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內湖寵物店劉寶傑仇恨值宜蘭頭顱破裂鳳梨歐菈二樓陳曉賠償陳妍希
  • 搜尋:

    烏俄戰爭 結果共987筆

  • 傳烏軍獅子大開口 向美防長索1700萬枚砲彈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上個月底無預警出訪基輔,強調對烏克蘭的軍事支援。但周一烏克蘭媒體爆料,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扎盧日內向奧斯汀獅子大開口,要求支援1700萬枚砲彈。
    2023/12/05 12:50
  • 民進黨「民調暫領先」軍工股受惠 法人最看好大單挹注這2檔

    藍綠白總統候選人出爐,根據美麗島最新民調,賴蕭配支持度36.3%暫時領先,國民黨侯康配支持度31.0%、民眾黨柯盈配支持度18.0%。由於民進黨民調領先,讓受惠民進黨政策的相關族群表現強勢,其中又以軍工股最受投資人關注,加上選前兩岸地緣政治風險,及以巴戰爭、烏俄戰爭未果,更推升相關個股上漲動能。
    2023/12/04 08:36
  • 烏克蘭一家駕帆船遊亞洲也避難!船隻故障暫停台中

    台中梧棲漁港最近停了一艘帆船,主人是烏克蘭籍的一家三人,原本爸爸這幾年駕駛帆船遊歷亞洲,但這兩年遇上烏俄戰爭,他返回烏克蘭接妻兒,就這樣一家三人駕帆船離開烏克蘭,原本從韓國要去菲律賓,但途中船隻故障,目前暫時停靠台中港,來自烏克蘭的一家人要等修好船隻,再繼續海上旅程。
    2023/11/29 16:20
  • 一家三口逃離烏克蘭「遠離戰爭」 帆船壞急停台中港

    俄烏戰爭造成許多人民顛沛流離,日前在台中市梧棲區的漁港,有一艘帆船載著來自烏克蘭的1家3口,他們因戰事而離開故鄉,原本預計要從韓國南飄往菲律賓,船隻卻在台灣海峽故障,他們緊急申請停靠梧棲漁港,但礙於船還沒修好,目前移民署等單位正進一步協助合法的1個月簽證辦理。
    2023/11/29 13:06
  • 躲完砲彈躲暴風雪!奧德薩雪災 克里米亞淹大水

    烏俄戰爭進入第21個月,烏克蘭東南部及黑海沿岸,遭受強烈風暴侵襲,在俄羅斯佔領的克里米亞半島地區,至少3人死亡,50萬人大停電,海水倒灌淹沒馬路,而在烏克蘭的奧德薩,則是暴雪成災,烏克蘭澤倫斯基呼籲民眾緊急避難,在與俄羅斯作戰陷入苦戰之際,這場暴風雪,更是雪上加霜。
    2023/11/28 21:41
  • 烏克蘭傳如期大選引發民怨 八成要求戰後再選

    俄烏戰情仍舊膠著,但傳出烏克蘭明年大選可能如期舉行,也引發民眾強烈不滿。
    2023/11/27 17:00
  • 每月出動4萬架次轟俄軍! 烏全民投入自製無人機

    烏俄戰爭打了640天,戰場現在又開始積雪,雙方更容易透過雪地上的痕跡,來追蹤敵軍動向。烏克蘭現在大量利用無人機作戰,平均一個月,會使用到3到4萬架無人機,因此老百姓也投入生產,甚至直接透過網路教學,來組裝無人機。
    2023/11/24 22:07
  • 普欽出席G20視訊會議 稱願意與烏和談

    由印度總理莫迪召集的G20視訊會議22日舉行,俄羅斯總統普欽在俄烏開戰後,首次與會並發表演說,稱俄羅斯已準備好展開對話結束俄烏戰爭。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23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周祐萱線上訪問表示,「普欽的作法是想要操作兩手策略,還是真心想要跟烏克蘭談和平協議,還有待觀察,因為俄羅斯現在非常清楚的看到,烏俄戰場呈現僵局,此外,國際各個國家現在可能必須分心處理中東衝突,所以如果俄羅斯釋出部分善意,表面上呈現願意進行和平談判,很可能就會讓現在支持烏克蘭的國家重新思考,在烏克蘭沒有辦法完全收服失土,且戰爭陷入僵局可能要投入更多資源情況下,從國家利益的角度來看,或許有些國家會出現鬆動,這就是為甚麼說,當普欽呈現善意,甚至拋出橄欖枝的時候,要觀察究竟是玩兩手策略還是真的想要跟烏克蘭談。」
    2023/11/23 15:17
  • 再加碼1億軍援!美防長奧斯汀突訪基輔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20日突然造訪基輔,與烏克蘭領袖們會面,並向烏克蘭保證,美國將繼續支持基輔,且承諾加碼1億美元的軍事援助。哈佛甘迺迪學院學者、TVBS國際新聞評論員余文琦今(22日)於《FOCUS國際話題》中,接受主持人彭惠筠線上訪問表示,「現在很多人擔心美國內部對烏克蘭的支持會開始動搖,尤其共和黨到現在都還沒有答應,拜登對國會要求提供的600億美金預算補助,這其中包括450億對烏克蘭的人道救援及軍事援助,另外,也包括對以色列的140億美金武器援助,對於這次軍援,奧斯汀指出,這些資源應該足以幫助烏克蘭度過冬天,儘管戰事在夏季和秋季時不理想,不過自從2022年烏俄戰爭開戰後,美國已經向烏克蘭提供440億美元的武器援助,加上北約盟國也給烏克蘭提供大約350億美元的援助,但烏克蘭明顯還需要更多的援助。」
    2023/11/22 15:29
  • 烏俄久戰.美援加碼1億 波蘭邊關塞卡車

    國際新聞焦點集中在加薩走廊戰爭與人道災難,已進入第21個月的烏俄戰爭,顯然失去媒體關注。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無預警訪問基輔,宣布美國會繼續力挺,並再加碼1億美元援烏經費。儘管烏克蘭宣稱奪回一半的俄佔領土,但目前戰事暫時陷入膠著沒進展;烏克蘭與波蘭邊關也出現僵局:波蘭卡車司機抗議烏克蘭同業,得到歐盟各種優惠,因此堵住3千多輛運物資進烏克蘭的卡車。留守殘破家園的烏克蘭民眾,現在必須傷腦筋,如何在缺水缺電狀況下,熬過寒冬。
    2023/11/21 19:50
  • 烏軍南部成功反攻 稱迫使俄軍後退3至8公里

    烏克蘭軍方今天表示,已迫使俄羅斯部隊從第聶伯河(Dnipro)河岸後退「3至8公里」。烏軍連月反攻成果令人失望,此說若屬實,將是烏軍第一項有意義的進展。
    2023/11/20 15:29
  • 澤倫斯基撤換醫療指揮官 命部隊迅速改變行動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今天要求烏克蘭軍隊迅速改變行動,並宣布撤換軍隊醫療部隊指揮官。
    2023/11/20 15:14
  • 陸經濟陷谷底來求和? 習近平訪美不再走路有風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時隔六年再度訪問美國,這次到訪,習近平不像上次一樣「走路有風」,因為大陸經濟這一兩年出現嚴重問題,包括房地產危機、失業率飆升。中美雙方過去一年,又在間諜氣球事件以及烏俄戰爭上,意見相左。這次雙方特別安排長達四小時的會面,希望把這些問題,好好地談一談。
    2023/11/15 22:34
  • 提高警覺!地區衝突「無所不在」 台金融體系做全盤國安考量

    從先前的烏俄戰爭,到這次的以色列遇襲,都讓全球意識到地區衝突與戰爭威脅確實存在,台灣身處全球地緣政治高度不確定的太平洋島鏈,政府應將台灣金融體系做全盤的國安考量,小心應對。
    2023/11/11 11:14
  • 兩戰役「可怕且不可預測」 華爾街警告:全球經濟恐衰退

    在日本東京召開的G7外長會議,發表聯合聲明,呼籲「加薩人道主義停火」,不過並沒有提出具體作法,因為G7國家,各有各的經濟考量。華爾街兩大金融機構警告,以巴衝突擴大,將演變成全球經濟衰退,摩根大通執行長就說,以巴加上烏俄戰爭是「非常可怕且不能預測」的組合。
    2023/11/08 22:23
  • 加薩衝突G7外長會現雜音 英日2+2對話籲停火

    G7外長會在日本東京登場,英日舉行2+2對話,日本外交大臣「上川陽子」,會上疾呼加薩應立即停火,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則說,G7應該要展現團結、一致面對加薩危機。CNN分析,G7因為利益不同,在加薩衝突上出現雜音,不如面對烏俄戰爭、態度一致。
    2023/11/08 13:27
  • 30天死亡破萬超越烏俄戰!UN:加薩已成「兒童墳場」

    以巴衝突,在加薩已經造成上萬人死亡,最新統計,死亡人數是10328人,當中有四千多人是孩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痛批,加薩已經成為「兒童墳場」,而這個數字,已經超越打了20個月的烏俄戰爭。
    2023/11/07 22:25
  • 美國對烏增加軍援!提供4.25億美元武器 含反無人機彈藥

    美國今天宣布4.25億美元援助烏克蘭新軍援案,包括防空和火砲彈藥以及反戰車武器,以協助烏克蘭對抗俄羅斯入侵。
    2023/11/04 08:49
  • 爆移民潮買保障? 「這人」訪台後共軍頻擾台諮詢飆3成

    國際間從烏俄戰爭再到以巴衝突,戰爭與和平的議題更受到關注,而台灣面對的是兩岸關係,尤其,去年八月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來台,中共軍機頻擾台,居然讓「詢問移民的人數」增加,移民公司觀察,區域安全問題也成了考量因素之一,而這類客戶並非立即性要移民,而是想先買一份保障,在觀察未來局勢發展。
    2023/11/02 22:53
  • 美大使:烏克蘭飛行員美國接受F16訓練 成抗俄關鍵一環

    美國駐烏克蘭大使布林克(Bridget Brink)今天表示,烏克蘭飛行員現於美國接受駕駛F-16戰機訓練,這是基輔當局希望取得對抗俄羅斯所需的武器關鍵一環。
    2023/10/27 15:42
  • 俄猛攻烏東 白宮稱俄軍處決抗命士兵、損失慘重

    美國白宮今天表示,俄羅斯在烏克蘭東部發動血腥新攻勢時,會處決不遵從命令的士兵,而且俄方裝甲車與人員蒙受「重大」損失。
    2023/10/27 10:34
  • 重啟核戰打算?俄證實已完成「核反制演習」

    克里姆林宮證實,在總統普欽的督導之下,俄羅斯成功進行核三位一體的反擊演習,演習內容包括測試洲際飛彈、出動戰略轟炸機、核動力潛艇等,同時,俄羅斯國會也撤回批准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26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譚伊倫線上訪問表示,「核反制的演習政治象徵意涵可能稍微高於普欽真正想要做的軍事行動,因為到目前為止,國際焦點都在以哈衝突上,而非烏俄戰爭,所以俄羅斯透過這種政治上的象徵意義,傳遞出來的訊號是,提醒西方國家,尤其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烏俄戰爭仍然在繼續,對於俄烏戰爭是否要坐上談判桌或繼續下去,雖然俄羅斯做好長期抗爭的準備,但普欽也是希望戰爭能夠趕快達到結局,所以做出核反制演習的政治宣告,讓西方國家重新意識到俄羅斯在核子的武器上也有準備。」
    2023/10/26 15:50
  • 俄演練大規模報復性核攻擊能力 自陸海空試射飛彈

    克里姆林宮今天發出聲明說,俄羅斯已成功測試從陸海空發動大規模報復性核攻擊的能力,在莫斯科撤銷「全面禁止核子試爆條約」批准時,展現俄羅斯的武力。
    2023/10/26 13:56
  • 費用門檻不低!富人寧肯「移民」也不願戰爭 這國仍是台人首選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曾在2021年以台灣雷達圖做封面,稱為「地球上最危險地區」。自古以來皆是「危邦不入,亂邦不居」,近年接連爆發烏俄戰爭、以哈戰爭,加上共機頻擾台,不少有錢人申請移民,寧肯遠離家園,也不願面對殘酷的戰爭。
    2023/10/25 15:37
  • 烏戰逾600天!「年輕寡婦」不斷上升 波蘭創業潮湧現

    烏俄戰爭超過600天,在前線殉難的士兵,背後是一個個破碎的家庭,他們的妻子甚至年紀輕輕才20歲就成了寡婦,到現在都無法接受丈夫已經離開的事實;而逃到波蘭尋求新生活的人,儘管有語言障礙,還是勇敢創業追夢,估計目前波蘭有3萬家新興企業都是烏克蘭人所有。不過,波蘭還有一群無助的白俄羅斯人,因為參與三年前的民主抗爭,遭到盧卡申科政府清算,今年祭出政策不讓他們換發護照,面臨一旦護照過期,就可能被遣返遭到關押的命運。
    2023/10/24 19:55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