者傳配合陸審查 大學可終止授權

    媒體報導,民間業者架設的學術論文資料庫,有配合中國大陸政治審查、矮化台灣主權地位的疑慮。教育部今天表示,將要求大專校院檢視不當運用情形,必要時終止授權。
    2020/12/16 16:38
  • 北榮估全台萬人有抗體 衛福部:未社區採樣難推算

    媒體報導,北榮血清調查發現11人帶有武漢肺炎抗體,推算台灣約1.18萬人可能有抗體。衛福部次長石崇良今天表示,尊重學術研究自由,但該研究沒有社區隨機採樣,較難推算盛行率。
    2020/12/16 11:32
  • 教委會減列中研院赴陸旅費 籲增加國內交流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天審查中研院預算。朝野立委均指出中研院的國內旅費預算執行率低落,而今年受疫情影響,許多交流活動延期或取消,應減列國外旅費,並建議中研院可藉此調整國內外學術交流的比重。
    2020/11/19 15:51
  • 免費篩「肝病」! 挑戰「萬人填問卷」金氏紀錄

    為了降低民眾罹患肝炎及肝癌,艋舺龍山寺和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等團體共同合作,在今天早上八點到下午兩點時,提供年滿30歲以上民眾篩檢服務。
    2020/11/02 15:09
  • 狗叫聲掩蓋呼救聲!錯失搶救時機 李爸爸自責

    嫌犯的爸爸,因為狗叫聲太大,沒能聽到太太的呼救聲,錯失了搶救的第一時機,讓他很自責,他在女兒的陪同下抵達殯儀館,不願多說話。鄰居說,嫌犯在一個多月前打媽媽,才被送到療養院,沒想到,媽媽接他回家半個多月就傳出悲劇。而法務部長蔡清祥今天到高雄參加學術研討會,表示殺警案後,已建議修法,將監護處分由最高5年改為無上限,也將與衛福部合作籌設司法精神病院。
    2020/10/23 20:25
  • 法教師秀穆罕默德漫畫遭殺 極端伊斯蘭恐滲透校園

    法國一名歷史老師因展示穆罕默德諷刺畫昨天遭斬首。法媒表示,這起案件象徵了校園學術自由已遭到嚴重威脅,極端伊斯蘭主義滲透校園的情況不容忽視。
    2020/10/18 10:25
  • 大陸央視曝「台諜認罪」連續劇? 陳揮文:招致台灣人反感

    中國大陸《中央電視台》連3天報導「台灣間諜案」,除公開4位涉案人對鏡頭「認罪自白」,還通令大陸所有院校師生必須收看,由於話題聳動,引發兩岸熱議。對此,資深媒體人陳揮文在《新聞大白話》分析,北京當局此番作為,目的在搞「大內宣」、非常不可取,讓所謂的台諜「公開認罪」,是集權政府才有的表現,台灣民眾看了只會徒增對中共政權的反感。 而在這種「保密防諜」、草木皆兵的氛圍下,會否兩岸民間交流形成「寒蟬效應」?陳揮文表示,以往兩岸或許官方存在敵意,但民間交流是存在善意的,現在「台諜、共諜」弄得人心惶惶,也許以後兩岸人民彼此都不敢到對方境內交流,商政、學術、文化、藝術等,效應所及,恐怕是全面停滯。
    2020/10/14 18:39
  • 央視再爆台2學者是間諜 陸委會轟又栽贓

    大陸央視再炒台諜案,今晚(10/13)播出第三彈節目,指控台灣學者蔡金樹、和台師大退休教授施正屏,以兩岸學術交流為名義,向大陸涉台人員,蒐集機密資料。陸委會此前已回應,大陸一再栽贓誣陷台灣民眾,逼迫認罪,我方嚴厲譴責!
    2020/10/13 22:49
  • 快訊/央視再爆台2學者是間諜 陸委會轟又栽贓

    大陸央視今晚(10/13)播出台灣間諜節目第三彈,指控台灣學者蔡金樹、和台師大退休教授施正屏,以兩岸學術交流為名義,向大陸涉台人員,蒐集機密資料,陸委會此前已回應,大陸一再栽贓誣陷台灣民眾,逼迫認罪,我方嚴厲譴責!
    2020/10/13 20:55
  • 碩士學位被撤銷 李眉蓁失望:我遭到政治追殺

    國民黨高雄市議員李眉蓁,先前參選高雄市長補選期間,遭踢爆中山大學的碩士論文涉嫌抄襲。經過校方調查後,認定李眉蓁抄襲行為成立,今(13)日發文相關單位,正式宣告撤銷李眉蓁碩士學位。得知這樣的結果,李眉蓁自認遭到「政治追殺」,學術單位不該如此,她感到很失望。
    2020/10/13 15:58
  • 美國務卿訪日談印太 日相菅義偉首次接外賓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6號抵達日本,出席美、日、印、澳的外長會談,也與日相菅義偉首次會面並進行約15分鐘談話。菅義偉也親自出席四方會談,再次強調印太自由的發展願景。日本也與南韓達成共識,8號開始重啟雙方商務人士入境,盼望以此改善日韓關係。而菅義偉上任滿一個月,日本媒體做了千人民調,菅政府支持率增加了8個百分點,高達70.7%,不支持下降12%,剩兩成四。
    2020/10/07 20:00
  • 恐遭追查! 台大多位教授遭爆涉陸「長江學者」

    中國大陸積極展開「長江學者千人計畫」,目的在吸引台灣專業的學者到大陸任教,以及研究,目前大陸聲稱有72台灣學者赴陸,其中包含台大現任教授,和退休教授,其中還包含歌手高爾宣的父親高樹基,不過他已經請辭中研院研究員一職。
    2020/09/21 12:51
  • 年改影響 大學教授延退變多?世代不必然對立可以這麼做

    年金改革後,公立大學教授每個月平均少3萬退休金,因此也可能增加延退的人,有人認為這樣教學現場很難新陳代謝,年輕老師機會變少,而另一方面來看,現在平均餘命延長,60幾歲的教授在學術表現上可能非常優秀,卻得屆齡退休,我們訪問了台大、政大、台師大,來聽聽他們怎麼說。
    2020/09/08 23:09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