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蔡正元統一獅釘子戶7-11優惠女星罹癌文化幣2024籃籃巧遇唐治平生病梁實
  • 搜尋:

    陳宥翔  結果共3,803筆

  • 中央設松機篩檢站 柯文哲嘆:「瞎指揮」地方困擾

    中央、地方又槓上了!蔡總統一聲令下,指揮中心今天(21日)在松山機場新設一座大型篩檢站,卻遭到台北市長柯文哲批評「戰術佈置錯誤」,還感歎這種「瞎指揮、亂指揮,造成地方困擾」。對此,指揮官陳時中則回應說,是因為北市忙「不敢勞煩」,才由中央直接與三總合作開設,嘲諷意味濃厚!
    2022/05/21 19:40
  • 居隔書亂象多 傳侯友宜怒嗆「忍無可忍」

    居隔書之亂!新北市長侯友宜反映了一個多月,「數位健康證明」系統25日才要上線,傳出侯友宜氣到在市政會議怒轟「忍無可忍」,他今天更忍不住開酸,連續三次說「總算」要解決。而中央在松機增設篩檢站,蘇揆上午視察,台北市長柯文哲也公開反對增設,並開轟這是瞎指揮、亂指揮,造成地方困擾!
    2022/05/21 13:54
  • 高峰期避難! 全台多校下周停課備戰 盼降低兒童感染率

    指揮中心之前預估5/20會達到本土疫情高峰,但下午記者會一公佈確診數字,卻不升反降,難道台灣已經從頂點往下坡走了嗎?對此指揮官陳時中語帶保留。全台各縣市學校紛紛啟動「高峰期避難」,採取停課遠距教學,就怕校園出現大規模交叉感染,對沒施打疫苗的兒童來說,會造成巨大風險。
    2022/05/20 23:04
  • 有片/疫情衝擊西門商圈 空店率2成!房東降價招租

    疫情下的西門町,你看過嗎?徒步區商圈、電影街,每隔幾間店,就有大大的招租廣告,在地房仲私下透露,儘管部份房東把每坪租金原本3萬元調降到1萬有找,都還是吸引不了店家進駐,業者都還在觀望,國境解封的時間點,盼望觀光客能讓西門町重新注入活力。
    2022/05/19 22:56
  • 有片/兒童BNT疫苗拚進度 國小最快5/25開打!

    我國自購的兒童BNT疫苗,在前天(16日)送抵,預計五月底開始施打,教育部也發函提醒各縣市,可以從5/25日開始施打,以5到11歲兒童基礎劑優先追種,再依量能安排12至17歲追加劑,至於有議員建議北市5/23日開始停課兩周,柯文哲說有兩大難度。
    2022/05/17 21:40
  • 2歲童確診「身體長密麻紅疹、草莓舌」 家長心疼

    兒童確診人數越來越多,也有家長發現,家中孩子確診後開始出現紅診狀況,全身一片紅,手腳也腫,還有草莓舌情形,也有不少民眾反映,大人和孕婦也出現類似狀況懷疑是病毒診,醫師說明,雖然病毒疹一般來說不會癢,但確診後出現紅診過去就有類似案例,甚至出現網狀紅斑表現。
    2022/05/17 17:23
  • 「薪」苦!收入趕不上房價飆漲 平均每戶家庭負債破200萬

    萬物都漲,只有薪水不漲,若還要扛貸款,壓力更大,根據統計,國人平均每戶,家庭負債突破兩百萬,主要來源還是在於房貸,專家分析,民眾購屋心切,加上利率低,貸款成數多元化,甚至還有人會去信貸當頭期款,也讓每戶的負債,逐年提升。
    2022/05/16 23:05
  • 有片/中央憂快篩確診涉人權+偽陽問題 侯友宜再槓

    快篩陽性是否列為確診,衛福部長陳時中提出這涉及偽陽性和人權問題,卻遭新北市長侯友宜反問「放寬居隔、居檢及自主防疫者的這三類難道就沒有相關疑慮」,呼籲中央應該儘快調整政策。台北市長柯文哲也認為臨床問題應該與法律分開。
    2022/05/15 21:23
  • 出口農產、肉品遭卡 立陶宛輿論:台灣誠意在哪 陳吉仲:已加速處理

    立陶宛去年毅然決然允許台灣設立代表處,卻遭北京政府經濟制裁和政治施壓,立陶宛自然期盼與我國有更多經貿合作,只是當地多家媒體近日報導出口台灣的農產品和肉品不是卡關、就是沒下文,質疑台灣的誠意在哪裡。對此,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澄清,政府絕對沒卡關。
    2022/05/15 19:11
  • 跌破眼鏡!00世代亂世中求穩定 職涯偏好最青睞「鐵飯碗」

    新冠疫情如何影響Z世代的年輕族群?西元兩千年出生的00世代,這兩年從大學畢業投入職場,人力銀行調查,從70世代一路到00世代,各世代對公司型態的偏好,最青睞鐵飯碗,也就是國營、官股企業的族群,讓人跌破眼鏡,就是正踏入社會的00世代,背後原因,就是希望能在不穩定的亂世中,尋求穩定。
    2022/05/12 23:21
  • 疫情爬坡走向高峰 公衛專家:邊境鬆綁趁現在!

    台灣疫情還在爬坡階段,預計短期內來到高峰,有公衛專家認為,鬆綁邊境,簡化入境檢疫措施,現在就是最適合的時刻,但也有另一派認為,要等到八成人口都達自然免疫,不用再害怕入境旅客帶進來更多病毒時,才適合開放國門。
    2022/05/11 22:54
  • 快篩這裡有!「4超商、藥妝、賣場」8通路開賣

    快篩實名制上路後,藥局湧現排隊潮,不少民眾抱怨買不到,對此經濟部協調各家零售業者,明天(9日)早上10點,四大超商和賣場以及藥妝店,總共八個通路開賣快篩,每店配發50劑,1人限購1劑,限制價格不能超過180元,希望讓有需要民眾都能買到。
    2022/05/08 18:16
  • 轟快篩之亂 黃珊珊哽咽:不給武器等於棄守

    總統拋出「疫情走到最後階段」,被解讀是要為指揮官陳時中解套去選市長,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直接回應,不知道下台是什麼,請先到第一線來!另一位可能的對手立委蔣萬安,則是搶攻網路族群,要強化跟年輕世代的連結。
    2022/05/07 21:22
  • 萬安警報!蔣萬安證實確診 游錫堃:立院染疫恐破三位數

    已經有5位立委確診!國民黨立委蔣萬安臉書自爆,因為辦公室同仁染疫,緊急快篩發現自己陽性,PCR陽性確定!因此取消所有行程,但母親節前夕,原本行程滿檔的他,現在也只能靠自家立委跟議員救援,幫忙跑行程。
    2022/05/07 13:14
  • 基隆人口確診率居全台之冠 林右昌:落實篩檢的結果

    基隆市的確診人口比例位居全台縣市之冠,對此市長林右昌解釋,這是落實篩檢的結果,短短一個月,全市就有超過30%的人篩檢,類普篩的情況下,確診數勢必跟篩檢數成正比。但這回爆發疫情,基隆市格外引發議論,一名確診陳姓婦人發高燒送醫,醫院並沒有收治,返家休養後卻不幸往生。
    2022/05/04 22:49
  • 有片/母親節檔期強碰疫情影響買氣 民眾:生活還是要過

    確診新冠肺炎患者須在家居隔十天,有基層醫師認為太久,應該要放手,讓疫情流感化。因為確診數字不斷增加,但大部分都是輕症,然而民眾正常工作及生活卻都會受到居隔影響,甚至還有出現些微症狀的病患,因為不想被關,乾脆不篩檢也不通報,反而增加風險。
    2022/05/03 23:17
  • 快篩買嘸藥局等不到貨 民眾嘆:非常的不好排

    快篩實名制明明都有去年「口罩」經驗,這幾天狀況還是一大堆,除了購買插卡系統會當機,比較大的問題是,藥局不確定今天會不會收到,或者幾點會到,甚至還發生,禮拜六本來是「雙號」民眾能購買,卻有單號的人買成功,藥師表示,禮拜日、一都還是連假,配到的快篩有沒有辦法當天到,他們也不知道。
    2022/04/30 20:21
  • 學生無法登「健保APP」查篩檢結果 校難「及時匡」

    很多去採檢的人,要查結果,會碰上一個問題,就是只能用健保快易通查,但如果門號不是自己名字或家裡沒有讀卡機,根本就無法通過驗證,相對影響很多人得知確診後續的疫調匡列速度,指揮官陳時中說他會再了解,不過5/1開始,中央確診自填系統上路,也相對解決這問題。
    2022/04/30 19:38
  • 台鐵5/1真的停開!僅部分「區間車」行駛 疏運看這

    51勞工連假3天,如果您有搭台鐵,明天(5/1),台鐵所有對號列車停駛!因為鐵路工會抗議台鐵公司化,預估影響30多萬名旅客,台鐵到現在,持續努力調度「願意上班的」司機員,目前初步,有11位願意支援,即便如此,也只會有18至20班區間車,交通部長王國材再表歉意,呼籲民眾,明天避免搭台鐵。
    2022/04/30 13:43
  • 防君子不防小人自主疫調恐造假 陳時中:盼誠實申報

    過去警方協助地方衛生局疫調,從調監視器、確認悠遊卡進出站位置、手機發話基地台定位,光是疫調一個人14天的行蹤,就要花上至少一天時間,現在中央祭出簡化疫調政策,讓確診者自主填寫2天足跡及密切接觸者,員警工作量,減輕不少負擔。
    2022/04/29 22:51
  • 確診領1.5萬台幣 澳洲鬆綁防疫政策還開放國境向世界招手

    澳洲從全世界最嚴格防疫的國家之一,現在成為大開邊境,歡迎外國人去旅遊、打工渡假,儘管每天還是有上萬人確診,但路上的人已經不再緊戴口罩,對於新冠疫情,一般民眾以流感看待,只要因為工作確診,還能向政府申請750元澳幣補助,相當1.5萬台幣。
    2022/04/28 22:57
  • 「頭好痛!」獨居確診沒人理 專線要她待在家

    本土疫情升溫,越來越多輕症者都是居家照護,不過像是在外租屋族,身邊沒有親友幫忙,有時候症狀一嚴重,也很難及時求助。就有民眾發高燒、咳嗽很不舒服,想回台中老家有親人照顧,結果專線打了好幾通,卻叫不到防疫計程車,最後關懷中心更要她有症狀就別亂跑,乖乖待在家。
    2022/04/28 19:22
  • 清冠一號大缺貨!確診飆高 藥局賣到剩4盒

    這幾天本土疫情飆高,加上清冠一號經過證實,能有效治療新冠肺炎之後,現在清冠一號可以說是大缺貨,因為除了確診者能公費購買之外,不少民眾也願意自費,先把藥品備著,以備不時之需,所以有藥局本來進貨60多盒,短短2周左右,庫存只剩4盒。
    2022/04/28 13:18
  • 有片/選車民調!購買燃油車仍佔大宗 電動車比例增加

    如果您有意願換一台新車,你會選擇燃油車、還是電動車呢,根據國外民調顯示,大多數的民眾仍舊會選擇燃油車,主要是考量續航力、以及充電性的問題。電動車的發展仍舊需要時間,但專家也表示,若未來能強化充電站點,以及讓民眾知道電動車的多元功能,未來成長幅度,非常值得期待。
    2022/04/26 23:05
  • 高達311萬人口確診 丹麥解除所有新冠疫情禁令走向開放

    台灣正面臨疫情威脅,反觀北歐國家丹麥,現在已經老神在在,二月開始,幾乎鬆綁所有防疫政策,現在免戴口罩、也不再規定民眾必須打疫苗,而且更放寬入境規定,歡迎外國人前往旅遊。背後依靠的,是完整醫療及科學數據,儘管丹麥去年11月到今年3月累積有七成成年人染疫,但高疫苗接種率,低重症率,病毒不再構成威脅,當地民眾恢復像過去一般的正常生活。
    2022/04/26 22:54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