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星座男星工地暗巷激吻網紅余祥銓息肉潛艦余祥銓寶妮安伯政打工症狀嚴重
  • 搜尋:

    產值 結果共1,316筆

  • 韓流壓台流 打造北流中心欲提振創作

    台灣曾經是亞洲流行音樂重鎮,但這幾年光環逐漸黯淡,反倒是韓系潮流崛起,以數據來看,2014年韓國光是k-pop出口額就已經佔了台灣整體流行音樂產值的超過一半,而現在文化部委託北市打造北部流行音樂中心,包括錄音間、練習室和live house等,通通包括在內,希望能推動流行樂的創作能量,但台灣缺的是這樣的大型硬體,還是其他軟實力。
    2018/05/29 23:14
  • 彰化農地違建工廠多 都市計畫合法解套?

    台灣農地越來越少,如何保存現有農地避免受到工業汙染是重要課題。雖然蔡政府上台後,喊出520後的違建即報即拆,但環保團體痛批,全台13萬間農地上的既存違建,政府卻想透過臨時登記工廠執照,或土地重劃的方式「就地合法」,根本是便宜行事。不過以水五金產業重鎮彰化縣為例,雖然年產值高達500多億,但境內半數以上工廠都不合法,該如何兼顧產業和環保,政府很頭大。
    2018/05/28 23:45
  • 電競全球產值300億 台廠布局搶攻商機

    科技世代處處是商機,台灣大廠的優勢何在?
    2018/05/25 19:00
  • VR、AR商務來臨! 新科技顛覆傳統消費

    2020年全球VR產值將上看112億美元,國內校園不僅成立專屬實驗室,扶植人才,台灣廠商也自行研發,將VR、AR的觸角,深入房地產、零售、電商、觀光,吸引阿里巴巴、IKEA、Tiffany等國際大客戶買單,賺進千萬商機。
    2018/05/23 23:16
  • 「代客剝小龍蝦」 陸女大生月賺近5萬台幣

    說到大陸國民小吃第一名應該就是小龍蝦,夏天進入旺季,每年總產值超過6600億台幣。但和一般蝦子很不一樣,小龍蝦的殼比較硬、肉又小,吃起來相對費力,因此在上海,就有餐廳推出代客剝蝦服務,顧客可以空出雙手悠閒的滑手機、玩遊戲,剝蝦員會坐在對面幫你剝好小龍蝦,勤快的話1個月能賺近台幣50000元。
    2018/05/23 12:37
  • 議員私設掩埋場 毒染遍地政府不敢管

    屏東縣是台灣石斑魚最大的養殖縣市,土壤和水質純淨的枋寮鄉魚蝦更占轄境水產逾半產值,近年當地民意代表卻悄悄引進事業廢棄土回填農地,數種重金屬濃度超標,周遭土壤和水質環境淪陷。環境專家憂心有害事業廢棄土四處流竄,而受害民眾卻還遭人出言恫嚇,就連地方首長住宅也被相關人士包圍。一場環保戰役已延燒成地方治安爭議,民眾無奈喟嘆:「環境惡化,『安居樂業』淪為奢談。」
    2018/05/22 08:00
  • 快訊/拉抬! 觀光局「南部旅遊補助」再加碼500萬元

    觀光局先前公布旅行社組團到南部旅遊補助方案,現在再宣布投入5000萬元,一路到6月底自由行3人同行可享住宿第2晚免費,不過住宿限定時間必須在週一到週四期間,而目前南部5個縣市已經有180多家飯店民宿加入這項優惠方案,預期能增加10萬住房數帶來4.2億元產值。
    2018/05/19 09:51
  • 封島3年!基隆嶼7月見客 搶賺觀光財

    基隆知名觀光景點基隆嶼,因為碼頭遭颱風摧毀封島3年多,市府斥資7000多萬整修,終於要在今年暑假重新開放,結合去年開始推廣的磯釣活動,估計一年可創造5000多萬的觀光產值。
    2018/05/18 18:01
  • 換國產的! 台鐵新電車線「粗度增倍」減故障

    交通部和經濟部今天(18日)在富岡機廠舉辦軌道系統維修採購說明會,希望吸引更多台灣業者加入生產維修等零組件擴大內需,預計台鐵、北捷等單位加起來可以增加將近130億元的產值。
    2018/05/18 13:50
  • 小龍蝦大戰!工人起爭執 空中扔蝦挨批

    大陸湖北一處小龍蝦加工廠,發生工人吵架,竟然拿起尊貴的小龍蝦往空中互砸,造成龐大損失。而根據統計,中國大陸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小龍蝦消費國和生產國,龐大的內需和外銷市場,讓許多地方形成小龍蝦產業鏈,經濟產值高達1400多億人民幣。
    2018/05/15 13:34
  • 辣條傳奇 陸「天王級」零嘴紅到歐美

    台灣的乖乖陪不少80後的青年長大,大陸的「辣條」也有同樣地位,但可別以為辣條是肉做的,它是麵粉和豆類製品,透過辛香料讓口感又辣又有嚼勁,甚至還紅到歐美各國,網路上不少有趣的外國人試吃影片,讓外界更好奇這小小一條怎麼能衝出每年500億元人民幣的產值。
    2018/05/12 16:10
  • 台灣機械業年產值 未來10年拚2兆元

    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柯拔希預期,今年台灣機械產業產值可望成長5%到10%,未來10年產值朝向新台幣2兆元目標邁進。
    2018/05/09 11:21
  • 降血糖養生! 山苦瓜「調理飲、果乾、膠囊」夯

    國人的養生觀念抬頭,也讓過去很多人不敢吃的山苦瓜在養生市場當中異軍突起,除了果乾、膠囊之外,像是萃取的調理飲號稱一年能賣出50萬瓶,創造超過4000萬產值,營養師解釋,主要就是因為山苦瓜含有三萜類化合物能改善高血糖,苦瓜素還能抑制脂肪。
    2018/05/07 18:21
  • 重金屬汙染桃河川 灌排不分農地也受害

    桃園的海岸線都有重金屬汙染了,更不用說境內11條主要河川,全台灣工業產值第一名的桃園,有多達30個工業區,也難怪得背負沉重的環境債,河川被汙染也影響到需要灌溉水源的農地,這使得桃園成了全台農地污染嚴重的前三名縣市,情況有多嚴重又如何改善,繼續來看主播秦綾謙,攝影潘郁文直擊桃園河川的汙染真相。
    2018/05/05 23:37
  • 蔡總統端五加二成績 物聯網產值9774億

    總統蔡英文今天將參訪電動機車產業領頭羊睿能創意(Gogoro)等公司,根據總統府資料,106年台灣物聯網產值已成長至新台幣9774億元,占據全球產值4.1%,年成長率達19%。
    2018/05/04 09:50
  • 半島:澳洲39大學調查結果 1.6%學生稱:遭性侵

    留學產業是澳洲第三大出口業,每年產值超過180萬美金,目前澳洲大約有50萬名國際學生,大多數來自亞洲,但是近年來,針對留學生的性侵案件不斷增加。根據澳洲人權委員會,對3萬多名學生所進行的調查,1.6%的人聲稱,在2015年或是2016年間,在與學校有關的環境中遭到性侵,裡面一些受害者是國際學生,他們擔心無法受到當地法律保障,因此不敢報案,反而成了被攻擊的目標。
    2018/05/01 21:42
  • 高雄型農培訓550人 年產值翻漲二倍

    傳統刻板印象,務農看天吃飯是很苦又難賺錢的工作,但現在不是,高雄從5年前開始培訓型農、網羅返鄉青年,不是教怎麼種出好水果好蔬菜,而是學習行銷農產品,賦予產品更高的附加價值、創造翻倍的產值,5年下來培養出550位型農,年收平均成長了2倍。
    2018/05/01 18:06
  • 敬鵬遇祝融挫跌停 逾萬張賣單高掛

    PCB大廠敬鵬平鎮廠區28日發生火災,造成嚴重死傷,初估影響單月產值約3億元,今天股價開盤打入跌停39.15元,股價創2015年9月以來新低,跌停價位有1.1萬張賣單高掛。
    2018/04/30 09:49
  • 白灼刺身皆美味 陸饕客「拚死吃」長江河豚

    過去俗語說是「拚死吃河豚」,一句話點出牠的特色和美味,讓人甘願冒險品嘗,也造就獨特的河豚商機。江蘇「揚中」就被稱為「河豚島」,「吃河豚」是延續千年的文化,現在年產值達到百億人民幣,有五萬公噸的產量。每年春季河豚洄游到揚中,這時候的河豚最鮮美,一個月能吸引85萬觀光人次。
    2018/04/28 19:06
  • 如高等農夫!中市農業補助多 居中部之冠

    台中市耕地面積僅5萬公頃創造出3百多億的產值,比鄰近的農業大縣彰化、雲林都多,關鍵在於台中市農業補助是中部最多,也首創「中年加農」計劃,聘請有經驗農夫來教導中年想轉職務農卻毫無經驗的人,再加上原有的補助項目,就有初次學種西瓜的農民,成本因此省了一半,補助高人一等甚至吸引外縣市也來台中務農。
    2018/04/26 18:13
  • 本收成年度 宏都拉斯咖啡出口量升價跌

    官方統計顯示,本(2017-2018)收成年度截至目前,宏都拉斯咖啡出口,與上一年度同期相比,在量的方面增加了6%,但在值的方面卻下降了10.4%。
    2018/04/26 13:15
  • 陳良基:科技業產值增加 才會缺人缺地

    科技部長陳良基表示,台灣科技產業持續正向發展,產值增加,所以才會有缺人和缺地的議題;科技產業界希望吸引人才,員工分紅可透過稅制多加鼓勵。
    2018/04/25 11:41
  • 年產值1.2億!金牌農村活化再生 年輕人回鄉打拼

    搭上全臺唯一的鳳梨小火車,隨著列車穿梭在花蓮縣瑞穗鄉富興社區的平地造林與鳳梨田間,欣賞山和綠的美景之外,還可以下車走進鳳梨田,親手體驗DIY採果的樂趣。拔鳳梨有多好玩,從遊客臉上的笑容就能看出來。
    2018/04/19 19:17
  • 今年石化業產值 IEK預估年增上看6.2%

    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今天預估,2018石化產業產值年增率將持續成長5.6%到6.2%,主要受惠全球總體經濟展望維持正向,下游暢旺,獲利穩定。
    2018/04/19 13:04
  • 佛心雇主!年加薪2次 砸千萬辦員工旅遊

    知名團購達人「486先生」陳延昶所創立的「486團購網」擁有73萬名粉絲,去年以16億元營收成為團購電商霸主,平均每個員工能創造超過4千萬元產值,比起台積電還高出一倍。這個關鍵就在於,他替員工一年加薪2次,還砸25萬元當成旅遊基金,認為對員工好,生意才會做更大。
    2018/04/18 22:00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