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Poodang抖陰離婚抖動旅遊警示北投紅茶赴陸旅遊演藝生涯覺宗宏中醫陳妍希夾子電動大樂隊
  • 搜尋:

    藍于洺  結果共2,900筆

  • 爆離職潮?照護確診病患「不敢回家」 第一線護理辛苦誰人知

    本土疫情延燒,最辛苦的就是第一線照顧病患的護理人員,除了工作壓力大之外,甚至還不敢回家,就是擔心傳染給家人,甚至因為雙重壓力,傳出有護理離職潮。二到五月一共有795名護理人員離職,其中雙北佔最多,加上薪資漲幅不算大,也讓不少護理人員,有苦說不出。
    2021/06/14 23:04
  • 這雨真狂!時雨量飆破209毫米 市府:已超出北市排水量

    六月四日,北部下起大暴雨,台北市包含信義、大安等區,都傳出淹水情況,根據統計,台北市最嚴重的地方,時雨量高達209毫米,相當的驚人,也因未造成淹水,北市府表示,台北市的排水上限是每小時78毫米左右,超過這個數值,就無法防止淹水發生。
    2021/06/09 22:40
  • 科技防疫!大數據分析疫情冷熱區 北市推「熱區快篩」

    台灣的新冠肺炎死亡率,落在2.4%左右,略高於全球平均,醫師分析是因為台灣高齡患者比較多,慢性病同步也多才導致數據比較高。另外有不少人喊出全台快篩,但醫師表示這種策略,會出現很多偽陽性機率。建議可以採取熱區篩檢,對症下藥,效率比較高,也能舒緩醫療量能。
    2021/06/07 23:01
  • 五微米的危機!氣溶膠傳播「更遠更廣」 醫師:避免群聚環境

    新冠肺炎傳播途徑,有飛沫跟接觸幾種傳染,但其中傳播力最強的,當屬氣溶膠傳播。它是透過小於五微米的顆粒傳播,在空氣中停留的時間更長更久,也因此增加強傳播風險。專家建議人多的地方二氧化碳濃度高,微小顆粒也多,避免群聚環境,是最好的方法。
    2021/06/04 22:56
  • 傳統市場疫情傳播率高 北市推「即時影像」掌握人流

    疫情當下,還是得出門採買,很多人會去菜市場,但現在要小心了,醫師提出研究數據顯示,在疫情期間,傳統菜市場病毒數量會比一般賣場高出不少,最高甚至可達34倍。為了控管市場,北市府擬定推出即時影像,民眾可以上網觀看,初步會在五大攤販型市場辦理。
    2021/06/02 22:57
  • 居家視訊上課考驗師生家長 心理醫師:討論代替說教

    疫情時間,許多學生都必須在家裡透過電腦或平板遠距上課,也讓不少家長一起陪同,這時候要兼顧工作跟孩子教育,難免有時候脾氣會比較暴躁,專家建議以溝通討論代替說教,能更增近親子關係,另外遠距教學不同於課堂教學,有時候學生容易分心,老師的更精心規畫課程,以及安排好課程時間,才能讓遠距教學,真的達到最好的上課效果。
    2021/05/31 23:07
  • 本土疫情升溫!防護衣內銷大增 銷量至少多三倍

    本土疫情升溫,讓防護衣銷量大幅增加,業者表示,過去防護衣大多以外銷為主力,但從五月多開始,防護衣內銷量大增,至少成長兩到三成。TVBS團隊來到防護衣工廠,每一件布料都必須要經過多方測試,達到標準之後才能裁剪做成防護衣,提供給民眾使用。
    2021/05/29 22:55
  • 另類災情!遠距上課筆電原物料卻缺貨 嚴重10月恐斷貨

    疫情升溫,現在學生都必須在家中遠距上課,自然筆電的使用量就高了,但偏偏疫情這一年多來,筆電原料大缺乏,不少大廠都面臨到供應量吃緊的問題。短期之內筆電恐怕會出現供需上的問題。量販店表示,一周以來筆電至少就賣出五百多台,以萬元出頭的基本功能款最為搶手。
    2021/05/28 23:01
  • 傳播延燒!萬華延燒「共同生活圈」 板橋、中永和確診多

    萬華是疫情重災區,新北市警局透過數據分析,發現因為板橋跟中永和鄰近萬華,本身就是共同生活圈,也讓疫情從萬華蔓延開來,板橋中永和確診數激增。另外新北現在也成立疫調分析中心,透過科學辦案手法,找回297位疫調失聯人口。有醫師提醒,民眾去大賣場也得注意防疫,尤其是在生鮮區要特別留意,若沒注意恐怕成為防疫破口。
    2021/05/26 19:34
  • 擔心領嘸錢啊!怕年金破產! 退休族「一次領」比例增

    五一勞動節,勞工上街頭,其中一項訴求就是高喊保年金,因為越來越多人憂心勞保年金會破產,甚至一次領完的比例有增加,政府表示已經一年補助了220億元,但專家表示,對於目前缺口來說,220億元真的是杯水車薪,另外蔡政府表示22K已經正式走入歷史,改善低薪,但專家認為,台灣經濟結構性沒有改變,低薪的環境仍舊無解。
    2021/05/23 23:04
  • 慘啊!疫情重創無奈停業 餐廳業者月賠20萬

    疫情影響,不少行業被迫停業,導致業者跟員工薪資大受影響,有餐廳業者表示,五月初停業至今,一個月至少損失二十萬元。勞工團體表示,被政府勒令停業的場所,不可歸責於勞雇任一方,所以等於老闆可以不給薪水,造成生計問題,期盼未來能調整紓困方案來因應。
    2021/05/21 23:06
  • 封城?不封城?全國進入三級警戒 陳時中:四級暫不考慮

    封城這個議題,在過去一周常常被討論,尤其是在本土疫情升溫之下,到底該不該封城,專家表示,封城影響層面更廣,應該用區域管制比較適合,但得明確規範民眾生活規定,另外指揮中心也宣布全國進入三級警戒,未來也將在上午加開記者會,統一對外說明,隨時掌握疫情狀況。
    2021/05/19 22:44
  • 五到八成感染者無症狀或輕症 醫師呼籲:別輕忽周邊任何染疫風險

    日前傳出國外施打AZ疫苗有血栓的案例,前台大醫師林氏壁,一開始也對這個疫苗有些疑慮,但連日做了幾日功課,韓國200多萬人施打AZ疫苗,都沒有血栓出現,也下定決心在上周五施打,目前也沒有任何異狀。另外本土疫情升溫,醫師呼籲減少群聚,尤其是有五到八成感染者是輕微症狀,要隨時提高警覺,做好防疫工作。
    2021/05/18 23:24
  • 有片/好渴!霧社水庫蓄水不到5% 發電恐成問題

    霧社水庫是南投知名水庫,因為碧湖美景,還曾被先總統蔣公稱讚,但現階段因為缺水,碧湖美景不再,變成砂石曠野,未來恐怕連發電都有困難。另外趁著水位下降,管理單位台電也加緊清除水庫淤泥,增加水庫效能。
    2021/05/17 19:17
  • 辛苦!醫護能量吃緊!篩檢量暴增三倍 退休醫:願回來幫忙

    本土疫情持續升溫,也讓醫護人員相當辛苦,光是從5月9日到15日的篩檢量,就比過去兩周暴增了三倍,急診醫護人員甚至忙到深夜,有得連水都沒得喝,面對龐大的醫療需求,指揮中心表示,未來考慮將輕症患者安置在集中檢疫所,甚至可以在家休養等通知,面對醫療人力吃緊,現在也有退休的醫師喊話,若真的忙不過來,願意回來支援,全力抗疫度過難關。
    2021/05/16 23:14
  • 誰來解水庫的渴! 永和山水庫「砂石遍野」蓄水量不到5%

    苗栗的永和山水庫,是專門供應頭份跟竹南地區的用水,現在蓄水量不到5%,整座水庫砂石遍野,長期負責水庫空拍工作的人員也表示,從來沒有看過水庫,是慘成這種情況。
    2021/05/13 23:21
  • 真的假的?穿輕便雨衣可以防疫? 專家:沾黏病毒風險高

    日前有議員爆料,諾富特飯店送餐人員,穿雨衣送餐,對此指揮中心表示,在飯店內送餐其實染疫風險很小,因此穿輕便雨衣,也能有防護效果,但絕對要用過就更換,避免病毒殘留,然而在缺水期間,洗手也有訣竅,醫師表示透過一些方式,既可以省水,也可以達到洗手效果,做好防疫工作。
    2021/05/11 23:37
  • 惡教練摔傷童!柔道訓練遭汙名化 專家:訓練得宜能降風險

    台中日前發生柔道教練把男生連摔27次,導致男童重傷,至今仍陷入昏迷,這起事件也讓兒童柔道受到了很大的污名化。專業的柔道教練表示,其實訓練初學者柔道之前,都會先學習防護姿勢也就是能有效降低重摔風險。而且若是兒童,更會注意他的身體狀態,絕對不會在承受不了的情況之下,強行訓練,避免受傷意外發生。
    2021/05/10 23:11
  • 美中較勁!東西兩大強權拚「基礎設施」 半導體、5G科技成台灣優勢

    美中較勁的戰場,現在似乎轉移到了基礎設施上面,兩國都砸下了大筆預算在基礎建設,專家表示這是為了打好基底,強化未來兩大強權的競爭力,其中包含了交通設施跟5G科技都是重點發展項目,這也上台灣廠商在這兩大強權的比較當中,具備了極大優勢。
    2021/05/06 23:15
  • 轉型?外界盼望台鐵大改革 專家喊話:鐵路高架化「效率低」

    太魯閣事件之後,台鐵改革備受關注,現任逢甲大學學者鍾慧諭表示,台鐵花了太多錢在鐵路高架化上面,成本高又缺乏效率,建議將經費轉作台鐵車站及周邊土地的重建經費。另外台鐵真的要改革,公司化會是一個關鍵,歷任交通部長都沒有完成這項任務,現在改革之路勢在必行,也考驗政當局政府的智慧。
    2021/04/30 22:56
  • 海軍與海巡署推「平戰轉換」 打造「第二海軍」強化國防

    為了強化國防戰力,海軍司令部跟海巡署,推動平戰轉換計畫,海巡安平艦等12艘新造巡防艦,600噸級戰時加裝海軍聯成系統、攻船飛彈、肩射飛彈等武器,平時執行海巡任務,戰時可以投入海軍戰力。專家表示,這項措施能提高備戰軍力,但在裝備上轉換,人員培訓等相關訓練,困難度很高,需要多加演練,從中調整,才能真的成為即時戰力。
    2021/04/29 23:13
  • 少子衝擊!近萬學生剩一系500人 蘭技110學年停招

    少子化影響越來越大,不少私立技術學院近來頻頻傳出停招訊息,包含和春跟蘭陽技術學院,過去十年來大學生就減少了十四萬,首先衝擊的就是南部跟東部的私立技術學院,過去教育部會協助學生轉學,像是之前的永達技術學院,但498名學生轉學出去後,有120人因為交通跟經濟,放棄了學業。未來私校退場之後的規劃,更需要全盤的檢視加強。
    2021/04/26 23:03
  • 困擾有解了!恐怖跟蹤年破8千人受害 新法上路最重5年徒刑、罰50萬

    不少人都有被跟蹤騷擾的經驗,根據統計一年有超破八千人被跟蹤騷擾,後續糾纏的案件高達兩萬五千多件,令人十分困擾,現在行政院通過跟蹤騷擾防治法草案,未來只要觸犯法令上的八種騷擾行為,依法可以開罰,最重可以罰5年,50萬新台幣。
    2021/04/23 23:11
  • 澄清湖變「大草原」!湖光倒影變沙洲一片 高雄人驚嘆:前所未見

    高雄第一大湖,有台灣西湖之稱的澄清湖,是台灣八景之一,但受到缺水影響,這邊從過去的湖光美景,變成了乾涸的沙洲。旁邊的老字號餐廳得月樓表示,從來沒有看過澄清湖是這個樣子,過去就是主打湖邊水漾美景,現在沒有了,生意也受影響。高雄市府表示,若缺水持續嚴重,將會採取供五停二策略,餐廳業者憂心,勢必會再影響到來客數量。
    2021/04/22 23:01
  • 火熱!第一季全台房市「燒燙燙」 新竹、北市漲幅最多

    房市越來越火燙,根據數據資料,全台灣房市在第一季都有顯著成長,其中有台北市跟新竹市成長最多,台北市單坪價位來到90.2萬元,這是五年半來再度重返九字頭。另外像台中台南這些區域的重劃區建案,也都非常搶手。六都在三月的房市成交移轉,就有2萬多棟,老房仲紛紛表示,第一季很少看到這麼旺的房市熱潮。
    2021/04/20 22:55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