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 搜尋:

    警訊 結果共1,727筆

  • 「台柬案」主嫌家人首現身 S姐大喊:有懺悔

    震驚社會、釀成三死的台版柬埔寨案,綽號「S姐」傅姓女子,跟集團幹部「茶董」陳姓男子,再次因為開庭被提訊,S姐下車不僅回應有懺悔,更當庭痛哭,說想交保,出去工作賠償被害人,而茶董更語出驚人,說警訊時的律師,是藍道聘請,讓檢察官眼睛一亮,說要立刻調查當時律師,追查藍道是誰!
    2023/03/06 20:21
  • 手一舉就痛!五十肩恐開刀 年過40歲「有2徵兆」快就醫

    五十肩不是50歲才會發生,醫師提醒40歲就要開始留意!復健科醫師許嘉麟表示,日常生活有兩大超早期的五十肩警訊,包括身體機能下降以及肩關節活動度變差。由於五十肩患者從疼痛開始至少要「旅行」10個月,才會開始正式治療,早已錯過治療黃金期,提醒有超早期警訊時就要積極就醫。
    2023/03/06 15:57
  • 牙齦出血是警訊!醫授「4預防方法」 牙刷搭配牙線更有效

    在刷牙時常感覺自己流很多血,連泡泡都染成紅色的嗎?牙醫師提醒,牙齦出血是異常狀況,有4方法可以預防,可一旦這些方法都不管用,更建議要趕快就醫,避免症狀惡化。
    2023/03/03 14:45
  • 耳機族當心!長期配戴恐釀「這疾病」 5警訊、改善方式一次看

    耳機對於現代人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它們可以讓人們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聆聽自己喜愛的音樂,並且能夠保持周圍環境的安靜,同時又不會影響到別人,但如果長期佩戴耳機,很有可能會造成不可逆的影響,小編就幫大家整理了5大重點,以及如何改善+預防,趕快來看看吧!
    2023/03/02 13:45
  • 「放屁」不尷尬!長時間沒排氣健康亮紅燈 醫:注意3警訊

    放屁放不停,不僅自己覺得尷尬,也會擔心是否藏有身體警訊。天莘大腸直腸外科診所院長陳威佑表示,一天就算放了20幾次屁,都屬於正常排氣,代表腸胃蠕動健康。相反,若身體長時間沒有排氣,沒有適時排出過多的氣體,才更需要擔心健康是不是出問題了!
    2023/02/28 10:20
  • 剛進公司1個月!她見同事全離職怕爆 過來人吐心聲:趕快逃

    1名網友於Dcard發文分享,她日前在新公司上班滿1個月,怎料部門同事接二連三離職,連最資深的老鳥也準備走人,讓她十分疑惑。面對突如其來的離職潮,她害怕的說,「請問是什麼警訊嗎?嗚嗚嗚…」、「有沒有人給新人建議QQ」。
    2023/02/27 08:26
  • 行車糾紛!不爽被超車 少年亮玩具槍恐嚇GG了

    新北市三重區日前傳出行車糾紛,1名男子騎機車上班途中,疑似超車時引起旁邊的機車騎士不滿,後座乘客竟然當街亮槍恐嚇,旋即快速駛離現場。三重分局事後接獲報案後介入偵辦,當日晚間即循線逮捕涉案的16歲少年,他才坦承因行車糾紛才亮槍,警訊後依法將他送辦。
    2023/02/26 11:12
  • 小6童冒紅斑!10年不癒「皮膚全被啃蝕」 再查已癌症晚期

    出現不明紅疹要小心,這可能是癌症警訊!大陸一位男大生,從小學6年級皮膚就出現白色皮屑,沒多久後就轉變為紅斑,6年期間求診各大醫院都沒用,熟料最後竟被診斷出癌症晚期!
    2023/02/24 10:18
  • 皮膚白可能是警訊!醫警恐罹「1疾病」:長期易心臟功能受損

    現今不少民眾追求皮膚白皙透亮,然而外表白白嫩嫩的很可能是身體給你的警訊!醫師指出,皮膚白很可能是因為「貧血」造成,有6成以上女性都是屬於輕度貧血,由於沒有什麼症狀,因此難以察覺,但要注意長時間下來,恐會導致心臟功能受損
    2023/02/23 09:53
  • 腳常抽筋是「5疾病」警訊!恐患心臟病 醫授5穴位急救

    不少民眾都有睡到一半被腳抽筋痛醒的慘痛經驗。醫師提醒,偶爾的抽筋可透過多喝水、多拉筋來改善,但抽筋狀況在1個月內持續3次以上就要注意,這可能是疾病的警訊,中醫教5個穴位可緩解抽筋,調理肝脾。
    2023/02/18 22:59
  • 一天放屁幾次算正常?醫示警「3危險級臭味」:恐是癌

    放屁是人體自然的生理反應,其中味道也藏有身體警訊!肝膽腸胃科醫師許秉毅就指出,正常人一天放屁20次以下都屬正常範圍,但遇到「3種危險級」臭味千萬別輕忽,有可能是癌症找上門。
    2023/02/18 17:28
  • 別輕忽!盤點6大常見「頭痛原因」 連日噁心恐是慢性病警訊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三個月內「頭痛原因」相關話題的網路聲量,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6大頭痛原因。
    2023/02/18 13:55
  • 民調/侯友宜戰2024曝警訊 「這事」輸賴清德郭台銘

    2024總統大選各政黨如何備戰各界關注,根據一份最新民調顯示,若第三勢力的民眾黨主席柯文哲選擇支持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以無黨籍參選,在對上可望披綠袍出征的副總統賴清德和國民黨呼聲最高的新北市長的「賴侯郭」三腳督中,郭台銘支持度最高;此外,在區域方面,侯友宜不但南部支持度僅為北部一半,在其主政的新北市也無明顯優勢,甚至在「賴侯郭」中墊底。
    2023/02/14 16:50
  • 金臨天下/藍燈投資法!連「三藍」勝率最高 長線最佳買點曝

    景氣燈號開藍燈,為什麼要注意? 因為這是高達一年的衰退預警訊號,也是景氣燈號投資法介入的最佳時機,台股下週也將公布第三個藍燈。對此,TVBS 56頻道《金臨天下》邀集專家一同討論台股「景氣燈號投資法」,以及最佳的投資時間點為何。
    2023/02/13 22:11
  • 于美人買蘭花詭枯死!驚爆竟是家人出事 專家籲5異狀小心

    知名主持人于美人日前於臉書發文透露,自己去年過年訂購的蝴蝶蘭在除夕當天送到,隔天就發現有一半離奇凋謝,當下自己沒有想太多就直接丟了,沒想到同一年就發生家人動大刀的事情,詭異巧合讓網友直呼嚇人;而易經命理老師高煜霖也分析指出,生活周遭5處出現異狀就該小心,免得厄運纏身而不自知。
    2023/02/12 09:17
  • 喝酒臉紅是警訊!半數台人「基因有1缺陷」 罹4癌機率增

    開心慶祝要喝酒,心情不好也要找朋友喝酒解悶,現代人的喜怒哀樂都常要酒來相伴,甚至還有研究說「喝啤酒可以預防失智」!不過國泰醫院心臟加護病房主任張釗監提醒,雖然醫學上認為適量飲酒沒有問題,但是台灣人有半數人缺乏酒精代謝酶,無法將酒精乙醛代謝為無害的醋酸,恐怕會增加罹癌及失智的風險。
    2023/02/06 23:19
  • 女星突病倒動刀!「經血流半個月」醫警告:再拖就是子宮頸癌

    女星宋依璇(宋哥)以模特兒出道,因為充滿笑果的綜藝魂,讓她時常登上節目,怎料近日她突然透露自己去動手術,因為近來月經一直不正常,最近一次甚至半個月血流不止,後來檢查還被醫師警告,「再擺爛就是子宮頸癌」,呼籲大家不要輕忽身體警訊。
    2023/02/06 18:17
  • 劉寶傑切腫瘤後下肢無力 醫曝「3情況」是警訊:恐影響行走

    東森新聞《關鍵新聞》主持人劉寶傑最近上節目時,自曝曾因胸椎長腫瘤進行手術,開完刀後一度右腳無力、腳掌無法離地10公分,經過多年復健,身體才逐漸強壯。醫師表示,胸椎腫瘤如果排除癌症骨頭轉移,最常見的就是神經纖維瘤,會造成胸口麻、刺、痛、下肢無力等症狀,提醒應盡早就醫,以免神經遭破壞後恐影響行走能力。
    2023/02/04 22:51
  • 美國人工淚液產品細菌感染 食藥署:未輸入台灣

    美國FDA近日示警一款非處方人工淚液EzriCare,發現有「細菌群聚感染案例」,正回收其產品。衛福部食藥署今天表示,經清查,這項產品並沒有核准輸入台灣,將持續注意國際間警訊。
    2023/02/04 15:05
  • 年輕人也會中風!「1生活型態」成高危群 中醫曝救命穴位

    中風可不是老人家的專利!台南市消防局44歲的盧姓小隊長因突發急性腦中風而深度昏迷,令眾人震驚又關切。醫師提醒,突發急性頭痛要注意,恐是「腦出血」警訊,中醫教1穴位,幫你活化調理血管彈性,預防意外發生。
    2023/02/04 15:00
  • 823砲戰47萬發砲彈烏俄一週就超過?!現代戰爭彈藥消耗驚人 台灣得提前囤儲

    烏俄戰爭從去年延續至今,已經成為大規模的消耗戰,現在包含俄羅斯,以及烏克蘭背後的歐美國家,彈藥庫存都已嚴重不足,這與過去反恐戰爭小規模、快節奏的作戰模式截然不同,對台灣更是嚴重警訊,因為若要準備複雜程度更高的台海戰爭,不論攻守雙方,彈藥存量勢必都得更多。
    2023/02/02 22:40
  • 打鼾注意!「每週超過3晚」小心呼吸中止 醫曝猝死風險

    別再以為打鼾就睡得很熟、很好的象徵。醫師提醒,每周打鼾超過3晚,是呼吸暫停或呼吸中止的警訊,若長期睡眠呼吸不順恐造成身體缺氧,引發發炎、中風等心血管疾病,嚴重恐還有猝死風險。
    2023/01/27 11:09
  • 快檢查眼周!發現「這徵狀」 恐是高血脂、心血管警訊

    若眼周附近出現黃色斑塊,小心你的血太油!醫師提醒,有黃斑瘤皮膚表現者,比一般人有較高機會出現「血脂肪異常」問題,若忽略高血脂不檢查及治療,恐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2023/01/18 23:19
  • 注意關節退化!出現3症狀是前兆 快做「7招」保護膝關節

    天氣急凍、一冷就關節緊嗎?小心可能是退化性關節炎警訊。醫師表示,很多樂齡族天冷關節就卡卡,如果嚴重到必須一步一步側走才能下樓梯,可能就是關節退化的前兆。建議平時少蹲、少跪、少跑、少上下階梯,可以做些抬腿運動,訓練大腿股四頭肌,幫助保護膝關節。
    2023/01/18 15:37
  • 輕忽!缺牙狀況 醫:小心「全口缺牙」關鍵是這件事

    牙齒是我們五官門面最重要的一個部分,它不只是消化器官的一個咀嚼的起點,事實上它的功能對我們發音、美觀其實非常重要,缺牙有人認為沒有關係,會覺得偶爾掉一顆牙沒有關係,醫師提醒缺第一顆牙,有一就可能有二,往往是口腔全口牙周病的警訊。
    2023/01/17 23:17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