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深藍壓力周杰倫離婚新北市美國胰臟癌死亡率龍天翔Hooters統一獅店面
  • 搜尋:

    隱私 結果共1,981筆

  • 通訊軟體裝木馬、公共場合監聽 「科技偵查法」立法惹議

    為了讓檢警辦案能有更多偵查工具,法務部研擬《科技偵查法》草案,讓使用GPS追蹤、監看通訊軟體能有法源依據,警方辦案不再綁手綁腳,但卻引起朝野民間反對聲浪,質疑法案草率,政府帶頭當起駭客侵犯人民隱私。
    2020/09/22 22:42
  • 快訊/常因支氣管過敏發炎! 林志玲傳北醫動刀

    45歲的林志玲,驚傳上週四動刀,經紀人回應平面媒體,林志玲因為支氣管問題,經常過敏發炎,因此在建議下,做了一個小手術,目前也已經出院,身體狀況也很好,但,對此,北醫附設醫院則說,病人隱私不方便回應。
    2020/09/20 20:20
  • 「老大哥」再現?科技偵查法草案 朝野喊嚴審

    法務部近日的《科技偵查法》草案引起爭議,要以科技手段偵辦科技犯罪,未來多數案件,只要檢察官同意,民眾行蹤即可被監控,朝野立委皆有反彈聲浪,認為會侵害人權,重回過去老大哥的威權時代,而法務部現在也再研擬暫緩將草案送至行政院。
    2020/09/17 13:58
  • LINE也可監聽! 法部推「科技偵查法」蒐證

    為了打擊科技犯案,授權檢調更多的權力,法務部擬制「科技偵查法草案」,要授權執法機關,未來可以用無人機或是空拍機等等來辦案,甚至可以用駭客的手法,在嫌疑人的手機、平板或電腦,植入木馬程式,進而取得需要的資訊。
    2020/09/10 18:54
  • 婆婆硬闖臥室!媳淚找師傅換鎖 反遭報警:告私闖民宅

    由於家中臥室門鎖壞掉,婆婆與四伯總是不敲門就硬闖,讓正在休息的媳婦非常尷尬,有次換衣服甚至整個被看光,完全沒有一點隱私,只好請換鎖師傅來家中安裝新鎖,沒想到婆婆竟直接報警私闖民宅,她只好無奈投降。
    2020/09/10 17:29
  • 替市民評分!蘇州推「文明碼」 網友轟:侵犯隱私

    大陸蘇州市最近推出「文明碼」應用程式,針對市民的文明進行評分,違反交通規則會被扣分,假設參加志工服務就可以加分,政策一出引起網友批評,質疑文明碼恐怕已過度管理,還會侵犯個人隱私。
    2020/09/10 12:08
  • 安全vs.隱私 中女中宿舍「人臉辨識」惹爭議

    台中女中學生宿舍,近日有家長投訴,校方建置人臉辨識系統,來管理學生進出,擔心學生隱私權還有個資外流;校方出面澄清,因為舍監要管理200多人,原本打算使用刷卡系統,但是擔心卡片遺失的後續問題,才會改用人臉辨識;如果家長反彈,將開會討論,同意的學生才會使用,不同意的學生,則改用刷卡進出。
    2020/09/04 19:50
  • 宿舍裝人臉辨識系統惹議 台中女中澄清:未啟用

    台中女中宿舍加裝人臉辨識系統作為點名,市議員質疑,人臉辨識系統進入校園,是否有和學生、家長討論,台中女中表示,因疫情關係進出宿舍須戴口罩,目前系統未啟用。
    2020/09/03 15:52
  • 敲門沒回應!「房東硬闖」叫醒熟睡租客 網怒:太扯

    許多租屋族獨自在外最怕遇到不顧租客隱私的房東,一名男子由於連續工作12小時,回家已經清晨,好不容易累癱睡著,沒想到房東敲門見沒人回應,竟直接開門闖入將他叫醒,提醒「30號要繳房租喔!」令他瞬間氣炸。
    2020/08/27 21:15
  • 蘋果加強用戶隱私 臉書因應調整恐衝擊小開發商

    社群媒體臉書(Facebook)今天提醒,蘋果公司(Apple Inc)變更隱私政策,對遊戲公司等較小開發商可能傷害尤深,但自有應用程式應該可以大致不受到影響。
    2020/08/27 14:12
  • 超崩潰!女隱私被男友在飯局曝光 網急勸:快分手吧

    許多男女交往在一起之後,由於各自的成長背景不同,看待事物的價值觀也會有差異。最近有1名女網友發文分享,她提到日前和男友去某個朋友的飯局,沒想到過程中對方向在場人暴露了她的隱私,讓女網友十分傻眼和尷尬,她也忍不住詢問該怎麼辦?不少網友看到後紛紛勸她「趕快分手吧!」
    2020/08/23 16:16
  • 「煞車拉桿」可改裝警察卻開單 騎士控濫權

    台南永康轄區發生一起取締糾紛,一名機車騎士不滿被員警攔查,點名改裝胎壓偵測器和煞車接桿,當場要開紅單,騎士反擊,這兩個項目可以開放改裝,當場錄影質問員警,痛批警察濫權,結果也讓開單員警不滿,侵占個人隱私。
    2020/08/21 18:38
  • 美中對峙激化 下架TikTok、微信打科技戰

    美國國務院宣布擴大淨網計畫,呼籲要下架抖音海外版TikTok、微信這些有可能威脅到隱私的程式,對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下達最後通牒,除非TikTok在9月15日前出售,否則封殺,專家就指出,這項政策是美國政府趁機以牙還牙,要讓美國的平台也進入到大陸,增加未來談判籌碼,也讓中美貿易戰延伸成為科技戰。
    2020/08/11 22:57
  • 駁女行員中15億獨吞 台新:沒員工中頭獎

    史上最高的31億威力彩,最後2注均分,網路一度傳出,台北市中頭獎的疑似台新銀行法金部門員工集資購買,甚至爆出集體請辭、和中獎人打算獨吞彩金等內幕,還隱射是哪位員工。台新鄭重澄清,經詢問相關同仁都表示沒中頭獎,也無集體請辭或同仁爭訟,呼籲外界別多做臆測、侵犯員工隱私。
    2020/08/06 23:31
  • 快訊/台新再度駁斥! 無員工中威力頭彩、無爭訟

    史上最高的31億威力彩,最後2注均分,網路一度傳出,大安路彩券行開出的頭彩是台新銀行法金部門員工集資購買,甚至爆出集體請辭、購買彩券同事打算獨吞彩金等內幕,還隱射是哪位員工。對此台新回應,經過詢問相關同仁均表示並無中獎,也無集體請辭或同仁爭訟情形,呼籲外界別多做臆測、侵犯員工隱私。
    2020/08/06 19:18
  • 外界憂安全及隱私問題 TikTok新加坡用戶卻大增

    儘管短影音平台TikTok安全性及隱私問題引發外界擔憂,但在疫情期間,TikTok新加坡用戶卻有上升之勢。據估計,今年1月至7月,TikTok在新加坡的下載量累計逾百萬次。
    2020/08/04 16:29
  • 快訊/「殯葬天王」李世聰傳住院! 龍巖、院方不回應

    龍巖集團總裁李世聰,曾因為中風在鬼門關前走一回,近日卻傳出因為急症住進台大醫院,但根據了解他身體並無大礙,只是罹患常見的慢性隱疾發作,太緊張才會住院觀察,不過也因為身分特殊,入住的是景福vip病房,不過龍巖和台大醫院都表示,病人隱私問題不做回應。
    2020/08/04 09:42
  • 數位身分證爭議 唐鳳擬提設立個資保護專責機構

    數位身分證有侵犯個人隱私、權利等多項爭議,面對學界和民間團體疑慮,數位政委唐鳳今天說,她希望在下一個立法院會期提出個資保護專責機關的設立組織法相關議題。
    2020/07/29 17:43
  • 繼封殺抖音後 印度傳再禁47款中國App

    印度電子及資訊科技部官員及媒體今天透露,基於國安及隱私考量禁用廣受歡迎的影音分享平台抖音(TikTok),以及其他58款中國應用程式(App)數週後,已再禁止47款中國App。
    2020/07/28 09:56
  • Google涉濫用個資 澳洲主管機關提告

    澳洲競爭及消費者保護委員會今天針對Alphabet旗下的谷歌(Google)提起法庭程序,理由是Google在定向廣告擴大使用個資方面,涉嫌誤導澳洲消費者。
    2020/07/27 16:27
  • 科技防疫助解封 企業推配戴式感應器

    各國陸續解封,包括美國 、澳洲都開始出現第二波疫情。有專家認為防疫追蹤裝置,很可能就是在疫情期間,可以重新恢復商業活動又能監控防疫的方式。美國部分大企業開始使用配戴型的追蹤感應器,不但違反社交距離就會發出警示,還能回溯尋找接觸者展開隔離。包括法國德國則是推出手機應用程式來追蹤疫情,但因為牽涉隱私權,民眾下載意願不高,很難以達成效益。要推行科技防疫,還得突破隱私爭議的關卡。
    2020/07/26 21:00
  • 科技防疫助解封 企業推配戴式感應器

    各國陸續解封,包括美國 、澳洲都開始出現第二波疫情。有專家認為防疫追蹤裝置,很可能就是在疫情期間,可以重新恢復商業活動又能監控防疫的方式。美國部分大企業開始使用配戴型的追蹤感應器,不但違反社交距離就會發出警示,還能回溯尋找接觸者展開隔離。包括法國德國則是推出手機應用程式來追蹤疫情,但因為牽涉隱私權,民眾下載意願不高,很難以達成效益。要推行科技防疫,還得突破隱私爭議的關卡。
    2020/07/19 21:00
  • 白宮國安顧問:愈來愈多國家驚覺華為恐構成威脅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歐布萊恩今天表示,有愈來愈多國家體認到,使用中國科技大廠華為的行動技術設備可能帶來隱私威脅,也可能排除華為參與國內5G網路建設。
    2020/07/16 10:19
  • 張清芳、宋學仁離婚案 北院:相關訊息無法揭露

    藝人張清芳與丈夫宋學仁發表離婚聲明後,鏡週刊今天報導,當初是張清芳提告,經法官調解離婚。台北地院表示,有受理本件家事案件,但為落實隱私權保障,相關訊息無法揭露。
    2020/07/15 12:16
  • 裝了老師沒隱私權? 幼兒園設監視器草案駁回

    幼兒園到底要不要裝監視器?台南市社會局率先開出第一槍,訂定自治條例,7日進行二讀會議,遭到駁回,議員們持有不同意見,有人認為會傷害教學自由和隱私權,也擔心經費會提高,增加家長負擔。不過家長們都認為,裝了監視器才安心。
    2020/07/08 20:38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