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五微米的危機!氣溶膠傳播「更遠更廣」 醫師:避免群聚環境

記者 藍于洺 / 攝影 陳儒桓 報導
發佈時間:2021/06/04 22:56
最後更新時間:2021/06/04 23:14

新冠肺炎傳播途徑,有飛沫跟接觸幾種傳染,但其中傳播力最強的,當屬氣溶膠傳播。它是透過小於五微米的顆粒傳播,在空氣中停留的時間更長更久,也因此增加強傳播風險。專家建議人多的地方二氧化碳濃度高,微小顆粒也多,避免群聚環境,是最好的方法。

圖/TVBS

 
記者藍于洺:「疫情當下大家都關心新冠肺炎的傳染途徑,除了接觸傳染跟飛沫傳染之外,氣溶膠傳染也是一個相當受到重視的關鍵。透過小於五微米的顆粒,這樣的傳染力,可以拉得更遠更廣。」

氣溶膠傳播更遠更廣,讓病毒在空氣中存活時間更久,傳播距離也拉長。去年春節在廣州發生的餐廳群聚感染,三家人彼此沒有近距離接觸,但卻接連確診,推測跟氣溶膠傳播有關。

長庚醫院腎臟科系主治醫師顏宗海:「所謂氣溶膠傳播,它也算是空氣傳染的一種,它大部分都發生在特定的環境之中,例如說你很擁擠的餐廳通風不好,或擁擠的會議室還有電梯。」

 
新冠肺炎三種途徑傳播,第一種飛沫傳染;第二種為接觸傳染;第三種則是氣溶膠傳染。透過小於五微米的顆粒物質當媒介,能在空氣中傳播更遠、存留更久,更有可能透過中央空調系統擴散,任何吸入這些氣溶膠的人都可能遭到感染。

長庚醫院腎臟科系主治醫師顏宗海:「當一個病人他有新冠肺炎確診,他吐出來一些顆粒是小於五微米,很小,它可能會在我們空氣中停留好幾個小時,你就沒辦法說靠保持社交距離(因應)。」

圖/TVBS

澳洲物理學家表示,人類呼出來的,是濕熱而洶湧的一坨空氣,在1.5公尺的高度呼出的5微米飛沫,可以輕鬆跟著那口氣飛到幾公尺外才落下,並非只有醫療場域會出現呼吸粒子,人在呼吸、講話、打噴嚏或唱歌的時候,會持續吐出各種大小的口沫跟氣溶膠,危機隨之而來,更突顯口罩重要性。

重症專科醫師黃軒:「並不是咳嗽而已,其實我們正常呼吸也有一百顆飛沫,慢慢從你的鼻嘴裡面慢慢噴出來,平常說話的時候平均有三百顆飛沫出來,飛沫裡面本身就有如果是,你剛好本身是新冠肺炎確診者,你就還有一些病毒存在。」

透過化學老師的手,做實驗來了解氣溶膠原理,透過器材加溫,畫面上所看到的煙霧,其實就是微小顆粒組成,也就是氣溶膠的一種。物理老師表示戴口罩是最大防禦方式,能放慢粒子傳播的速度並篩掉部分粒子。但是如果要確保辦公室、學校、醫院等室內場所的安全,通風系統很關鍵。

化學老師張丕白:「十微米甚至於說小於五微米以下小顆粒,它可能是液體的,或是固體的都有可能,它在空氣中可能會漂浮個幾十分鐘,甚至幾個小時都有可能,那它範圍漂浮的話,可能長達十幾公尺也有可能。」

圖/TVBS

 
空氣品質專家提出數據,室內通風好的定義,在於房間內的二氧化碳濃度低於500ppm,如果達到800ppm,那麼某個人呼出的氣體中,就有1%會被其他人吸入;達到4,400ppm時,這個比率會拉高到10%,就算是高風險環境。通常要達到這麼高的二氧化碳濃度,都是在人潮擁擠的地方,如果要確保新冠肺炎散播風險低,室內二氧化碳濃度應該要遠低於700ppm。

長庚醫院腎臟科系主治醫師顏宗海:「所以在醫院的話,一般都會要負壓的病房,病房裡面都是負壓的,醫生還有護理師進去做一些治療的時候,我們都是全套的保護裝置啦,包括我們隔離衣我們的手套口罩面罩,全套保護裝置加上負壓(病房),這樣才能把傳染降到最低。」

氣溶膠傳播更遠更久,改善通風設施、減少群聚壓力、口罩隨身戴牢牢,才是解決氣溶膠傳播的上上之道。

《TVBS》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如有疑似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 0800-001922

◤EF海外遊留學專家◢

👉最後倒數!暑假海外遊學團/營隊報名即將截止

👉半年/一年也可以「微留學」,高達60,000元折扣

👉給自己一個遊學假期,同時提升語言及國際觀


◤2024女大粉美賞◢

👉華人美妝奧斯卡賞 即日起免費報名中

👉殿堂級美妝賞 美力爆發,無所畏懼!

👉歡迎各式肌膚保養、美妝、保健品角逐


#新冠肺炎#確診#群聚感染#隔離#氣溶膠傳播#新冠病毒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608

0.1265

0.2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