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折扣單親生技營養食品偷吃喝醉酒龍天翔飲品丁寧余天開刀崩壞照
  • 搜尋:

    頻繁 結果共2,442筆

  • 藍綠天王頻繁站台狂催票 選民心理疲乏漸漸無感

    選戰進入倒數計時,這個周末藍綠在雙北各有大型造勢拚場,藍營有六都候選人合體同台,綠營則是有府院巨頭拉抬聲勢,藍綠大咖、政治明星頻頻出動,偶一為之,滿新鮮的,但天天上演,也有不少選民看了很膩。
    2022/11/11 22:05
  • 男大生求職失聯 警破獲「風飛沙幫」人蛇集團

    桃園龜山警方破獲一起「風飛沙幫」人蛇集團,以假應徵拘禁被害人送往柬埔寨,在新北、高雄一帶頻繁更換藏匿地點,一共3名被害人,其中一名男科大生媽媽跑去報案,被嫌犯發現,隨即丟包放人,集團成員還跑到澎湖躲避查緝,員警循線追查,8日破門攻堅,逮到9名嫌犯,平均年齡都20幾歲。
    2022/11/10 12:40
  • 安靜4天又示威!北韓今再朝東海發射1枚短程彈道飛彈

    北韓近期頻繁發動武裝示威,繼5日發射4枚短程彈道飛彈(SRBM)後,南韓軍方今(9)日指出,北韓在下午3點31分左右,再度從平安南道肅川地區,朝向東部海域方向發射1枚短程彈道飛彈。除了飛彈外,南韓軍方也透露發現多架北韓軍機的飛行軌跡,正與美方合作分析中。
    2022/11/09 15:02
  • 《TVBS國際+談全球》俄國戰烏表現差內幕曝 拜登期中選舉後恐成跛腳政府?

    俄羅斯近期在烏克蘭南部赫爾松的戰況表現不佳,還不斷放風聲稱烏克蘭要炸毀當地的大水壩,被烏克蘭批評是在做賊喊抓賊。俄羅斯對烏克蘭基礎設施的炮轟也因此變得更為猛烈,是因為克里米亞大橋被炸後踩到普欽紅線,才讓俄軍進攻得更為頻繁,還是有其他原因?
    2022/11/08 19:54
  • 俄軍官驚爆:戰死士兵「6成亡於內鬨」 疑指揮系統太混亂

    一名正在參戰的俄羅斯軍官5日揭露,今年5月中旬以來,戰死的俄國士兵中有許多人的死因是源於軍中內鬨。而美國非營利智庫戰爭研究所(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War)也指出,由於俄方不斷替換指揮官、缺乏相互配合,軍方的整個指揮命令系統十分混亂,才會導致俄國士兵之間頻繁發生內鬨。
    2022/11/08 14:49
  • 快刪除!4款APP內藏惡意程式碼 手機釣魚廣告跳不完

    安卓用戶快檢查手機,資安公司「Malwarebytes」發現Google Play商店中有4款工具類型APP被植入惡意程式碼,只要手機遭感染,就會無故頻繁跳出廣告騙取用戶點擊,全球總下載次數超過100萬次。
    2022/11/07 19:02
  • 北韓擬新一輪核試 美日韓軍演加強應對

    北韓近期頻頻試射導彈,造成東北亞情勢緊張,連日來更朝日本海發射多枚地對空飛彈、巡弋飛彈等,明顯是針對美國和南韓自10月31日至11月4日舉行的「警戒風暴」聯合軍演,根據美韓兩國最新情報,目前北韓已經完成第7次核試準備,最快將在近期內進行新一輪的核試驗。今(7)日邀請到日本特約記者施勗皓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吳安琪線上訪問表示,「對日本民眾而言,北韓這半年來不斷試射飛彈,次數也越來越多、越來越頻繁,雖然還是會感到恐懼、緊張,但相對來說感覺開始有一點點麻痺,不過日本政府卻是相當緊張,尤其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相當生氣,當天一早就召開記者會譴責北韓,指出北韓這樣子的暴力行為絕對不能夠容忍,另外日本的外務大臣林芳正同時也在德國出席G7外長峰會,針對北韓發射飛彈,林芳正表示這是非常嚴重的挑釁,絕對不可能坐視不管。」
    2022/11/07 16:20
  • 全台陽光露臉!明「立冬」進補好時機 這天回溫飆30度 

    今(6)日東北季風稍減弱,上半天水氣較少,東半部有陣雨,嘉義以北為多雲天氣,台南到恆春半島則是多雲偶有短暫雨。下半天台灣附近水氣又增多,宜蘭山區雨勢變大。基隆北海岸、東北角山區以及花東降雨頻率將變得頻繁,雨勢也會比上半天更大一些,提醒民眾出門記得攜帶雨具。
    2022/11/06 20:06
  • 北韓連環射彈太囂張 美日韓首長擬月中會晤合體施壓

    北韓近日在朝鮮半島周邊海域接連發射多枚導彈,日本、韓國方都予以強烈譴責,據日媒《讀賣新聞》報導,美國、日本、韓國正在協調於月中舉行三國首長會議,討論加強國防合作,彰顯三國之間的團結,應對北韓領導人金正恩頻繁的挑釁。
    2022/11/04 14:51
  • 20大後外交動作頻頻 5天4國元首訪中

    中國20大之後,中國的外交動作變得更頻繁且積極,包括外長王毅打電話給美國國務卿以及法國外長溝通,大陸副總理韓正更訪問新加坡,與李顯龍會談,成為20大後第一個外訪的高層官員。除此之外,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更在周一起,5天內連續接待4名來訪的外國元首。包括越南共產黨總書記、巴基斯坦總理、非洲坦尚尼亞總統,還有就是明天要登場的重頭戲,德國總理蕭茲的訪問。學者分析,20大後北京當局頻密的外交動作,目的是要向全球釋放清晰訊號,那就是,中國將在內部政治社會平穩的狀態下,堅持開放與對外合作。
    2022/11/03 19:54
  • 北韓頻射彈!東北亞局勢緊張 美加強與盟國合作

    北韓周三發射至少23枚飛彈,創下單日最多紀錄,周四早上又再發射3枚飛彈,頻繁發射飛彈的行為,激化了東北亞的緊張局勢。哈佛甘迺迪學院學者余文琦今(3日)於《FOCUS國際話題》中,接受主持人陳韻雯線上訪問表示「北韓昨(2日)發射飛彈的頻率創單日最高,達到20多枚,其中還包含彈道式導彈降落到屬於南韓的海域,是自南北韓分裂後首次發生,據北韓說法,這些行為是為了報復本周美國與南韓舉行有史以來最大軍演。今年以來,北韓已經發射超過50枚飛彈,其中包括飛越日本上空引發空襲警報,另外,美國也指控北韓私下向俄羅斯運送砲彈來打擊烏克蘭。北韓本周還警告,繼2017年第6次核試後,將進行第7次核試,南韓認為北韓發展核彈能力已再進一步,很可能會用此向美國談判以換取減緩經濟制裁。」
    2022/11/03 16:40
  • 陸近30年大量吸收烏克蘭軍武技術 強化國防增對台作戰力

    大陸對俄烏戰爭的態度一直受到重視,事實上中烏雙方交往密切,烏克蘭不僅是大陸一帶一路忠實擁護者,30多年來,兩國軍事交流頻繁,像大陸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號,就是改造了烏克蘭的瓦良格號。TVBS北京特派陳相如今(2日)於《FOCUS國際話題》中,接受主持人譚伊倫線上訪問表示「俄烏戰爭爆發後,大陸和海外華人圈對支持俄羅斯還是烏克蘭有很大爭論,有人認為既然反美,就該支持俄羅斯,也有人主張國家主權不容侵犯,且烏克蘭多年大力協助大陸國防工業發展,應該要支持烏克蘭。大陸和烏克蘭過去30年軍事交流密切,合作項目包括遼寧號航母、大型軍艦發動機、空中加油機、野牛氣墊登陸艇、艦載戰機、導彈與補給艦,這強化了大陸國防實力,也大幅提升對台作戰能力。」
    2022/11/02 16:23
  • 賽車界女殺手!沈慧蘭婚後「改握廚具」 10字料理祕訣曝

    ​​​​​​​沈慧蘭不僅是國內少數的女車評之一,也因為過去征戰拉力賽場戰功彪炳,還擁有「殺手蘭」綽號。雖然「握方向盤」這檔事對於沈慧蘭來說稀鬆平常,但與老公林沅滸有了家庭之後,亦讓她開始頻繁「握廚具」,從「殺手」轉變為「賢妻良母」!不過,沈慧蘭雖然樂於與粉絲分享自己的料理,但做菜過程卻常常驚呆眾人,所以《地球黃金線》這回帶大家揭祕走進廚房的沈慧蘭,究竟有何「料理祕訣」,與一籮筐做菜趣事。
    2022/10/29 15:49
  • 牽動東亞局勢!韓美皆表態反對在南韓部署戰術核武

    南北韓近日局勢緊張,南韓一度傳出,面對北韓威脅,將重新考慮部署戰術核的說法,但遭到南韓外交部長朴振和統一部長權寧世一致否認。TVBS南韓特約記者楊虔豪今(27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陳韻雯線上訪問表示「2個月來北韓挑釁頻繁,接下來還隨時可能展開第7次核試驗,讓南韓不少保少派支持者提出應該部署戰術核武的建議。然而韓美高層官員,包括南韓外交部長朴振、統一部長權寧世,以及美國駐韓大使Philip Goldberg都一口同聲回應這不可行。南韓政府說明,比起部署戰略核武,目前韓美同盟將朝遏止擴張(extended deterrence)方向規劃,美國會透過增強韓半島與周遭地帶戰略資產部署,確保南韓處在美國核保護傘範圍內,以遏止北韓進一步攻擊。」
    2022/10/27 16:28
  • 氣候變遷加劇 美種12億棵樹、籲遷離海岸

    為了對抗毀林危機,美國計畫在未來十年種植12億棵樹、重建林地;而紐約市海岸社區則正進行大範圍的填沙計畫;全國各地加強氣候防災,因為大自然的反撲不只發生的越來越頻繁,強度也不斷增強;上個月遭颶風伊恩重創的佛州西岸,美國農業部估計經損高達十多億美元;至於遭到乾旱打擊的密西西比河航運,大豆運費自七月起已大漲300%。
    2022/10/26 20:00
  • 《TVBS國際+談全球》金正恩頻挑釁有人撐腰? 名畫屢遭環保人士下毒手

    今年至今北韓已試射飛彈超過25次,且之後應該還會再增加。不只飛彈,軍機逼近監視線、砲兵射擊等等挑釁行動的次數也相當頻繁。領導人金正恩為什麼敢那麼大膽的進行軍事威嚇,是美日韓的軍演沒有威脅性,還是有人在替金正恩撐腰呢?
    2022/10/26 18:55
  • 19年來首縮水!4.4個月獎金恐減少 中華郵政曝原因

    中華郵政在今年調漲薪資4%,過往可領4.4個月的年終加績效獎金,卻傳出19年來恐首度縮水。據了解,除了調薪導致人力費用增加外,加上不少一線員工因頻繁接觸民眾,高達4成員工確診,導致居家隔離員工仍須依規定支付薪資,人力不足部分由其他員工加班,導致加班費暴增,預估年底人事費用可能就超過288億元上限,獎金恐因此減少0.3至0.5個月不等。
    2022/10/25 19:57
  • 咳嗽、打噴嚏頭爆痛?出現7前兆別拖了 年過50頭痛要當心

    一名37歲的男子半年前突然開始頻繁頭痛,狀況時好時壞,一度曾略有改善,但9月初開始又每天發作,極度的脹痛感讓他無法忍受,而且伴隨乾嘔反胃,甚至在睡夢中因頭痛而痛醒,尤其是打噴嚏或咳嗽時,頭痛會更加強烈,以致每天必須靠止痛藥才稍微能正常生活,至醫院腦科頭痛門診就醫後,經電腦斷層發現,原來他的腦部額葉區有一顆腫瘤,壓迫周圍組織導致頭痛頻繁發生。
    2022/10/25 14:34
  • 胃結石醫生叮囑「每天喝可樂」 回診後笑了:免去痛苦

    中國大陸廣西有一名男子,近期因為頻繁有胃脹、胃痛的症狀,有時甚至會痛到連飯都吃不下,到醫院檢查後才發現,原來胃裡有一顆胃結石,醫師後來就為他開藥,同時還叮囑他「每天喝可樂」,沒想到大約一週的時間,該名男子的胃結石竟溶解消失,讓該男子相當開心,直喊「喝可樂就治好了,還免除了手術的痛苦」。
    2022/10/24 05:17
  • 美B-1B轟炸機進駐關島劍指北韓 擬參加美韓空中軍演

    美國空軍日前再度於關島部署4架「槍騎兵」B-1B戰略轟炸機,有鑑於東亞情勢升溫,除了美中關係與台海局勢持續緊張外,北韓頻繁進行武力示威更成為全球關注焦點。因此美方此次部署B-1B戰略轟炸機,也被各界視為劍指北韓,恫嚇意味濃厚。韓媒也引述消息指出,B-1B轟炸機有可能會參加本月底的「美韓聯合空中軍演」。
    2022/10/23 15:43
  • 健忘、失誤頻繁 青壯年「手機失智症」纏身恐致嚴重後果

    現代人總是手機不離身,用手機追劇、看社群網站,一不小心就把整個假日耗費在划手機上。日媒表示,許多青壯年人近日出現健忘、失誤頻繁等症狀,其實都是「手機失智症」惹的禍,並呼籲民眾盡早作出改善,否則可能真的導致阿茲海默症纏身。
    2022/10/20 15:57
  • 北約「核威懾」軍演將登場!美軍出動B-52遠程轟炸機

    全球政經局勢緊張,不僅俄烏戰爭至今仍然看不到盡頭,北韓近期頻繁進行武力示威,也讓東亞地區不安穩。如今,北約(NATO)也在14日正式宣布,將於下週一(17)舉辦代號「堅定正午」(Steadfast Noon)的核嚇阻軍演。不過北約表示,此次軍演為年度例行性演習,與國際當前局勢「完全無關」,另外在演習過程也不會使用實彈。
    2022/10/15 10:36
  • 「突然一片黑」小心眼中風!嚴重恐失明 眼藥水別亂點

    現代人工作忙碌、使用3C產品頻繁,有一個器官不斷在過勞,就是雙眼。時常看到有人眼睛紅腫、搔癢,眼睛的問題充斥在人們的生活當中,究竟眼睛出現怎樣程度的問題才需要看醫師?眼科醫師官珮慈日前上由家醫科醫師陳欣湄與營養師宋明樺主持的網路節目《明欣醫聊事》,為大家解答常見的護眼問題。
    2022/10/14 11:29
  • 應對北韓頻繁射彈 南韓鷹派再提部署戰術核武

    朝鮮半島局勢越來越緊繃,北韓昨天(12日)又發射了兩枚長程飛彈,從9月底至今已8次試射飛彈。TVBS南韓特約記者楊虔豪今(13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譚伊倫線上訪問表示「在這幾次飛彈試射前,我在南韓10年來經歷過的北韓挑釁動作,最頻繁是在2017年進步派的文在寅總統上台前半年,北韓領袖金正恩尚未與時任美國總統川普正式見面、相談甚歡前,朝美關係正處緊張狀態,雙邊互相抨擊、嗆聲。北韓甚至發聲明指出,美國本土全域都是北韓核武涵蓋射程範圍,川普則回嗆,美國總統辦公桌上有核武按鈕,隨時可以按下去、且威力更為強大。資料顯示,文在寅上任後的2017年5月至12月間,北韓總共展開10次飛彈試射,但這次尹錫悅總統上任後,從9月25日至10月9日,北韓已經試射了7次短程飛彈,10月12日更試射長程飛彈,引發更大關注和警戒。」
    2022/10/13 17:21
  • 4熱帶擾動發展!週末「共伴效應」雨彈開轟 低溫探1字頭

    昨(12)日東北季風的水氣短暫增多,迎風面的基隆北海岸以及宜蘭地區的在長時間降雨下,累積雨量一度達到大雨等級,幸好目前水氣減少,東北季風也減弱,氣象局也將大雨特報解除,臺灣又回到比較典型的東北季風天氣型態,桃園跟花蓮以北都有降雨機會,大部分的地方都是零星降雨,時間也短,降雨比較頻繁的還是落在基隆北海岸、宜蘭這些地方,預測會持續影響到週五(14日)白天。氣溫方面,由於東北風減弱,今天清晨各地低溫都較昨天回升大概1-2度,全臺平地最低溫是出現在苗栗的公館的18.2度,迎風面地區開始變得沒有像連假結束時那樣涼冷。
    2022/10/13 07:46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