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張簡颱風林美貞狄鶯失衡地震姓氏窒息江坤俊醫師網友
  • 搜尋:

    保署 結果共3,187筆

  • 屏東推動海洋管理政策 連續3年考核特優

    屏東縣政府致力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媒合團體認養海灘、創「海廢帶回漁獲自肥」活動,攜回海廢數量逾3萬公斤、成立潛海戰將、廣納漁船加入環保艦隊等,連續3年獲海保署考核為特優。
    2023/03/10 21:08
  • 台灣失智時鐘快轉中! 亟需社會網支援

    高齡化又少子化的台灣、失智時鐘正在快轉中!健保署統計,近六年失智就醫人數成長兩成,意味著失智人口快速增加。照護失智症病友是長達10年、20年的長期抗戰,不少照護家庭,恐怕會撐不下去,需要社會支持才能自助。「分享愛無限」系列報導,帶您走進失智的互助家庭。
    2023/03/09 20:17
  • 限用旅宿備品7/1實施擬暫緩 環署:至少一年緩衝

    環保署擬推限制使用一次用旅宿備品。業者反應消費者大多對此不清楚,加上草案擬7月1日實施第一階段恐準備不及。環保署今天指出,不排除一階段不實施,就有至少一年的緩衝期。
    2023/03/07 16:11
  • 藥價砍最兇近3成! 阿茲海默藥廠:考慮退出台灣

    健保署今年調整藥價,其中被砍藥價砍最兇的是用在治療阿茲海默症的「憶必佳膜衣錠」,藥價降幅將近三成,藥廠也坦言這樣砍價影響非常大,有考慮要退出台灣市場。專家表示,若原廠藥退出台灣市場,患者會有「換藥」的過渡期需要面對。行政院長陳建仁表示,目前欠缺的83種藥品,只剩下2、3種藥品要產找尋替代藥,其他藥物短缺問題相信在3月可以緩解。
    2023/03/03 13:11
  • 罕藥「未執行」預算35億 病友團體:空有其表

    112年健保預算出爐,健保署提出寬列罕藥預算,但回顧過去6年罕藥專款「未執行率」卻高達35.877億,且通過給付的新藥更是屈指可數,執行率低也讓病友團體批評,增加預算只是空有其表,呼籲健保署能落實執行罕藥預算。
    2023/03/02 14:32
  • 出門戴口罩!「境外空汙」又來了 鄭明典籲:從北部開始

    今(2)日出門記得戴口罩!中央氣象局局長鄭明典一早就在臉書發文提醒,今日台灣因受到大陸空氣污染移入,因此又會出現「境外移入型空汙」,且北台灣將首當其衝率先陷入「霧濛濛」的景象當中。另外,環保署也特別呼籲,敏感族群務必減少在戶外劇烈活動。
    2023/03/02 07:57
  • 健保砍5475項藥價 品項調整「10年來最少」

    健保藥價一度因為缺藥情形延後公告,今天(1日)晚間終於定案!拍板今年調整金額,維持先前決定的81.8億元,共調降5475項藥品價格,還有36項藥品價格調升,是從102年以來,調整品項最少一次,要緩解廠商和醫界整體衝擊。
    2023/03/02 00:05
  • 健保藥價4月起調整 逾5500項降價、估省81.8億

    健保署今晚公布今年4月起調整健保藥價,1年可節省新台幣81.8億元,調整品項史上最少,其中5475項降價,且在缺藥情況下,同一組藥只要有一項不調整,則整組都不調整,以鼓勵藥廠擴大生產供應。
    2023/03/01 21:11
  • 口罩戴緊!雲嘉南空品差亮紅燈 大台北「這兩處」也亮橘燈

    228連假後上班第一天,雖然沒下雨不過天空灰矇矇的,根據環保署空品監測網,受到地形影響,西半部擴散條件不佳,今(1)日雲嘉南地區空氣品質一片紅,連北部也達到「橘燈警示」,台北大同測站亮橘燈,PM2.5濃度有39微克/立方公尺,對敏感族群不健康;士林、中山、古亭、萬華等也都亮黃燈,空氣品質僅有普通;新北市三重同樣有亮橘燈,PM2.5濃度有39微克/立方公尺。
    2023/03/01 10:07
  • 來到仙境?竹科能賞雪 液態氮外洩路結冰

    這是來到仙境嗎?今天(28)早上七點,新竹科學園區,力行路一帶,白茫茫一片,甚至路邊的草都結凍。民眾看到還以為是什麼有毒氣體外洩。消防局也不敢大意,先封鎖周邊道路。事後發現,是聯亞科技公司的液態氮外洩。還好環保署檢測,這氣體不會造成環境和人體危害,目前不會開罰。
    2023/02/28 17:25
  • 傳「不砍藥價」待缺藥緩解 王必勝急開記者會駁

    砍藥價問題吵了很多天,原本預計在上週五公告調整品項,卻又臨時喊卡。沒想道過2天,26日晚間又傳出健保藥價不砍了,今日(27)健保署開記者會,強調調整藥價是依法辦理,會依照原訂時程4/1實施。至於缺藥問題,將從原本食藥署管理的缺藥平台,擴大為「跨部門」的防缺藥中心。
    2023/02/27 14:11
  • 新藥預算半年僅用3% 癌友團體批:苦等救命藥

    去年健保署,新藥新科技預算22.68億元,到了6月份只用3%,甚至年底也用不完,被病友團體批評執行率偏低,批評健保署消極以對,讓眾多癌友、急重症患者無止境地苦等新藥。
    2023/02/27 12:59
  • 民眾怨「缺藥領嘸」 社區藥師收客訴壓力大

    社區藥局缺藥,更擴及到處方箋藥品,藥師反映,第一線得處理民眾的抱怨情緒,因為藥局沒藥,就得麻煩民眾多跑一趟到醫院,而健保署統計,目前約有88項缺藥品項,強調不會在藥價調整名單之內,但是缺藥問題持續,基層也呼籲,衛福部出面協調,應該合理分配醫院、診所藥品數量,減輕患者領藥負擔。
    2023/02/26 13:43
  • 醫院也缺藥!藥師證實:30多款藥缺、斷貨 需找替代品

    台灣不只缺蛋還缺藥!健保署原訂昨(24)日公告健保藥價調整結果,卻因醫界反映缺藥臨時喊卡,藥師公會副秘書長陳玉瑩今(25)日證實,約有30幾項藥品斷貨,需要尋找替代藥品,其中抗凝血劑從去年就開始供應不足;部分品項目前醫院還有庫存,但若是過一陣子還叫不到貨,就會改採其他廠牌、作用機轉不同的藥品替代。
    2023/02/25 15:08
  • 缺藥潮燒到醫院?健保署暫緩宣布藥價調整 列4點說明

    台灣近期又爆缺藥潮,除了退燒止痛藥,第一線抗生素「安蒙西林」,就連軟便劑都缺貨。健保署近日調整健保藥價,原訂於昨(24)日公布,但醫院代表臨時於會議中提出,多達2、30項藥品取得也有困難;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原定調降6009多項品項上需確認重新計算,最新藥價調整結果清單將延後於3月1日公布。對此,健保署今(25)日也提出4點澄清。
    2023/02/25 15:02
  • 健保「砍81.8億、6千多項」 藥師憂砍價將缺藥

    112年藥價調整將在4月1日起生效,健保署預計調降藥品預算81.8億元,調整品項約6000多項,令外界擔心藥品恐因不堪負荷退出市場,上演缺藥風暴。對此衛福部長薛瑞元評估應不至於造成藥品退出市場。今(22日)天也是疾管署新舊署長交接,署長莊人祥致詞時還一度口誤,說疾管署同仁們「說的比做的多」,讓台下笑成一片。
    2023/02/22 13:24
  • 漸凍症藥物最快4月放寬給付 首年治療省千萬估200人受惠

    衛福部健保署與藥廠協商,擴大罕病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藥物給付,共擬會通過同意擴增給付範圍,適用對象將從現行1成提升至5成,有望趕在4月1日起實施。
    2023/02/21 13:03
  • 嚴重境外空汙襲台!鄭明典急籲「門窗關緊」 千萬勿做1事

    東北季風影響,嚴重的境外移入空氣污染要來了!全台高達50處空品監測站亮「橘燈」,氣象局長鄭明典也急提醒,門窗要關緊,千萬別做1事。
    2023/02/20 09:20
  • 北京至上海有霾害 環保署示警:明午後影響台灣空氣品質

    繼今天上午雲嘉南空氣品質亮紅燈引發關注。環保署表示,觀測到中國北京至上海有霾害,19日下午起將隨東北季風南下影響台灣空氣品質,西半部空品多為橘色提醒,請民眾注意防護。
    2023/02/18 21:55
  • 環保署預告修正半導體空污管制 提升管理促革新

    環保署今天預告「半導體製造業空氣污染管制及排放標準」修正草案,以「個別排放管道濃度標準」取代「全廠排放量」的管制方式,讓管理效率提升,並促進業者革新設備。
    2023/02/18 15:16
  • 這些縣市一片紅!鄭明典:空氣品質很不理想

    補班日天氣不錯,許多人可能會想外出走走走運動,但是要提醒西半部、尤其是中南部地區的民眾,今(18)天還是減少戶外活動為宜,根據環保署空氣品質預報資訊顯示,18日環境風場為偏東風,西半部地區位背風側,擴散條件較差,污染物易累積。
    2023/02/18 09:55
  • 「藥品部分負擔」將調 小病到大醫院單次恐破千

    原訂去年5月中上路的健保部分負擔新制延宕至今,在新任健保署長上任後,總算訂出時程,門診藥費及急診部分負擔為第一階段調整,最快在4月就會實施,未來輕症直衝醫學中心急診最多收800元,對此醫改會認為,國人慢性病症者多,單次藥費很容易達到部分負擔上限,累積下來會有不少負擔。
    2023/02/17 13:03
  • 年產5萬噸垃圾!網購包裝減量規定 7月1日起實施

    近年受疫情影響,網購逐漸成為民眾主要的消費方式之一,然而網購產生的包裝廢棄量逐年攀升,造成環境的負荷量大增。環保署於今(16)日公布,自7月1日起,將對零售業的網購包裝材料進行規定,以減少廢棄物的產生。
    2023/02/16 19:13
  • 超商、量販店8類場所禁塑令擴大!八月起PLA「生物可分解」 免洗餐具禁用

    限塑令再擴大,未來塑膠免洗餐具不論可不可分解,在公部門、學校、百貨公司等八大場所,都將不得提供PLA材質的杯、碗、盤、碟、餐盒等一次性使用餐具,八月起開始實施。環保署表示,考量到近年來業者多以PLA作為限塑後的替代材質,不過PLA需要在特定環境才能被快速分解,為了響應環保,決定禁用。
    2023/02/13 23:28
  • 近7千業者落實綠色辦公減碳有成 環署盼規模倍增

    環保署今天表示,為落實2050淨零排放倡議「淨零綠生活」,獲6821家業者響應執行綠色辦公,統計去年節水、電及汽油,共減排30萬公噸二氧化碳,期望更多企業響應,讓效益倍增。
    2023/02/10 16:53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