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地震張學友極目銀河搶票大戰生命跡象 安全李西河成人網站美式心機
  • 搜尋:

    台大兒 結果共185筆

  • 居服員連燒4條傳播鏈16人淪陷 名醫嘆「魔王株強到很難擋」

    國內疫情持續延燒,指揮中心已定調從桃機清潔員群聚、保全確診,到桃機手推車工作人員和居服員群聚,整起事件都是同一起Omicron群聚,其中居服員(案17472)在確診後,更1次衍生出4條傳播鏈,累計16人染疫,對此,台大兒童醫院長、感染症專家黃立民也向《TVBS新聞網》坦言,只能說Omicron真的很會強、很會傳。
    2022/01/12 16:49
  • N95才能擋Omicron?名醫揭2原因免戴 瘋搶庫存量恐告急 

    Omicron持續延燒,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將更新口罩指引,要求民眾改戴N95口罩或有同等防護級別的產品,才能有效過濾Omicron;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國內N95口罩共有1000多萬片,如大家戴會不夠,雖N95阻隔力比較好,但日常生活不需要這樣戴;台大兒童醫院長、感染症專家黃立民也認為民眾不用戴,主要是「一般民眾戴不住」而且「庫存量也不夠」,認為無須這樣要求反而造成恐慌,應把N95口罩給需要的高風險族群。
    2022/01/12 15:54
  • 桃機群聚侵入社區 台大醫憂萬一擴散「3縣市」先升三級

    桃園機場群聚蔓延,疫情再度升溫,目前染疫情形已經擴散社區,且足跡範圍不只有桃園,已經觸及雙北,對此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認為,現階段就是要決戰社區了,必須透過篩查阻止社區出現下一波疫情,萬一真的情況不樂觀,3縣市恐怕得先升級三級警戒。
    2022/01/10 12:00
  • 本土疫情爆不停「何時升三級警戒?」 醫:這情形就可能

    桃園機場群聚案持續擴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稍早宣布,國內今(9)日新增11例本土病例,分別為5例男性、6例女性,個案中年齡最小僅2歲,且累計已有10人感染Omicron變異株,令外界相當擔憂。對此,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示警,目前重點防疫策略就是「決戰社區」,至於疫情若燒進社區何時可能升三級警戒?他也給出回應。
    2022/01/09 15:55
  • 魔王株侵社區 醫警告「很快就到台北」:歌友會恐爆疫情

    桃園機場染疫擴大,已累計12人確診,其中有4人染Omicron,目前正大規模匡列採檢中。對此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示警,「歌友會」是社區爆發疫情的最大隱憂,且北部通勤頻繁,「病毒很快就會到台北來」,因此建議桃機要全員加做血清抗體檢驗,才有辦法揪出源頭,民眾一定要注意衛生健康。
    2022/01/07 11:52
  • 春節前夕現不明感染源本土 醫憂:恐不是第一波傳染鏈

    昨(3)日晚間,指揮中心證實桃園中壢區某國小家長,40多歲的桃園機場停車場清潔人員,確診新冠病毒,目前感染源不明,已經列入本土個案。雖然打過兩劑AZ疫苗,仍在2日出現發燒、喉嚨痛等症狀,而且在去年30、31兩日還去過桃園忠貞市場擺攤,也讓社區疫情拉警報,對此國內台大兒童醫院長、感染症專家黃立民表示,當社區出現找不到感染源個案,就是一個警訊。
    2022/01/04 09:37
  • 「本土疫情爆發點」恐已來臨 台大醫揭這族群風險最高

    近期台灣並無本土病例,但境外移入個案仍持續增加中,面臨新冠肺炎變異株Omicron來勢洶洶,國內第3劑疫苗接種率僅0.68%。對此,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指出「1月可能是下波本土疫情爆發點」,其中第三類人員為風險最高的族群,若這條防線沒守住,疫情可能會進入社區,醫護人員恐面臨風險。
    2022/01/03 09:04
  • 指標個案藏社區7天!旅館住2天就多人中鏢 名醫點出2隱憂

    桃園防疫旅館爆發群聚案!從中國大陸返台的40多歲男性(案16851)在自主健康管理第7天確診,Ct值僅19.2,專案回溯後揪出防疫旅館多人染疫,其中有6人都在同一層樓的鄰近房間,對此,台大兒童醫院長、感染症專家黃立民向《TVBS新聞網》認為,一次爆出6人確診,有可能是空調造成的空氣傳播,如真是如此,該區域可能還會有更多人染疫,且指標個案(案16851)在社區長達7天才確診,病毒量又很高,對社區風險確實很大。
    2021/12/17 09:10
  • 難斷定實驗室染疫!名醫點出詭異處 最後1次行蹤成關鍵

    中研院實驗室女研究員染疫,初判是在實驗室中接觸到病原體後確診,台大兒童醫院長、感染症專家黃立民向《TVBS新聞網》表示,以現有資料來看,女員工11月26日出現咳嗽、12月8日嗅味覺異常,這時間實在隔太久,前面的咳嗽可能是其他因素導致,12月8日才算發病日;此案現在難以釐清真正感染源,要找出女研究院「最後一次進入P3實驗室」的時間才是關鍵,如在11月底都沒去過實驗室,這樣和發病日隔太久,不太合理,就有可能在他處感染,那就麻煩了。
    2021/12/10 10:38
  • 打第3劑防魔王株? 專家揭6類、9族群「最佳組合」

    Omicron病毒已經襲捲全球39國,南非單日出現逾千名新感染者,大家都在喊「趕快打第3劑」,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還表示「不打就來不及了」,到底哪些人應該趕快打第3劑?該選什麼疫苗做為第3劑?心臟科醫師林謂文說,只有第2劑打完超過5個月以上要趕快加強第3劑。一般人則要注意戴口罩、勤洗手等防疫。
    2021/12/03 23:53
  • 快打第三劑!新魔王病毒可能本月攻台 醫:不打會來不及

    Omicron變異株威脅全球,為加速提升全民免疫力,國內昨(2)日開放新冠疫苗第三劑接種,對此,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認為,眼看病毒迫近,現在打第三劑疫苗相當合理,至於施打順序,他則建議,除了醫護外,年長者、高風險者應接續施打,再推廣到所有年齡層。
    2021/12/03 09:16
  • 台大研發噴鼻新冠疫苗!「這點」更強大 能降低突破感染

    國內疫苗研發有新進度!台大醫院團隊宣布目前研發出「噴鼻型新冠疫苗」,已證實在動物實驗上效果不輸傳統肌肉注射的疫苗,且實驗中更發現,噴鼻型疫苗比起傳統疫苗,能生成更多上呼吸道的IgA抗體,讓病毒一進入時發動攻擊,能減少病毒量,降低傳染力,可望減少突破性感染;且負責疫苗研發的台大兒童醫院長黃立民指出,理論來說鼻噴疫苗的全身性免疫反應不會像肌肉注射疫苗那麼強,也就是說副作用會相對和緩,但也可能出現短暫的局部腫脹、神經壓迫;而噴鼻疫苗目前仍待人體試驗進行,需有政府、廠商協助,才有機會研發上市。
    2021/11/23 11:22
  • 88人打錯疫苗!名醫指莫+AZ混打 保護力至少降2成

    屏東縣爆出打錯疫苗事件,由安泰醫院負責接種的靜思堂施打站,有88人第2劑本該施莫德納,卻遭誤打成AZ疫苗,屏東縣政府啟動應變機制,通知在場100位民眾到院檢查,對此,台大兒童醫院長、感染症專家黃立民表示,這樣的混打組合可能導致疫苗保護力降低,因AZ疫苗免疫效果比較差,至少會比連2劑莫德納的保護力還低2成,建議可補打第3劑莫德納,且因對這些人來說是AZ疫苗第1劑接種,還是要小心血栓副作用,如2周內出現意識不清、肚子疼痛、胸悶等明顯不適症狀時,就要就醫。
    2021/11/03 17:23
  • 首例Delta+襲台!敵人恐變更強 名醫揭兩招護國

    國內出現首例境外移入染上Delta+「AY.4.2」亞變異株,傳染力比Delta強10%,《TVBS新聞網》詢問台大兒童醫院長、感染症專家黃立民表示,「AY.4.2」還在萌芽階段,但已經知道它的強度不會比Delta低,至於是否會取代Delta成為主流變異株,還有待觀察,不過這也顯現敵人只會越來越強,未來一年的重點就是要防範這些一波波出現的病毒變異,只有儘速把疫苗2劑覆蓋率衝到8成,準備好足夠醫療量能才是因應之道。
    2021/10/29 17:34
  • 3成打2劑開邊境?專家籲「這群人」先放行 出國玩也通

    第12輪疫苗將開打,目前疫情逐漸趨緩,就有專家建議台灣應該放寬邊境管制,衛福部長陳時中今(21)日回應,得等第二劑疫苗接種到一定比例才會考慮,衛福部次長石崇良則說,第二劑覆蓋率一定要超過3成,且得綜合研判各國疫情與公共政策;而《TVBS新聞網》詢問感染症專家、台大兒童醫院長黃立民 ,他認為覆蓋率達3成無法一次全開邊境,但可先讓「打過兩劑完整疫苗」且「位於低風險國家」者,持3日內陰性證明返台或訪台,縮短他們的檢疫天數,即使是要出國旅遊,只要打過完整疫苗且去安全國家,返台也可縮短檢疫天數。
    2021/10/21 16:17
  • 兒童心臟學之父! 呂鴻基行醫逾60年助七千童

    孩子是國家的棟樑,小時候身體弱,在面對心臟相關疾病時更是需要特別小心,怎麼讓這些病童平安長大,這位慈祥老爺爺治好很多小生命,他是呂鴻基醫師,也是兒童健康福祉倡導者,以超過60年的時間,用專業使兒童心臟學奠基、壯大,更是催生出台大兒童醫院的重要人物。
    2021/10/20 10:12
  • 女機師染Delta該強化「5+9」?台大醫:取決這點

    指揮中心昨(6)日公布國內無新增本土確診病例,而5例境外移入中,案16377是一名華航女機師,已施打過2劑莫德納疫苗,家中2名小孩就讀的國小皆已停課,女機師晚間也確認感染Delta病毒,因為機師又確診,再度引發「5+9」檢疫需不需要再加強的討論。對此,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則認為,此案是否「造成家庭以外感染」是評估的關鍵標準。
    2021/10/07 09:21
  • 秋冬病毒發威!專家曝「2疫苗」老人、慢性病患必打

    秋冬各種病毒蠢蠢欲動,可不能只打新冠疫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新冠疫苗接種意願高;但也別忘記,每到秋冬季節,就是流感、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齊發威。台大兒醫院長提出「新・左流右肺」觀念,呼籲老年人、慢性病患等高危險族群,主動接種流感疫苗及肺炎鏈球菌疫苗。
    2021/09/30 23:03
  • 出社會才能喝咖啡!專家「這樣教出台大兒」全場驚呆

    被譽為「俠醫」的已故毒物權威林杰樑醫師2013年過世後,遺孀、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繼續在螢光幕前分享生活知識。近日譚敦慈以母親身分上節目,她透露自小就對孩子立了許多包括飲食、生活習慣等家規,來賓一聽完全都驚呆。
    2021/09/28 16:44
  • 立院估明年6月確診數達3.8萬 台大醫曝:可能提早

    立法院預算中心預估,明年6月我國的累積確診個案數會落在23000人到38000人之間。指揮中心說明,這是以今年5月疫情所推算出來的數字,不過感染科的權威、台大兒童醫院黃立民院長卻認為,若在Delta變異株爆發並於社區流行的情況下,可能會提早突破預估數字,因此呼籲應早日拉高兩劑疫苗的覆蓋率,才不會導致醫療量能崩潰。
    2021/09/24 11:12
  • 新北幼兒園群聚「詭譎」 黃立民:別期待清除Delta

    新北板橋發生Delta群聚感染,就連周邊的台北、桃園都有相關個案,醫師沈政男今(13)日接受資深媒體人黃光芹專訪時直言,幼兒園群聚案相當詭譎,傳播鏈、病毒和抗體檢驗很難兜起來。台大兒童醫院長黃立民則指出,Delta疫情要完全清除很困難的,社區應該有隱形傳染鏈。
    2021/09/13 13:46
  • 老人、青少年誰先打BNT?兩醫提迎戰Delta疫苗策略

    新北市幼兒園社區爆發Delta群聚感染,到底疫苗不足的台灣要先衝第一劑覆蓋率?還是讓高危險族群完整接種兩劑抵擋突破性感染?又成為爭論焦點。台大兒童醫院長黃立民認為,應該保留先BNT疫苗當中的600萬劑,給60到80歲的民眾,對於10月以後的秋冬疫情會很有幫助。醫師沈政男也說,若AZ跟BNT混打,就能讓更多人接種新冠疫苗,而且保護力還更高。
    2021/09/13 13:42
  • 若幼兒園是Delta 醫憂「第1劑白打」:保護僅3成

    新北幼兒園群聚風波不斷擴大,目前基因定序尚未出爐,不過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認為「指向是Delta或其他變異株」。對此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若確定是Delta,打一劑疫苗的保護力可能從7、8成掉到3、4成,「第一劑疫苗就等於白打了」。
    2021/09/08 11:15
  • 幼園群聚Ct值差距大! 專家:童染公嬤「後果糟」

    新北幼兒園爆發群聚,老師、學生、家長全都染疫,不少醫師都提出可能的傳播鏈,但台大兒醫院長黃立民認為,不能單從Ct值高低看誰先感染,因為病毒無法在幼童身上繁殖,所以Ct值本身就高,應該從家長調查,看看誰已經有抗體,才是比較有利的證據。
    2021/09/07 12:36
  • 新北幼兒園爆群聚!憂Delta肆虐 黃立民曝最恐怖狀況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日公布本土有9例全都在新北市,為發生群聚事件的某幼兒園,1位是幼兒的母親,其餘是幼兒,而這間幼兒園在前1天就有老師先確診,台大兒童醫院長黃立民表示,由爆發時間推論,很有可能是Delta病毒傳播。
    2021/09/06 15:40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