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鹿耳門天后宮台鐵廟方花轎賣家孫安佐放火槍主播薪水賣場停辦高凌風
  • 搜尋:

    腸桿菌 結果共401筆

  • 家樂福牛起司疑遭大腸桿菌汙染 全台下架回收

    法國家樂福生產的「家福SAINT FELICIEN牛起司」疑遭大腸桿菌污染,食藥署5月1日針對全台發布回收警訊。醫師表示,吃到大腸桿菌的起司可能導致急性腸胃炎,敏感族群恐釀敗血症。
    2019/05/08 13:51
  • 快訊/超級細菌疫苗能防死亡率仍高? 立委:需宣導 

    世界衛生組織近來公布12種超級細菌,就包含國人常見的,肺炎鏈球菌、腸桿菌,比起其他10種超級細菌,這2種被說是能夠預防,但肺炎已經是國人近兩年十大死因第三名,有立委指出和預防接種宣導不足有關,建議民眾要有接種預防疾病觀念。
    2019/04/29 09:48
  • 陸「鮮榨柳橙汁販賣機」抽樣 黴菌超標3萬倍

    大陸賣場和各大交通樞紐站都會擺放的「鮮榨柳橙汁販賣機」,打著「低溫新鮮」招牌,頗為大陸家長喜愛,結果抽查發現,竟然暗藏生菌數、大腸桿菌數、金黃色葡萄球菌數等超標的食安問題,其中有兩台榨汁機,霉菌數超標三萬倍。
    2019/03/02 17:48
  • 飛機餐的秘密...英國空服員爆:咖啡都是用廁所水泡

    大部分班機都有提供熱咖啡及熱茶的服務,但有空服員爆料,稱機上的熱飲幾乎都是用廁所水煮泡,且他所服役的班機,水裡還被驗出大腸桿菌,衛生非常的髒。
    2018/11/30 13:37
  • 筷子用久不捨得丟? 專家警告「小心吃出胃癌」

    華人社會中,每天吃飯幾乎會用到筷子,有些人喜歡用竹筷,也有人愛用金屬筷,不過有調查指出,若筷子清洗不乾淨,大腸桿菌、幽門螺桿菌等病菌可能會透過筷子傳播,嚴重甚至導致胃癌,切勿輕視筷子的衛生問題!
    2018/11/28 22:37
  • 消基會籲消費者勿吃美加生菜 或煮熟再吃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今天表示,美國、加拿大都有消費者食用受大腸桿菌污染美生菜後送醫,衛福部昨晚也宣布輸入加強管控,呼籲消費者勿吃美、加蘿蔓生菜,或是煮熟再吃。
    2018/11/23 16:37
  • 占台灣進口率99% 美蘿蔓生菜疑大腸桿菌汙染

    美國與加拿大接連發生民眾疑似食用「蘿蔓生菜」感染大腸桿菌案例,政府單位已發出警訊,呼籲民眾暫時以其他生菜替代或不要食用。衛福部表示暫時觀察,還不會禁止進口,但從23日起到12月7日,所有蘿蔓生菜輸入必須有該國政府的安全檢驗證明,否則暫停申請。
    2018/11/22 22:44
  • 快訊/美加疑吃「蘿蔓生菜」染病!  衛福部發禁令

    吃生菜小心!美國、加拿大發生多起民眾疑似吃「蘿蔓生菜」感染大腸桿菌病例,當地衛生部門呼籲民眾,在找到傳染源前,勿吃蘿蔓生菜,對此我國衛福部表示,已掌握蘿蔓生菜疫情,明天起到下月7日,由美國、加拿大輸入的蘿蔓生菜實施加強輸入管控措施,如果未檢附相關安全證明文件,則暫停輸入,也呼籲民眾不要食用, 如有身體不適,請儘速就醫。
    2018/11/22 21:21
  • 美國蘿蔓生菜疑遭菌汙染 醫:恐致敗血症危命

    美國日前發布蘿蔓生菜疑遭O157型大腸桿菌感染警訊,醫師表示,這種菌毒性強,恐致敗血症、甚至死亡。食藥署說,管制措施仍在討論,建議民眾自行評估風險,業者應加強自我管理。
    2018/11/22 14:16
  • 含菌超標! 北市溫泉水質抽驗17家不合格

    泡湯前還得注意,很多公共浴池或者露天溫泉,可能暗藏病菌,台北市衛生局也進行全面稽查,發現有17件違規,主要都是大腸桿菌超標,誤入人體,可能會造成腹瀉。
    2018/11/05 15:44
  • 日摩斯漢堡集體中毒!28人染大腸桿菌 兩分店被關

    日本摩斯漢堡 驚傳集體食物中毒,包括東京在內,關東地區有19家店鋪,總計28人,在用餐後出現上吐下瀉症狀,最後被驗出感染大腸桿菌,懷疑是總部食材受到污染,長野縣已經有兩家店鋪,被勒令停業。
    2018/09/17 17:55
  • 快訊/日本摩斯漢堡28人中毒 證實染大腸桿菌

    日本摩斯漢堡出現食物中毒案例,關東地區包括東京都與其他7個縣,共計19家店鋪,有多達28人消費後出現上吐下瀉症狀,最後被驗出是感染出血性大腸桿菌O121,懷疑是總部供應食材時就已經受到污染,位在長野茅野市的店鋪已經勒令停業。
    2018/09/17 14:59
  • 2連鎖10元壽司店遭檢舉 疑大腸桿菌超標

    天氣好熱,許多民眾都會想吃壽司消暑,但2家連鎖10元壽司店,卻遭到民眾投訴,大腸桿菌超標,業者強調過去檢驗都是合格,不過衛生局說檢驗只能代表當次的結果,將加強稽查,而業者也會到攤販現場詳細的了解。
    2018/08/08 14:47
  • 浴室磁磚割傷右腿 男子傷口感染大便細菌

    53歲陳姓男子暑假出遊,在民宿洗澡時不慎跌倒撞到洗手台磁磚,右腿劃出一道長10多公分的傷口,緊急縫合後10天傷口竟發炎,就醫發現感染大便細菌─大腸桿菌、綠膿菌。
    2018/08/06 18:00
  • 吃隔夜冰西瓜! 7旬男「小腸壞死」70公分

    夏天喝飲料吃西瓜都要留意。大陸有一名男子吃了隔夜冰西瓜,竟然導致部分小腸壞死,醫師表示,吃不完的西瓜切開後一定要馬上冰冰箱,降低被細菌感染的可能性,另外痛風患者也要避免攝取過多的果糖,長期下來尿酸偏高,就容易引發痛風。
    2018/08/06 13:26
  • 女吃半生雞肉36小時暴斃 專家:她有錯誤的基因

    半生的雞肉能否食用?許多美食家與廚師都有不同看法,但這起意外可能會讓人更加謹慎。英國某家庭到希臘遊玩,身體向來健康的母親在飯店內吃到一塊半生熟的雞肉,當天深夜開始嘔吐,36小時後不幸喪命,感染專家說,「她擁有錯誤的基因」。
    2018/07/30 20:40
  • 快訊/御盤de食堂「烘焙茶拿鐵」 大腸桿菌超標4.3

    最新消息,台北市衛生局抽驗散裝飲冰品跟配料,一共抽驗182件,其中微風南京中的「御盤de食堂」販售的「烘焙茶拿鐵」,大腸桿菌超標4.3倍,依法處分製造業者3萬到300萬罰鍰。
    2018/07/10 10:04
  • 吃冰引盲腸炎? 民眾控大腸桿菌超標導致

    天熱吃冰消暑,不過新竹有民眾控訴,6月9日到台北一家百貨公司的美食街吃冰,小六的兒子回家後,身體不適掛急診,醫師診斷是急性闌尾炎併發腹膜炎,由於住院期間,台北市衛生局正好公布4月分冰品抽驗結果,這家甜品店大腸桿菌超標,民眾懷疑是吃到不衛生的冰品才引發。
    2018/07/03 19:46
  • 快訊/食藥署預告!食品微生物 擴大驗項目、樣本

    食藥署預告「食品中微生物衛生標準」草案。之前都以「大腸桿菌群」為指標,以後會以「腸桿菌科」取代。加上會擴增檢驗沙門氏菌、李斯特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等,提高採樣數,新制預計2020年元旦就會上路。
    2018/06/12 10:03
  • 抽查冰品!迷克夏鮮奶茶 「大腸桿菌」超標

    夏天溫度高,不少人喜歡午後來杯手搖飲,但得當心,生菌數有沒有超標!台北市衛生局抽查散裝飲品冰品160件,結果驗出九件大腸桿菌或生菌數超標,知名手搖店迷克夏,也在超標名單內,招牌飲品鮮奶茶,大腸桿菌被驗出是標準值的八倍,衛生局表示,除了開罰,會持續抽查這些店家,直到合格為止。
    2018/06/11 14:12
  • 快訊/北市抽驗散裝飲冰品 160件中不合格率5%

    北市衛生局抽驗市售「散裝飲冰品」,160件中有9件,初驗、複驗都不合格!包括信義區永吉路上,迷客夏販售的鮮奶茶,忠孝SOGO地下一樓豆花莊,賣的粉圓傳統冰,都被驗出大腸桿菌群超標。連鎖餐廳MBWHITECOFFE的士林店,白咖啡冰沙則是生菌數超標。
    2018/06/11 11:22
  • 南高屏剉冰抽驗 7成4衛生指標菌超標

    炎夏剉冰消暑,但依台灣消費者保護協會到台南、高雄、屏東等地抽樣50家冰品店檢驗,只有13家業者的微生物衛生指標菌完全符合標準,也就是有74%店家衛生指標的生菌數超標。
    2018/06/08 12:37
  • 永心鳳茶冷泡茶生菌數超標 業者:已改善

    高雄市衛生局針對夏日飲冰品進行抽驗,第一波隨機抽驗59間店,結果發現有4間店不符合衛生標準,其中還包含了以高價復古茶飲聞名的餐廳,冷泡茶大腸桿菌群超標46倍,對此,業者澄清之間為了降低水溫有加冰塊,可能過程中受到汙染,現在改用過濾水直接沖泡,不再使用冰塊,已經沒有食安問題。
    2018/06/04 23:42
  • 排隊名店雪花冰生菌超標82倍 網友:「順便清腸胃」

    炎炎夏日,來碗雪花冰,非常消暑,但小心吃下去的不是冰,而是滿滿細菌!高雄市衛生局啟動連鎖冰品與餐飲店稽查,發現有4家業者供應的飲冰品,含過量大腸桿菌群或生菌,其中包含高雄知名冰店「大西洋冰品」仁武店販售的雪花冰,被驗出含生菌數超標82倍,大腸桿菌群超標11倍,若吃下肚,可能導致腹瀉與腸胃不適。
    2018/06/04 21:38
  • 美大腸桿菌疫情加劇 加州出現首起死亡病例

    美國衛生當局今天表示,因為吃下遭受汙染蘿蔓萵苣(romaine lettuce)所引發的大腸桿菌疫情,在美國已造成121人受到感染,且加利福尼亞州出現全美第一起死亡病例。
    2018/05/03 16:51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